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北宋初年,考試錄取不是按照答卷的成績,而是按照交卷的先後判定名次,最先交卷的判為狀元。建隆元年狀元楊礪就是當年考生中答卷速度最快的,到了開寶八年(975)的殿試,錄取方式仍是如此。不過這年的殿試卻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麵,考生王嗣宗和陳識同時交卷,太祖閱卷後覺得兩人的水平差不多,很難分高下,於是隨機應變,命令通過摔跤的辦法來決定名次。結果王嗣宗反應敏捷,太祖話音剛落就立即出手,陳識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摔倒,王嗣宗遂被點為狀元,世稱“手搏狀元”。


    不過如此得來的狀元稱號似乎不能服眾,日後王嗣宗一旦跟人糾紛,對方就會譏諷:“手搏狀元,何足道也?”王嗣宗滿臉無辜:這能怨我嗎?


    直到太宗淳化三年(992),“文思苦遲”但是“文理可觀”的孫何中了狀元,而且在宋代狀元中首創了連中“三元”的奇蹟,從此科舉日漸正式,以答卷的速度決定名次的辦法也就被取消了。


    當然這些事情年代跨度久遠,太祖的有生之年是等不及看到了。當他此時在幹德末年看到宋朝上上下下都很認真地讀書,並且自己也和花蕊夫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之後,心中的舒暢難以言表。


    很快,一個讓他更舒暢的好消息傳來了。


    第二十一章 最窮的皇帝劉承鈞


    開寶元年(968)七月,消息傳來:北漢皇帝劉承鈞死了!


    趙匡胤很吃驚,因為劉承鈞此時不過43歲,正是“男人40一朵花”的好年紀,怎麽說死就死了呢?以為消息有誤,派人核查。


    很快不但死訊確認,而且死因也有了:由於常年生存條件惡劣,心理壓力巨大,內外交困急火攻心,病了。這天沒事幹做了幾個伏地挺身,做到第二個的時候就死了。


    聞訊的趙匡胤不禁惆悵,深究一下,他跟劉承鈞還算有點交情的。


    早在幹德元年(963),趙匡胤就曾派使者到北漢傳話給劉承鈞,約他單挑:“君家與周氏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為困此一方之人也?若有誌於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意思是說:你要有種就走下太行山,咱倆決個你死我活,不要讓一方百姓跟著受苦。


    劉承鈞三年前和李筠合力造反,雖沒親眼見到趙匡胤禦駕親征的狠樣,但從前線逃回來的將士口中也多少聽了一點,何況李筠打不過被逼自焚的消息曾讓他不寒而慄,如今哪裏敢跟趙匡胤單挑,趕緊派使者回信:“河東土地兵甲,不足以當中國之十一;然承鈞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話說得可憐兮兮,大意是說:哪裏是我敢跟您作對呢,我隻不過是想守著河東這一小片地,方便給我家祖輩上上墳罷了。


    趙匡胤多半也就是想嚇唬劉承鈞一下,何況此時李處耘慕容延釗正在湖南跟張崇富他們打得不亦樂乎,真打也未必能抽得開身,見劉承鈞語氣這麽可憐,心底一酸,告訴使者:“為我語承鈞,開爾一路以為生。”


    所以後來雖然對北漢邊境屢有騷擾,但終劉承鈞一朝,太祖始終不曾加兵北上,甚至偶然想到劉承鈞,還往往垂淚:這兄弟(劉承鈞比趙匡胤大一歲),也太不容易了。


    事實證明趙匡胤錯了。這麽多年劉承鈞哪裏是不容易,簡直是過著非人的生活。相比於官二代孟昶無論是在花團錦簇的成都還是在冰天雪地的成都,都能逍遙自在地填詞泡妞,身在太原同樣是官二代的劉承鈞,境遇隻能用“淒涼”來形容——曾經有幾隻耗子到劉承鈞家裏討食,轉了三圈,最後含著眼淚出來,告訴其他老鼠:“別去了,太窮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劉承鈞。


    因為北漢的地理條件也就註定了在這裏當皇帝將要孤獨終老,當初劉崇因為長子劉贇被郭威所殺,斷絕了向後周投降的可能,於是憤然立國。可是他也知道河東十二州的土地,雖不至於貧瘠到寸草不生,可是天上飛的除了雲朵,地上四條腿的除了凳子,其他真是什麽都不產。山裏麵煤炭倒是很多,可是前文已經提及,首先你不一定挖得出來,其次就算挖出來了也沒人買,再退一步說,就算趙匡胤想買,牛車拉煤到了太行山下,難道還要讓人把煤塊一坨一坨背著翻過山去呀。


    所以立國之初劉崇就對著手下大臣說:“本來我是當不到這個漢家皇帝的,隻是高祖皇帝手創天下,卻被郭威奪取,如今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孤守河東12州,窘迫的情形你們也都看見了,我手頭真沒什麽錢,所以跟著我日子肯定很苦,大家不要怪我。”真是言者心酸,聞者垂淚。


    日後劉崇給大家的工資標準是宰相月薪100貫錢(折合人民幣60000元)、節度使月薪三十貫錢(18000元),看起來倒也不少,可比較一下就知高下:與之同時期的宋朝,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達到300貫(18萬),一個知縣的月工資也有25貫(15000元)。如果你在一公司上班,拿5000月薪,隔壁一人跟你幹同樣的事,別人月薪是15000,那種感覺大約就跟在劉崇手下上班一樣了。


    北漢總戶數約4萬,人口約20萬-30萬,財政收入極其有限;加上隨後幾年劉崇為了報仇,先後於北漢幹祐四年(951)十月和幹祐七年(954)三月兩次向遼國借兵南下攻打後周,不過先是被王峻困在晉州城外啃雪啃了幾個月無功而返,後又在高平被柴榮趙匡胤打得騎著“自在將軍”狼狽逃回太原,這麽折騰下來,本來就很薄的國家底子幾乎全被打光,乃至後來李筠劉承鈞聯手造反,李筠看到劉家皇帝的儀仗隊就覺得寒磣,馬上後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力玩家趙匡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徒步中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徒步中國並收藏權力玩家趙匡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