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昭陽站起身來,正要出麵解釋和氏璧已歸自己收藏。莫敖1屈平卻忽然站了出來,道:“使者君想看我們楚國的寶器,其實寶器近在眼前。”
1莫敖:楚國中央機構中的高級官職,負責外交事務,如接待賓客,主持與鄰邦盟會等,為屈氏世襲官職。屈平即大名鼎鼎的屈原,姓羋,氏屈,名平,字原。關於屈原生年多有爭議,本書採納錢穆《先秦注子係年》之考證,認為屈原生於楚宣王十七年(前343年)戊寅夏曆正月二十一日庚寅。
惠施奇道:“噢?”微一驚愕,旋即會意過來,以為屈平指的是楚王麵前的那座雲紋銅禁。當時大型青銅器也是國之重器,像雲紋銅禁這樣精美華貴的器具鑄造不易,難得一見,稱其為楚國寶器也不為過。
不料屈平話鋒一轉,道:“珠玉之類不過清玩而已,算不得什麽寶器,楚國真正的寶器是賢君賢臣。我國有大王體恤百姓,充實府庫,使全國人民豐衣足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各得其所;有賢臣治理內政,製定禮節,應對諸侯,排解危難;有良將鎮守楚國門戶,整理軍務,赴湯蹈火,萬死不顧。這些都是我們楚國之寶。他們現在人都在這裏,使者君想要觀看,轉身就能一一看到。”
屈平是司馬屈匄的堂弟,雖然年紀小得多,卻因為父親屈庸是長子,所以世襲了屈氏的莫敖官職,地位反而在屈匄之上。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夏正1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寅年寅月寅日真正符合“人”的生辰,大吉大利,是一個好兆頭。因為生辰與眾不同,特意取名“平”,字“原”,平即公正,象徵於天,原即原野,代表大地,以合“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
1中國古代採用夏曆紀年,因誕生於夏代,故稱。它是世界上三大曆法中歷史最悠久、天體定標點最多的曆法,以月亮的周期作為月長,又參考了二十四節氣,所以是陰陽合曆,又稱農曆。夏曆將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以建寅月(今農曆一月)為正月(歲首,一年的第一個月)。歷史上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生的還有明人唐寅(唐伯虎)。
屈平自小有“神童”之稱,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嫻於辭令。但他畢竟才十五歲,驀然挺身而出,對著最著名的辯者侃侃而談,口若懸河,還是讓眾人大吃了一驚。然其言辭精妙絕倫,不卑不亢,著實令人激賞。
惠施一時無言可對,然仔細思量對方之言,卻是句句在理,當即肅然起敬,嘆道:“莫敖君年紀輕輕,見識高明,才氣縱橫,實在可敬可畏。惟楚有才,果真名不虛傳。”頓了頓,便直截了當地表明了用意,道:“請大王恕愚臣淺薄,其實臣之前提及的寶器,指的是貴國鎮國之寶和氏璧。魏王派臣來楚國瞻觀和氏璧,其實是要祝賀大王,因為華夏正有讖語流傳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台座上的群臣登時發出一陣驚呼聲,隨即不約而同地望向令尹昭陽,目光中各有深意。
昭陽正回到坐席預備重新坐下,聞言亦是心頭大震,當即跌坐在床榻上。楚威王似是也吃了一驚,挑了一下眼簾,但還是沒有吭聲。
華容夫人到底是婦人,忙追問道:“華夏當真有這種讖語麽?”惠施道:“回夫人話,千真萬確。愚臣好友宋國人莊子根據夢中神授著有《天下》一篇,內中也曾言道:‘郢有天下。’”
莊子名莊周,宋國人,是楚國奇人老子道家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也是當今楚王最仰慕的人。楚威王曾派兩名大夫攜帶重金前去宋國,聘請莊子來楚國任令尹。大夫懇切地道:“我國大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持竿不顧,淡然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位大夫君,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活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莊子道:“二位大夫請回吧!我也願意繼續留在泥水中曳尾而行。”以龜喻人,巧妙地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
請莊子出山到楚國為相一直是楚威王心目中難以實現的夢想,忽聽得那位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曾有“郢有天下”的預言,在場群臣無不聳然動容。就連楚威王也高高挑起了雙眉,枯瘦的臉上一下子有了些許表情,似是終於從渾噩的僵態中甦醒了過來。
惠施瞧在眼中,又從容續道:“各諸侯國均為此讖語而議論紛紛。聽說秦國正有意發兵攻打楚國,預備用武力奪取和氏璧。這次敝國大王派愚臣出使,一是賀喜楚國有和氏璧這等天賜吉物,二則是要提醒大王,須得加緊防範西麵的秦國。”
令尹昭陽再也坐不住了,正要起身奏請將和氏璧歸還王宮,楚威王卻及時擺了擺手,沉聲道:“寡人知道了,多謝魏王美意。雲夢之會還沒有結束,使者君請暫時歸座,下麵還有精彩好戲。”
02
台座上的這一段關於寶器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廣場上不知情的觀眾們的興致。按照傳統,接下來是《屍女》表演。十二對穿戴整齊的男女一齊上場,個個年輕俊美,血氣方剛,相互做著各種挑逗與象徵性的性交動作,情意纏綿,奔放浪漫。音樂急促而緊密,震撼人心,間以舞者身上佩飾“叮叮噹噹”清脆的撞擊聲,舞場上充斥著濃烈的煽情意味和狂野的原始氣息。大多數人看得麵紅耳赤,亢奮不止。
1莫敖:楚國中央機構中的高級官職,負責外交事務,如接待賓客,主持與鄰邦盟會等,為屈氏世襲官職。屈平即大名鼎鼎的屈原,姓羋,氏屈,名平,字原。關於屈原生年多有爭議,本書採納錢穆《先秦注子係年》之考證,認為屈原生於楚宣王十七年(前343年)戊寅夏曆正月二十一日庚寅。
惠施奇道:“噢?”微一驚愕,旋即會意過來,以為屈平指的是楚王麵前的那座雲紋銅禁。當時大型青銅器也是國之重器,像雲紋銅禁這樣精美華貴的器具鑄造不易,難得一見,稱其為楚國寶器也不為過。
不料屈平話鋒一轉,道:“珠玉之類不過清玩而已,算不得什麽寶器,楚國真正的寶器是賢君賢臣。我國有大王體恤百姓,充實府庫,使全國人民豐衣足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各得其所;有賢臣治理內政,製定禮節,應對諸侯,排解危難;有良將鎮守楚國門戶,整理軍務,赴湯蹈火,萬死不顧。這些都是我們楚國之寶。他們現在人都在這裏,使者君想要觀看,轉身就能一一看到。”
屈平是司馬屈匄的堂弟,雖然年紀小得多,卻因為父親屈庸是長子,所以世襲了屈氏的莫敖官職,地位反而在屈匄之上。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夏正1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寅年寅月寅日真正符合“人”的生辰,大吉大利,是一個好兆頭。因為生辰與眾不同,特意取名“平”,字“原”,平即公正,象徵於天,原即原野,代表大地,以合“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
1中國古代採用夏曆紀年,因誕生於夏代,故稱。它是世界上三大曆法中歷史最悠久、天體定標點最多的曆法,以月亮的周期作為月長,又參考了二十四節氣,所以是陰陽合曆,又稱農曆。夏曆將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以建寅月(今農曆一月)為正月(歲首,一年的第一個月)。歷史上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生的還有明人唐寅(唐伯虎)。
屈平自小有“神童”之稱,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嫻於辭令。但他畢竟才十五歲,驀然挺身而出,對著最著名的辯者侃侃而談,口若懸河,還是讓眾人大吃了一驚。然其言辭精妙絕倫,不卑不亢,著實令人激賞。
惠施一時無言可對,然仔細思量對方之言,卻是句句在理,當即肅然起敬,嘆道:“莫敖君年紀輕輕,見識高明,才氣縱橫,實在可敬可畏。惟楚有才,果真名不虛傳。”頓了頓,便直截了當地表明了用意,道:“請大王恕愚臣淺薄,其實臣之前提及的寶器,指的是貴國鎮國之寶和氏璧。魏王派臣來楚國瞻觀和氏璧,其實是要祝賀大王,因為華夏正有讖語流傳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
台座上的群臣登時發出一陣驚呼聲,隨即不約而同地望向令尹昭陽,目光中各有深意。
昭陽正回到坐席預備重新坐下,聞言亦是心頭大震,當即跌坐在床榻上。楚威王似是也吃了一驚,挑了一下眼簾,但還是沒有吭聲。
華容夫人到底是婦人,忙追問道:“華夏當真有這種讖語麽?”惠施道:“回夫人話,千真萬確。愚臣好友宋國人莊子根據夢中神授著有《天下》一篇,內中也曾言道:‘郢有天下。’”
莊子名莊周,宋國人,是楚國奇人老子道家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也是當今楚王最仰慕的人。楚威王曾派兩名大夫攜帶重金前去宋國,聘請莊子來楚國任令尹。大夫懇切地道:“我國大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持竿不顧,淡然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位大夫君,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活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莊子道:“二位大夫請回吧!我也願意繼續留在泥水中曳尾而行。”以龜喻人,巧妙地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
請莊子出山到楚國為相一直是楚威王心目中難以實現的夢想,忽聽得那位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曾有“郢有天下”的預言,在場群臣無不聳然動容。就連楚威王也高高挑起了雙眉,枯瘦的臉上一下子有了些許表情,似是終於從渾噩的僵態中甦醒了過來。
惠施瞧在眼中,又從容續道:“各諸侯國均為此讖語而議論紛紛。聽說秦國正有意發兵攻打楚國,預備用武力奪取和氏璧。這次敝國大王派愚臣出使,一是賀喜楚國有和氏璧這等天賜吉物,二則是要提醒大王,須得加緊防範西麵的秦國。”
令尹昭陽再也坐不住了,正要起身奏請將和氏璧歸還王宮,楚威王卻及時擺了擺手,沉聲道:“寡人知道了,多謝魏王美意。雲夢之會還沒有結束,使者君請暫時歸座,下麵還有精彩好戲。”
02
台座上的這一段關於寶器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廣場上不知情的觀眾們的興致。按照傳統,接下來是《屍女》表演。十二對穿戴整齊的男女一齊上場,個個年輕俊美,血氣方剛,相互做著各種挑逗與象徵性的性交動作,情意纏綿,奔放浪漫。音樂急促而緊密,震撼人心,間以舞者身上佩飾“叮叮噹噹”清脆的撞擊聲,舞場上充斥著濃烈的煽情意味和狂野的原始氣息。大多數人看得麵紅耳赤,亢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