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是沒救過我,早扯平了。”借錢嘛,元遙自然會借給他,可他總不能什麽都伸手跟元遙要吧?


    阿柏打了個嗬欠,道:“你不準備過好日子了?每日裏住帳篷倒是能把錢省下來。”


    陶惜年想了又想,說:“我想好了,我要在路上找點活兒幹!”


    阿柏正在吃桃,聽見這話,險些被桃子噎死,他連忙狠錘胸口,將桃子咽了下去,叫道:“你找什麽活兒幹?我就沒見過你幹活兒!”


    “沒幹過所以試試嘛。”陶惜年說得理所當然。


    “江湖雜耍胸口碎大石?我很樂意拿大鐵錘錘你胸口!”


    “閉嘴!讓我好好想想。”


    體力活他是不會幹的,若是能使道術,倒能用道法做些體力活。除了體力活,剩下的,便是用筆解決的活兒了,替人寫書信,畫驅邪避鬼的符,做做法事之類,總能掙到錢吧。


    雖說他是修道之人,卻從不像有些小道那樣,靠做法事驅邪掙錢,頗有些清高。不過眼下盤纏告急,事情總是要邁出第一步的嘛,他就不信他這麽大年紀,竟連掙個錢也掙不到。


    到了下一個城鎮,陶惜年果然言出必行,在集市上擺了個攤,看相、算命、代寫書信,兼賣驅邪避鬼符,凡是他能幹的,統統用大字寫在攤位上。


    不過……事情果然沒有想像中順利。


    “喂,還要再等嗎?我覺得咱們可以收攤了!”阿柏縮成小小一團,蜷縮在陶惜年胸口。大街上人來人往,陶惜年的攤位無人問津。


    “再等等,說不準又有人過來問姻緣呢。”陶惜年底氣不足。


    今日擺了半日,隻有臨近正午那會兒突然來了幾個年輕姑娘纏著他問姻緣寫情詩,他念在都是小姑娘的份上,一人隻收了三文錢。


    “那幫花癡娘們兒!”阿柏不屑道,“你隻收她們幾文錢,到現在掙夠飯錢了嗎?”


    陶惜年拿出裝錢的小袋子數了數,道:“十八文。”


    “切!就夠吃幾碗麵的!”


    “哎,總比沒有好。”他自我安慰。


    花花揚起頭,恩昂恩昂叫了幾聲,陶惜年連忙掏出一隻蘿蔔扔過去,止住了它洪亮的叫聲。


    “今晚住哪兒?若是一日掙的錢不夠你住店的,那還不如省點時間,多走些路。”


    阿柏說的很有道理,陶惜年也明白,若是擺攤掙的錢夠不上一日的花用,那還不如早些趕路。


    “今早路過城西,見牆上有張告示,城東張員外家裏僱人抄經,我這就收攤,去那兒碰碰運氣。”


    “那你不早去?”


    “告示都發黃了,誰知道還招不招人?”


    陶惜年收了符紙羅盤筆墨紙硯,往城東走去。張員外家很好找,城東最大的一戶便是。他上前敲門說了來意,那家丁便將他引了書房,竟然是還有經可以抄。至於工錢麽,一部經書四十文,要求字跡工整,沒有錯字。


    好吧,他的字並不算工整,但好好寫還是能看的。待這家的帳房先生看過他的字跡,覺得尚可,便讓他去抄了。抄完有四十文入帳,倒是相當不錯。


    偌大的書房中,還有另一位年輕書生在此抄書,陶惜年與他簡單地打了個招呼,便坐下低頭細細抄起經文來。日頭偏西,那年輕人回了家,書房之中便隻剩了陶惜年。見他還要繼續抄經,家丁很貼心地送了晚飯和油燈過來。


    陶惜年道了謝,待家丁出去,阿柏便迫不及待地伸出頭,輕聲道:“好無聊啊!道長,你什麽時候能抄完?”


    “一多半了,吃完飯再抄半個多時辰就能走了。張員外家倒是挺大方,連晚飯都給他解決了。”


    他端起飯碗吃了幾口,又給阿柏餵了幾口,突然很想念元遙給他做的菜。元遙他們應該比他快,但此時也該還在路上,與他一般風餐露宿。這樣想想,他又覺得自己好像並不孤獨。


    飯畢,他活動活動手臂,又開始抄起經來,很快便抄到最後一段。經快抄完,他的心情好了不少,感慨道:“佛經裏寫得好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師父怎麽就從道經裏給我了起了個怪道號呢?若是能改個道號,我就叫……如夢道長,夢露道長?”


    阿柏白了他一眼,說:“我怎麽感覺更難聽了?還是叫棄智吧,傻乎乎地才可愛嘛。”


    陶惜年把阿柏揪出來按在桌案上,險些將他揉成了餅。阿柏嘴裏討饒不休,聽見腳步聲遠遠傳來,連忙噤聲,躲進陶惜年的袖子裏。陶惜年站起身,將紙筆都收拾了,將經書卷好。至於他剛抄好的那份,便放在桌上晾幹,順便等帳房管事過來查驗。


    帳房先生敲了門,過來查驗經文,摸著鬍子點點頭,道:“字跡雖有些潦草,但也尚可,這是你的四十文。”


    陶惜年將錢收好,又道過謝,去後院牽了花花走張府大門。這可是他頭一次自己掙了錢,雖然一共隻有五十八文,倒也夠他住兩回店吃兩頓飯了。


    天色暗了,華燈初上,他沿著正街慢慢走,正想找一家便宜的小客棧,走著走著卻走到一處熱鬧街市。他抬頭看去,無數女子衣著清涼,正揮手招攬客人。他瞪大了眼,這裏莫非是花街不成?


    阿柏嗅到了脂粉的味道,小聲問:“什麽怪地方?香香的!”


    陶惜年正想換個方向走,卻聽見不遠處傳來鳳求凰之曲,琴聲悠揚動人,琴技相當高妙。他眼睛一亮,尋著琴聲向那處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同誌們,某人明日有事,存稿君也陣亡了,所以請假一天,請見諒!_(:3」∠)_後日繼續21:13左右更新,還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扔雷留評的小天使們,愛你們喲~


    ☆、第042章 路遇


    他向著琴聲傳來之處走了一陣,衣著清涼的女子少了不少,花街的熱鬧從不遠處傳來,倒顯得此處十分安靜,隻有那琴聲如流水般緩緩溢出。


    陶惜年發現琴聲是從一間兩層小樓裏傳出來的,小樓裝潢精緻,牌匾上寫了一個“茶”字,竟是間茶樓。這世道原本懂得品茶的人便少,而此處還是北魏,北人向來是不懂品茶的。


    不過此處一看便消費不菲,他今日雖然掙了幾個錢頗為高興,但也沒打算進去,隻打算以琴會友。


    “道長,你幹什麽?”阿柏見陶惜年從竹箱裏翻出琴來,好奇問道。


    “以琴會友啊!”陶惜年回答得理所當然,他在一旁的大青石上坐下,將琴放在膝上,待樓上琴聲漸歇,便彈了一首能唱和的琴曲。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守貧賤,坎坷長苦辛。”


    正是漢詩《今日良宴會》。他見茶樓雖然清雅,但樓上客人必定是在歡聚,這曲《今日良宴會》倒還算應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智道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弄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弄影並收藏棄智道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