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過年了。
第十章 國王的演講
過年前的趙匡胤,正在打這桌賭注很大的麻將。
顯德七年(960)大年初一,周朝上下都沉浸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到處都在慶祝新年的到來。街肆間的酒樓或茶坊早已卸下緊閉了一夜的門板,門口懸著的紅燈籠在晨光中依舊耀眼。開封的人民已經從柴榮離世的陰影走出,恭帝即位半年以來,朝中文武大臣盡力輔佐,雖無世宗在位時的文治武功,卻也是循規蹈矩,家國安寧。張燈結彩的開封,雖然此時距離第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問世的時間還有4年,但是從大街小巷的喧囂鑼鼓聲中聽來,春節的氣氛已經足夠熱烈了。
皇宮內也早已煥然一新。年輕的符太後與年幼的恭帝早已穿上盛裝,在朝堂上迎接百官的朝拜。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翰林學士陶穀、副都指揮使韓通、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還有眾多未具名者——他們懷著不一樣的心態,卻用同一樣虔誠的表情,跪拜在君王的麵前。
好一個令人難忘的春節。
然而接下來更令人難忘的事情發生了。
早朝未罷,有緊急軍情報上:北漢、遼國已組成聯軍攻打大周,數萬軍隊正向鎮、定二州(這名字選的,夠鎮定)殺到!
鎮、定兩地,分別是今河北正定、定州,乃後周的北部邊界。
消息到來之前,大家都很鎮定,聽完軍情匯報之後,都不鎮定了。
平靜的朝堂馬上變得紛亂起來,大家紛紛痛斥漢遼聯軍挑在這正月初一的大好日子出兵,破壞了新春佳節安寧祥和的氣氛,咋不按常理出牌呢,卻沒有人想到去證實一下消息的真偽。接著各位熱烈討論應該由誰領兵出擊,大家一致覺得,趙匡胤跟隨柴榮南征北戰期間,衣裝個性,衝殺勇敢,讓大家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讓敵人沒安全感,於是三位宰相很快作出決議:由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兵迎敵。
擔任禁軍最高長官時已半年的趙匡胤很快作出戰鬥部署:禁軍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前軍為先鋒,先期北上;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隨自己出征;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審琦率兵在京協助副都指揮使韓通把守京城。
真是一個快速出爐、完美無缺的戰鬥計劃。
然而正月初一的下午,整個開封卻籠罩在一片不安寧的氣氛中。“點檢做天子”的流言又開始流傳。
據說趙匡胤也聽到了這個流言,心理壓力極大,於是打算回家跟家人做一下感情溝通,舒緩一下沉重的心情。誰知他剛剛把話講完,就發生了一場令人驚駭的恐怖襲擊,隻見妹妹“麵如鐵色,引擀麵杖逐太祖,擊之”,並喝罵:“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來家內恐怖婦女何為耶!”未來的太祖挨了一棒子之後黯然而逃。
另外據說此事後來傳為美談,甚至有人專門寫詩讚曰:“誰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麵杖壁上鳴。”900多年後被另一個偉大的女性引用,改成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更合詞律,寫入《鷓鴣天》。需要說明的是,就是趙匡胤的這個妹妹,不久之後嫁給了高懷德……我們一起為高先生默哀吧!
眼睛一閉,一睜,大年初一、初二就過去了。
正月初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按計劃率兵出城北上,迎擊漢遼聯軍的入侵。發兵之時,大軍陣容規整,士氣高昂,對百姓秋毫無犯,民心乃安。當天下午,隊伍到了離開封40裏的陳橋驛。
此時,夕陽尚未西沉,天邊落日昏黃。
我沒去過開封城北的陳橋,不知道此地在每年正月初三的下午,那裏的太陽是不是真會出現類似於“平湖秋月”(在月圓之夜會出現的那種“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景,顯德七年的大年初三,卻是有人看到了。據說那一天,那裏的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
最先看到“兩日並出”奇觀的是“知星者”殿前司軍校苗訓,想必此人沒學過現代物理,不知道直視太陽的時候,太陽光是能將視網膜烤焦的——當然還有同樣沒學過物理學的“門吏”楚昭輔,倆人開始對這個奇特的天文現象進行研究:你看天上,倆太陽一上一下,這是神馬意思?
很快整個軍隊都“看”到了這個隻在後羿射日的傳說中聽過的奇觀,“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開始議論紛紛,這究竟是神馬意思?
在蔡東藩的《宋史通俗演義》裏,此時的趙光義一蹦一跳地跑到他哥麵前,說:“大哥你以前不是教我唱過一首不押韻的兒歌嗎?後兩句是‘兩日重光,囊木應讖’,那時候不懂,現在看,兩日重光不就是現在天上兩個太陽一起忽閃嗎?那囊木應讖是不是木牌上的話要實現了啊?趙匡胤表示很有壓力,說:”那都是哥跟你鬧著玩的呢,你們聊,我先睡了啊。”
千年後的徒步讀史至此,表示相當牙疼,你們以為玩qq嗎?還兩個太陽,32級了吧。
此時的趙匡胤卻不知所終,演義的故事畢竟不能當真。從後麵的故事反推,他應該正與人開懷對飲,酣暢淋漓,同一時刻,北麵的遼漢大軍應該攻城正凶,鼓聲如雷——當然,如果有的話。
第十章 國王的演講
過年前的趙匡胤,正在打這桌賭注很大的麻將。
顯德七年(960)大年初一,周朝上下都沉浸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到處都在慶祝新年的到來。街肆間的酒樓或茶坊早已卸下緊閉了一夜的門板,門口懸著的紅燈籠在晨光中依舊耀眼。開封的人民已經從柴榮離世的陰影走出,恭帝即位半年以來,朝中文武大臣盡力輔佐,雖無世宗在位時的文治武功,卻也是循規蹈矩,家國安寧。張燈結彩的開封,雖然此時距離第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問世的時間還有4年,但是從大街小巷的喧囂鑼鼓聲中聽來,春節的氣氛已經足夠熱烈了。
皇宮內也早已煥然一新。年輕的符太後與年幼的恭帝早已穿上盛裝,在朝堂上迎接百官的朝拜。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翰林學士陶穀、副都指揮使韓通、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還有眾多未具名者——他們懷著不一樣的心態,卻用同一樣虔誠的表情,跪拜在君王的麵前。
好一個令人難忘的春節。
然而接下來更令人難忘的事情發生了。
早朝未罷,有緊急軍情報上:北漢、遼國已組成聯軍攻打大周,數萬軍隊正向鎮、定二州(這名字選的,夠鎮定)殺到!
鎮、定兩地,分別是今河北正定、定州,乃後周的北部邊界。
消息到來之前,大家都很鎮定,聽完軍情匯報之後,都不鎮定了。
平靜的朝堂馬上變得紛亂起來,大家紛紛痛斥漢遼聯軍挑在這正月初一的大好日子出兵,破壞了新春佳節安寧祥和的氣氛,咋不按常理出牌呢,卻沒有人想到去證實一下消息的真偽。接著各位熱烈討論應該由誰領兵出擊,大家一致覺得,趙匡胤跟隨柴榮南征北戰期間,衣裝個性,衝殺勇敢,讓大家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讓敵人沒安全感,於是三位宰相很快作出決議:由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兵迎敵。
擔任禁軍最高長官時已半年的趙匡胤很快作出戰鬥部署:禁軍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前軍為先鋒,先期北上;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隨自己出征;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審琦率兵在京協助副都指揮使韓通把守京城。
真是一個快速出爐、完美無缺的戰鬥計劃。
然而正月初一的下午,整個開封卻籠罩在一片不安寧的氣氛中。“點檢做天子”的流言又開始流傳。
據說趙匡胤也聽到了這個流言,心理壓力極大,於是打算回家跟家人做一下感情溝通,舒緩一下沉重的心情。誰知他剛剛把話講完,就發生了一場令人驚駭的恐怖襲擊,隻見妹妹“麵如鐵色,引擀麵杖逐太祖,擊之”,並喝罵:“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來家內恐怖婦女何為耶!”未來的太祖挨了一棒子之後黯然而逃。
另外據說此事後來傳為美談,甚至有人專門寫詩讚曰:“誰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麵杖壁上鳴。”900多年後被另一個偉大的女性引用,改成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更合詞律,寫入《鷓鴣天》。需要說明的是,就是趙匡胤的這個妹妹,不久之後嫁給了高懷德……我們一起為高先生默哀吧!
眼睛一閉,一睜,大年初一、初二就過去了。
正月初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按計劃率兵出城北上,迎擊漢遼聯軍的入侵。發兵之時,大軍陣容規整,士氣高昂,對百姓秋毫無犯,民心乃安。當天下午,隊伍到了離開封40裏的陳橋驛。
此時,夕陽尚未西沉,天邊落日昏黃。
我沒去過開封城北的陳橋,不知道此地在每年正月初三的下午,那裏的太陽是不是真會出現類似於“平湖秋月”(在月圓之夜會出現的那種“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景,顯德七年的大年初三,卻是有人看到了。據說那一天,那裏的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
最先看到“兩日並出”奇觀的是“知星者”殿前司軍校苗訓,想必此人沒學過現代物理,不知道直視太陽的時候,太陽光是能將視網膜烤焦的——當然還有同樣沒學過物理學的“門吏”楚昭輔,倆人開始對這個奇特的天文現象進行研究:你看天上,倆太陽一上一下,這是神馬意思?
很快整個軍隊都“看”到了這個隻在後羿射日的傳說中聽過的奇觀,“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開始議論紛紛,這究竟是神馬意思?
在蔡東藩的《宋史通俗演義》裏,此時的趙光義一蹦一跳地跑到他哥麵前,說:“大哥你以前不是教我唱過一首不押韻的兒歌嗎?後兩句是‘兩日重光,囊木應讖’,那時候不懂,現在看,兩日重光不就是現在天上兩個太陽一起忽閃嗎?那囊木應讖是不是木牌上的話要實現了啊?趙匡胤表示很有壓力,說:”那都是哥跟你鬧著玩的呢,你們聊,我先睡了啊。”
千年後的徒步讀史至此,表示相當牙疼,你們以為玩qq嗎?還兩個太陽,32級了吧。
此時的趙匡胤卻不知所終,演義的故事畢竟不能當真。從後麵的故事反推,他應該正與人開懷對飲,酣暢淋漓,同一時刻,北麵的遼漢大軍應該攻城正凶,鼓聲如雷——當然,如果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