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說服
清白被毀後,世子竟要以身相許 作者:流螢殘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膽!你這是想刺殺本王嗎?”
莫胤話音剛落,立刻從王府四處齊刷刷跑來幾十名王府侍衛,皆將腰間佩刀拔出一半,滿臉警惕地看著秦瀟瀟,若是發現她敢對莫胤不利,隨時準備上前擊殺刺客。
秦瀟瀟扭頭左右看了看,被那些明晃晃的刀反射的陽光刺得有些睜不開眼,但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
她攥緊了手中武器,壓抑著想要動手的衝動。
本是一家,如今為了五萬兵權要來個窩裏鬥,豈不是讓柔然或者高句麗等鑽空子?
為了大局著想,秦瀟瀟咬牙吞下了窩囊氣,放下了手中兵器,強顏歡笑道:
“王爺,您久鎮幽州,保家衛國之功,天下皆知。然如今犀頭城被圍,正是您再展雄威、青史留名之時。您或許擔憂兵權之事,可若因畏懼而退縮,一旦外敵長驅直入,這半塊兵符又能保您幾時安寧?天子詔令已下,此乃君命,您若抗命不遵,於國法難容,於民心亦失。
“相反,若您此刻出兵,解犀頭城之圍,功在社稷,陛下與天下臣民定會對您感恩戴德,日後您的地位威望隻會更高,兵權之事又何愁不能妥善解決?反之,若您執意不出兵,隻恐日後追悔莫及,落得千古罵名。”
頓了頓,秦瀟瀟仔細觀察著莫胤的臉色,見他眉心稍稍鬆動,便給他考慮了半分鍾,隨即道:“王爺,您是英雄豪傑,當斷則斷,莫要錯失良機,讓天下人失望。”
莫胤強硬的態度終於微微鬆緩了一些,手臂在空中揚了揚,王府的侍衛立刻將武器全部收了回去。
莫胤沉默良久,緩緩開口道:“秦將軍,你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隻是本王在這幽州多年,深知其中複雜局勢。這出兵一事,牽扯甚廣,本王不得不謹慎對待。”
秦瀟瀟心中一喜,見莫胤態度有轉變,趕忙趁熱打鐵:“王爺英明。犀頭城的困境迫在眉睫,隻要王爺出兵解了此圍,歸來之後,王爺可向陛下詳細稟明幽州的重要性以及您的顧慮,陛下定會體諒王爺的苦心,給予王爺更多的信任與支持。”
莫胤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本王並非不想出兵,隻是這大軍一動,關乎無數生靈。本王需確保萬無一失,既要解犀頭城之危,又要保幽州安穩。”
秦瀟瀟連忙道:“王爺深謀遠慮,末將明白。但如今時間緊迫,每一刻的耽擱都可能讓局勢更加惡化。”
莫胤沉思片刻,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歎了口氣:“罷了,就依秦將軍所言。本王即刻點兵,整頓大軍,明日出發,前去解救犀頭城。”
秦瀟瀟麵露喜色,抱拳行禮:“王爺此舉,真乃大智大勇。”
莫胤擺了擺手:“秦將軍且先做休息,本王這就安排軍務。”
秦瀟瀟心中鬆了一口氣,雖然過程波折,但總算說服莫胤出兵,犀頭城的希望大增,而她也深知接下來的戰鬥將更加艱難,必須全力以赴,不負使命。
幽州王雖然嘴硬又有些不願出兵,可也不敢違逆聖命,早在他收到了天子命令時,已經不情不願地準備好了糧草。
翌日天剛蒙蒙亮,秦瀟瀟便跟著莫胤帶著五萬將士往犀頭城的方向而去。
此時犀頭城已經讓柔然給占領了,太子殿下與陳曦將軍等人退居犀頭城後的平城。
事實上犀頭城之所以被攻破,有一半的原因是軍隊糧草問題。
幾月前南邊播州鬧蝗災,朝廷已經從國庫撥了好大一筆銀子賑災,如今蝗災尚未肅清,國庫吃緊,糧草沒能及時運往北邊,是以犀頭城之戰才會吃癟。
但秦瀟瀟出發時,新籌集的糧草已經運往北方。
秦瀟瀟同莫胤一起,騎馬帶著兵將前去支援,數日後紮營在野外休息,秦瀟瀟便與莫胤等人在營帳內討論如何進攻才能取得勝利。
其實秦瀟瀟並不擅長兵法,隻擅長揍人。
與諸位將軍議事的時候,她很少發言,多是聽他們的意見。
莫胤決定直接抄近路前往太子殿下所在的平城與之匯合,壯大隊伍,再一舉出城與柔然拚殺,搶奪回犀頭城。
諸將都同意這個決定。
因為秦瀟瀟是女子,將士們都看不起她,可又因為她是有戰神之稱的秦啟的女兒,將士們多少又存了些敬意。
莫胤扭頭看向秦瀟瀟,問:“不知秦將軍可讚同?”
眾人的視線紛紛落在了她的身上,帶著些懷疑。
秦瀟瀟一手環著側腰,一手握拳杵著下巴,思索片刻後,伸手從袖中掏出一張三寸長寬的白布輿圖,放在了桌上。
“這是什麽?”“邊城輿圖嗎?這東西哪裏比得上沙盤?”
將士們圍了上來。
秦瀟瀟搖頭解釋道:“這不是我天啟邊城輿圖,而是柔然邊城輿圖。”
莫胤眼前一亮,驚喜道:“秦將軍有這東西為何不早拿出來?”
說著眾人腦袋便湊到一起仔細研究了起來。
秦瀟瀟笑笑,“這是我離京時夫君所贈,要我同諸將議事時拿出來。”
提起夫君二字,莫胤恍悟道:“原來是梁王世子所贈。世子青年才俊,美名遠播,突厥一戰據說多虧了世子獻計。”
提起莫清淮,秦瀟瀟莫名有些驕傲,不由自主挺了挺胸脯。
雖然莫胤這人剛見麵時對自己態度很差,不過現在看來,他這人還是心有大義,不枉為一州之王。
“有了這張輿圖,正好,咱們可以推測那幫蠕蠕的駐紮地,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名年過六十身材魁梧的老將軍中氣十足道。
旁邊另一將軍應和道:“嶽老將軍說得有道理。”
不等莫胤開口,嶽將軍很不禮貌地對秦瀟瀟道:“誒,女娃子,有你給的這張輿圖,你也算是立了功了,等到了平城,你便去投奔太子殿下,讓他護著你,你就不用來搶我們男人的活了。”
這就是赤裸裸小瞧秦瀟瀟了。
可她隻淡淡應了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忽略了這位老將軍,轉而對莫胤道:“王爺,依末將之見,與太子殿下匯合壯大兵力固然是保守的打法,可這麽多人擠在一座城,不如從這裏繞路到柔然後方,與太子殿下和陳曦將軍左右前後包抄犀頭城,打侵占犀頭城的柔然人一個措手不及,使戰果最大化。”
莫胤話音剛落,立刻從王府四處齊刷刷跑來幾十名王府侍衛,皆將腰間佩刀拔出一半,滿臉警惕地看著秦瀟瀟,若是發現她敢對莫胤不利,隨時準備上前擊殺刺客。
秦瀟瀟扭頭左右看了看,被那些明晃晃的刀反射的陽光刺得有些睜不開眼,但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
她攥緊了手中武器,壓抑著想要動手的衝動。
本是一家,如今為了五萬兵權要來個窩裏鬥,豈不是讓柔然或者高句麗等鑽空子?
為了大局著想,秦瀟瀟咬牙吞下了窩囊氣,放下了手中兵器,強顏歡笑道:
“王爺,您久鎮幽州,保家衛國之功,天下皆知。然如今犀頭城被圍,正是您再展雄威、青史留名之時。您或許擔憂兵權之事,可若因畏懼而退縮,一旦外敵長驅直入,這半塊兵符又能保您幾時安寧?天子詔令已下,此乃君命,您若抗命不遵,於國法難容,於民心亦失。
“相反,若您此刻出兵,解犀頭城之圍,功在社稷,陛下與天下臣民定會對您感恩戴德,日後您的地位威望隻會更高,兵權之事又何愁不能妥善解決?反之,若您執意不出兵,隻恐日後追悔莫及,落得千古罵名。”
頓了頓,秦瀟瀟仔細觀察著莫胤的臉色,見他眉心稍稍鬆動,便給他考慮了半分鍾,隨即道:“王爺,您是英雄豪傑,當斷則斷,莫要錯失良機,讓天下人失望。”
莫胤強硬的態度終於微微鬆緩了一些,手臂在空中揚了揚,王府的侍衛立刻將武器全部收了回去。
莫胤沉默良久,緩緩開口道:“秦將軍,你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隻是本王在這幽州多年,深知其中複雜局勢。這出兵一事,牽扯甚廣,本王不得不謹慎對待。”
秦瀟瀟心中一喜,見莫胤態度有轉變,趕忙趁熱打鐵:“王爺英明。犀頭城的困境迫在眉睫,隻要王爺出兵解了此圍,歸來之後,王爺可向陛下詳細稟明幽州的重要性以及您的顧慮,陛下定會體諒王爺的苦心,給予王爺更多的信任與支持。”
莫胤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本王並非不想出兵,隻是這大軍一動,關乎無數生靈。本王需確保萬無一失,既要解犀頭城之危,又要保幽州安穩。”
秦瀟瀟連忙道:“王爺深謀遠慮,末將明白。但如今時間緊迫,每一刻的耽擱都可能讓局勢更加惡化。”
莫胤沉思片刻,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歎了口氣:“罷了,就依秦將軍所言。本王即刻點兵,整頓大軍,明日出發,前去解救犀頭城。”
秦瀟瀟麵露喜色,抱拳行禮:“王爺此舉,真乃大智大勇。”
莫胤擺了擺手:“秦將軍且先做休息,本王這就安排軍務。”
秦瀟瀟心中鬆了一口氣,雖然過程波折,但總算說服莫胤出兵,犀頭城的希望大增,而她也深知接下來的戰鬥將更加艱難,必須全力以赴,不負使命。
幽州王雖然嘴硬又有些不願出兵,可也不敢違逆聖命,早在他收到了天子命令時,已經不情不願地準備好了糧草。
翌日天剛蒙蒙亮,秦瀟瀟便跟著莫胤帶著五萬將士往犀頭城的方向而去。
此時犀頭城已經讓柔然給占領了,太子殿下與陳曦將軍等人退居犀頭城後的平城。
事實上犀頭城之所以被攻破,有一半的原因是軍隊糧草問題。
幾月前南邊播州鬧蝗災,朝廷已經從國庫撥了好大一筆銀子賑災,如今蝗災尚未肅清,國庫吃緊,糧草沒能及時運往北邊,是以犀頭城之戰才會吃癟。
但秦瀟瀟出發時,新籌集的糧草已經運往北方。
秦瀟瀟同莫胤一起,騎馬帶著兵將前去支援,數日後紮營在野外休息,秦瀟瀟便與莫胤等人在營帳內討論如何進攻才能取得勝利。
其實秦瀟瀟並不擅長兵法,隻擅長揍人。
與諸位將軍議事的時候,她很少發言,多是聽他們的意見。
莫胤決定直接抄近路前往太子殿下所在的平城與之匯合,壯大隊伍,再一舉出城與柔然拚殺,搶奪回犀頭城。
諸將都同意這個決定。
因為秦瀟瀟是女子,將士們都看不起她,可又因為她是有戰神之稱的秦啟的女兒,將士們多少又存了些敬意。
莫胤扭頭看向秦瀟瀟,問:“不知秦將軍可讚同?”
眾人的視線紛紛落在了她的身上,帶著些懷疑。
秦瀟瀟一手環著側腰,一手握拳杵著下巴,思索片刻後,伸手從袖中掏出一張三寸長寬的白布輿圖,放在了桌上。
“這是什麽?”“邊城輿圖嗎?這東西哪裏比得上沙盤?”
將士們圍了上來。
秦瀟瀟搖頭解釋道:“這不是我天啟邊城輿圖,而是柔然邊城輿圖。”
莫胤眼前一亮,驚喜道:“秦將軍有這東西為何不早拿出來?”
說著眾人腦袋便湊到一起仔細研究了起來。
秦瀟瀟笑笑,“這是我離京時夫君所贈,要我同諸將議事時拿出來。”
提起夫君二字,莫胤恍悟道:“原來是梁王世子所贈。世子青年才俊,美名遠播,突厥一戰據說多虧了世子獻計。”
提起莫清淮,秦瀟瀟莫名有些驕傲,不由自主挺了挺胸脯。
雖然莫胤這人剛見麵時對自己態度很差,不過現在看來,他這人還是心有大義,不枉為一州之王。
“有了這張輿圖,正好,咱們可以推測那幫蠕蠕的駐紮地,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名年過六十身材魁梧的老將軍中氣十足道。
旁邊另一將軍應和道:“嶽老將軍說得有道理。”
不等莫胤開口,嶽將軍很不禮貌地對秦瀟瀟道:“誒,女娃子,有你給的這張輿圖,你也算是立了功了,等到了平城,你便去投奔太子殿下,讓他護著你,你就不用來搶我們男人的活了。”
這就是赤裸裸小瞧秦瀟瀟了。
可她隻淡淡應了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便忽略了這位老將軍,轉而對莫胤道:“王爺,依末將之見,與太子殿下匯合壯大兵力固然是保守的打法,可這麽多人擠在一座城,不如從這裏繞路到柔然後方,與太子殿下和陳曦將軍左右前後包抄犀頭城,打侵占犀頭城的柔然人一個措手不及,使戰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