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四十年來家國


    公元978年七月初七,李煜服下趙光義賜予的牽機藥死於開封,而跟著他前往大宋京都的南唐降臣們也結束了寄人籬下的生活,他們中的很多被貶的被貶,被殺的被殺,南唐國從此灰飛煙滅。


    在南唐的諸多降臣慘遭厄運之時,有一個人顯得特別例外。他非但沒有招來禍端,反而更加春風得意,青雲直上,被宋太宗趙光義擢升為工部侍郎,成為宋廷重臣。


    他就是李煜手下的知事——柳宜。


    就大宋工部侍郎柳宜而言,除了賣主求榮,歷史上並沒有多少事跡可供傳記,但多年以後,柳宜卻因某一個兒子變得大大有名——其第七子名叫柳永,原名柳三變。


    然而,垂死之時的李煜卻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死後多年關於柳永的故事。那時這位千古詞帝也許正痛苦地躺在開封的葡萄架下,依偎在小周後的懷中,看著那乳白色的天河,想像著那滿天的喜鵲彼此咬住尾巴,搭起一座絢麗多彩的鵲橋,讓天河兩邊苦等了一年的牛郎織女進行一次短暫的約會。


    這一天是七夕節,白天的李煜剛過完42歲生日。


    而現在,此生即將結束。


    李煜無神的瞳孔映著依稀明月,不堪回首的故國逐漸浮現於心頭——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


    三年前的李煜曾這麽寫。


    40年前是937年,正是李煜的誕生之年,而南唐國運,也當從此算起。


    曾經有人歸納過中國歷史,結論是姓楊的和姓李的湊一起總會發生非同一般的故事,譬如托塔李天王抓不住孫悟空邀請來二郎神楊戩幫忙,譬如楊堅的隋朝終於被李淵所滅,而開元盛世的李唐之所以發生安史之亂,楊玉環也是功不可沒;楊振寧、李振道先後以華人身份獲得諾貝爾獎,此說故有牽強之處,但其中巧合亦是驚人。


    當李煜的爺爺李昪廢掉吳國最後一個楊姓皇帝楊溥、滅掉楊行密所建立的吳國的時候,他倒也不知道自己正在為這一驚人的理論增添一條論據。


    不過公元937年在金陵(南京)即位,建立南唐的李昪還不姓李而姓徐,全名徐知誥。稱帝之後的李昪自稱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後裔,但是在此30多年以前,徐知誥顯然沒有時間去考證自己的祖上是否曾經如此榮耀,他每天擔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搞到飯吃的問題。因為那時候他的父母在戰亂中不知所終,年僅八歲就成為孤兒,在濠州(今安徽鳳陽)、泗州(今泗縣東南)一帶流浪乞討,運氣好的話能吃上殘羹冷炙,還可以住住橋洞廟宇,運氣差的話甚至要被狗咬。


    後世有一首著名的花鼓詞唱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不過公元892年的鳳陽距離朱重八的出生還有400餘年,十年非但沒有九年之荒,反而風調雨順,除了適合種地,也適合乞討。某一天八歲的小李昪(姑且這麽稱呼)正奮力驅趕向自己撲來的狗,遇到了率軍攻打濠州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


    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湣,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於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他自幼父母雙亡,成了孤兒(注意這個特點)。成年後的楊行密力氣很大,據說可以輕而易舉地舉起一百斤重的東西,而且可以日行三百裏(時速約25公裏)。這讓我想到《紅拂夜奔》裏麵的李靖,在王小波筆下,李衛公不但是個大科學家,大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大詩人、大哲學家。王小波認為,正因為他有這麽多的本事,所以年輕時就找不到事做,隻好跑到街上做流氓。而楊行密也因為有這麽多的本事,所以年輕時候也找不到事做,隻好幹起了一個無本買賣,那就是當小偷。


    我在看到這裏的時候忍不住惋惜楊行密生錯了時代,如果晚生1100年,以他的特長,甚至可以參加奧運會並且拿個舉重或者競走冠軍。不過彼時的楊行密沒時間考慮金牌以及隨後的問題,因為運氣不佳的他偷了幾次,很快就被抓起來了。


    好在被抓之後的楊行密隨後被送到刺史鄭棨那裏,鄭棨愛才,一看楊行密長得一臉正氣,放到舞台上不用化妝就是一個正麵人物,於是揮揮手:回去幹點正經事吧!


    楊行密的正經事就是回去造反,反正目前這個社會的主流趨勢已經變成了農民起義,翻開報紙,每天的新聞都是某地的老百姓又造反了。


    在造反隊伍裏的楊行密很快使自己的特長得到了發揮,力氣大,跑得快,帶兵打仗老是贏,很快當上了軍隊頭目,並且攻克廬州。唐朝廷麵對全國各地的割據,隻好承認既成事實,任命楊行密為廬州刺史,接著又先後消滅江淮一帶其他勢力,地盤漸漸擴大,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官至淮南節度使。


    此時楊行密已經有了揚州、蘇州、常州、滁州之地,漸露割據一方的氣象。在攻打濠州的時候見到眉清目秀、聰慧過人的小李昪,這位亂世英雄想到自己的身世,頓生惻隱之心,隨後把他帶在身邊,甚至打算收為養子。


    不過楊行密的親生兒子楊渥卻討厭這個孩子,見李昪長相不俗,父親又如此偏愛,恐日後對己不利,楊行密的其他兒子也表示贊同這一點。楊行密無法,隻好讓部將徐溫將其收養,改姓名為徐知誥,從此徐知誥跟著義父徐溫與楊行密一起開始了南征北戰的生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玩家趙匡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徒步中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徒步中國並收藏權力玩家趙匡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