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大清洗”的蘇聯社會分崩離析,缺少強大的市民組織。它仍被一小簇自我美化的小集團統治著,而他們的統治仍將延續下去。
在1917年,史達林認識列寧已12年之久,他和其他很多關鍵性人物更是相識了長達20多年。所以,本書並不僅僅是史達林個人的傳記,還是他們那幫人的編年史和蘇聯的史前史。我所描繪的是一隻生活於地下的幼蟲,且讓我們看看它是如何靜靜地破繭,從而變成一隻長著鋼鐵翅膀的蝴蝶的吧。
prologue
序曲
攻襲銀行
1907年6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點半。一個穿著皮靴和騎馬褲、蓄著時髦八字須的騎兵隊長來到了悶熱的提比裏西中央廣場。他揮舞著巨大的錫卡西昂軍刀,在馬背上和兩位穿著考究、打著摺疊遮陽傘的漂亮的喬治亞女孩打情罵俏——而此時此刻,她們的裙子裏藏著兩把毛瑟槍。
廣場的街角上有好幾個看上去放蕩不羈的青年小夥,他們穿著亮色的寬鬆襯衣和肥大的水手褲,他們的懷裏都揣著左輪手槍和手榴彈。廣場上有家聲名狼藉的酒吧,名為“迪利普丘利酒館”。此時,一群全副武裝的革命者已經占領了這座酒館的酒窖,他們正興高采烈地邀請過客進來和他們共飲一杯。而他們所有人其實都在等待約瑟夫·朱加什維利引爆第一個炸彈。那一年,約瑟夫29歲。之後,他將以“史達林”之名為全世界所熟知。
除了這些革命者之外,很少有人知曉他們要於今日執行一個武裝行動,從而引起“關注”,可史達林業已為此準備了好幾個月。有個名為弗拉基米爾·列寧的人大致了解他們的行動。他是布爾什維克黨[1]的領袖,當時卻藏身於遠在北方芬蘭卡勒比的一幢別墅中。幾天之前,列寧在柏林和倫敦私密會見了史達林,同意執行這起武裝行動。雖然就在不久之前,社會民主工黨剛剛禁止了所有形式的“剝奪”——這是他們對攻襲銀行等革命武裝行動的委婉說法。然而,史達林總是小心謹慎地執行每次剝奪行動、搶劫和暗殺,這讓他成為了“布爾什維克中心的主要資助者”。
最終,那天所發生的事件將登上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動搖提比裏西的統治基礎,並進一步讓業已分化的社會民主工黨陷入內鬥的危機:那一天成就了史達林,也幾乎敗毀了史達林——那是他人生中的分水嶺。
在葉裏溫廣場,20個革命者——他們是史達林所領導的“組織”的核心人物——已經各就各位。他們的哨兵正觀望著果洛文斯基·普羅斯佩克特大道——這條優美的主幹道正位於總督宮殿恢宏的白色義大利式建築之前。他們正等待著馬車嘀嘀答答的馬蹄聲和隨之而來的哥薩克騎兵隊。騎兵隊的首領就是那個揮舞錫卡西昂軍刀的年輕人。他勒馬騰躍,而後跳了下來,開始在這條時尚的大馬路上漫步。
這條大道的每個街角都有哥薩克士兵或警察:當權者已經聽聞了風聲。自從那年1月以來,流言便滿天飛。沙皇秘密警察“奧克瑞納”的告密者、間諜以及他的憲騎兵都曾多次匯報,革命者和犯罪分子都在秘密策劃行動。在這個地下活動的早期時代,我們很難分清匪徒和革命者,也很難辨別虛張聲勢和真實行動。可是,用今日情報專家的話來說,有關革命者試圖引起“關注”的“謠言”已經流傳長達幾個月之久。
在那個悶熱得令人發暈的早晨,我們依然很難想像充滿東方色彩的提比裏西(舊稱為“第弗利斯”,喬治亞共和國的首都)與聖彼得堡——沙皇俄國的首都,在提比裏西1600公裏之外——同屬於一個國家。它建於姆他茲明達(mtatsminda)聖山之畔,古舊的街道延伸至山坡的陡峭處,而在此之上的則是造型奇特的別墅,每家每戶都有裝點著生長多年的葡萄藤的陽台。那裏的人們還未用上自來水和電。提比裏西還是個大農村,那裏的每個人都彼此相識。
提比裏西的費雷林斯卡亞大道是上流階級住宅區。它離中央廣場僅一步之遙,緊挨著軍隊總部。史達林的妻子正住在那裏。這位名為卡托·斯瓦尼澤的漂亮喬治亞女人是個裁縫,她剛剛為史達林生下了一個名為雅科夫的兒子。他們互相愛慕:雖然史達林脾氣暴躁,但他對卡托的愛毋庸置疑,而卡托也崇拜史達林,願與之分享他對革命的狂熱。此時此刻,卡托正抱著兒子坐在陽台上沐浴著陽光,她不知道——正如提比裏西也不知道——她的丈夫即將為她帶來巨大的震驚。
這座小城是高加索——黑海和裏海之間荒蕪的、遍布群山峻嶺的沙皇領地——的首都。這裏民風彪悍,時有動盪。相較之下,果洛文斯基·普羅斯佩克特大道簡直就是農村裏的香榭麗舍大街。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劇院、摩爾式風格的歌劇院、大飯店、喬治亞王子的宮殿和亞美尼亞石油大亨的豪宅在這條街上一字排開,可是,一旦走過軍隊總部,葉裏溫廣場則打開了另一扇門:那一頭盡是亞洲風情的小房子。
穿著異域風格服飾的小攤販叫賣著辛辣的喬治亞豆子和一種名為“kha插puri”的芝士蛋糕。亞美尼亞人和波斯人集市裏充斥著運水工、小攤販、扒手和搬運工。這裏的街巷更像是黎凡特的露天市場,而非屬於一座歐洲城市。駱駝和驢子邁入旅店,它們滿載著波斯和中亞的絲綢、香料以及從喬治亞鄉下運來的水果和葡萄酒囊。旅店年輕的服務生和跑堂為客人提供食宿,幫他們卸下貨物,為駱駝卸下套具——有空的時候,他們會朝廣場望上一眼。我們從現今公開的喬治亞檔案中了解到,史達林和《霧都孤兒》裏的費金一樣,會發動這些正值青春期的、對革命充滿嚮往的旅店服務生,讓他們幫他作偵查和通風報信。與此同時,在其中一家旅店晦暗的密室裏,組織者正在向革命者做動員工作,他們最後一次演練了計劃的整個流程。那一天早晨,史達林也在這個密室之中。
在1917年,史達林認識列寧已12年之久,他和其他很多關鍵性人物更是相識了長達20多年。所以,本書並不僅僅是史達林個人的傳記,還是他們那幫人的編年史和蘇聯的史前史。我所描繪的是一隻生活於地下的幼蟲,且讓我們看看它是如何靜靜地破繭,從而變成一隻長著鋼鐵翅膀的蝴蝶的吧。
prologue
序曲
攻襲銀行
1907年6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點半。一個穿著皮靴和騎馬褲、蓄著時髦八字須的騎兵隊長來到了悶熱的提比裏西中央廣場。他揮舞著巨大的錫卡西昂軍刀,在馬背上和兩位穿著考究、打著摺疊遮陽傘的漂亮的喬治亞女孩打情罵俏——而此時此刻,她們的裙子裏藏著兩把毛瑟槍。
廣場的街角上有好幾個看上去放蕩不羈的青年小夥,他們穿著亮色的寬鬆襯衣和肥大的水手褲,他們的懷裏都揣著左輪手槍和手榴彈。廣場上有家聲名狼藉的酒吧,名為“迪利普丘利酒館”。此時,一群全副武裝的革命者已經占領了這座酒館的酒窖,他們正興高采烈地邀請過客進來和他們共飲一杯。而他們所有人其實都在等待約瑟夫·朱加什維利引爆第一個炸彈。那一年,約瑟夫29歲。之後,他將以“史達林”之名為全世界所熟知。
除了這些革命者之外,很少有人知曉他們要於今日執行一個武裝行動,從而引起“關注”,可史達林業已為此準備了好幾個月。有個名為弗拉基米爾·列寧的人大致了解他們的行動。他是布爾什維克黨[1]的領袖,當時卻藏身於遠在北方芬蘭卡勒比的一幢別墅中。幾天之前,列寧在柏林和倫敦私密會見了史達林,同意執行這起武裝行動。雖然就在不久之前,社會民主工黨剛剛禁止了所有形式的“剝奪”——這是他們對攻襲銀行等革命武裝行動的委婉說法。然而,史達林總是小心謹慎地執行每次剝奪行動、搶劫和暗殺,這讓他成為了“布爾什維克中心的主要資助者”。
最終,那天所發生的事件將登上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動搖提比裏西的統治基礎,並進一步讓業已分化的社會民主工黨陷入內鬥的危機:那一天成就了史達林,也幾乎敗毀了史達林——那是他人生中的分水嶺。
在葉裏溫廣場,20個革命者——他們是史達林所領導的“組織”的核心人物——已經各就各位。他們的哨兵正觀望著果洛文斯基·普羅斯佩克特大道——這條優美的主幹道正位於總督宮殿恢宏的白色義大利式建築之前。他們正等待著馬車嘀嘀答答的馬蹄聲和隨之而來的哥薩克騎兵隊。騎兵隊的首領就是那個揮舞錫卡西昂軍刀的年輕人。他勒馬騰躍,而後跳了下來,開始在這條時尚的大馬路上漫步。
這條大道的每個街角都有哥薩克士兵或警察:當權者已經聽聞了風聲。自從那年1月以來,流言便滿天飛。沙皇秘密警察“奧克瑞納”的告密者、間諜以及他的憲騎兵都曾多次匯報,革命者和犯罪分子都在秘密策劃行動。在這個地下活動的早期時代,我們很難分清匪徒和革命者,也很難辨別虛張聲勢和真實行動。可是,用今日情報專家的話來說,有關革命者試圖引起“關注”的“謠言”已經流傳長達幾個月之久。
在那個悶熱得令人發暈的早晨,我們依然很難想像充滿東方色彩的提比裏西(舊稱為“第弗利斯”,喬治亞共和國的首都)與聖彼得堡——沙皇俄國的首都,在提比裏西1600公裏之外——同屬於一個國家。它建於姆他茲明達(mtatsminda)聖山之畔,古舊的街道延伸至山坡的陡峭處,而在此之上的則是造型奇特的別墅,每家每戶都有裝點著生長多年的葡萄藤的陽台。那裏的人們還未用上自來水和電。提比裏西還是個大農村,那裏的每個人都彼此相識。
提比裏西的費雷林斯卡亞大道是上流階級住宅區。它離中央廣場僅一步之遙,緊挨著軍隊總部。史達林的妻子正住在那裏。這位名為卡托·斯瓦尼澤的漂亮喬治亞女人是個裁縫,她剛剛為史達林生下了一個名為雅科夫的兒子。他們互相愛慕:雖然史達林脾氣暴躁,但他對卡托的愛毋庸置疑,而卡托也崇拜史達林,願與之分享他對革命的狂熱。此時此刻,卡托正抱著兒子坐在陽台上沐浴著陽光,她不知道——正如提比裏西也不知道——她的丈夫即將為她帶來巨大的震驚。
這座小城是高加索——黑海和裏海之間荒蕪的、遍布群山峻嶺的沙皇領地——的首都。這裏民風彪悍,時有動盪。相較之下,果洛文斯基·普羅斯佩克特大道簡直就是農村裏的香榭麗舍大街。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劇院、摩爾式風格的歌劇院、大飯店、喬治亞王子的宮殿和亞美尼亞石油大亨的豪宅在這條街上一字排開,可是,一旦走過軍隊總部,葉裏溫廣場則打開了另一扇門:那一頭盡是亞洲風情的小房子。
穿著異域風格服飾的小攤販叫賣著辛辣的喬治亞豆子和一種名為“kha插puri”的芝士蛋糕。亞美尼亞人和波斯人集市裏充斥著運水工、小攤販、扒手和搬運工。這裏的街巷更像是黎凡特的露天市場,而非屬於一座歐洲城市。駱駝和驢子邁入旅店,它們滿載著波斯和中亞的絲綢、香料以及從喬治亞鄉下運來的水果和葡萄酒囊。旅店年輕的服務生和跑堂為客人提供食宿,幫他們卸下貨物,為駱駝卸下套具——有空的時候,他們會朝廣場望上一眼。我們從現今公開的喬治亞檔案中了解到,史達林和《霧都孤兒》裏的費金一樣,會發動這些正值青春期的、對革命充滿嚮往的旅店服務生,讓他們幫他作偵查和通風報信。與此同時,在其中一家旅店晦暗的密室裏,組織者正在向革命者做動員工作,他們最後一次演練了計劃的整個流程。那一天早晨,史達林也在這個密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