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袁紹:選擇恐懼症犯了tt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午飯時間到,13站《三國演義》開始。李然然已經習慣了在吃飯的時候看幾集《三國演義》。
【“曹袁起兵”
曹操後悔沒有及時殺了劉備,“果然如奉孝所言,乃一日縱敵,萬世之患也。”
曹操為除後患,聽荀彧之言。去書徐州車胄,讓其用計謀殺了劉備。
車胄將曹操的信說與陳登,陳登卻道劉備本是朝廷的有功之臣,且在徐州深得民心,不可殺之。不過,陳登又向車胄獻除劉備之策。
陳登出了車胄府邸就前去追劉備,告知他們曹操的陰謀,並助劉備殺了車胄,重奪徐州。
曹操兵多將廣,劉備憂心曹操再伐徐州。
陳登又獻計:“眼下曹操所懼者隻有袁紹,袁紹虎踞四州,雄兵百萬,文武官將極多,何不遣書求救?”
劉備擺手:“袁紹與我一向不通往來,我最近又剛剛擊敗其弟袁術,他豈肯相助?”
陳登自信道:“此間有一人與袁紹有三世通家之好。若的此人一書,袁紹必來相助。”】
<車胄:啊!我?殺劉備???>
<陳登:有我在,我看誰敢[狗頭]>
<流水的徐州牧,鐵打的陳登。>
<陳登:主要是玄德公也深得我心啊。>
<車胄:危!!!>
<陳登達成成就[二度弑主]>
<說是還我真的看不懂陳登為什麽就是想輔佐劉備[捂臉]>
<陳登真的厲害,就是可惜了他是徐州本地世家,不會跟隨劉備四處漂泊...>
<袁紹:擊敗了袁術?這不就有交情了嘛!>
<袁紹:說實話我也看我弟弟不爽很久了。>
[東漢建寧四年袁術:我看你不爽也很久了!!!]
袁術罵袁紹,“家奴!”
袁紹罵袁術,“塚中枯骨,骷髏王!”
袁術和袁紹這對兄弟,每日觀看光幕都會諷刺對方幾句。曹操作為好友要是想勸和的話,袁家兄弟就會調轉話頭諷刺曹操。
...
洛陽皇宮
眾臣其實很疑惑當今天子的心胸寬廣。張角沒殺,連董卓,曹操袁家等人也沒有殺,相反還十分看重他們。
孫堅之前隻是一個小小的吳郡司馬,天子在看了光幕後特詔他入洛陽。擺明一副看重的樣子。
當事人都以為自己死定了,可是劉宏卻道:“未來的大亂,朕當吸取教訓;朕不是漢靈帝劉宏,他們也不會是曆史上的董賊、曹賊!”
眾人更是堅定了拯救大漢的決心。
劉宏,或許不應該再叫劉宏了。現在的大漢天子劉宏已經不是曆史上的劉宏,他被係統999托管了。
————
東漢 建安五年
徐州
陳登心中是認可劉備的,無奈徐州已經易主,自己是不可能離開徐州的。
“唉。光幕在建安五年現世,對玄德公怕是極為不利。”他能不能如曆史上一樣成就一番霸業很難說。
陳登看向江東的方向,孫策在江東會更銳意進取。
孫策必須死。
...
江東
孫策曾派弟孫權領兵跨江進攻陳登所守的匡琦城,孫權領兵十倍於陳登還是被打敗了。
若光幕沒有出現的話,孫策已經在討伐陳登的路上了。
“陳登此人不可小覷。”孫策從光幕中再看陳登,越發覺得應及早除之,否則對江東來講是個危害。
孫權在內心問自己,帶兵打仗這事以後還是算了吧?打陳登沒打過,以後還要打張遼...那打不過也很正常。
孫策這時候也發現自己的弟弟好像真的沒有帶兵這項能力,於是讓他跟著魯肅學習文治。
...
【袁紹優柔寡斷,接到信後言:“劉備滅我兄弟,我本不該相助,他卻托鄭尚書寫信求我。劉玄德乃當世英傑,若依鄭尚書此信,助劉攻曹,爾等有何見解?”
田豐:“主公,兵起連年,百姓倍受其害...不可再興大軍。應先遣獻天子...屯駐黎陽,興正義之師...三年之中,大事可定矣!”
袁紹讚同:“田豐所言極是!”
審配:“不然,田公此言欠妥...征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定三年之計...”
袁紹讚同:“言之有理!”
沮授大笑:“曹操法令有度...今興無名之兵,則出師必然不利...”
袁紹:“嗯,好。”
郭圖:“非也,兵加曹操,豈曰無名...主公應聽從鄭尚書之言...”
袁紹點頭。
底下的謀士各抒己見,吵吵嚷嚷。
袁紹:“諸公所言,各有道理。這教我如何是好啊。唉。”
等許攸到後,許攸觀諸位的表情,暗自揣測,於是提議發兵曹操。
袁紹聽從許攸之言,決議發兵。】
<袁紹表麵上:劉備滅我兄弟,生氣。內心:哈哈哈,我太開心啦[轉圈]你快來吧~>
<區區殺弟之仇!>
<啊啊啊,本初怎麽換演員了,現在的本初真的看不到曾經那個討董時候的意氣風發了[哭]>
<“吾劍也未嚐不利版袁紹”切小號,去江東輔佐孫策了[吃瓜]>
<田豐:聽我的計策,咱們三年就可以把曹操殺了>
<《易如反掌》>
<袁紹:他們說的都好有道理...>
<當初勸何進不要糾結猶豫的人終於變成了何進。>
<選擇恐懼症>
<袁紹在每個人說出見解的時候他都要肯定一下,然後最後說的那個就同意。>
[魏武帝曹操:我沒說錯,袁紹好謀無斷,其帳下謀士心不齊,久必生亂!]
[東漢建安五年袁紹:曹操,你!]
袁紹被曹操的話又氣吐血了。
[東漢建安五年吳侯孫策:早年的袁紹已經不在了,留下的是優柔寡斷的袁紹。]
[唐太宗李世民:後世是缺人嗎?飾演袁紹的人要換兩個?不過後麵這一個看著是真的一臉敗相。]
[唐貞觀三年尚書右丞魏征:袁紹但凡聽了田豐的話。]
[唐貞觀三年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曹操掃平河北隻是時間早晚,不過袁紹要是不死,河北還能多撐一段時日。]
[唐玄宗李隆基:@東漢建安五年袁紹 好好活著,官渡失敗了不要緊。別死得太早,你兒子們可對付不了曹操。]
[武周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 你要是死得早就太好了。]
...
【“曹袁起兵”
曹操後悔沒有及時殺了劉備,“果然如奉孝所言,乃一日縱敵,萬世之患也。”
曹操為除後患,聽荀彧之言。去書徐州車胄,讓其用計謀殺了劉備。
車胄將曹操的信說與陳登,陳登卻道劉備本是朝廷的有功之臣,且在徐州深得民心,不可殺之。不過,陳登又向車胄獻除劉備之策。
陳登出了車胄府邸就前去追劉備,告知他們曹操的陰謀,並助劉備殺了車胄,重奪徐州。
曹操兵多將廣,劉備憂心曹操再伐徐州。
陳登又獻計:“眼下曹操所懼者隻有袁紹,袁紹虎踞四州,雄兵百萬,文武官將極多,何不遣書求救?”
劉備擺手:“袁紹與我一向不通往來,我最近又剛剛擊敗其弟袁術,他豈肯相助?”
陳登自信道:“此間有一人與袁紹有三世通家之好。若的此人一書,袁紹必來相助。”】
<車胄:啊!我?殺劉備???>
<陳登:有我在,我看誰敢[狗頭]>
<流水的徐州牧,鐵打的陳登。>
<陳登:主要是玄德公也深得我心啊。>
<車胄:危!!!>
<陳登達成成就[二度弑主]>
<說是還我真的看不懂陳登為什麽就是想輔佐劉備[捂臉]>
<陳登真的厲害,就是可惜了他是徐州本地世家,不會跟隨劉備四處漂泊...>
<袁紹:擊敗了袁術?這不就有交情了嘛!>
<袁紹:說實話我也看我弟弟不爽很久了。>
[東漢建寧四年袁術:我看你不爽也很久了!!!]
袁術罵袁紹,“家奴!”
袁紹罵袁術,“塚中枯骨,骷髏王!”
袁術和袁紹這對兄弟,每日觀看光幕都會諷刺對方幾句。曹操作為好友要是想勸和的話,袁家兄弟就會調轉話頭諷刺曹操。
...
洛陽皇宮
眾臣其實很疑惑當今天子的心胸寬廣。張角沒殺,連董卓,曹操袁家等人也沒有殺,相反還十分看重他們。
孫堅之前隻是一個小小的吳郡司馬,天子在看了光幕後特詔他入洛陽。擺明一副看重的樣子。
當事人都以為自己死定了,可是劉宏卻道:“未來的大亂,朕當吸取教訓;朕不是漢靈帝劉宏,他們也不會是曆史上的董賊、曹賊!”
眾人更是堅定了拯救大漢的決心。
劉宏,或許不應該再叫劉宏了。現在的大漢天子劉宏已經不是曆史上的劉宏,他被係統999托管了。
————
東漢 建安五年
徐州
陳登心中是認可劉備的,無奈徐州已經易主,自己是不可能離開徐州的。
“唉。光幕在建安五年現世,對玄德公怕是極為不利。”他能不能如曆史上一樣成就一番霸業很難說。
陳登看向江東的方向,孫策在江東會更銳意進取。
孫策必須死。
...
江東
孫策曾派弟孫權領兵跨江進攻陳登所守的匡琦城,孫權領兵十倍於陳登還是被打敗了。
若光幕沒有出現的話,孫策已經在討伐陳登的路上了。
“陳登此人不可小覷。”孫策從光幕中再看陳登,越發覺得應及早除之,否則對江東來講是個危害。
孫權在內心問自己,帶兵打仗這事以後還是算了吧?打陳登沒打過,以後還要打張遼...那打不過也很正常。
孫策這時候也發現自己的弟弟好像真的沒有帶兵這項能力,於是讓他跟著魯肅學習文治。
...
【袁紹優柔寡斷,接到信後言:“劉備滅我兄弟,我本不該相助,他卻托鄭尚書寫信求我。劉玄德乃當世英傑,若依鄭尚書此信,助劉攻曹,爾等有何見解?”
田豐:“主公,兵起連年,百姓倍受其害...不可再興大軍。應先遣獻天子...屯駐黎陽,興正義之師...三年之中,大事可定矣!”
袁紹讚同:“田豐所言極是!”
審配:“不然,田公此言欠妥...征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定三年之計...”
袁紹讚同:“言之有理!”
沮授大笑:“曹操法令有度...今興無名之兵,則出師必然不利...”
袁紹:“嗯,好。”
郭圖:“非也,兵加曹操,豈曰無名...主公應聽從鄭尚書之言...”
袁紹點頭。
底下的謀士各抒己見,吵吵嚷嚷。
袁紹:“諸公所言,各有道理。這教我如何是好啊。唉。”
等許攸到後,許攸觀諸位的表情,暗自揣測,於是提議發兵曹操。
袁紹聽從許攸之言,決議發兵。】
<袁紹表麵上:劉備滅我兄弟,生氣。內心:哈哈哈,我太開心啦[轉圈]你快來吧~>
<區區殺弟之仇!>
<啊啊啊,本初怎麽換演員了,現在的本初真的看不到曾經那個討董時候的意氣風發了[哭]>
<“吾劍也未嚐不利版袁紹”切小號,去江東輔佐孫策了[吃瓜]>
<田豐:聽我的計策,咱們三年就可以把曹操殺了>
<《易如反掌》>
<袁紹:他們說的都好有道理...>
<當初勸何進不要糾結猶豫的人終於變成了何進。>
<選擇恐懼症>
<袁紹在每個人說出見解的時候他都要肯定一下,然後最後說的那個就同意。>
[魏武帝曹操:我沒說錯,袁紹好謀無斷,其帳下謀士心不齊,久必生亂!]
[東漢建安五年袁紹:曹操,你!]
袁紹被曹操的話又氣吐血了。
[東漢建安五年吳侯孫策:早年的袁紹已經不在了,留下的是優柔寡斷的袁紹。]
[唐太宗李世民:後世是缺人嗎?飾演袁紹的人要換兩個?不過後麵這一個看著是真的一臉敗相。]
[唐貞觀三年尚書右丞魏征:袁紹但凡聽了田豐的話。]
[唐貞觀三年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曹操掃平河北隻是時間早晚,不過袁紹要是不死,河北還能多撐一段時日。]
[唐玄宗李隆基:@東漢建安五年袁紹 好好活著,官渡失敗了不要緊。別死得太早,你兒子們可對付不了曹操。]
[武周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 你要是死得早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