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循在無路可走的境地下殺了自己的妻兒,又招來一堆妓女(大概是慰安婦一類的東東吧),問她們:“我要自殺了,誰願意和我一起死?”


    妓女大多說:“鼠雀尚且偷生,要我們尋死,實在太難。”盧循自討沒趣,就殺了這些妓女,步孫恩的後塵,投水而死。


    劉裕在解決了盧循之後,又於義熙八年(公元412年),消滅了與他不合的劉毅,順帶著又攻滅了可能對他構成威脅的諸葛長民,並抑製東晉宗室司馬休之等人,迫其出逃,掃清了異己勢力。第二年,他西攻盤踞巴蜀近十年的軍閥譙縱,收復西南地區。在整頓完後方之後,劉裕於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集全國兵力,發動第二次北伐,這次的目標是上次北伐時信誓旦旦要出兵援燕的後秦。


    後秦的皇帝姚泓,學問大,愛寫詩,待人也好,就是不適合做皇帝。他不善處理國家大事,又體弱多病,姚興幾經猶豫,才立他為太子。他即位時雖果斷地平定了姚愔的內亂,卻拿不出辦法挽狂瀾於即倒。匈奴叛他,仇池叛他,赫連勃勃在他後秦境內到處煽風點火,到頭來,又遇上劉裕這亂世梟雄的終極挑戰。


    劉裕大軍在彭城集結,沿黃河向西進發,一路上受降了後秦的守軍,來到洛陽附近的成皋。守將姚洸向姚泓求救,這時姚泓還在應付赫連勃勃的侵襲,東平公姚紹勸他把安定的軍民遷到關中,充實防守力量,姚泓不聽,隻給姚洸派了可憐巴巴的一萬步兵和三千騎兵,援兵還沒趕到,姚洸就已頂不住,向劉裕獻城投降。


    正當外敵入侵時,後秦宗室並州牧姚懿又起兵作亂,意欲廢姚泓自立,姚泓的精兵強將,不得機會對付晉人和夏人,白白消耗在平定內訌的戰爭中。可憐的姚泓,居然在正殿朝見百官的時候,忍不住心中的苦痛,和大臣們一起放聲痛哭。


    (這樣的場景恐怕也是難得一見。古往今來的政權,有盛自有衰,盛則喜、衰則悲,但悲成姚泓那樣,還真是不容易。這讓我想起了發生在南燕的一個真實的笑話:有個叫王始的人在泰山集結了幾萬人,自稱太平皇帝,稱父親為太上皇帝,兄弟為征東、征西將軍,置立百官。南燕的軍隊來打他,把他給抓起來。殺頭的時候,有人問他:“你老爹和兄弟在什麽地方?”他說:“太上皇帝在外避難,征東、征西被亂軍所害。”他妻子很憤怒地說:“你就是因為你這張嘴才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為什麽還不醒悟呢?”王始回答說:“皇後啊,自古哪有不破敗的家,不滅亡的國呢?朕崩就崩了,終不改帝號!”這個王始雖然可笑,說出的話確實是千古箴言,想到最後不免讓人惆悵一番。)


    姚泓再哭也救不了自己,東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初,晉軍已盡得關東河南之地。這時河北的北魏成為秦晉之戰的微妙因素:姚泓向拓跋嗣求援,劉裕則向拓跋嗣借黃河之道攻秦。拓跋嗣召集群臣商量。


    祭酒崔浩很高明,說:“劉裕對後秦是勢在必得,我們要是阻斷他的河道,就是代秦受敵,與晉為敵,不是好辦法。不如就把河道借給他,讓他西進,然後阻斷他東退的道路,要是劉裕攻下長安,肯定會感激我們,攻不下呢,我們也還不失一個救秦的美名。”拓跋嗣想來想去,覺得不妥,還是派了十萬步騎兵駐守黃河北岸,靜觀其變。


    劉裕水軍沿黃河西行,北魏的軍隊就在北岸跟著走。一碰上風大水急,晉軍有漂到北岸的,就被魏軍攻殺。魏軍對付劉裕的方式,是敵進我走,敵退我攻。劉裕派將軍丁旿帶上七百個士兵,一百輛兵車,衝上北岸。在離岸一百來步的地方,用兵車擺了一個叫做“卻月”的半圓形陣勢,兩頭靠著河,每輛車上坐七個士兵,然後在陣中豎起一根白羽毛。魏軍搞不懂這陣勢,也不敢亂動。忽然,卻月陣中的白羽毛舉起,劉裕的將軍朱超石便率領兩千個士兵帶著一百張大弩,衝到陣中,每車增加了二十人。


    魏軍見陣勢擺完,心裏感覺有底,便以三萬騎兵進攻晉陣,晉軍的大弩果然抵擋不住。誰知道劉裕這陣勢另有妙處,他讓朱超石另外布置了一千多支三四尺的長矛,裝上大弩,用鐵錘敲打,這一矛飛去,便能洞穿三四個魏兵。北魏的軍隊像見了新式武器一樣,一下子便四散奔潰,死屍成山。晉軍乘勝追擊,北魏損失數千士兵,劉裕就此打通了西進之路。拓跋嗣得到消息,直對崔浩的建議追悔莫及,這個漢人令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十七、淚眼望長安


    崔浩作為北方士族的代表,其顯赫的出身我們在前文其實已有提及。(關於清河大族崔氏參見“慕容鮮卑”第三章的崔毖)。在當時那種環境之下,他對歷史與時事分析之透徹,堪與前世的諸葛孔明相比。


    拓跋嗣在力阻晉軍西進失敗後,向他請教:“劉裕討伐姚泓,果真能勝麽?”


    崔浩回答說:“當然。”


    拓跋嗣追問:“為什麽?”


    崔浩說:“當初姚興就喜好虛名而少有實用,兒子姚泓更是懦弱多病,眾叛親離。劉裕乘人之危,兵精將勇,怎能不勝?”


    拓跋嗣聽了這番分析,起了興趣,問他:“劉裕的才能,比起慕容垂,如何?”


    崔浩說:“比他強。慕容垂依靠父兄的基業,光復舊國,就好比夜蛾撲入火中,稍有倚助,便可成就大業。劉裕出身卑微,手下本無可用的兵卒,卻能討滅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盧循。要不是他才幹過人,豈能有今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悠南北朝:縱橫十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羨並收藏悠悠南北朝:縱橫十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