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柏從修緣手裏掙脫出來,顧不上掉的幾片葉子,連忙順了順身上的葉子將根須遮住,罵罵咧咧道:“無恥!無恥!太下流啦!……”
陶惜年嚇了一跳,去看修緣,隻見他青著一張臉,是個很震驚的模樣。
“妖怪?”
陶惜年連忙將阿柏摟了過來,解釋說:“他是我朋友,名叫阿柏,是個好妖怪,你不要見怪,哈哈哈哈……”
修緣震驚了半晌,道:“無事,是我見識太少。此處是道觀,有精怪一類也不稀奇。”
陶惜年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把人給嚇著。阿柏就生氣了:“大和尚,你那麽勤快作甚!多手多腳……害我露底……”
陶惜年在他頭上敲了一記,道:“你那幾根須有什麽好看的!沒事兒就快點幫忙幹活。”
阿柏委委屈屈地跳下地,背對著二人,開始掃地。修緣道歉說:“阿柏小兄弟,對不住,初來乍到,驚擾你了……”
阿柏“哼”了一聲,不理他。陶惜年輕輕踹了他一腳,說:“越來越放肆無禮了。”
修緣拿了陶惜年的抹布去擦床。陶惜年在一旁看著二人,無事可做,便拿了個坐墊坐在剛擦好的矮桌旁,吃起了花生。待到桌上堆了一堆花生殼,才猛然道:“修緣,我去給你找身厚衣裳。”
他翻箱倒櫃地找了近半個時辰,終於找到那件做大了的夾襦和一件舊時不穿的厚鬥篷,又翻出一件新的褻衣,再過去時,房間早已打掃好了。
阿柏正在給床鋪被子,修緣則將房內的家什都擦了個遍。陶惜年將衣服遞給他,他道了聲謝,將那件鬥篷穿在身上。
陶惜年嘴角抽了抽,心道你還是會覺得冷的是吧。這頭倔驢早上還掃了雪洗了衣裳,多冷啊,他才不會自己找罪受。
作者有話要說: 兩襠在漢時是女性裝束,且是內穿的,到魏晉時則男女都能穿,成為一種便服,大家感興趣可以搜一下圖片,款式還挺好看的。
《斷酒肉*文》是梁武帝蕭衍寫的,成文時間是公元511年。當時佛教傳入中國還不算太久,飲食上沒有那麽嚴格,僧人也吃肉的。佛教裏有三淨肉、五淨肉、九淨肉等說法,大概就是說修行者沒看到動物被殺,沒聽見動物被殺時的聲音,或者那動物不是為他而殺,以及動物自然死亡、被別的動物殺死等情況下,肉是可以吃的。
所以在梁武帝之前,吃肉與不吃,出家人可以自行選擇,沒有明文規定出家人不能食肉。
蕭衍是個相當虔誠的佛教徒,他根據佛經《梵綱經》中“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等規矩要求僧人,並且全國實行。
修緣是北邊魏國人,當時梁武帝的政策也才頒布幾年,對北邊應該沒那麽大影響……
☆、第005章 胡僧(四)
待到一切收拾妥帖,兩人一妖在房中圍著爐子坐下。阿柏喪著個臉,修緣沒什麽表情,但陶惜年的心情相當愉悅。
今日稱得上道觀裏最熱鬧的時候,僅次於庾遠道上山。庾遠道每次上山,總是坐坐就走,山裏沒什麽玩樂,他也不好強行挽留。
而修緣呢,至少得住個三五天吧。他不問,修緣不說,不說也好,不想說就不說。
陶惜年原是個愛熱鬧的個性,無奈上山後無人交談,生生將一肚子話憋在心裏。跟阿柏是沒什麽說的,他覺著阿柏是株藥草,雖然懂人話,但不識幾個字,也沒讀過什麽書,沒什麽好聊的。
但修緣不同啊。修緣就算沒讀書,至少讀過經,又是從北邊來的,再怎麽說也能跟他聊聊北邊的趣聞吧。這樣一想,陶惜年就樂得不行,幾乎就要犯了話癆。
轉念一想,修緣話少,是個不喜歡說話的悶葫蘆,問的太多惹人煩就不妙了。因此他連忙壓下一肚子話。想了半晌,才起了話頭。
“修緣師父,今年貴庚啊?”
修緣抬起頭來,答道:“二十有四。”
“那貧道就長你兩歲了,嗬嗬……什麽時候出的家?”
“十年前。” 修緣似乎有些遲疑。
“家裏還有人嗎?”
“有兄長,也出家了。”
“原先是哪裏人?”
“洛陽。”
“洛陽啊,甚好甚好,貧道真想去啊……”
“……”
“……”
兩人一問一答,簡直可以說其樂融融。阿柏看不下去,怒氣沖沖地拍了拍桌子,披上鬥篷,出去玩雪。
修緣有些詫異:“阿柏小兄弟是生氣了?”
陶惜年笑嗬嗬道:“嗬嗬……哪裏是生氣啊,修緣想多了,阿柏是精怪,精怪不太能控製脾性,有時會怒氣沖沖。他這是要出去玩雪呢……”
修緣定睛看陶惜年的眼眸,桃花眼,瞳孔深得黑不見底,眼睛黑白分明,很漂亮的一雙眼睛。身上也沒有奇怪的氣息,隻有股淡淡的薰香味,像是……梅花的味道。該不會……
仿佛看穿他的想法,陶惜年連忙道:“咳,貧道可不是妖怪喲,隻是一介普普通通的修道之人。”
“是貧僧唐突了。”
陶惜年擺擺手,笑說道:“無事無事,修緣是我與師父之外第一個見到阿柏的人,若是他人見了,恐怕會嚇一大跳,將貧道也當作妖怪,哈哈哈……”
修緣有些許疑惑。陶惜年問來問去,將他年齡家事一一問了,卻不曾問起昨夜山腰上的那場殺戮。昨夜是他將自己救起,必定見了那阿鼻地獄般的場景,為何不問?
難道不怕他帶來麻煩?
陶惜年就是這樣的個性,隻顧高興,早就把昨夜之事拋到腦後。他知道修緣不想說,也就不問了。反正萍水相逢,他攢了一件善事,又得了樂子,豈不正好?
陶惜年問了一陣,修緣答了一陣,他見修緣臉色有些遲疑,怕是聊厭了,便起身搬了幾卷書過來,道:“我這道觀也沒什麽樂子,你若覺得無趣,就看點書吧。”
他將書放到修緣麵前,又突然嚇了一跳似的,連忙收起其中一卷,扔到背後,尷尬笑道:“……這卷拿錯了,其餘幾卷你隨意看,嗬嗬……”這卷嘛,便是他昨夜裏翻的艷*情小說。若是讓修佛之人看了,那可真是不好了啊。
陶惜年心裏正在打鼓,隻聽得前院傳來一聲悽厲的尖叫,是阿柏的聲音。
“什麽事?”陶惜年連忙收了符籙,拿上桃木劍,準備出去救阿柏。轉眼一看,修緣已經不見了。
阿柏站在道觀門口,兩條麻杆細腿抖得跟篩糠似的,在他前麵圍著三隻身形高大的狼,狼眼裏透出綠光,露出尖牙,張開血盆大口,仿佛下一刻要將他吃進肚裏。
他能覺察出,這三狼並非山野裏普通的狼,其中的頭狼有點要成精的意思,身上有股妖氣,這妖氣令他感到害怕。
陶惜年嚇了一跳,去看修緣,隻見他青著一張臉,是個很震驚的模樣。
“妖怪?”
陶惜年連忙將阿柏摟了過來,解釋說:“他是我朋友,名叫阿柏,是個好妖怪,你不要見怪,哈哈哈哈……”
修緣震驚了半晌,道:“無事,是我見識太少。此處是道觀,有精怪一類也不稀奇。”
陶惜年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把人給嚇著。阿柏就生氣了:“大和尚,你那麽勤快作甚!多手多腳……害我露底……”
陶惜年在他頭上敲了一記,道:“你那幾根須有什麽好看的!沒事兒就快點幫忙幹活。”
阿柏委委屈屈地跳下地,背對著二人,開始掃地。修緣道歉說:“阿柏小兄弟,對不住,初來乍到,驚擾你了……”
阿柏“哼”了一聲,不理他。陶惜年輕輕踹了他一腳,說:“越來越放肆無禮了。”
修緣拿了陶惜年的抹布去擦床。陶惜年在一旁看著二人,無事可做,便拿了個坐墊坐在剛擦好的矮桌旁,吃起了花生。待到桌上堆了一堆花生殼,才猛然道:“修緣,我去給你找身厚衣裳。”
他翻箱倒櫃地找了近半個時辰,終於找到那件做大了的夾襦和一件舊時不穿的厚鬥篷,又翻出一件新的褻衣,再過去時,房間早已打掃好了。
阿柏正在給床鋪被子,修緣則將房內的家什都擦了個遍。陶惜年將衣服遞給他,他道了聲謝,將那件鬥篷穿在身上。
陶惜年嘴角抽了抽,心道你還是會覺得冷的是吧。這頭倔驢早上還掃了雪洗了衣裳,多冷啊,他才不會自己找罪受。
作者有話要說: 兩襠在漢時是女性裝束,且是內穿的,到魏晉時則男女都能穿,成為一種便服,大家感興趣可以搜一下圖片,款式還挺好看的。
《斷酒肉*文》是梁武帝蕭衍寫的,成文時間是公元511年。當時佛教傳入中國還不算太久,飲食上沒有那麽嚴格,僧人也吃肉的。佛教裏有三淨肉、五淨肉、九淨肉等說法,大概就是說修行者沒看到動物被殺,沒聽見動物被殺時的聲音,或者那動物不是為他而殺,以及動物自然死亡、被別的動物殺死等情況下,肉是可以吃的。
所以在梁武帝之前,吃肉與不吃,出家人可以自行選擇,沒有明文規定出家人不能食肉。
蕭衍是個相當虔誠的佛教徒,他根據佛經《梵綱經》中“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等規矩要求僧人,並且全國實行。
修緣是北邊魏國人,當時梁武帝的政策也才頒布幾年,對北邊應該沒那麽大影響……
☆、第005章 胡僧(四)
待到一切收拾妥帖,兩人一妖在房中圍著爐子坐下。阿柏喪著個臉,修緣沒什麽表情,但陶惜年的心情相當愉悅。
今日稱得上道觀裏最熱鬧的時候,僅次於庾遠道上山。庾遠道每次上山,總是坐坐就走,山裏沒什麽玩樂,他也不好強行挽留。
而修緣呢,至少得住個三五天吧。他不問,修緣不說,不說也好,不想說就不說。
陶惜年原是個愛熱鬧的個性,無奈上山後無人交談,生生將一肚子話憋在心裏。跟阿柏是沒什麽說的,他覺著阿柏是株藥草,雖然懂人話,但不識幾個字,也沒讀過什麽書,沒什麽好聊的。
但修緣不同啊。修緣就算沒讀書,至少讀過經,又是從北邊來的,再怎麽說也能跟他聊聊北邊的趣聞吧。這樣一想,陶惜年就樂得不行,幾乎就要犯了話癆。
轉念一想,修緣話少,是個不喜歡說話的悶葫蘆,問的太多惹人煩就不妙了。因此他連忙壓下一肚子話。想了半晌,才起了話頭。
“修緣師父,今年貴庚啊?”
修緣抬起頭來,答道:“二十有四。”
“那貧道就長你兩歲了,嗬嗬……什麽時候出的家?”
“十年前。” 修緣似乎有些遲疑。
“家裏還有人嗎?”
“有兄長,也出家了。”
“原先是哪裏人?”
“洛陽。”
“洛陽啊,甚好甚好,貧道真想去啊……”
“……”
“……”
兩人一問一答,簡直可以說其樂融融。阿柏看不下去,怒氣沖沖地拍了拍桌子,披上鬥篷,出去玩雪。
修緣有些詫異:“阿柏小兄弟是生氣了?”
陶惜年笑嗬嗬道:“嗬嗬……哪裏是生氣啊,修緣想多了,阿柏是精怪,精怪不太能控製脾性,有時會怒氣沖沖。他這是要出去玩雪呢……”
修緣定睛看陶惜年的眼眸,桃花眼,瞳孔深得黑不見底,眼睛黑白分明,很漂亮的一雙眼睛。身上也沒有奇怪的氣息,隻有股淡淡的薰香味,像是……梅花的味道。該不會……
仿佛看穿他的想法,陶惜年連忙道:“咳,貧道可不是妖怪喲,隻是一介普普通通的修道之人。”
“是貧僧唐突了。”
陶惜年擺擺手,笑說道:“無事無事,修緣是我與師父之外第一個見到阿柏的人,若是他人見了,恐怕會嚇一大跳,將貧道也當作妖怪,哈哈哈……”
修緣有些許疑惑。陶惜年問來問去,將他年齡家事一一問了,卻不曾問起昨夜山腰上的那場殺戮。昨夜是他將自己救起,必定見了那阿鼻地獄般的場景,為何不問?
難道不怕他帶來麻煩?
陶惜年就是這樣的個性,隻顧高興,早就把昨夜之事拋到腦後。他知道修緣不想說,也就不問了。反正萍水相逢,他攢了一件善事,又得了樂子,豈不正好?
陶惜年問了一陣,修緣答了一陣,他見修緣臉色有些遲疑,怕是聊厭了,便起身搬了幾卷書過來,道:“我這道觀也沒什麽樂子,你若覺得無趣,就看點書吧。”
他將書放到修緣麵前,又突然嚇了一跳似的,連忙收起其中一卷,扔到背後,尷尬笑道:“……這卷拿錯了,其餘幾卷你隨意看,嗬嗬……”這卷嘛,便是他昨夜裏翻的艷*情小說。若是讓修佛之人看了,那可真是不好了啊。
陶惜年心裏正在打鼓,隻聽得前院傳來一聲悽厲的尖叫,是阿柏的聲音。
“什麽事?”陶惜年連忙收了符籙,拿上桃木劍,準備出去救阿柏。轉眼一看,修緣已經不見了。
阿柏站在道觀門口,兩條麻杆細腿抖得跟篩糠似的,在他前麵圍著三隻身形高大的狼,狼眼裏透出綠光,露出尖牙,張開血盆大口,仿佛下一刻要將他吃進肚裏。
他能覺察出,這三狼並非山野裏普通的狼,其中的頭狼有點要成精的意思,身上有股妖氣,這妖氣令他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