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又下起大雪,陶惜年伏在元遙胸口處,聽著他心跳的聲音,規律而有力,終於放心在一旁睡去。
元遙是兩日後醒的,這幾日陶惜年斷斷續續給他餵了不少藥湯,他元氣已經恢復了大半。這短短兩日,於他而言,是做了一場長夢。他原先忘掉的一切,從頭到尾都記了起來。青龍山上的相識,建康城的再次相遇……
他們一起到過很多地方,而在將來,他們還會一起去更多的地方。夢到那日飲茶後的頭疼,他便醒了,看到了在爐子旁扇風的陶惜年。
“阿遙,你醒了?”
元遙轉過頭,陶惜年立馬就注意到了,朝他露出微笑。元遙昏迷了兩日,陶惜年很是擔憂,慕容春雪說他是在恢復記憶,所以昏迷的時間會稍長一些。
元遙撐起身,覺得頭有些暈,興許是失血過多,又躺太久的緣故。
“來,先喝碗藥。”
陶惜年盛了一碗藥要給他喂,元遙接了,說:“我自己喝吧。”
陶惜年在一旁坐著,很期待地看著元遙,問:“阿遙,你可曾想起什麽?”
元遙喝完了藥,將藥碗放在一旁,說:“都記得。我剛中了情蠱之時,你跟我說什麽來著?”
陶惜年跟元遙說,他是在下麵那個,而且……還真的把他給壓了,壓了不止一次……
陶惜年想起此事,表情有一瞬的僵硬,繼而笑道:“阿遙,這可是你好久之前應了我的,是吧?”山洞那回元遙可把他傷著了,好幾日連路都走不穩。
元遙伸出手,摸了摸陶惜年的頭,說:“是快到正午了?”
“快到了。阿遙你餓了吧?我這就讓阿柏做點適合你吃的東西過來。”陶惜年竄得飛快,不過阿遙好像並沒有生氣。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麽好心虛的,大不了他再捨身讓他壓一壓嘛。
此後又過了三日,他們趕著馬車回到扜泥城租住的住所,然後靜靜地等天氣回暖。這段時日他們過得很簡單,卻也很美好。
陶惜年照著雙修的法子,在他們身上試了幾次,發現真能提升兩個人的氣。練過幾次後,兩人終於放得開了,甚至練得樂此不疲。隨著越練越純熟,氣也提升得越來越快,元遙已經能禦劍飛行。至於陶惜年,他似乎提升得沒那麽快,但內丹越發充盈且純粹,那一點黑蛇精留下來的妖氣蕩然無存。
但蘇還覺得很苦,他的房間在元遙邊上,耳朵又好使,整夜裏聽他們翻來翻去,隻能把耳朵捂上。對於這兩人他是越發羨慕,因為沒人跟他雙修。
阿柏則開始努力看書,照著陶惜年給他說的法子努力修煉,以圖修煉得更強大,好讓自己變得更好看。
至於車安星,他的職業使他不滿足於待在屋裏。天氣好的時候,他會騎著馬在扜泥城四處閑逛,然後畫下整個城市的地圖,好方便今後來此不至於陌生。除此之外,也能將圖傳給同行或者朋友。若有足夠的時間,他甚至會去附近的城鎮走走,飽覽當地的風土民情。
一個月後,下雪的時間越來越少,刮的風也沒那麽猛。車安星說:“元將軍,接下來的七日都是晴日,我們能上路了。我負責將你們送到薄骨律鎮,餘下的路好走,你們便自行回洛陽。”
陶惜年看了頭頂溫暖的太陽一眼,心頭暖暖的。要回洛陽了,復命之後,他們就自由了。
--------------------------------------------------------------------------------
作者有話要說: 他們的旅程到此為止,回去的路不詳寫,下一章便是回到洛陽城後了。
大家一定很好奇,回去的路上怎麽沒人出來搞事情呢?嘻嘻,放心,還會有人搞事情的。
☆、第102章 永寧寺(一)
從冰封的北地, 一路向南, 春意漸濃。他們途經敦煌, 然後繼續南下,到了薄骨律鎮。元遙帶回了奔月,留下駱駝。車安星也留在薄骨律,等待前往敦煌和高昌的新客人。
回到洛陽已是陽春三月, 北邊桃花開得晚,郊外開了兩三枝。陶惜年順手摺了一枝,嗅了嗅, 拿在手中把玩。
“青龍山上的桃花肯定開了, 可惜趕不回去。”他將花枝遞給阿柏,阿柏把桃花插在他新編的籃子上。
元遙說:“快進城了。若是復命快, 我們大可花幾天,禦劍回去,保證還能看見。”
也是, 他們二人都精進不少, 禦劍比騎馬快多了,飛個三日說不得就到了。
說話間, 洛陽城的北城門近在咫尺,蘇還慢下趕車的動作, 說:“元將軍,城門快到了。”
元遙掏出腰牌,扔給他,說:“待會兒給他們看這個, 不用停。”
待守門將士查驗腰牌,連忙讓他們通過,馬車一路行駛,在京兆王府門前停下。陶惜年跳下車,伸了伸僵直的腰,說:“終於到了!”
他向四周望去,隻見東南方向多了一座在建的佛塔,看高度應該是建了四層半,還有往上建的趨勢。佛塔修得很大,比附近白馬寺的佛塔大了三倍有餘。
“阿遙,那兒也有座寺廟?”
元遙也下了馬車,看向陶惜年說的那處,不禁眉頭微皺,說:“那兒是永寧寺。怪了,昨年我從未聽到風聲,要建這樣大的佛塔。”
蘇還撓了撓頭髮,說:“新帝才剛登基一年,怎的這般興師動眾?洛陽城裏佛寺夠多的了。”
“先進去吧,大家都累了。”
元遙將馬引入院內,阿柏跟在後麵,蹦蹦跳跳進了廚房,說:“呀,幾個月沒回來,全都是灰,得好好打掃一番了。”
陶惜年進了屋,把睡覺的幾間房的門窗打開通風,撣了撣被褥上的灰塵,拿去院子裏曬著。
元遙出了門,去附近的酒樓裏定了一桌飯菜,約好半個時辰內送來。蘇還餵馬,打了幾桶水,然後劈柴。
陶惜年換上新褥子,脫掉外衣,就躺著了。沒想到路上累,回來更累,還有一堆雜事兒要幹,簡直要命。
“道長啊,桂花蜜還能吃,要吃一口嗎?”
陶惜年撐起身,說:“什麽時候的做的了?”
“去年八月多大和尚做的啊,這東西能放的。”
陶惜年倒是想起這件事兒了,拿著幹糧沾了點桂花蜜糖,嘴裏甜津津的。才吃了兩口就聽到門口響起一聲響亮的“恩昂”,陶惜年來了精神,下地一看,原來是元遙把花花牽回來了。
這頭臭驢,幾個月不見,還是這麽精神。他跑過去拍了一下驢頭,花花朝他恩昂幾聲,竟然主動往馬廄走去。
陶惜年好奇地跟了上去,馬廄裏除了奔月還多出幾匹馬,然而花花走到奔月身邊就不動了,恩昂恩昂叫得那叫一個歡,奔月壓根就沒理它。
陶惜年說:“阿遙,把這畜生係得離你的奔月遠點,我看它沒安好心。”
元遙說:“奔月好像不討厭它。”說完,還是將花花係得稍稍遠了些。
“吃過了飯,你陪我去一趟永寧寺吧。”
元遙是兩日後醒的,這幾日陶惜年斷斷續續給他餵了不少藥湯,他元氣已經恢復了大半。這短短兩日,於他而言,是做了一場長夢。他原先忘掉的一切,從頭到尾都記了起來。青龍山上的相識,建康城的再次相遇……
他們一起到過很多地方,而在將來,他們還會一起去更多的地方。夢到那日飲茶後的頭疼,他便醒了,看到了在爐子旁扇風的陶惜年。
“阿遙,你醒了?”
元遙轉過頭,陶惜年立馬就注意到了,朝他露出微笑。元遙昏迷了兩日,陶惜年很是擔憂,慕容春雪說他是在恢復記憶,所以昏迷的時間會稍長一些。
元遙撐起身,覺得頭有些暈,興許是失血過多,又躺太久的緣故。
“來,先喝碗藥。”
陶惜年盛了一碗藥要給他喂,元遙接了,說:“我自己喝吧。”
陶惜年在一旁坐著,很期待地看著元遙,問:“阿遙,你可曾想起什麽?”
元遙喝完了藥,將藥碗放在一旁,說:“都記得。我剛中了情蠱之時,你跟我說什麽來著?”
陶惜年跟元遙說,他是在下麵那個,而且……還真的把他給壓了,壓了不止一次……
陶惜年想起此事,表情有一瞬的僵硬,繼而笑道:“阿遙,這可是你好久之前應了我的,是吧?”山洞那回元遙可把他傷著了,好幾日連路都走不穩。
元遙伸出手,摸了摸陶惜年的頭,說:“是快到正午了?”
“快到了。阿遙你餓了吧?我這就讓阿柏做點適合你吃的東西過來。”陶惜年竄得飛快,不過阿遙好像並沒有生氣。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麽好心虛的,大不了他再捨身讓他壓一壓嘛。
此後又過了三日,他們趕著馬車回到扜泥城租住的住所,然後靜靜地等天氣回暖。這段時日他們過得很簡單,卻也很美好。
陶惜年照著雙修的法子,在他們身上試了幾次,發現真能提升兩個人的氣。練過幾次後,兩人終於放得開了,甚至練得樂此不疲。隨著越練越純熟,氣也提升得越來越快,元遙已經能禦劍飛行。至於陶惜年,他似乎提升得沒那麽快,但內丹越發充盈且純粹,那一點黑蛇精留下來的妖氣蕩然無存。
但蘇還覺得很苦,他的房間在元遙邊上,耳朵又好使,整夜裏聽他們翻來翻去,隻能把耳朵捂上。對於這兩人他是越發羨慕,因為沒人跟他雙修。
阿柏則開始努力看書,照著陶惜年給他說的法子努力修煉,以圖修煉得更強大,好讓自己變得更好看。
至於車安星,他的職業使他不滿足於待在屋裏。天氣好的時候,他會騎著馬在扜泥城四處閑逛,然後畫下整個城市的地圖,好方便今後來此不至於陌生。除此之外,也能將圖傳給同行或者朋友。若有足夠的時間,他甚至會去附近的城鎮走走,飽覽當地的風土民情。
一個月後,下雪的時間越來越少,刮的風也沒那麽猛。車安星說:“元將軍,接下來的七日都是晴日,我們能上路了。我負責將你們送到薄骨律鎮,餘下的路好走,你們便自行回洛陽。”
陶惜年看了頭頂溫暖的太陽一眼,心頭暖暖的。要回洛陽了,復命之後,他們就自由了。
--------------------------------------------------------------------------------
作者有話要說: 他們的旅程到此為止,回去的路不詳寫,下一章便是回到洛陽城後了。
大家一定很好奇,回去的路上怎麽沒人出來搞事情呢?嘻嘻,放心,還會有人搞事情的。
☆、第102章 永寧寺(一)
從冰封的北地, 一路向南, 春意漸濃。他們途經敦煌, 然後繼續南下,到了薄骨律鎮。元遙帶回了奔月,留下駱駝。車安星也留在薄骨律,等待前往敦煌和高昌的新客人。
回到洛陽已是陽春三月, 北邊桃花開得晚,郊外開了兩三枝。陶惜年順手摺了一枝,嗅了嗅, 拿在手中把玩。
“青龍山上的桃花肯定開了, 可惜趕不回去。”他將花枝遞給阿柏,阿柏把桃花插在他新編的籃子上。
元遙說:“快進城了。若是復命快, 我們大可花幾天,禦劍回去,保證還能看見。”
也是, 他們二人都精進不少, 禦劍比騎馬快多了,飛個三日說不得就到了。
說話間, 洛陽城的北城門近在咫尺,蘇還慢下趕車的動作, 說:“元將軍,城門快到了。”
元遙掏出腰牌,扔給他,說:“待會兒給他們看這個, 不用停。”
待守門將士查驗腰牌,連忙讓他們通過,馬車一路行駛,在京兆王府門前停下。陶惜年跳下車,伸了伸僵直的腰,說:“終於到了!”
他向四周望去,隻見東南方向多了一座在建的佛塔,看高度應該是建了四層半,還有往上建的趨勢。佛塔修得很大,比附近白馬寺的佛塔大了三倍有餘。
“阿遙,那兒也有座寺廟?”
元遙也下了馬車,看向陶惜年說的那處,不禁眉頭微皺,說:“那兒是永寧寺。怪了,昨年我從未聽到風聲,要建這樣大的佛塔。”
蘇還撓了撓頭髮,說:“新帝才剛登基一年,怎的這般興師動眾?洛陽城裏佛寺夠多的了。”
“先進去吧,大家都累了。”
元遙將馬引入院內,阿柏跟在後麵,蹦蹦跳跳進了廚房,說:“呀,幾個月沒回來,全都是灰,得好好打掃一番了。”
陶惜年進了屋,把睡覺的幾間房的門窗打開通風,撣了撣被褥上的灰塵,拿去院子裏曬著。
元遙出了門,去附近的酒樓裏定了一桌飯菜,約好半個時辰內送來。蘇還餵馬,打了幾桶水,然後劈柴。
陶惜年換上新褥子,脫掉外衣,就躺著了。沒想到路上累,回來更累,還有一堆雜事兒要幹,簡直要命。
“道長啊,桂花蜜還能吃,要吃一口嗎?”
陶惜年撐起身,說:“什麽時候的做的了?”
“去年八月多大和尚做的啊,這東西能放的。”
陶惜年倒是想起這件事兒了,拿著幹糧沾了點桂花蜜糖,嘴裏甜津津的。才吃了兩口就聽到門口響起一聲響亮的“恩昂”,陶惜年來了精神,下地一看,原來是元遙把花花牽回來了。
這頭臭驢,幾個月不見,還是這麽精神。他跑過去拍了一下驢頭,花花朝他恩昂幾聲,竟然主動往馬廄走去。
陶惜年好奇地跟了上去,馬廄裏除了奔月還多出幾匹馬,然而花花走到奔月身邊就不動了,恩昂恩昂叫得那叫一個歡,奔月壓根就沒理它。
陶惜年說:“阿遙,把這畜生係得離你的奔月遠點,我看它沒安好心。”
元遙說:“奔月好像不討厭它。”說完,還是將花花係得稍稍遠了些。
“吃過了飯,你陪我去一趟永寧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