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事的人多嗎?”
庾遠道搖頭,說:“不多,沒對外傳,你也不能說。”
“哈哈,我可不是多嘴多舌之人,再說我一人住在山上,也沒人說去。我這一路沒聽到有人閑聊,應當是未曾傳出去吧。對了,聖上……是哪日祭的天?”
“初七。”
陶惜年喃喃道:“哦,初七啊……那日好大的雪呢。”
兩人邊走邊說,走了百八十米,庾家僕從正候在車馬旁。陶惜年知道他要走了,拱手道別,說:“下回下山,定去你府上看望嫂子和你一雙兒女。”
庾遠道頷首笑道:“那我定然倒履相迎。”
車輪緩緩滾動,陶惜年目送庾遠道往台城方向,轉身,向南而行。行人紛紛向他行注目禮,仿佛是第一次在建康城裏看見這樣俊俏的郎君,待他路過便低聲交頭接耳,但沒人認得他。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到南郊陶府附近,才有人認出了他,正是前些年曾經鬧得滿城風雨的大煞星陶家郎君,他還跟從前一樣,一點都沒變。
陶惜年心裏想著事兒,沒注意到別人的目光。以前年輕那會兒,他也是不在意的。偶爾見漂亮姑娘偷看自己會心裏得意一陣,得意完了頗感無趣,也就不得意了。
阿柏一直在睡覺,感覺到外邊靜悄悄的,小心翼翼伸出一隻綠豆眼去看,見陶惜年走在巷中,四下無人,便問:“道長,你往哪兒走呢?”
“回家一趟,錢快花光了。”
“哦,拿了錢可不要亂花,免得再過幾年連飯都吃不上……”
“知道啦。”
走到陶府門前,牌匾都舊了,許久未曾擦拭,積了一層灰。門上掛著鎖,他翻了一陣找出鑰匙,打開大門,走進這個他住了近二十年的家。
熟悉的感覺迎麵而來,他有些感慨,小聲道:“阿父,孩兒回來了。”
“陶小郎君,您回來了。阿喜聽到門鎖響了,就猜是陶郎回了……”阿喜滿是皺紋的臉帶著欣喜的微笑,迎接主人的到來。手裏還拿著掃帚,顯然方才正在幹活。
陶惜年正懷舊,沒注意到阿喜的腳步。他原以為阿喜回鄉下本家去了,不會這麽早回來,便開了正門的鎖。若是平日裏,他往後門進了便是。
“阿喜,這麽早便回了。”
阿喜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說:“畢竟隻是族兄家,不好意思久住,還是陶府住得慣……”
陶惜年從錢袋裏拿了一兩銀遞給阿喜,說:“阿喜,你回得正好,收著,這是工錢。”
阿喜連忙擺手,說:“陶郎君,上回年前給過了,還沒花完。我一個老頭,花不了多少……”
“收著,我這次走後,恐怕好些日子不會回來了。”
阿喜這才收了銀子,見天色不早,問:“陶郎君,今日住下嗎?阿喜收拾收拾。”
陶惜年看了天色,已經快到黃昏,今日逛了一天,再上山太累了,便點點頭。正好許久未曾回家,就住一晚吧。
趁著阿喜去給他打掃房間,他走到他爹房中,這裏也許久未曾打掃,地板上積了一層薄灰。他關上門,將竹箱放下,阿柏跳了出來,手裏拿著一塊冰糖,正舔得起勁。
陶惜年將他爹床邊掛的他娘的畫像取下,慢慢移開幾塊磚頭,裏麵放著一個精緻的檀木箱,上麵掛著一把銀鎖。他找出鑰匙開了鎖,箱子裏放著他所有的家產。
他拿出來數了一遍,還有二十兩金。除此之外,箱子裏躺著一對金鐲一對玉鐲,幾個金簪銀簪,是他娘留下來的首飾。還有幾塊玉佩,是他爹的。他拿了二兩金,將別的都收了回去,鎖上銀鎖,將一切還原。
他爹娘的東西他是不想動的,留著作個想念,宅子是他爹留給他的,無論如何也不想賣。但這二十兩金,省吃儉用也就夠花十幾年,最多二十來年吧。若真的坐吃山空,等到他年老之時,定當窮困潦倒。
他想了一陣,做生意他毫無經驗,對於修道之人來說,耗費的精力也大,將宅子租出去倒是個好辦法,這麽大座宅子每年的租錢夠他花用了。但他又有那麽些執拗,不想讓別人住他和爹娘住過的地方。
趁著天色暗了,他乘著桃木劍升到房頂,俯瞰陶府。摸著下巴想了一陣,覺得將幾個院子隔開來是個辦法。他和他爹的住處還有書房等都不租了,將原先下人們住的後院和客人住的西院租出去。這樣一來便不用擔心有人多手多腳,拿走他和他爹的東西。
阿柏縮得小小的趴在他肩頭,問:“死妖道,你想什麽吶。”
“我在想,把陶府的幾個院子隔開,租一部分出去,交給阿喜打理。”
“終於想通了啊,是得想辦法掙錢了,不然你這金貴命哪過得下去喲……”
陶惜年雙手環胸,道:“看來此次要家中住上幾日了,明日去找幾個工匠來把院子隔一隔,隔完了院子還得招租。”
阿柏想起什麽似的,叫道:“別想著你的桃花運誤了正事!”
陶惜年拍了他一下,說:“無聊!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才不是君子,你是死妖道!吃一點苦就會死的死妖道!”
“閉嘴!”
晚上阿喜準備了一桌簡單的飯菜,陶惜年也將集市上買的點心拿了出來,湊合著吃了一頓便飯。飯後跟阿喜說起此事,阿喜忙不迭地答應,說一定會幫他打點好一切,照看好陶家家宅。
陶惜年道了謝,回到自己房中,躺在熟悉的床上,卻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於是乎,從床邊箱裏拿出來幾卷小人畫,慢慢地看了起來,腦海中卻浮現出幾日前大雪中的場景。
正月初七,正是他救起修緣的日子。
“死妖道,想什麽吶。”
陶惜年搖頭:“沒什麽,我吹燈了,趕緊睡覺。”
阿柏沒了罈子,光明正大地縮在陶惜年的床邊,卷著一小截被子,閉上了眼。
☆、第009章 光宅寺
建康城西南,幽深民居之中,坐落著一座佛寺,這便是當今梁帝故宅所改建的佛寺——光宅寺。
寺內來往香客絡繹不絕,光宅寺後門深巷中,卻寂靜無人。幾株枯黃的牆頭草,在寒風中微微傾倒。
“大人……”慧文眼見四下無人,小聲問,“於侍中派遣的影衛全沒了?”他用的是鮮卑語,即使有人聽見,也隻道是兩個胡僧在用胡語交談。
“解決了。”修緣淺褐色的眸子不帶任何感情,短短幾字,省去了一路的艱辛。
“一個都沒留下?”慧文仿佛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若是漏了一人回去,於侍中便猜得到是我們在動作,少不得鬧得滿城風雨。還好大人來得及時將他們解決幹淨,當真是辛苦大人了。對了,大人的隨侍呢?”
修緣的神色有一絲幾乎不可察覺的落寞,道:“也沒了。聖上有何指示?我的信鴿回了北邊,暫未飛回。”
庾遠道搖頭,說:“不多,沒對外傳,你也不能說。”
“哈哈,我可不是多嘴多舌之人,再說我一人住在山上,也沒人說去。我這一路沒聽到有人閑聊,應當是未曾傳出去吧。對了,聖上……是哪日祭的天?”
“初七。”
陶惜年喃喃道:“哦,初七啊……那日好大的雪呢。”
兩人邊走邊說,走了百八十米,庾家僕從正候在車馬旁。陶惜年知道他要走了,拱手道別,說:“下回下山,定去你府上看望嫂子和你一雙兒女。”
庾遠道頷首笑道:“那我定然倒履相迎。”
車輪緩緩滾動,陶惜年目送庾遠道往台城方向,轉身,向南而行。行人紛紛向他行注目禮,仿佛是第一次在建康城裏看見這樣俊俏的郎君,待他路過便低聲交頭接耳,但沒人認得他。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到南郊陶府附近,才有人認出了他,正是前些年曾經鬧得滿城風雨的大煞星陶家郎君,他還跟從前一樣,一點都沒變。
陶惜年心裏想著事兒,沒注意到別人的目光。以前年輕那會兒,他也是不在意的。偶爾見漂亮姑娘偷看自己會心裏得意一陣,得意完了頗感無趣,也就不得意了。
阿柏一直在睡覺,感覺到外邊靜悄悄的,小心翼翼伸出一隻綠豆眼去看,見陶惜年走在巷中,四下無人,便問:“道長,你往哪兒走呢?”
“回家一趟,錢快花光了。”
“哦,拿了錢可不要亂花,免得再過幾年連飯都吃不上……”
“知道啦。”
走到陶府門前,牌匾都舊了,許久未曾擦拭,積了一層灰。門上掛著鎖,他翻了一陣找出鑰匙,打開大門,走進這個他住了近二十年的家。
熟悉的感覺迎麵而來,他有些感慨,小聲道:“阿父,孩兒回來了。”
“陶小郎君,您回來了。阿喜聽到門鎖響了,就猜是陶郎回了……”阿喜滿是皺紋的臉帶著欣喜的微笑,迎接主人的到來。手裏還拿著掃帚,顯然方才正在幹活。
陶惜年正懷舊,沒注意到阿喜的腳步。他原以為阿喜回鄉下本家去了,不會這麽早回來,便開了正門的鎖。若是平日裏,他往後門進了便是。
“阿喜,這麽早便回了。”
阿喜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說:“畢竟隻是族兄家,不好意思久住,還是陶府住得慣……”
陶惜年從錢袋裏拿了一兩銀遞給阿喜,說:“阿喜,你回得正好,收著,這是工錢。”
阿喜連忙擺手,說:“陶郎君,上回年前給過了,還沒花完。我一個老頭,花不了多少……”
“收著,我這次走後,恐怕好些日子不會回來了。”
阿喜這才收了銀子,見天色不早,問:“陶郎君,今日住下嗎?阿喜收拾收拾。”
陶惜年看了天色,已經快到黃昏,今日逛了一天,再上山太累了,便點點頭。正好許久未曾回家,就住一晚吧。
趁著阿喜去給他打掃房間,他走到他爹房中,這裏也許久未曾打掃,地板上積了一層薄灰。他關上門,將竹箱放下,阿柏跳了出來,手裏拿著一塊冰糖,正舔得起勁。
陶惜年將他爹床邊掛的他娘的畫像取下,慢慢移開幾塊磚頭,裏麵放著一個精緻的檀木箱,上麵掛著一把銀鎖。他找出鑰匙開了鎖,箱子裏放著他所有的家產。
他拿出來數了一遍,還有二十兩金。除此之外,箱子裏躺著一對金鐲一對玉鐲,幾個金簪銀簪,是他娘留下來的首飾。還有幾塊玉佩,是他爹的。他拿了二兩金,將別的都收了回去,鎖上銀鎖,將一切還原。
他爹娘的東西他是不想動的,留著作個想念,宅子是他爹留給他的,無論如何也不想賣。但這二十兩金,省吃儉用也就夠花十幾年,最多二十來年吧。若真的坐吃山空,等到他年老之時,定當窮困潦倒。
他想了一陣,做生意他毫無經驗,對於修道之人來說,耗費的精力也大,將宅子租出去倒是個好辦法,這麽大座宅子每年的租錢夠他花用了。但他又有那麽些執拗,不想讓別人住他和爹娘住過的地方。
趁著天色暗了,他乘著桃木劍升到房頂,俯瞰陶府。摸著下巴想了一陣,覺得將幾個院子隔開來是個辦法。他和他爹的住處還有書房等都不租了,將原先下人們住的後院和客人住的西院租出去。這樣一來便不用擔心有人多手多腳,拿走他和他爹的東西。
阿柏縮得小小的趴在他肩頭,問:“死妖道,你想什麽吶。”
“我在想,把陶府的幾個院子隔開,租一部分出去,交給阿喜打理。”
“終於想通了啊,是得想辦法掙錢了,不然你這金貴命哪過得下去喲……”
陶惜年雙手環胸,道:“看來此次要家中住上幾日了,明日去找幾個工匠來把院子隔一隔,隔完了院子還得招租。”
阿柏想起什麽似的,叫道:“別想著你的桃花運誤了正事!”
陶惜年拍了他一下,說:“無聊!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才不是君子,你是死妖道!吃一點苦就會死的死妖道!”
“閉嘴!”
晚上阿喜準備了一桌簡單的飯菜,陶惜年也將集市上買的點心拿了出來,湊合著吃了一頓便飯。飯後跟阿喜說起此事,阿喜忙不迭地答應,說一定會幫他打點好一切,照看好陶家家宅。
陶惜年道了謝,回到自己房中,躺在熟悉的床上,卻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於是乎,從床邊箱裏拿出來幾卷小人畫,慢慢地看了起來,腦海中卻浮現出幾日前大雪中的場景。
正月初七,正是他救起修緣的日子。
“死妖道,想什麽吶。”
陶惜年搖頭:“沒什麽,我吹燈了,趕緊睡覺。”
阿柏沒了罈子,光明正大地縮在陶惜年的床邊,卷著一小截被子,閉上了眼。
☆、第009章 光宅寺
建康城西南,幽深民居之中,坐落著一座佛寺,這便是當今梁帝故宅所改建的佛寺——光宅寺。
寺內來往香客絡繹不絕,光宅寺後門深巷中,卻寂靜無人。幾株枯黃的牆頭草,在寒風中微微傾倒。
“大人……”慧文眼見四下無人,小聲問,“於侍中派遣的影衛全沒了?”他用的是鮮卑語,即使有人聽見,也隻道是兩個胡僧在用胡語交談。
“解決了。”修緣淺褐色的眸子不帶任何感情,短短幾字,省去了一路的艱辛。
“一個都沒留下?”慧文仿佛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若是漏了一人回去,於侍中便猜得到是我們在動作,少不得鬧得滿城風雨。還好大人來得及時將他們解決幹淨,當真是辛苦大人了。對了,大人的隨侍呢?”
修緣的神色有一絲幾乎不可察覺的落寞,道:“也沒了。聖上有何指示?我的信鴿回了北邊,暫未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