我永遠記得前幾個星期我們在一起的情景,我心裏始終想念著你。
第二天(28日),我隻好決定再抽調兵力到北麵去,這樣南段防線上就不再有重武器和德國部隊了。他們的空缺改由阿裏埃特師的一部分來填充——這個部隊早先在北段防線上被打垮了。那一天上午,英軍又在北段發動了三次攻擊,每一次都被我們的裝甲部隊擊退。不幸的是,我們又損失了很多戰車。
正和第一天一樣,英國空軍對我們又是不斷地猛炸。德國空軍固然也在盡力作戰,但是因為敵軍在數量上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成就也極有限。
補給情況還是那樣惡劣。義大利已經動員輔助巡洋艦和驅逐艦來運輸彈藥和燃料,以供我們應急之用,不過隻有極少數船隻是開到托布魯克的,而多數仍是以班加西為目的地。從這些港口到最前線,中間還要好幾天的運輸時間,所以等它們運到之後,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28日中午起,我就發現英軍已經把大量的裝甲兵力集中起來。我們料想英軍準備作決定性的突破了,我們隻好憑著這一點越打越少的殘餘兵力,盡量地準備應變。因為德意兩國的步兵師都已經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非洲軍的全部兵力都開入最前線,後方已經沒有戰略預備隊可用了。
我又再度告誡所有各級指揮官說,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決鬥,每一個官兵都要竭盡最大的努力。
大約21點的時候,英軍的炮火就開始向第二十八號高地以西地區猛轟。不久,又有幾百門的英軍大炮,集中火力對著第二十八號高地以北、第一二五團第二營的地區猛轟。
這是英軍新攻勢的開始,它成直角朝北麵向海岸挺進,成一個寬闊的楔形插入敵軍的防線。其目的是要把敵軍陣地的現有北部突出側翼先消滅掉,並打開一個洞,以便沿著海岸公路向艾打巴和富凱前進。
這個最初向北的攻擊,由澳洲第九師和第二十三裝甲旅的一部分共同執行。這次攻勢隻獲得部分戰果,戰車卻受到嚴重的損失。
英軍大約在22點時開始攻擊。這一次攻擊的力量固然很驚人,不過我們集中了這個地區的一切火力來迎敵,終於還是擊退了英軍的主力攻擊。但在較北的地方,英軍的戰車和步兵從兩個雷區之間透入我軍陣地。這裏的戰鬥十分激烈,一連打了六個小時,才把敵人擊退。我軍官兵處於敵軍包圍之下,四麵都有敵火威脅,但還是拚命打到底。
沒有人能明了我們此刻有多焦急。那一天夜裏,我幾乎沒有睡覺,淩晨3點時(10月29日),我一個人走來走去,心裏盤算戰局會怎樣變化,並且思考如何作決定。在英軍這種攻擊壓力之下,我們究竟還能支持多久實在值得懷疑,何況英軍的壓力可以再增加的。很明顯,我不能坐待英軍去作決定性的突破,必須先自動向西撤退。不過這樣一個決定,勢必使我喪失大部分非機動化步兵兵力。其原因一方麵是我的摩托化部隊現在的戰鬥力太有限,另一方麵,所有的步兵本身都已經捲入戰鬥,一時抽不出來。所以,我們隻好再嚐試一次,希望憑著極頑強的抵抗來迫使敵人自動放棄這一次攻擊。這個希望當然很微弱,可是由於燃料的缺乏,使得我們也不能退卻,因為隻要一撤退,馬上會變成機動性的戰爭,那是我們所吃不消的。
不過假使非撤退不可,我們則盡量地把戰車和武器向西麵撤出,這樣才不至於使它們都毀滅在阿拉曼防線上麵。所以我又決定,假使這天上午英軍的壓力太大,我就趁著戰局尚未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先自動退到富凱防線(這一條戰線也和阿拉曼防線一樣,從富凱以南的海岸上起,直到蓋塔拉窪地為止)。
最親愛的露:情況非常嚴重。當這一封信到達你手中的時候,我們不是守住了,就是被打垮了。情況並不樂觀。
在夜裏,我躺在床上,兩眼睜得大大的,根本就無法入睡,因為我肩上所負的責任實在是太大了。到了白天,我疲倦得要命。
假使這裏的情況惡化,結果將會怎樣?這個念頭日以繼夜地在我頭腦中盤旋著。假使不幸真是如此,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可以逃出危險的辦法。
1942年10月29日29日,我們所預料的主要攻勢並沒有發生。那是暴風雨前的暫時平靜現象。
當英軍方麵發現隆美爾已經把第九十輕裝師調往沿海地區,使該地區已無迅速突破的可能性之後,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就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回到原有的軸線,因為那一方麵德軍的抵抗力已經大為減弱。要想調換攻擊的方向,勢必要重新調配兵力,因此新的攻勢直到11月1日的夜間才開始發動。
大約11點半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驚人的壞消息:原本代替普羅斯平拉號的路易斯安那號(louisiana)油船,已經被敵機空投的魚雷炸沉了。現在真的一切都完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怒氣衝天。恰好那時巴爾巴西將軍——他是卡瓦萊羅元帥的代理人,後者此時正羈留在羅馬,尚未回來——來到了我的司令部,我對他發了一頓脾氣。尤其更使我光火的,是那些配有重武裝的軍艦,本來是要把物資直接送到前線上去的,可是它們為了自身的安全,還是向班加西開——因為那是在英國魚雷機的航程外。
現在連羅馬當局也都完全明白了,除非機動化部隊能夠立即獲得足夠的燃料,否則非全軍覆沒不可。他們現在也急了,拚命催促潛艇、軍艦、民用飛機等等運輸工具,努力工作。假使這種努力在我軍剛剛攻下托布魯克之後即開始進行,那麽我們現在就不會坐在阿拉曼防線上挨打了。現在才開始已經太遲了。
第二天(28日),我隻好決定再抽調兵力到北麵去,這樣南段防線上就不再有重武器和德國部隊了。他們的空缺改由阿裏埃特師的一部分來填充——這個部隊早先在北段防線上被打垮了。那一天上午,英軍又在北段發動了三次攻擊,每一次都被我們的裝甲部隊擊退。不幸的是,我們又損失了很多戰車。
正和第一天一樣,英國空軍對我們又是不斷地猛炸。德國空軍固然也在盡力作戰,但是因為敵軍在數量上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成就也極有限。
補給情況還是那樣惡劣。義大利已經動員輔助巡洋艦和驅逐艦來運輸彈藥和燃料,以供我們應急之用,不過隻有極少數船隻是開到托布魯克的,而多數仍是以班加西為目的地。從這些港口到最前線,中間還要好幾天的運輸時間,所以等它們運到之後,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28日中午起,我就發現英軍已經把大量的裝甲兵力集中起來。我們料想英軍準備作決定性的突破了,我們隻好憑著這一點越打越少的殘餘兵力,盡量地準備應變。因為德意兩國的步兵師都已經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非洲軍的全部兵力都開入最前線,後方已經沒有戰略預備隊可用了。
我又再度告誡所有各級指揮官說,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決鬥,每一個官兵都要竭盡最大的努力。
大約21點的時候,英軍的炮火就開始向第二十八號高地以西地區猛轟。不久,又有幾百門的英軍大炮,集中火力對著第二十八號高地以北、第一二五團第二營的地區猛轟。
這是英軍新攻勢的開始,它成直角朝北麵向海岸挺進,成一個寬闊的楔形插入敵軍的防線。其目的是要把敵軍陣地的現有北部突出側翼先消滅掉,並打開一個洞,以便沿著海岸公路向艾打巴和富凱前進。
這個最初向北的攻擊,由澳洲第九師和第二十三裝甲旅的一部分共同執行。這次攻勢隻獲得部分戰果,戰車卻受到嚴重的損失。
英軍大約在22點時開始攻擊。這一次攻擊的力量固然很驚人,不過我們集中了這個地區的一切火力來迎敵,終於還是擊退了英軍的主力攻擊。但在較北的地方,英軍的戰車和步兵從兩個雷區之間透入我軍陣地。這裏的戰鬥十分激烈,一連打了六個小時,才把敵人擊退。我軍官兵處於敵軍包圍之下,四麵都有敵火威脅,但還是拚命打到底。
沒有人能明了我們此刻有多焦急。那一天夜裏,我幾乎沒有睡覺,淩晨3點時(10月29日),我一個人走來走去,心裏盤算戰局會怎樣變化,並且思考如何作決定。在英軍這種攻擊壓力之下,我們究竟還能支持多久實在值得懷疑,何況英軍的壓力可以再增加的。很明顯,我不能坐待英軍去作決定性的突破,必須先自動向西撤退。不過這樣一個決定,勢必使我喪失大部分非機動化步兵兵力。其原因一方麵是我的摩托化部隊現在的戰鬥力太有限,另一方麵,所有的步兵本身都已經捲入戰鬥,一時抽不出來。所以,我們隻好再嚐試一次,希望憑著極頑強的抵抗來迫使敵人自動放棄這一次攻擊。這個希望當然很微弱,可是由於燃料的缺乏,使得我們也不能退卻,因為隻要一撤退,馬上會變成機動性的戰爭,那是我們所吃不消的。
不過假使非撤退不可,我們則盡量地把戰車和武器向西麵撤出,這樣才不至於使它們都毀滅在阿拉曼防線上麵。所以我又決定,假使這天上午英軍的壓力太大,我就趁著戰局尚未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先自動退到富凱防線(這一條戰線也和阿拉曼防線一樣,從富凱以南的海岸上起,直到蓋塔拉窪地為止)。
最親愛的露:情況非常嚴重。當這一封信到達你手中的時候,我們不是守住了,就是被打垮了。情況並不樂觀。
在夜裏,我躺在床上,兩眼睜得大大的,根本就無法入睡,因為我肩上所負的責任實在是太大了。到了白天,我疲倦得要命。
假使這裏的情況惡化,結果將會怎樣?這個念頭日以繼夜地在我頭腦中盤旋著。假使不幸真是如此,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可以逃出危險的辦法。
1942年10月29日29日,我們所預料的主要攻勢並沒有發生。那是暴風雨前的暫時平靜現象。
當英軍方麵發現隆美爾已經把第九十輕裝師調往沿海地區,使該地區已無迅速突破的可能性之後,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就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回到原有的軸線,因為那一方麵德軍的抵抗力已經大為減弱。要想調換攻擊的方向,勢必要重新調配兵力,因此新的攻勢直到11月1日的夜間才開始發動。
大約11點半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驚人的壞消息:原本代替普羅斯平拉號的路易斯安那號(louisiana)油船,已經被敵機空投的魚雷炸沉了。現在真的一切都完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怒氣衝天。恰好那時巴爾巴西將軍——他是卡瓦萊羅元帥的代理人,後者此時正羈留在羅馬,尚未回來——來到了我的司令部,我對他發了一頓脾氣。尤其更使我光火的,是那些配有重武裝的軍艦,本來是要把物資直接送到前線上去的,可是它們為了自身的安全,還是向班加西開——因為那是在英國魚雷機的航程外。
現在連羅馬當局也都完全明白了,除非機動化部隊能夠立即獲得足夠的燃料,否則非全軍覆沒不可。他們現在也急了,拚命催促潛艇、軍艦、民用飛機等等運輸工具,努力工作。假使這種努力在我軍剛剛攻下托布魯克之後即開始進行,那麽我們現在就不會坐在阿拉曼防線上挨打了。現在才開始已經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