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三國:曹丕篡漢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鄢陵侯曹彰率十萬兵馬前來奔喪,曹丕派賈逵為說客,設計收繳了曹彰的兵馬,並令他回鄢陵自守。
然,臨淄侯曹植未前來奔喪,曹丕大怒,派使者前去問罪。
使者前來時,曹植完全不理會使者,仍自顧自喝酒,還與二丁共同起舞。
使者質問曹植為何不去奔喪,反而是丁儀憤憤不平,反問其“先王過世未遠,便向骨肉問罪,又是何道理?”
曹植讓人將使者亂棍打出。
曹丕得知後命許褚將曹植強行帶來見他。
卞夫人坐於床前哭泣,質問曹丕是否要將曹植逼死,曹丕解釋隻是為了懲戒他的狂傲性情。
曹丕納謀士華歆之言,限曹植於七步之內吟詩一首,若成,則免一死;若不成,則從重治罪。
曹丕:“我們乃是兄弟,就以“兄弟”為題,但詩中不許犯“兄弟”字樣。”
曹植緩緩起身,眼含熱淚。
一步、兩步……
“煮豆燃豆萁。”
兩步、三步……
“豆在釜中泣。”
五步、六步……
“本是同根生,相煎……”
七步……
“相煎何太急!”
曹植被曹丕貶為安鄉侯,與其母拜別,返回屬地。】
<唉,曹老板走了三國都變無趣了……>
<二代上線了,個人認為二代排名應該是:孫權>曹丕>劉禪。>
<最後一位沒有異議,但是孫權和曹丕搞反了吧,曹丕比孫權裏厲害啊、>
<曹彰也是個耿直憨憨,來奔喪帶十萬兵馬[狗頭]你哥哥曹丕可是遺傳了你爹的多疑性格啊。我懷疑後來曹彰暴斃府中,就是曹丕下的手。>
<不是吧,曹丕對曹彰還是挺好的,後來被封為任城王,雖然三年後就死了。>
<說起來也是個圈,曹睿無後,立的就是曹彰的後代。>
<曹家真是兄友弟恭哈哈哈,好兄弟!>
<來也是,不來也不是,做曹丕的兄弟太難了吧[捂臉]>
<曹植真是曹老板的好兒子,老爹死了我喝酒又跳舞來助興啊。>
<《魏 晉 名 士》>
<曹熊生性懦弱,因沒去奔喪,曹丕派人責問,他畏懼而死。>
<其實我覺得曹丕對曹植好的了,畢竟他知道曹植真的有才華,區區七步作詩感覺就是為了給曹植一個教訓,可能還真是他說的那樣讓曹植明白不可狂傲,沒想真殺他。>
<對啊就是給個台階而已,結果後世人就說曹丕嫉妒曹植[捂臉]>
<曹丕也是三曹之一怎麽可能文學素養不高?隻不過他喜歡寫閨怨詩[捂臉]在成就上沒有父親曹操和弟弟曹植高而已。>
<《我的魏王哥哥》《我的天才弟弟》>
<煮豆燒豆杆,豆在鍋裏喊,都是一個爹,為啥要殺俺!>
<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占八鬥!>
[魏武帝曹操:孤的兒子怎麽都比合肥戰神孫十萬好!]
[東漢建安六年孫策:“兄友弟恭”]
[東漢建安六年袁紹:哼,曹孟德你家這幾兒子也不怎麽樣嘛。]
[魏武帝曹操:後世人亂說罷了,捕風捉影。]
[東漢建安六年周瑜:若是沒做這類事,何須捕風捉影?]
……
“額,哥哥若真想我,何須用這等理由。後世人妄加揣測罷了。”曹植很懂事地拉拉曹丕的衣袖,“哥哥別擔心,父親肯定也是這樣想的!”
“是我的性子不好,我以後不和那些人玩。”
曹丕被這番話感動了,要知道在他聽到光幕上華歆說的話時,他都被驚住了。
若自己真擔上了殺親兄弟的罪名……
不可原諒。
…
曹操歎氣,現在從光幕上看,自家的幾個兒子好像還真沒孫權厲害。
曹丕確實是最像自己的一個兒子,但他單隻學到了多疑,沒學到善用和其他方麵。
還有待觀察。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孤倒明白為何會說出了。”
……
倒是聽聞過曹丕讓曹植七步作詩的事情,這件事不論真假但曹家兄弟不和睦是事實。
曹熊因擔心哥哥責問而死,曹彰後來也死得不明不白……
劉備突然欣慰……阿鬥雖然才幹比不上曹、孫,但起碼在這方麵還是讓人放心的。
……
【“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人人皆言,漢祚已盡,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位於魏王……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眾位臣子直視上方的漢獻帝,漢獻帝心中慌亂,無可奈何。
曹洪和曹休二人執劍逼迫漢獻帝臨朝,曹節怒罵:“皇天不佑!”便甩袖離去。
“卿等久食漢祿,何忍做此不臣之事!”漢獻帝半哭問眾臣。
“恐旦夕起蕭牆禍矣,非臣等不忠於陛下。”
漢獻帝劉協直愣愣地坐下,問:“誰敢殺朕?”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無仁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亂。若無魏王,殺陛下者何止一人。”華歆步步緊逼。
幾位大臣跨過台階來到劉協身邊,逼問:“退不退位!”
諸臣逼迫,唯有保管玉璽的符寶郎堅決不肯,大罵他們是反賊禽獸。
曹丕恐留下篡漢罵名,謀士司馬懿建議其漢獻帝降詔後先上表辭謝,不受。
三次之後,曹丕得以登位,封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稱大魏皇帝。
拜謝天地間,大風四起,吹散燭燈。
漢中王劉備聞知漢獻帝被逼死,憂慮成疾,諸葛亮與眾臣商議,言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奏請劉備繼位,劉備執意不從。
諸葛亮托病不出,劉備前來探望,諸葛亮借此勸得劉備繼承帝位。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年號為章武。】
<《德 布 四 方》>
<《奏 請》全都商量好了,就是來通知你漢獻帝的,真人均反賊了。>
<精 漢 落 淚>
<我發現這裏麵的女性角色都好剛啊!孫夫人是,曹節也是。>
<在座的臣子可是吃了好幾年的魏祿,而且漢獻帝也吃的是曹魏大米吧。>
<陛下何故謀反?>
<天下人:又tm是我?!別cue了,我不道啊。>
<《忠 臣》>
<滿朝百辟皆尊魏,僅見忠臣符寶郎。
>
<沒事,後麵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也是這樣的。>
<看了下這集的曹丕篡漢,嘖嘖嘖,真裝。>
<看到司馬懿出現我真的要笑死了,這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司馬家的在下麵看彩排,幾十年後就該他家了。>
<這集看得難受的建議跳去後幾集看司馬昭弑君[狗頭]>
<曹丕還算可以了,沒殺他,好好活了十四年呢。>
<大風起兮雲飛揚,大漢二十四帝顯靈了。>
<《執意不從》劉備也是假得很。>
<劉備如果不稱帝的話,就沒有理由北伐了,想北伐就隻有和魏國對立。>
<唉,如果季漢成功了的話,曹丕也就是第二個王莽了。>
<季漢隻剩下一川之地了,太難了。>
<皇叔奮鬥了大半輩子,終於當上皇帝了。>
<這時候孫權是大魏吳王[狗頭]>
[漢武帝劉徹:滿朝亂臣賊子。]
[漢元狩六年霍去病:領頭那人著實可恨!]
[漢光武帝劉秀:唉!]
[漢高祖劉邦:四百餘年也夠本了。]
……
“還是挺值的了,大漢四百年江山啊。”劉邦看得很開,原先還以為大漢會像秦朝一樣,或許比秦好那麽一些,但像這種傳承了四百年,確實是之前沒有料到的。
知道大漢亡了是一回事,但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了。
劉徹手指著光幕上的華歆道:“這老頭心裏沒有好貨,奸詐小人,諂媚之徒,他如此做派,朕看曹魏的命運也就這樣了。”
“難怪又被司馬家篡去。”
劉秀長歎一氣,距離光幕說的東漢滅亡時間還長,這不是他目前該考慮的事情。
他需要仔細想想之後皇帝的壽命為何如此短。
東漢腐敗的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皇帝短命,劉秀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必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
親眼目睹大漢亡了,東漢建安年間的人心思浮動。
袁紹則有些不服氣,甚至懊惱,若他之前聽取了田豐等人的意見,光幕上麵接受漢獻帝禪位的那個人會不會就是袁家子了。
“曹孟德,果真曹賊!”
孫策眼底晦暗不明,之前他手中可是有玉璽的,沒有誰在見過玉璽後會心甘情願交出去。
但他為了更好的發展將玉璽交給了袁術,袁術的結局身敗名裂,所占地被其餘人瓜分。
“禪位啊,漢祚將至。”
生活在建安年間的百姓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四百多年的大漢真的要亡了。
若是以前心中還會感慨,甚至是可惜。但現在他們過得日子並不好,所有的負麵情緒全都宣泄在“漢”上。
“若改朝換代了,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嗎?還會打仗嗎?”
然,臨淄侯曹植未前來奔喪,曹丕大怒,派使者前去問罪。
使者前來時,曹植完全不理會使者,仍自顧自喝酒,還與二丁共同起舞。
使者質問曹植為何不去奔喪,反而是丁儀憤憤不平,反問其“先王過世未遠,便向骨肉問罪,又是何道理?”
曹植讓人將使者亂棍打出。
曹丕得知後命許褚將曹植強行帶來見他。
卞夫人坐於床前哭泣,質問曹丕是否要將曹植逼死,曹丕解釋隻是為了懲戒他的狂傲性情。
曹丕納謀士華歆之言,限曹植於七步之內吟詩一首,若成,則免一死;若不成,則從重治罪。
曹丕:“我們乃是兄弟,就以“兄弟”為題,但詩中不許犯“兄弟”字樣。”
曹植緩緩起身,眼含熱淚。
一步、兩步……
“煮豆燃豆萁。”
兩步、三步……
“豆在釜中泣。”
五步、六步……
“本是同根生,相煎……”
七步……
“相煎何太急!”
曹植被曹丕貶為安鄉侯,與其母拜別,返回屬地。】
<唉,曹老板走了三國都變無趣了……>
<二代上線了,個人認為二代排名應該是:孫權>曹丕>劉禪。>
<最後一位沒有異議,但是孫權和曹丕搞反了吧,曹丕比孫權裏厲害啊、>
<曹彰也是個耿直憨憨,來奔喪帶十萬兵馬[狗頭]你哥哥曹丕可是遺傳了你爹的多疑性格啊。我懷疑後來曹彰暴斃府中,就是曹丕下的手。>
<不是吧,曹丕對曹彰還是挺好的,後來被封為任城王,雖然三年後就死了。>
<說起來也是個圈,曹睿無後,立的就是曹彰的後代。>
<曹家真是兄友弟恭哈哈哈,好兄弟!>
<來也是,不來也不是,做曹丕的兄弟太難了吧[捂臉]>
<曹植真是曹老板的好兒子,老爹死了我喝酒又跳舞來助興啊。>
<《魏 晉 名 士》>
<曹熊生性懦弱,因沒去奔喪,曹丕派人責問,他畏懼而死。>
<其實我覺得曹丕對曹植好的了,畢竟他知道曹植真的有才華,區區七步作詩感覺就是為了給曹植一個教訓,可能還真是他說的那樣讓曹植明白不可狂傲,沒想真殺他。>
<對啊就是給個台階而已,結果後世人就說曹丕嫉妒曹植[捂臉]>
<曹丕也是三曹之一怎麽可能文學素養不高?隻不過他喜歡寫閨怨詩[捂臉]在成就上沒有父親曹操和弟弟曹植高而已。>
<《我的魏王哥哥》《我的天才弟弟》>
<煮豆燒豆杆,豆在鍋裏喊,都是一個爹,為啥要殺俺!>
<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占八鬥!>
[魏武帝曹操:孤的兒子怎麽都比合肥戰神孫十萬好!]
[東漢建安六年孫策:“兄友弟恭”]
[東漢建安六年袁紹:哼,曹孟德你家這幾兒子也不怎麽樣嘛。]
[魏武帝曹操:後世人亂說罷了,捕風捉影。]
[東漢建安六年周瑜:若是沒做這類事,何須捕風捉影?]
……
“額,哥哥若真想我,何須用這等理由。後世人妄加揣測罷了。”曹植很懂事地拉拉曹丕的衣袖,“哥哥別擔心,父親肯定也是這樣想的!”
“是我的性子不好,我以後不和那些人玩。”
曹丕被這番話感動了,要知道在他聽到光幕上華歆說的話時,他都被驚住了。
若自己真擔上了殺親兄弟的罪名……
不可原諒。
…
曹操歎氣,現在從光幕上看,自家的幾個兒子好像還真沒孫權厲害。
曹丕確實是最像自己的一個兒子,但他單隻學到了多疑,沒學到善用和其他方麵。
還有待觀察。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孤倒明白為何會說出了。”
……
倒是聽聞過曹丕讓曹植七步作詩的事情,這件事不論真假但曹家兄弟不和睦是事實。
曹熊因擔心哥哥責問而死,曹彰後來也死得不明不白……
劉備突然欣慰……阿鬥雖然才幹比不上曹、孫,但起碼在這方麵還是讓人放心的。
……
【“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人人皆言,漢祚已盡,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位於魏王……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眾位臣子直視上方的漢獻帝,漢獻帝心中慌亂,無可奈何。
曹洪和曹休二人執劍逼迫漢獻帝臨朝,曹節怒罵:“皇天不佑!”便甩袖離去。
“卿等久食漢祿,何忍做此不臣之事!”漢獻帝半哭問眾臣。
“恐旦夕起蕭牆禍矣,非臣等不忠於陛下。”
漢獻帝劉協直愣愣地坐下,問:“誰敢殺朕?”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無仁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亂。若無魏王,殺陛下者何止一人。”華歆步步緊逼。
幾位大臣跨過台階來到劉協身邊,逼問:“退不退位!”
諸臣逼迫,唯有保管玉璽的符寶郎堅決不肯,大罵他們是反賊禽獸。
曹丕恐留下篡漢罵名,謀士司馬懿建議其漢獻帝降詔後先上表辭謝,不受。
三次之後,曹丕得以登位,封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稱大魏皇帝。
拜謝天地間,大風四起,吹散燭燈。
漢中王劉備聞知漢獻帝被逼死,憂慮成疾,諸葛亮與眾臣商議,言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奏請劉備繼位,劉備執意不從。
諸葛亮托病不出,劉備前來探望,諸葛亮借此勸得劉備繼承帝位。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年號為章武。】
<《德 布 四 方》>
<《奏 請》全都商量好了,就是來通知你漢獻帝的,真人均反賊了。>
<精 漢 落 淚>
<我發現這裏麵的女性角色都好剛啊!孫夫人是,曹節也是。>
<在座的臣子可是吃了好幾年的魏祿,而且漢獻帝也吃的是曹魏大米吧。>
<陛下何故謀反?>
<天下人:又tm是我?!別cue了,我不道啊。>
<《忠 臣》>
<滿朝百辟皆尊魏,僅見忠臣符寶郎。
>
<沒事,後麵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也是這樣的。>
<看了下這集的曹丕篡漢,嘖嘖嘖,真裝。>
<看到司馬懿出現我真的要笑死了,這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司馬家的在下麵看彩排,幾十年後就該他家了。>
<這集看得難受的建議跳去後幾集看司馬昭弑君[狗頭]>
<曹丕還算可以了,沒殺他,好好活了十四年呢。>
<大風起兮雲飛揚,大漢二十四帝顯靈了。>
<《執意不從》劉備也是假得很。>
<劉備如果不稱帝的話,就沒有理由北伐了,想北伐就隻有和魏國對立。>
<唉,如果季漢成功了的話,曹丕也就是第二個王莽了。>
<季漢隻剩下一川之地了,太難了。>
<皇叔奮鬥了大半輩子,終於當上皇帝了。>
<這時候孫權是大魏吳王[狗頭]>
[漢武帝劉徹:滿朝亂臣賊子。]
[漢元狩六年霍去病:領頭那人著實可恨!]
[漢光武帝劉秀:唉!]
[漢高祖劉邦:四百餘年也夠本了。]
……
“還是挺值的了,大漢四百年江山啊。”劉邦看得很開,原先還以為大漢會像秦朝一樣,或許比秦好那麽一些,但像這種傳承了四百年,確實是之前沒有料到的。
知道大漢亡了是一回事,但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了。
劉徹手指著光幕上的華歆道:“這老頭心裏沒有好貨,奸詐小人,諂媚之徒,他如此做派,朕看曹魏的命運也就這樣了。”
“難怪又被司馬家篡去。”
劉秀長歎一氣,距離光幕說的東漢滅亡時間還長,這不是他目前該考慮的事情。
他需要仔細想想之後皇帝的壽命為何如此短。
東漢腐敗的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皇帝短命,劉秀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必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
親眼目睹大漢亡了,東漢建安年間的人心思浮動。
袁紹則有些不服氣,甚至懊惱,若他之前聽取了田豐等人的意見,光幕上麵接受漢獻帝禪位的那個人會不會就是袁家子了。
“曹孟德,果真曹賊!”
孫策眼底晦暗不明,之前他手中可是有玉璽的,沒有誰在見過玉璽後會心甘情願交出去。
但他為了更好的發展將玉璽交給了袁術,袁術的結局身敗名裂,所占地被其餘人瓜分。
“禪位啊,漢祚將至。”
生活在建安年間的百姓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四百多年的大漢真的要亡了。
若是以前心中還會感慨,甚至是可惜。但現在他們過得日子並不好,所有的負麵情緒全都宣泄在“漢”上。
“若改朝換代了,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嗎?還會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