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倒吃甘蔗”的“漸進法”,以求得“完美的結局”時,最重要的, 是要了解在談判中,哪些問題對你有利,哪些問題又對你不利,預先想好在什麽時候,談什麽問題。“經驗是談判的良師”。每一次談判結束後,管理 者都應該做—番全盤研究,分析其間的得失,找出所犯的錯誤,以便作為下回談判時的參考。


    先進行心理訓練


    曾經參與談判的人,大概都有過“懾於某種氣氛”的經驗。在一世界性 的高爾夫球賽中,一位職業選手隻要再輕輕一推,球便能進入兩尺外的洞內,而贏得冠軍。這是關鍵性的一球,球進,比賽便結束;球不進,他便與另一 位選手打成平手,必須另外加賽一場。當時,所有的觀眾都睜大眼睛,瞪著他,攝影記者的鏡頭也對準了他,現場的氣氛可說緊張到了極點,而他本身 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更是難以言喻了。最後,他輕輕一推——球竟然沒進。


    這種球,他平常練習時閉著眼睛都能打進的。由於球沒進,雙方打成了平手。 於是便加賽一場,結果,他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冠軍。


    (1)訓練精神的鎮定力 在重要的談判當中,類似上述的情況經常出現。談判者會被凝重的氣氛和壓力逼得透不過氣來,於是便心生膽怯。一膽怯,談判的主動權馬上為對 方所奪,再也難以取回了。


    膽怯所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還不止於此。隻要管理者曾經膽怯過,那麽, 在接下來的任何談判,即使是最簡單的談判中,管理者都將或多或少感受到同樣的壓力。而一旦碰到類似於以往所經歷過的場麵時,其膽怯的程度,更 是有增無減,甚至嚴重至令人想臨陣脫逃的地步。如果管理者的鎮定力不夠,以往的失敗勢必又將重演,而且不止一次的重演。如同上述可憐的高爾夫球 選手,每當他再度碰到類似那次失敗的情況時,觀眾的眼睛和攝影機對準著他,不管球的位置對他如何有利,結果通通一樣——不進。也因此,他的高爾夫球生命便就結束,難以東山再起了。談判亦然,如果無法克服膽怯的毛 病,便永遠無法嚐到勝利的果實了。


    (2)克服膽怯的三種權宜之計 有幾種權宜之計可以克服因懾於談判氣氛而產生膽怯的毛病。之所以稱為“權宜之計”是因為沒有一種能完全治好膽怯的靈丹妙藥,因此,能做的, 就是不斷地自我訓練,使自己更具有應付各種變化的能力。


    第一、盡量做好談判前的準備工作。萬全的準備,尤其是自認為所做的 準備比對方更為周全時,將使管理者產生自信。有自信的人,是絕對不會膽 怯的。


    第二、做好心理準備。有了心理準備,將使管理者更能保持冷靜,不致 因以往的失敗經驗而喪失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因管理者的冷靜而使困難得以解決的話,以往失敗的陰影,將會一掃而空。


    第三、先在腦中做好“假想練習”。假設談判時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 尤其是在緊張的氣氛、沉重的心理壓力之下,而變得膽怯時,應如何冷靜地應付,才得以突破困境。事先做好類似的練習,對實際的談判將有莫大的助 益。管理者可以假想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例子,譬如,管理者買回了一件廉價品,發現其中有瑕疵,於是便想退貨,把錢要回來。這時候你要 想像從退貨到取回現款的整個經過,包括店員的刁難以及管理者的應對之辭等等。這種訓練,將能提高管理者的談判能力,使管理者不會遭遇困難便心 生膽怯,而不知如何應付。


    做假想練習


    世界著名的鋼琴家約瑟夫。霍夫曼長年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奏,而他常常 在奔赴下一個演出地點的車上,閉起雙眼,靠在椅背上。“你在睡覺嗎?”


    他的朋友曾經如此問他。“不,我正在練琴”。霍夫曼回答。美國紅歌星克 麗絲汀娜也使用和霍夫曼同樣的方法來磨練其演技。她說:“我每天晚上都會累得連走路回家的力氣也沒有。不過,不管再怎麽累,都總不忘在腦中做 假想練習。我在腦中練習跳舞,練習唱歌,也練習呼吸的方法。這種練習的效果與實際在舞台上表演一樣,隻是不會發出聲音而已。”


    (1)嚐試“心中彩排” 正確的“假想練習”不但可以增進你的談判能力,其效果甚至比實際練習還要大。因為就人類的深層心理以及神經係統而言,想像的經驗和實際的 經驗,幾乎一模一樣,難以區別。所以,霍夫曼手不必觸鍵,可以練習彈琴;克麗絲汀娜腳不必著地,也可以練習跳舞。在談判正式展開前,要事先做好 各種準備工作,這是毋庸贅言的。當然,在尚未談判時,是不可能與談判對手麵對麵進行“彩排”的。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假想練習”了。“假 想練習”雖然隻是想像模擬,但其功用和效果卻十分驚人。


    有許多人每天都在腦中練習各種談判,如售屋、買車、整修房屋、修理 家電用品等等。隻要撥出少許時間,先將談判的各種可能發生狀況演練一遍,管理者的談判力必然會更上一層樓,甚至因而左右了談判的成敗。


    (2)讓整場談判在你腦中演出 如果你所想像的隻是事情的結果,而非全部過程,這就不叫“假想練習”


    了。譬如,你是個希望能夠“家喻戶曉”的足球選手,但你在心中所描繪的,盡是一些接受記者的訪問、觀眾的喝彩聲、成為雜誌的封麵人物,或是名字 上了頭條新聞等等這一類“美麗的結局”,那麽,這不過是海市蜃樓般的白日夢罷了。沒有實現的過程,就像滑旗稈的旗子,升不上來,也無法迎風飄 揚。要能滴水不漏地在腦中想像談判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方稱得上是有效的假想練習。夢想成為一個主控全場的足球後衛選手,就必須在腦中想像應 該指揮在場的每一名球員,如何接球、如何傳球、如何??為什麽假想練習的效果反而大於實際練習呢?因為在想像練習中,每一個動作都是完美的, 接球時不會漏球,傳球時也不會誤傳。但在實地練習中,則難免有犯錯的時候或是疏忽的地方,當這些失誤一再地發生,而成為一種習慣時,就難以矯 正了。所以,事先做好假想練習,再帶著球到球場去,運用你在假想練習中已熟悉了的各種動作,就是實現夢想最好的方法。


    談判也一樣,應該在事先想像與談判對手麵對麵進行談判時的整個過 程。更具體的說,就是想像談判的場所、想像談判者的神情與反應、想像談判雙方的每一句對話,以及想像你所使用的戰略和技巧等。在假想練習中, 如果你自認為所使用的戰術毫無漏洞,對談判對手的反應也能完全掌握的話,那麽,在正式談判時,就比較不會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難了。


    (3)以正確的想像演練為前提 人的潛意識和神經係統,對於想像的經驗與實際的經驗,是無法區分的。


    因此,正如前麵所述,“假想練習”的效果,便等於或大於實地的練習,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錯誤的事實和錯誤的戰術作為前提,來進行假想練習的話,那麽,在正式談判中,便很可能也犯了相同的錯誤,而導致失敗。再 以練習足球為例,若在假想練習中,弄錯了從後衛處接過球來的時間,或是傳球的方向與姿勢不正確,則在正式比賽中,這一幕便可能重演。克麗絲汀 娜若在她的假想練習中記錯了歌詞,那麽,於公開表演時,唱錯歌詞的機會就相當大了。總之,假想練習時,其所根據的前提一定要正確,才能發揮預 期的效果。如果前提錯誤,不但給自己帶來莫大的損失,亦將使談判出現令人大失所望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