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前總統福特訪問日本時,隨行的某位高級官員曾聳肩表示,在後 宮舉行的那頓晚宴是他參加過最無聊的一次宴會,因為周圍的日本人均始終保持悶聲不響的態度,氣氛僵硬得令人難受。


    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如林昭亮等等亦曾提到,他們在世界各地表演的過程 中,以日本的觀眾最沉默,連鼓掌都是安安靜靜,井然有序。


    日本人一向以團結著稱,其集體行動既一致,又極具效率,可是一旦碰 上一對一的個人攤牌,卻變得束手無策、一籌莫展。追根究底,最大的毛病不是語言問題,而在於他們根本沒有“交際”的觀念。


    1.日本人慣於相當隨便地做出口頭承諾 例如,每當日本高級官員訪問美國之際,對於美、日之間所存在問題,日本官員總是滿口答應“一定更加努力”,或“盡力加以改善”。但是開出 來的支票必須兌現,這是世界共通的常識,日後美國人理所當然會提出具體的要求,希望日本能夠遵守承諾,口頭承諾便等於契約。


    然而,這類要求往往令日本人感到愕然,因為人們從一開始就無意兌現 那張“空頭支票”。舉例來說,卡特執政時,日本方麵曾“保證”增加 9.5%的國防預算,但實際上僅僅增加了 7.6%,此時便激怒了卡特政府。 更遺憾的是,諸如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日本人過於喜歡開“空頭支票”,過於輕易地做出承諾,不懂得何謂“一言九鼎,君無戲言”。 我們不妨再看看一項最近發生的事件:紐約大學有意設立一座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設立基金預定為 300 萬美元,其中的 150 萬美元打算向日本募捐。 他們派了一位代表前來日本遊說首相和財界領袖,結果獲得積極而熱誠的反應。


    “我們認為設立這座中心極具意義,不但可以消除貿易摩擦,促進美、 日兩國的相互了解,對於日本式經營體係的研究更是極其必要,我們絕對會努力協助它的實現。”這是日本人給這位美國代表的一致答覆。


    說這些話的日本人隻不過是隨口敷衍罷了,但美國人認為這是日方給予 他的“保證”。


    因此當美國方麵開始募集預定目標的一百五十萬美元時,問題立刻出 現,因為日方連一毛錢也不肯捐出來。


    憤怒的美國代表馬上拜訪日本駐美大使,強烈指責日方的出爾反爾。


    “日方說要加強美、日之間的交流,和共同致力消除雙方的貿易摩擦等 等,全是一派胡言。他們嘴裏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卻是一毛不拔,滿腦子考慮的是如何賺取他國的外匯。若是不願意,大可一開始便坦然拒絕,無須假 惺惺地故做姿態!”


    雖然日方或者有其為難之處,但是這種偽善的態度實在要不得。若有拒 絕之意,應該開誠布公地表達出來,即使無法立刻做決定,也應該告知對方“一年之內再回復等等。” 日本式談判的最大缺點是言行不一致,盡管口中答應,卻並不認為它代表某種承諾。


    2.日本人採用雙重標準 幾年前,東京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國際柔道大賽,這個比賽的目的之一是向外國人士展現日本的裁判方式,但與預期相反的是,後者對於日本裁 判的評價很差。他們認為日本裁判有時過於嚴格,有時又過於寬鬆,標準不 能統一。


    某位法國記者舉了冠軍選手山下和加拿大的選手巴格之戰為例。巴格從 一開始便採取逃避姿態,根據規則,這種情況若持續二十——三十秒,應給予“指導”或“警告”,兩分鍾以上則處以“犯規”,判定失敗。但是日本 裁判隻對巴格提出“注意”,而未再加以更重的處罰。換句話說,他對於巴格選手執行過於寬鬆,對於山下選手卻未免嚴厲。


    “為什麽日本裁判要對巴格如此寬大呢?”這位記者迷惑地訪問有關人 士。


    對方回答:“或者裁判認為,山下若真是一位偉大的冠軍,就應該憑自 己的實力,而非靠對方犯規來獲勝吧!”


    這種答覆令外國人無法理解。所依的規則應該是不分強弱,一律平等看 待,怎能因期望山下選手光榮獲勝,便故意不判對方犯規呢?這豈不是失去了規則的公平意義嗎?


    結果這次煞費苦心安排的國際大賽反而加深了國際觀眾對日本的不信 任。


    3.日本人的接待令人反感 我們一般人都以為日本人很擅於接待客人。其實不然,對外國人而言,日本人有三大缺點:接待過度、缺乏幽默、以及送禮不當。 一位英國人到日本採購機器,以下是他的獨白——吃完個人式火鍋之後,原以為疲憊的一天終於可以告一段落,沒想到又被邀往銀座的俱樂部,日本人和他們熟識的女侍嬉笑作樂,我們外國人卻隻能坐在一旁幹瞪眼。 日本人似乎對於我們的感受混然不知,接下來又拚命邀請我去卡拉 ok,太太還在旅館等著。雖然很想回去休息,若是拒絕,恐怕會影響到明天的談 判,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隻好強顏歡笑隨他們前往卡拉 ok 酒吧。


    天哪!這種震耳欲聾的噪音!真不了解那顫抖的歌聲有什麽可取之處, 但是俗話說:“入境隨俗”,盡管心裏很不愉快,表麵上仍跟著大家打拍子。


    不過這下子問題又來了,日本人以為你也玩得很高興,就會請你上台露一手。 雖然一再地婉拒,日本人卻糾纏不休,為什麽總是無視對方的意願,還強邀不停呢? 可是再怎麽不悅,心裏終究惦記著明天的談判,隻好勉為其難地表演一曲。


    “太棒了?!唱得真好!”這些稱讚虛偽得讓人起雞皮疙瘩。 對方的總經理不斷吹噓他的歌藝,一副自鳴得意一的狀態。這種日本發明的玩意兒,大概隻有他們自己會樂在其中,卻不知外國人一提到唱卡拉ok,總是皺起眉頭表示反感。 這份獨白還沒結束——結過三天的談判,雙方總算是談妥條件,結束這次出差。拍攝紀念照片 的時候,前麵提過的總經理送了一份包裝精美的東西,說是給太太的禮物,拆開一看,是一件名牌雨衣,顏色還不錯,至少不是太太討厭的顏色,可是 尺碼太小了,日本人的 m 尺寸相當於西方人的 s 尺寸,太太根本穿不下。


    怎麽辦呢?坦白告訴對方,要求換一件嗎?這種話在日本大概是很失禮 的吧?正在猶豫時,總經理開口了:“這件外套是日本最高級的名牌,質料非常好,一定很適合你太太。” 他根本不認識我太太,怎麽可以說出這種憑空瞎猜的話呢?心裏雖然不高興,臉上還是得裝出笑容:“非常謝謝你送給我這麽好的禮物。”總經理聽了這句話,顯得很得意, 他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份禮物非但沒有讓我高興,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4.日本式談判的缺點 談判的場所不僅限於會議桌,尤其是遇到棘手的談判,更需要製造良好的整體氣氛。 所謂的氣氛分為許多情況,例如初次見麵、晚餐宴會或談判中途的休息時間等等,各有不同的特色,它們不但可以彌補會議桌上的不足,甚至影響 到談判的成敗,可惜日本人往往忽略了這些最基本的條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