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階段是整理主意階段。整理過程通常是在四個標題下從找出主要 問題開始,每一標題都附有一些次標題。


    (3)當麵試用主題經過這樣分析後,最後就是 a6 階段:製出提詞卡式補 充卡,每一標題用幾個關鍵字來說明。


    這種方法可以重複使用。主持麵談者應當針對下列三個主題指出每一主 題的大綱:第一,“資訊獲得” 第二,“資訊提供” 第三,麵談結果的“處理”計劃有的時候主持麵談者發現這些主題當中有的非常明顯,毋須那麽仔細地 準備。雖然如此,但它是一種有用的習慣。如不養成習慣,就很容易馬馬虎虎地不把準備工作做好。原先所期望的明確構想會被發現隻是一墟亂七八糟 的東西。


    不同性質的麵談有不同性質的問題,我們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建議事 項將在隨後的人員甄選、評估,以及談判等各章中予以討論。


    3.布置上的準備 主持麵談者的辦公室應如何布置呢?


    有許多陷阱。例如有一位校長,他坐在一張大辦公桌後麵,椅子很大, 背對著窗子及陽光,他的訪客則是坐在大辦公桌對麵的小椅子上(聽起來好像不是真的,但這確實是我在我的兒子的學校裏所親眼看到的)。


    結果當然是讓訪客處在一個相當不利的地位。she入眼睛的光線會使人聯 想到警察所採用的逼供方法。那張大辦公桌既是心理上的障礙,亦是雙方之間疏遠的象徵。椅子的大小不同強調了校長的權力。它是一種可同時嚇唬父 母親跟孩子的布置,更不必說其他的教師了。它代表一種不良的溝通。


    較佳的做法是: 減低辦公桌所產生的障礙 確保訪客不致受迫而麵對不利的光線坐的時候要跟訪客有個角度,不要麵對麵地坐著 為了減小辦公桌的權力,有些人喜歡拿掉全部有妨礙的家具。他們利用桌子來放文件或茶杯,但把這張桌子放在雙方的後麵或旁邊,這種安排的好 處是雙方可以同時轉身來看桌上的文件或說明書——從這層意義上來看,他們是結合在一起了。如果他們彼此相對而坐,同時需要研究某項文件時,這 就正好相反,總有一方感到不方便。


    然而,這種安排對較保守的人來說似乎是怪怪的。要是沒有桌子放在前 麵的話,他們會感到像失去什麽東西似的。為使不安減至最小,主持麵談者必須就桌而坐。桌子圓的或方的都可以,但盡量避免坐成對立態勢。


    辦公室的布置不僅須從家具上去考慮,亦須從“福祉”上去考慮。必須 保證在適當時機有茶水——咖啡、茶,或冷飲——可供應,而且要防止電話 或不速之客的幹擾。


    4.如何開始麵談 麵談開始時,主持麵談者應當造成一種能產生有價值對話的氣氛。這種氣氛的特性是:“輕鬆的”。設法除去緊張,使另一方樂於合作及坦率溝通。


    “坦白的”。除非雙方之間有公開而坦白的討論,否則他們就會大打太 極拳:他們對問題的處理隻是虛應故事,而不求相互了解。


    “井然有序的”。有目的地朝著既定路線前進。


    “合理的”。將注意集中在合乎邏輯的程序上。使情緒化的言辭及解說 降至最少。


    這種氣氛可能很快被建立起來。當受麵談者進入辦公室時,走路的步伐、 握手、雙方交談的速度,立即可以感覺出來麵談已在開始。如果雙方互相問候時缺乏自信坦誠,猶豫或緊張的心情在幾秒鍾之內就會發生。


    對受麵談者來說,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立刻表現一種挺直而認真的姿勢, 一張坦誠的麵孔,適時的眼神接觸,最好是帶著自然而不勉強的微笑。


    當雙方接近時,他們的步伐必須是有目標的。既不是那種會使麵談進行 緩慢及不順遂的步伐,亦不是那種使討論糙率進行的步伐。


    握手必須是堅定的,但請千萬不要像老虎鉗似的緊握著別人的手。 在幾秒鍾之內這些非語言的暗示動作就可形成那種主持麵談者所希望建立的氣氛。 被麵談者,即使因最初這時刻而稍感放心,但依然會感到緊張,尚難放鬆心情來討論。因此需要有一段簡短的“破冰期”,拿些中性的話題來說說, 直到雙方都做好心理準備為止。老練的主持麵談者都知道如何把經常所搜集的中性話題拿出來談——如天氣、體育消息、互相熟悉的人,甚至早晨的新 聞。


    在進入實際上的麵談前,應當拿出一點有限的時間,也許是兩三分鍾, 來做事前解凍工作。


    在破凍期與實質期之間搭好橋樑後,就可讓受麵談者完成心理準備,感 覺可以進行麵談了。接著該如何進行?它需要好長時間?


    我自己的方法是留點主動給對方。我要他放鬆心情,我要他扮演一個完 整的角色。我不要被人看成是一個專製的主持麵談者。我要盡早讓他講話,而不要為了我才這樣做。


    在歡迎過他以後,在破冰期時,我很可能是跟他站著的,這個時候我該 提議我們都坐下來。當我們坐下時,我會用下麵的話來辦正事:“哦,謝謝你今早來看我。我們對 xx 都有共同的興趣。有些資訊是你想從我這裏取的, 而有些情報則是我想從你那裏獲取的。我建議我們用 45 分鍾來談一談。你看這樣可不可以?是先由我來提問題,還是先由你來提問題呢?”


    簡短的對話又引導雙方很自然地進入討論的實質部分,而多種障礙及情 況上的無法確定事物至少可部分獲得解決。


    5.麵談的方式 每種企業都有它獨特的管理方式。麵談方式同樣也有許多種。 專家在評論管理方式時都辯稱有“理想的”管理方式。這點我無法接受。


    適合於任何結構的管理方式是由它的歷史,它的現行特性,它在市場上及在 社區中的情況,以及它的工作性質等融合而成的。強迫接受一種新奇的方式是費錢、費時的,並且常常註定要失敗的。


    每種管理方式都跟各具特色的麵談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就像各 種企業應當各有各的管理方式一樣,麵談方式亦應當各有不同。


    以下舉例說明一些不同的麵談方式:“正式的與非正式的”——過份正式的麵談,非常注重細節、服裝及外 表。特別看重正式資歷。至於非正式麵談則氣氛比較輕鬆,且比較注重經驗。


    “獨裁的與民主的”——前者是由資深人員來支配,後者是權力分享, 討論機會均等。


    “官僚與個人化的”——一方嚴守規則與程序,另一方則是隻注意個人 及個性的重要。


    不論對麵談技巧提供什麽樣的意見,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它們應當融合起 來,能使與每一機構的管理方式相吻合。


    6.結論(1)在麵談時至少有一方是容易緊張及有不確定感,結果造成溝通上的障 礙。


    (2)主持麵談者必須做好構想方麵的準備工作,仔細考慮他所需要提供和 獲取的資訊,以及完成這項資訊交換工作的方法。


    (3)麵談場所的布置應當足以提供一種輕鬆而充分的討論氣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