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斯金作出這個悲觀的結論之後就離開了公證人的事務所,同時將下次來訪推到兩三天之後,然後返回雅克—卡蒂埃大街他與表弟同住的寓所內。
薩米·斯金的父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母親是法蘭西—加拿大人。他的家族上溯至1759年征服的時代,定居在下加拿大的蒙特婁地區,在那裏擁有大片的產業:樹林、土地和牧場,這些構成了家族財產的絕大部分。
薩米·斯金32歲,中等以上的個子,五官端正,深藍色的眼睛,金黃色的鬍子,習慣於田野清新空氣的強壯的體魄,並且從母親那裏繼承了法蘭西—加拿大人非常個人化的、非常友善的特點。他依靠產業生活,無憂無慮,也無野心;在多米尼翁這個優越的地區過著紳士—莊園主的日子。他的財產不算豐厚,令他可以滿足他的開銷不大的興趣,他從未感到過擴大財產的欲望與需求。他酷好釣魚,擁有一個水網地區,這包括聖—洛朗河的支流和次支流,還不算美洲北部地區眾多的湖泊。他還熱衷狩獵,可以在廣闊的平原上和野獸出沒的森林中自由自在地打獵;加拿大這個地區的大部分是平原與森林。
兩位表兄弟擁有的並不奢華的住房坐落在蒙特婁最安靜的街區之一,遠離工業與商業的中心。兩個人在那裏度過加拿大嚴酷的冬天(盡管其緯度與歐洲南部相同),同時焦急地等待著美好季節的來臨。
然而,沒有任何山脈阻擋的可怕的狂風帶著北極地區的嚴寒,在這裏異常兇猛地、毫無羈絆地肆虐。
從1843年起就是政府所在地的蒙特婁市本來可以為薩米·斯金提供涉足公務的機會。然而,他這個人性格上非常獨立,瞧不起官方人士,很少接觸官員構成的上流社會,他很討厭政治。此外,他願意服從大英帝國表麵多於實際的統治,從未在分裂多米尼翁的政黨中表態。總而言之,他是一位隨遇而安、沒有任何野心的哲人。
照他的看法,他生活中的任何變化隻能帶來憂慮、煩惱和生活質量的下降。
人們會明白:這位哲人從未考慮過婚姻問題,並且盡管他已經32歲了,還將繼續不予考慮。也許,倘若他的母親還活著的話——大家知道女人們多麽喜歡在孫子輩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或許他會作出必要的努力為母親娶一個媳婦。倘若如此,毫無疑問,薩米·斯金的妻子應該有和他一樣的愛好。在加拿大眾多的家庭中間,孩子們往往超過兩打兒;他可在城裏或者在鄉下找到一位適合他的、普通的、健康的年輕姑娘。但是,斯金夫人5年前、丈夫去世3年後就撒手人寰了。從那時起,我們可以毫不擔心地打賭結婚的願望再也沒有在他的腦海中出現過。
當更早出現的太陽預示著美好季節的來臨、嚴寒的氣候剛剛轉暖的時候,薩米·斯金就迫不及待地離開雅克—卡蒂埃街上的家,去蒙特婁以北20來英裏、聖—洛朗河左岸綠穀的農莊。在那裏,他重新開始被嚴冬打斷的鄉間生活,寒冬凍結了所有的溪流、給平原鋪上了厚厚的白雪的地毯。在那裏,他又生活在他的農工們中間,這是一些正直的人們,為家族工作已經有半個世紀了。他們對這位好心的主人誠心實意地愛戴,對他忠心耿耿,這種忠心經得住任何考驗;因為主人性情溫和,樂於助人,哪怕他不得不親自出馬。因此,當他到來時,他們毫無保留地向他表示喜悅之情,當他離開時,又感到十分遺憾。
綠穀的產業年收入為3萬法郎,由兄弟二人平分,這份家產與蒙特婁的房子一樣也是不可分割的。這裏的大部分土地十分肥沃,種植飼草與穀物;除了地裏的收入之外,還有鬱鬱蔥蔥的林子裏的收入。多米尼翁到處都有森林,特別是在東部地區。農莊有一整套設備齊全、保養完善的建築:馬廄、穀倉、牛欄、雞圈、庫房,並且有完整的、先進的農業機械,可以滿足現代農業的一切需要。在一大片圍起來的、鋪滿草坪、綠樹成蔭的場地的入口處,有一所大房子,既簡樸又舒適,這就是主人的住房。
在這所房子裏,薩米·斯金渡過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本·拉多隻是在美好的季節裏來匆匆地渡過幾天。前者至少不願意拿它來交換美國人的無論哪個最寬大的、領主的城堡。盡管它很簡樸,對他來說已經夠了;他既不想擴大它,也不想美化它,他滿足於自然提供的方便。在這裏,他白天狩獵,晚上睡個好覺,日子也就過去了。
“知足常樂”,格言就是這樣勸導的。薩米·斯金因土地的收入就相當富有了,他既聰明又有辦法使土地創收。但是,如果說他不想讓他的財產越來越少的話,那麽他也根本沒有考慮使其增值。他一點也不想投入到任何一個經營活動中去,在緊張繁忙的美洲大陸上,這種活動數不勝數、層出不窮:商業與工業投機、鐵路、銀行、採礦、海運公司或其他事情。這位有理智的人害怕一切有危險、甚至僥倖的事情。不得不掂量是好運氣還是壞運氣、感到被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預知的可能性左右、早上醒來這樣想到:我比昨天更富了還是更窮了?……他覺得上述這一切令人厭惡,他更願意:要麽,永遠不睡著,要麽,永遠別醒來。
這就是兩位表兄弟之間非常明顯的區別。他們由兩個親姐妹所生,血管中均有法蘭西民族的血液,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薩米·斯金的父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本·拉多的父親是美國人;在英國人與美國佬之間肯定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大。如果說喬納森和約翰·布爾是親戚的話,也已經是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了。並且,似乎這種親戚關係終將會完全消失。
薩米·斯金的父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母親是法蘭西—加拿大人。他的家族上溯至1759年征服的時代,定居在下加拿大的蒙特婁地區,在那裏擁有大片的產業:樹林、土地和牧場,這些構成了家族財產的絕大部分。
薩米·斯金32歲,中等以上的個子,五官端正,深藍色的眼睛,金黃色的鬍子,習慣於田野清新空氣的強壯的體魄,並且從母親那裏繼承了法蘭西—加拿大人非常個人化的、非常友善的特點。他依靠產業生活,無憂無慮,也無野心;在多米尼翁這個優越的地區過著紳士—莊園主的日子。他的財產不算豐厚,令他可以滿足他的開銷不大的興趣,他從未感到過擴大財產的欲望與需求。他酷好釣魚,擁有一個水網地區,這包括聖—洛朗河的支流和次支流,還不算美洲北部地區眾多的湖泊。他還熱衷狩獵,可以在廣闊的平原上和野獸出沒的森林中自由自在地打獵;加拿大這個地區的大部分是平原與森林。
兩位表兄弟擁有的並不奢華的住房坐落在蒙特婁最安靜的街區之一,遠離工業與商業的中心。兩個人在那裏度過加拿大嚴酷的冬天(盡管其緯度與歐洲南部相同),同時焦急地等待著美好季節的來臨。
然而,沒有任何山脈阻擋的可怕的狂風帶著北極地區的嚴寒,在這裏異常兇猛地、毫無羈絆地肆虐。
從1843年起就是政府所在地的蒙特婁市本來可以為薩米·斯金提供涉足公務的機會。然而,他這個人性格上非常獨立,瞧不起官方人士,很少接觸官員構成的上流社會,他很討厭政治。此外,他願意服從大英帝國表麵多於實際的統治,從未在分裂多米尼翁的政黨中表態。總而言之,他是一位隨遇而安、沒有任何野心的哲人。
照他的看法,他生活中的任何變化隻能帶來憂慮、煩惱和生活質量的下降。
人們會明白:這位哲人從未考慮過婚姻問題,並且盡管他已經32歲了,還將繼續不予考慮。也許,倘若他的母親還活著的話——大家知道女人們多麽喜歡在孫子輩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或許他會作出必要的努力為母親娶一個媳婦。倘若如此,毫無疑問,薩米·斯金的妻子應該有和他一樣的愛好。在加拿大眾多的家庭中間,孩子們往往超過兩打兒;他可在城裏或者在鄉下找到一位適合他的、普通的、健康的年輕姑娘。但是,斯金夫人5年前、丈夫去世3年後就撒手人寰了。從那時起,我們可以毫不擔心地打賭結婚的願望再也沒有在他的腦海中出現過。
當更早出現的太陽預示著美好季節的來臨、嚴寒的氣候剛剛轉暖的時候,薩米·斯金就迫不及待地離開雅克—卡蒂埃街上的家,去蒙特婁以北20來英裏、聖—洛朗河左岸綠穀的農莊。在那裏,他重新開始被嚴冬打斷的鄉間生活,寒冬凍結了所有的溪流、給平原鋪上了厚厚的白雪的地毯。在那裏,他又生活在他的農工們中間,這是一些正直的人們,為家族工作已經有半個世紀了。他們對這位好心的主人誠心實意地愛戴,對他忠心耿耿,這種忠心經得住任何考驗;因為主人性情溫和,樂於助人,哪怕他不得不親自出馬。因此,當他到來時,他們毫無保留地向他表示喜悅之情,當他離開時,又感到十分遺憾。
綠穀的產業年收入為3萬法郎,由兄弟二人平分,這份家產與蒙特婁的房子一樣也是不可分割的。這裏的大部分土地十分肥沃,種植飼草與穀物;除了地裏的收入之外,還有鬱鬱蔥蔥的林子裏的收入。多米尼翁到處都有森林,特別是在東部地區。農莊有一整套設備齊全、保養完善的建築:馬廄、穀倉、牛欄、雞圈、庫房,並且有完整的、先進的農業機械,可以滿足現代農業的一切需要。在一大片圍起來的、鋪滿草坪、綠樹成蔭的場地的入口處,有一所大房子,既簡樸又舒適,這就是主人的住房。
在這所房子裏,薩米·斯金渡過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本·拉多隻是在美好的季節裏來匆匆地渡過幾天。前者至少不願意拿它來交換美國人的無論哪個最寬大的、領主的城堡。盡管它很簡樸,對他來說已經夠了;他既不想擴大它,也不想美化它,他滿足於自然提供的方便。在這裏,他白天狩獵,晚上睡個好覺,日子也就過去了。
“知足常樂”,格言就是這樣勸導的。薩米·斯金因土地的收入就相當富有了,他既聰明又有辦法使土地創收。但是,如果說他不想讓他的財產越來越少的話,那麽他也根本沒有考慮使其增值。他一點也不想投入到任何一個經營活動中去,在緊張繁忙的美洲大陸上,這種活動數不勝數、層出不窮:商業與工業投機、鐵路、銀行、採礦、海運公司或其他事情。這位有理智的人害怕一切有危險、甚至僥倖的事情。不得不掂量是好運氣還是壞運氣、感到被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預知的可能性左右、早上醒來這樣想到:我比昨天更富了還是更窮了?……他覺得上述這一切令人厭惡,他更願意:要麽,永遠不睡著,要麽,永遠別醒來。
這就是兩位表兄弟之間非常明顯的區別。他們由兩個親姐妹所生,血管中均有法蘭西民族的血液,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薩米·斯金的父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本·拉多的父親是美國人;在英國人與美國佬之間肯定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大。如果說喬納森和約翰·布爾是親戚的話,也已經是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了。並且,似乎這種親戚關係終將會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