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代正史的帝王本紀中,大多數開國皇帝的頭上都會籠罩許多匪夷所思的神話光環,修史者總是想藉此表明他們是異於凡人、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比如漢高祖劉邦出生前,他母親就曾在一個“雷電冥晦”的午後於野外打盹,一不小心就“夢與神遇”。她老公急急忙忙出去找她時,竟然親眼目睹了一個很黃很暴力的場麵 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正在強行與他老婆交配!史書沒有記載劉老爹戴上這頂“天龍”牌綠帽時的心情究竟是竊喜還是悲憤,隻說劉大媽“已而有娠,遂產高祖”。(《漢書·高祖本紀》)


    後世的修史者可能覺得這個黃暴場麵過於粗俗、有礙觀瞻,所以不敢抄襲。輪到為宋太祖趙匡胤作傳的時候,這些人的筆墨就收斂了許多。他們說宋太祖在洛陽夾馬營出生的那天,“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而剛落地的天子則“體有金色,三日不變”。(《宋史·太祖本紀》)


    趙匡胤的這個神話故事顯然比劉邦那個幹淨得多,可後來的修史者又覺得它過於含蓄,失之呆板。所以,當他們在創作“歷代帝王神話之朱元璋版”的時候,藝術手法上就有了很大的進步,既不失趙匡胤版的幹淨,又不失劉邦版的生動。故事是這麽說的: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剛有身孕,就夢到一個神仙送給她一顆丹藥。拿過來一看,通體放光;一吞進嘴裏,口舌生香。分娩的那天晚上,老朱家的土房子忽然“紅光滿室”,而且紅光竄出房頂,整夜閃個不停。村裏的鄉親們“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明史·太祖本紀》)明明以為老朱家著火了,跑過來看卻啥都沒有,最後才知道是老朱家在生娃。實在是神奇啊,眾人不約而同地想,看來此娃定非凡胎,日後必有一番驚天動地的造化!


    關於歷代開國皇帝的天命神話就這麽堂而皇之地記錄在官方正史上,被民間後世傳為美談,或者傳為笑話,讓千百年來的讀者頂禮膜拜,或者嗤之以鼻。


    既然其他的真龍天子都有神跡,那麽唐高祖李淵呢?


    喜歡獵奇的讀者也許會失望,因為李淵出生前後的故事非常樸素,既沒有他母親與巨龍郊外野合的黃暴場麵,也沒有紅光似火把隔壁鄰居折騰了一宿的生動記載,唯一讓李淵顯得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新唐書》中關於他生理特徵的一個記載。


    該書稱李淵 “體有三乳”。


    這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男人為什麽會有“三乳”呢?


    然而,就是如此畸形怪誕的體貌特徵,在古人眼中卻是千古不遇的“大吉之徵”。比如在許多古代典籍中,周文王就擁有“四乳”。《史記·周本紀》稱:“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淮南子·修務訓》說:“文王四乳,是謂大仁,天下


    一 血緣傳說與天命神話(3)


    所歸,百姓所親。”《春秋繁露·三代改製質文》說:“天將授文王, 有四乳而大足。”可見歷代有關文獻都將周文王的畸形四乳,看成是天下歸心、周朝勃興的徵兆。


    既然周文王能比常人多出二乳,那麽作為大唐開國之君的李淵比常人多出一乳就顯得再正常不過了。然而我們卻有理由懷疑,這第三乳極有可能不是老天爺所為,而是後世史家強行“摁”上去的。一個比較明顯的證據是:這個記載隻見於《新唐書》,而該書修於北宋,屬於後出的史料;先出的修於五代的《舊唐書》並沒有這個“體有三乳”的怪誕說法。所以我們隻能說,這則“三乳奇談”很可能出自後世史家的杜撰。


    相對於《新唐書》的“三乳奇談”,《舊唐書·高祖本紀》的記載就樸實了很多,它僅僅托相士之口,對李淵日後必將君臨天下作出了某種暗示。該書稱,一個名叫史世良的善相之人曾對李淵說:“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高祖從此“頗以自負”。


    這則故事的真實性,我們當然已經無從查考。但是相對於其他帝王的天命神話和“三乳奇談”來說,或者從李淵日後的種種作為和表現來看,《舊唐書》這則“相士預言”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換句話說,很可能早在擔任地方刺史的時候,李淵的內心就已經暗暗生出問鼎天下的誌向和使命感了。


    關隴集團內部很流行政治聯姻,這種做法自然延續到了李淵這一代。


    李淵的父親李昞娶的是鮮卑望族獨孤信的女兒,而李淵同樣娶了另一個鮮卑望族、隋定州總管竇毅的女兒。(按《魏書·官氏誌》,“竇氏”即鮮卑的“紇豆陵氏”)這個後來被追封為太穆皇後的竇家女兒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生母。


    據說,這個竇家女兒出生不久便“發垂過頸,三歲與身齊”(《舊唐書·後妃列傳》),如此一頭美麗的長髮實屬罕見,因此自然是人見人愛。竇氏的母親是北周的襄陽長公主(宇文泰的五女)、武帝宇文邕的姐姐。宇文邕特別喜歡這個美麗的小外甥女,所以一直把她養在宮中,視如己出。


    其時,北周王朝尚未統一中原,仍然與北齊、陳朝處於“三國鼎立”之局,因而不得不依附東突厥,並與其聯姻,以求得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當時,宇文邕娶的就是東突厥的公主。但是這種純粹的政治婚姻毫無半點感情基礎,所以宇文邕並不寵愛這個突厥皇後,對她極為冷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井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井壽並收藏唐朝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