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悠悠南北朝:縱橫十六國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地的大戶郭敬、寧驅認為此人非同尋常,經常給予資助,石勒感激之下,便為他們耕種。幹活辛苦之時,耳畔總能聽到金戈鐵馬之聲,石勒心中疑惑,便回家告訴母親,母親隻笑笑,回答他說:“這不過是勞作時的耳鳴,不是什麽不祥的事。”
晉惠帝末年,並州饑荒大亂。石勒和族人出外逃生,走散之後窮極無奈,又重新回來投靠寧驅。北澤都尉劉監覺得石勒很會幹活,可以賣個好價錢,想把石勒綁出去賣掉,石勒在寧驅的藏匿下方才脫險。於是他隻好出外求食,路上遇到了另一位恩人郭敬。石勒向他哭訴自己饑寒沒有出路的悲慘處境,說得郭敬也為之落淚,將身邊所帶的衣服和食物分給了他一些。
石勒對郭敬說:“現在鬧饑荒,就這樣窮下去可不行。胡人們都飢餓至極,可以把他們誘到冀州一帶求食,到那裏,把他們賣掉,你得身價錢,諸胡得活命,雙方都有益處。”
郭敬十分贊同他出的主意。正好這時的並州刺史司馬騰也大規模地實行同樣的計謀。他派兵大捉諸胡,兩胡一枷,押到冀州去出賣。石勒這時二十多歲,結果也被捉去。押送他們的首領郭陽正是郭敬的族兄,一路上石勒得到額外的照顧,倒沒受什麽大委屈,最後他被賣到茌平人師歡家為耕奴。
石勒在師歡手下幹活十分努力,閑暇時和其他耕奴聊天,就跟他們說:“我幹活時耳邊總會有鼓角之聲,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見呢?”
別的耕奴竟也有人聽到類似的聲音,說:“自從你來了以後,我們也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石勒笑道:“我自幼在家時就能聽到了。”
耕奴們詫異不已,回家後就告訴了師歡。師歡見石勒容貌不俗,壯健雄武,又善騎射,深感他與眾不同,就把他給放了。
石勒重新浪跡四方,為人作傭工。一次他被亂軍捉住,恰好一群鹿從旁邊跑過,軍士爭相追捕群鹿,石勒才得以逃走。(羯人的地位之低,令人難以想像,隻因為他的種族,便被捉來放去,羯人與豬狗,真是無甚區別。這個故事在史書上另有一段記載:石勒逃脫此劫後,在路上遇到一個老頭,對他說:“剛才那群鹿是我變的,你當為中原之主,所以我來救你。”這顯然是日後石勒或者他身邊的史官借題發揮,編造出來的,以說明石勒就是真命天子。不過帝王將相能有這麽多可以發揮的傳奇故事,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他們的成長過程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隻有經歷無數艱難險阻,甚至九死一生,方能成就大事。)
走投無路之下,石勒邀集了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劫盜,後來又得到郭敖、劉征、劉寶、張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十騎,這些人在當時都是武藝超群的馬上高手,號稱十八騎。他們闖入皇家馬場,騎上寶馬四處搶劫,搶來的財寶就拿去賄賂汲桑。所以汲桑起兵之時,石勒便率眾投奔了汲桑。汲桑十分欣賞石勒的“騎兵搶劫隊”,就命他以石為姓,以勒為名,“石勒”的稱謂便從這時開始。
汲桑封石勒為掃虜將軍、忠明亭侯,以前鋒都督率軍進攻鄴城。石勒打仗之勇猛,在十六國時期可是一頂一的,再加上騎兵強大的衝擊力,他一戰就大敗晉新蔡王司馬騰的將領馮嵩,長驅直入城中,其部下李豐將惶恐出逃的司馬騰殺死於城外。汲桑的軍隊在城內殺死士族、民眾萬餘人,又一把火燒了鄴城宮室,大火竟然十日不滅。
可憐鄴城這座東漢末年曹操曾一度建都的名城,就這樣被焚掠一空。(十六國時代諸如屠城這樣的事跡真是數不勝數,且可以達到令人瞠目的地步。通過一部十六國史,我們可以發現,屠城的情況往往發生在不同種族之間,它源於原始部落之間的屠殺行為。屠城反映人類最為野蠻的一麵,而這也成為不同種族在衝突中發展成熟的必經之路。隻要還有種族衝突的存在,類似屠城的野蠻行徑就仍有可能發生,即使在當今世界,如何消除種族之間的仇恨,文化之間的衝突,也是困擾許多國家的一大難題。)
六、石勒歸漢
汲桑、石勒在鄴城的勝利令當時剛剛在朝中掌握了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感到非常震驚,他立即派出大將苟晞和王贊興兵討伐。
石勒率領的騎兵與苟晞的軍隊相持於平原、陽平一帶,連續交鋒數十次,打了幾個月,雙方互有勝負。司馬越生怕苟晞的軍隊有個閃失,親自帶兵屯於官渡,聲援苟晞。
苟晞在西晉末年也算排得上號的名將,他執法嚴酷,軍紀整肅,在平亂的戰事中屢有斬獲,威望很高。但他與石勒交手也是難以取勝,經過一番拉鋸戰,他找到了對手的軟肋,轉而直接進攻汲桑的軍隊,汲桑的統率水平顯然與石勒不在一個檔次。東武陽一戰,晉軍大破汲桑軍,並一路追擊,汲桑成潰敗之勢。
汲桑與石勒收拾殘兵敗將,兩人商量了一下,覺得當前漢王劉淵聲勢正盛,意欲投奔。在經過赤橋一帶時遭到冀州刺史丁紹襲擊,又被打得大敗,汲桑與石勒在亂軍中失散,汲桑在逃到平原時被晉軍所殺。
石勒的殘兵逃至上黨,當時據於此地的張背督、馮莫突也是胡人,石勒便投靠了這支胡人的部隊,他很快看出這支部隊難成大器,就對張背督等人說:“現在天下的形勢是劉單於(指劉淵)舉兵反晉,而我們的力量卻一直沒有追隨他們,難道我們有實力獨立作戰麽?”
晉惠帝末年,並州饑荒大亂。石勒和族人出外逃生,走散之後窮極無奈,又重新回來投靠寧驅。北澤都尉劉監覺得石勒很會幹活,可以賣個好價錢,想把石勒綁出去賣掉,石勒在寧驅的藏匿下方才脫險。於是他隻好出外求食,路上遇到了另一位恩人郭敬。石勒向他哭訴自己饑寒沒有出路的悲慘處境,說得郭敬也為之落淚,將身邊所帶的衣服和食物分給了他一些。
石勒對郭敬說:“現在鬧饑荒,就這樣窮下去可不行。胡人們都飢餓至極,可以把他們誘到冀州一帶求食,到那裏,把他們賣掉,你得身價錢,諸胡得活命,雙方都有益處。”
郭敬十分贊同他出的主意。正好這時的並州刺史司馬騰也大規模地實行同樣的計謀。他派兵大捉諸胡,兩胡一枷,押到冀州去出賣。石勒這時二十多歲,結果也被捉去。押送他們的首領郭陽正是郭敬的族兄,一路上石勒得到額外的照顧,倒沒受什麽大委屈,最後他被賣到茌平人師歡家為耕奴。
石勒在師歡手下幹活十分努力,閑暇時和其他耕奴聊天,就跟他們說:“我幹活時耳邊總會有鼓角之聲,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見呢?”
別的耕奴竟也有人聽到類似的聲音,說:“自從你來了以後,我們也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石勒笑道:“我自幼在家時就能聽到了。”
耕奴們詫異不已,回家後就告訴了師歡。師歡見石勒容貌不俗,壯健雄武,又善騎射,深感他與眾不同,就把他給放了。
石勒重新浪跡四方,為人作傭工。一次他被亂軍捉住,恰好一群鹿從旁邊跑過,軍士爭相追捕群鹿,石勒才得以逃走。(羯人的地位之低,令人難以想像,隻因為他的種族,便被捉來放去,羯人與豬狗,真是無甚區別。這個故事在史書上另有一段記載:石勒逃脫此劫後,在路上遇到一個老頭,對他說:“剛才那群鹿是我變的,你當為中原之主,所以我來救你。”這顯然是日後石勒或者他身邊的史官借題發揮,編造出來的,以說明石勒就是真命天子。不過帝王將相能有這麽多可以發揮的傳奇故事,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他們的成長過程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隻有經歷無數艱難險阻,甚至九死一生,方能成就大事。)
走投無路之下,石勒邀集了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劫盜,後來又得到郭敖、劉征、劉寶、張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十騎,這些人在當時都是武藝超群的馬上高手,號稱十八騎。他們闖入皇家馬場,騎上寶馬四處搶劫,搶來的財寶就拿去賄賂汲桑。所以汲桑起兵之時,石勒便率眾投奔了汲桑。汲桑十分欣賞石勒的“騎兵搶劫隊”,就命他以石為姓,以勒為名,“石勒”的稱謂便從這時開始。
汲桑封石勒為掃虜將軍、忠明亭侯,以前鋒都督率軍進攻鄴城。石勒打仗之勇猛,在十六國時期可是一頂一的,再加上騎兵強大的衝擊力,他一戰就大敗晉新蔡王司馬騰的將領馮嵩,長驅直入城中,其部下李豐將惶恐出逃的司馬騰殺死於城外。汲桑的軍隊在城內殺死士族、民眾萬餘人,又一把火燒了鄴城宮室,大火竟然十日不滅。
可憐鄴城這座東漢末年曹操曾一度建都的名城,就這樣被焚掠一空。(十六國時代諸如屠城這樣的事跡真是數不勝數,且可以達到令人瞠目的地步。通過一部十六國史,我們可以發現,屠城的情況往往發生在不同種族之間,它源於原始部落之間的屠殺行為。屠城反映人類最為野蠻的一麵,而這也成為不同種族在衝突中發展成熟的必經之路。隻要還有種族衝突的存在,類似屠城的野蠻行徑就仍有可能發生,即使在當今世界,如何消除種族之間的仇恨,文化之間的衝突,也是困擾許多國家的一大難題。)
六、石勒歸漢
汲桑、石勒在鄴城的勝利令當時剛剛在朝中掌握了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感到非常震驚,他立即派出大將苟晞和王贊興兵討伐。
石勒率領的騎兵與苟晞的軍隊相持於平原、陽平一帶,連續交鋒數十次,打了幾個月,雙方互有勝負。司馬越生怕苟晞的軍隊有個閃失,親自帶兵屯於官渡,聲援苟晞。
苟晞在西晉末年也算排得上號的名將,他執法嚴酷,軍紀整肅,在平亂的戰事中屢有斬獲,威望很高。但他與石勒交手也是難以取勝,經過一番拉鋸戰,他找到了對手的軟肋,轉而直接進攻汲桑的軍隊,汲桑的統率水平顯然與石勒不在一個檔次。東武陽一戰,晉軍大破汲桑軍,並一路追擊,汲桑成潰敗之勢。
汲桑與石勒收拾殘兵敗將,兩人商量了一下,覺得當前漢王劉淵聲勢正盛,意欲投奔。在經過赤橋一帶時遭到冀州刺史丁紹襲擊,又被打得大敗,汲桑與石勒在亂軍中失散,汲桑在逃到平原時被晉軍所殺。
石勒的殘兵逃至上黨,當時據於此地的張背督、馮莫突也是胡人,石勒便投靠了這支胡人的部隊,他很快看出這支部隊難成大器,就對張背督等人說:“現在天下的形勢是劉單於(指劉淵)舉兵反晉,而我們的力量卻一直沒有追隨他們,難道我們有實力獨立作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