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想像力世界──浪漫主義文學 作者:鄒純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詩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華茲華斯
有人用「他的臉部表情十分嚴肅,舉止莊重,幾乎是一副莊重的氣派;
可以說,他像是個年輕的衛理公會牧師,說話的聲調單調而令人厭倦」這樣
幾句話來描述英國前期浪漫派作家華茲華斯。這就是那位對一切外在的自然
現象天生具有特殊的感愛能力,故而開創了一代新詩風的湖畔派詩人。
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於 1770年 4月 7日出生在英國北部
的律師家庭裏。八歲喪母,隨後被送到以湖山著稱的寄宿學校,從此便與自
然結上了不解之緣。13歲時,父親又離開了人世,舅父和祖母負責照管幾個
孩子。華茲華斯與其妹多蘿茜關係最密切,兩人終生相親相依一直是英國文
壇上的佳話。
1787年,華茲華斯進入劍橋大學,熟讀了希臘拉丁文學,同時掌握了意
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1790年,他徒步旅行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當時
正值法國大革命,他感受到法國革命和革命剛勝利時人民的歡欣鼓舞,並用
這樣的詩句來歌頌革命:
幸福啊!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輕人更是如進天堂
這時的華茲華斯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他把它稱為是一場表現了人性和
完美的革命。在法國,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一年後,他第二
次去法國時,認識了一位名叫安耐特·華隆的法國姑娘。次年,他們生了一
個女兒。但這門親事卻遭到了他舅父的反對。1791年年底,法國革命激化,
群眾衝進國王的住所,逮捕了國王的同情者。一月以後,群眾又衝進監獄殺
了幾百個保皇黨人。華茲華斯見此情形,突然於1793年離開了自己的愛人,
悄悄地回到了英國。
回到英國後,華茲華斯經歷了幾年的痛苦時期。除了經濟上的困難外,
他時常為回不到自己愛人的身邊而沮喪。加之,法國內部鬥爭更加激烈,他
的吉倫特朋友也因此而受到雅各賓派的鎮壓,一種雙重的幻滅感襲擾著他。
正當他走投無路時,他的一位同學去世了,卻留給他九百英鎊。這使得
他能與其妹遷居鄉間,實現了他那從自然的靈魂中探討人生意義的誌願。
1759年對於華茲華斯來說是個幸運的年頭。這一年,他們兄妹倆首次遇
到了柯爾律治。他們相見如故。於是兄妹倆決定遷到柯爾律治的地方居住。
從此,三人一起散步,一起長談,互相啟發。1789年他們共同的成果《抒情
歌謠集》問世。
此書中華茲華斯所寫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丁登寺旁》,這是他最優美、
最深刻的詩篇之一。他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對自然的激情。他寫道:
因為那時的自然,
(童年時代的粗獷樂事已成往事的歡快嬉戲)
就是我的一切。我那時的心境
難以說明。囂喧的瀑布
像激情縈繞在心。巨石、
高山、幽深陰暗的叢林,
----------------------- 頁麵 11-----------------------
它們的色和形,都曾經
使我傾心;一種愛和感情,
不需要用思想賦予它們。
深奧的魅力,也無需增添
不憑藉視覺直觀的情趣。
華茲華斯描寫自然時仿佛是在描寫一種早已消失的感情,一種在轉變期
的年齡隻存在過一瞬就化為反省和疑問的感情。華茲華斯不斷地積累自然的
印象,以便加以深思和完全吸收。以後,再把這類印象從靈魂的庫存中取出,
重新審視、欣賞。如他在這首詩中告訴我們,他在青少年時期從自然美中直
接感受到的激發熱情的歡樂,怎樣在成熟後的年月裏轉化為對於自然的類似
於人的情緒的寧靜的吸收。但這首詩中最出色的一段是華茲華斯描寫珍藏內
心蓄意保存的自然印象對心靈產生的寧靜影響,他寫道:
這些美好的形體
由於我長時期離別,對於我
曾仿佛是盲人眼前的風景
然而,當我獨處一室,置身
城鎮的囂鬧聲中,感覺到
疲倦的時刻,卻常常使我
從血液、從心底嚐到甘甜,
甚至進入我更純淨的思想
使我恢復寧靜:還使我感受
未能記住的歡悅,那種歡悅
也許,曾以並非微小的力量
影響過一個善良人美好的歲月
和瑣細、無名、早已忘懷
卻充滿愛和善意的行為
這一節詩說明他所熟悉的地方在他心中產生的不僅是轉瞬即逝的快感,
而且還成為了他未來歲月的精神支柱。
除此而外,《抒情歌謠集》中還有許多其它優秀的詩篇,如寫鄉下貧民
生活的《老獵戶西門·李》、寫兒童心靈的《我們七個》、直抒人與自然的
關係的《反其道》和 《寫於早春》等等。1801年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第二
版又加了《露西之詩》。這一組詩是詩人所寫的愛情詩。詩中的主人公露西
有人用「他的臉部表情十分嚴肅,舉止莊重,幾乎是一副莊重的氣派;
可以說,他像是個年輕的衛理公會牧師,說話的聲調單調而令人厭倦」這樣
幾句話來描述英國前期浪漫派作家華茲華斯。這就是那位對一切外在的自然
現象天生具有特殊的感愛能力,故而開創了一代新詩風的湖畔派詩人。
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於 1770年 4月 7日出生在英國北部
的律師家庭裏。八歲喪母,隨後被送到以湖山著稱的寄宿學校,從此便與自
然結上了不解之緣。13歲時,父親又離開了人世,舅父和祖母負責照管幾個
孩子。華茲華斯與其妹多蘿茜關係最密切,兩人終生相親相依一直是英國文
壇上的佳話。
1787年,華茲華斯進入劍橋大學,熟讀了希臘拉丁文學,同時掌握了意
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1790年,他徒步旅行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當時
正值法國大革命,他感受到法國革命和革命剛勝利時人民的歡欣鼓舞,並用
這樣的詩句來歌頌革命:
幸福啊!活在那個黎明之中,
年輕人更是如進天堂
這時的華茲華斯對法國革命懷有熱情,他把它稱為是一場表現了人性和
完美的革命。在法國,他結識了許多溫和派的吉倫特黨人。一年後,他第二
次去法國時,認識了一位名叫安耐特·華隆的法國姑娘。次年,他們生了一
個女兒。但這門親事卻遭到了他舅父的反對。1791年年底,法國革命激化,
群眾衝進國王的住所,逮捕了國王的同情者。一月以後,群眾又衝進監獄殺
了幾百個保皇黨人。華茲華斯見此情形,突然於1793年離開了自己的愛人,
悄悄地回到了英國。
回到英國後,華茲華斯經歷了幾年的痛苦時期。除了經濟上的困難外,
他時常為回不到自己愛人的身邊而沮喪。加之,法國內部鬥爭更加激烈,他
的吉倫特朋友也因此而受到雅各賓派的鎮壓,一種雙重的幻滅感襲擾著他。
正當他走投無路時,他的一位同學去世了,卻留給他九百英鎊。這使得
他能與其妹遷居鄉間,實現了他那從自然的靈魂中探討人生意義的誌願。
1759年對於華茲華斯來說是個幸運的年頭。這一年,他們兄妹倆首次遇
到了柯爾律治。他們相見如故。於是兄妹倆決定遷到柯爾律治的地方居住。
從此,三人一起散步,一起長談,互相啟發。1789年他們共同的成果《抒情
歌謠集》問世。
此書中華茲華斯所寫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丁登寺旁》,這是他最優美、
最深刻的詩篇之一。他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對自然的激情。他寫道:
因為那時的自然,
(童年時代的粗獷樂事已成往事的歡快嬉戲)
就是我的一切。我那時的心境
難以說明。囂喧的瀑布
像激情縈繞在心。巨石、
高山、幽深陰暗的叢林,
----------------------- 頁麵 11-----------------------
它們的色和形,都曾經
使我傾心;一種愛和感情,
不需要用思想賦予它們。
深奧的魅力,也無需增添
不憑藉視覺直觀的情趣。
華茲華斯描寫自然時仿佛是在描寫一種早已消失的感情,一種在轉變期
的年齡隻存在過一瞬就化為反省和疑問的感情。華茲華斯不斷地積累自然的
印象,以便加以深思和完全吸收。以後,再把這類印象從靈魂的庫存中取出,
重新審視、欣賞。如他在這首詩中告訴我們,他在青少年時期從自然美中直
接感受到的激發熱情的歡樂,怎樣在成熟後的年月裏轉化為對於自然的類似
於人的情緒的寧靜的吸收。但這首詩中最出色的一段是華茲華斯描寫珍藏內
心蓄意保存的自然印象對心靈產生的寧靜影響,他寫道:
這些美好的形體
由於我長時期離別,對於我
曾仿佛是盲人眼前的風景
然而,當我獨處一室,置身
城鎮的囂鬧聲中,感覺到
疲倦的時刻,卻常常使我
從血液、從心底嚐到甘甜,
甚至進入我更純淨的思想
使我恢復寧靜:還使我感受
未能記住的歡悅,那種歡悅
也許,曾以並非微小的力量
影響過一個善良人美好的歲月
和瑣細、無名、早已忘懷
卻充滿愛和善意的行為
這一節詩說明他所熟悉的地方在他心中產生的不僅是轉瞬即逝的快感,
而且還成為了他未來歲月的精神支柱。
除此而外,《抒情歌謠集》中還有許多其它優秀的詩篇,如寫鄉下貧民
生活的《老獵戶西門·李》、寫兒童心靈的《我們七個》、直抒人與自然的
關係的《反其道》和 《寫於早春》等等。1801年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第二
版又加了《露西之詩》。這一組詩是詩人所寫的愛情詩。詩中的主人公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