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有一句話沒有說錯,這個時代充滿了機會,隻要願意去幹,勤勞的國民們大多數都能混得不錯,至少也可以的一個溫飽。
既然徵兵,那麽自然有需要用兵的地方,這並不代表著林瑜會想之前征伐倭國的時候,再來一次報紙上的全麵宣戰,圖一個師出有名。在朝堂上唯有一部分掌管國庫支出的戶部堂官以及兵部才知道帝國一直以來一直再向著北方推進。
這個時代的商戶大概是最幸運的群體了,他們可以在軍隊的保護下,跑到國家的最北端去和牧民做生意,再也不用冒著生命的危險。走私是不可取的,帝國的軍隊就像是他們一開始起兵的那樣秋毫無犯,隻要這些商人乖乖地待在城中交易,繳納稅收,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還不用忍受風吹雨打、霜雪滿天的苦楚。
在這個草原上,走私是犯忌諱的。若隻是被抓到給已經臣服於大漢的牧民私下交易,數額不大那還好,罰金了事。但是,一般來說,真的能夠走到最北麵做走私生意的哪裏還看得上這一點點的金銀,還沒有正經在城中榷場大筆交易來得爽快。
所以,真被抓住的走私,可都是向還沒有臣服帝國的牧民們走私鹽鐵這樣要緊且利潤巨大的貨物、甚至還有軍隊淘汰下來本應該被熔鑄的火槍!就像是明末的時候,山西幾大家做得那樣。
前麵兩種的東西就已經足夠要命,再加上這最後一種,妥妥的叛國罪。漢律中有一條,所有確定叛國罪的國民不再享有任何國民權利。
火槍走私的被抓到,還是在準備倭國僱傭兵事宜的時候,一個長於數字的庫管發現的。這個初入官場的年輕人機靈得很,他雖然相信自己的計算出來的數字,卻不敢貿然前去舉報,生怕落進了上頭不知哪一位的手裏。在他看來,這些火槍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流出去,就說明必定有一個足夠大的人物遮掩著,須得萬事小心才可。
他又不願意匿名舉報,因為按照漢律,匿名舉報會不會受理是一回事,就算受理了確有其事,也沒有獎勵。他正是因為萬分確信,這才不願意放棄實名舉報會有的獎勵。想想看,涉及到火槍流動的贓款會有多少!更何況,若是查到性質惡劣,舉報人可是有功的。掙一個功勳多難啊!
初生牛犢不怕虎,他算盤打得響,也敢於冒風險,還真叫他給成功了。
舉報係統也可能有貓膩,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他是絕對放心的。不是別人,正是林瑜。
這話說得荒謬,但還真合該這人拿了這一份的功勞。這人長於數算,在京城數算愛好者的圈子當中很有幾個洋人。洋人的圈子更小了,馬庫斯·西塞羅作為一個混得最好的人可謂是鼎鼎有名,西人就這麽幾個,誰和他沒有幾次臉緣呢?就算搭不上什麽話,但是知道他出現在哪裏還是很容易的。
作為一個帝國國民、還是個不大不小的軍隊庫管,這個年輕人要和馬庫斯搭上線可容易得很。是以,這件事就這麽直接被捅到林瑜麵前去了。
當子鼠被林瑜喚過去的時候,幾乎是一臉茫然的,畢竟他現在管著已經算是洗白登岸的調查處。這個部門並不需要身為皇帝林瑜去特地吩咐什麽,有他自己的運行方式。
當聽到居然有火槍流出這樣要命的事情之後,子鼠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這是皇帝陛下給他的一樁大功勞,就是讓他親自出手的意思。
當然,更重要的,是給調查處立威。
子鼠風風火火地走了,果然沒過多久,一整條火槍走私的犯罪鏈條被子鼠連頭帶尾巴地全都給拎了出來,包括最末端的黑市銷貨處,一個都不少。
隻可惜,能在黑市賣火器的大多用得假名,最後追回來的火槍並不多。
那個讓人忌憚的好真不是什麽特別大的人物,隻是膽子足夠包天。不過那人沒有直接寫舉報信的舉動是正確的,子鼠回去的時候就先來了個本部門自查,發現專門負責拆信篩選的人已經被買通了。也不需要他們怎麽樣,隻需要將這些信給悄悄地扣下來銷毀就行了。
那些人估摸著還不敢真的對這些舉報人怎麽樣,買通拆信的也不過是做個報信兒的,好提前收拾手尾罷了。但是等時間長了、生意大了、膽兒也養肥了之後,恐怕就沒有這麽輕鬆了。
因著這一件事,禁槍的事情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說實在的,禁不禁槍都沒什麽大不了的。不像是後世的米國,帝國並沒有什麽軍火資本家來阻止禁槍政策的推行。隻不過,按照林瑜的考量來說,還是沒有必要反應過度。
至於會不會出現像米國那樣治安糟糕的情況,隻能說,其實還是人的問題。真要殺人放火的,不會以為自己手中沒有槍而不去幹。而帝國的國民絕對算得上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百姓了,說一句道德水準是最高的絕不是胡亂吹噓。
所以,林瑜並不擔心。
相反,現在這個時候,林瑜恨不能將這個國民的血氣都給喚起來,武器這個能給人帶來熱血的東西,還真的沒有必要禁了。遙想強漢當年,一漢當五胡。從弱宋開始,趙家得位不正就使勁厚待文人打壓武人,這個根子就開始慢慢長歪了。
現在的時代多好啊,正是重新樹立起民族血性的時刻。更何況,在外開疆拓土的百姓們也不能全靠著治安隊的保護。唯有他們自己拿起刀槍,表現出武力來,才會讓他人找到可乘之機。
林瑜從來都不覺得在外圈地是一個安全的行為,所以,環境也決定了百姓需要持槍。
甚至,他還計劃著在給中學的學生增加一門射擊的社團項目,讓這樣的競技項目成為一項傳統。這樣幾代下來,也就培養得差不多了。
說回正事,草原上的走私、尤其是第一次的軍火走私,在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被蘇木親自帶人給一鍋端了。所有參與的商人全都被打做叛國罪,就差被就地正法。不過,他們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隻不過多活幾天,等調查處來人,就能審查出這裏頭還有多少的彎彎繞繞了。
那幾個與其說是商人,更像是土匪的幾個漢子還真是將生死置之度外,就算被抓了,也照舊麵不改色,唯有邊緣的幾個小嘍囉嚇得給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知道的全倒騰了出來。
但是這些人能知道什麽,根本沒什麽新鮮的東西,分開關起來之後,就沒有人理會他們了。
幸好這時候的鐵軌已經向北鋪開了很長的一段距離,子鼠親自動身,來到北邊蘇木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花多少的時間。
兩個熟人相遇也沒有多聊些時候,略略寒暄了幾句,就向著關押的這些人的牢房走去。
果然如蘇木所說,這些人嘴巴硬得很,看向子鼠的目光還帶著得意。
“本朝不興動刑,小小走私罪罷了,耐你爺爺我何?”
就聽子鼠冷笑一聲道:“誰告訴你們是走私罪了,分明是叛國罪,逮捕文書已經下了。也不知道你知不知曉,這犯了叛國罪的可是沒什麽權利,我這一番前來,可是帶著傢夥事的。”說著,便將自己手中的傢夥一亮。
既然徵兵,那麽自然有需要用兵的地方,這並不代表著林瑜會想之前征伐倭國的時候,再來一次報紙上的全麵宣戰,圖一個師出有名。在朝堂上唯有一部分掌管國庫支出的戶部堂官以及兵部才知道帝國一直以來一直再向著北方推進。
這個時代的商戶大概是最幸運的群體了,他們可以在軍隊的保護下,跑到國家的最北端去和牧民做生意,再也不用冒著生命的危險。走私是不可取的,帝國的軍隊就像是他們一開始起兵的那樣秋毫無犯,隻要這些商人乖乖地待在城中交易,繳納稅收,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還不用忍受風吹雨打、霜雪滿天的苦楚。
在這個草原上,走私是犯忌諱的。若隻是被抓到給已經臣服於大漢的牧民私下交易,數額不大那還好,罰金了事。但是,一般來說,真的能夠走到最北麵做走私生意的哪裏還看得上這一點點的金銀,還沒有正經在城中榷場大筆交易來得爽快。
所以,真被抓住的走私,可都是向還沒有臣服帝國的牧民們走私鹽鐵這樣要緊且利潤巨大的貨物、甚至還有軍隊淘汰下來本應該被熔鑄的火槍!就像是明末的時候,山西幾大家做得那樣。
前麵兩種的東西就已經足夠要命,再加上這最後一種,妥妥的叛國罪。漢律中有一條,所有確定叛國罪的國民不再享有任何國民權利。
火槍走私的被抓到,還是在準備倭國僱傭兵事宜的時候,一個長於數字的庫管發現的。這個初入官場的年輕人機靈得很,他雖然相信自己的計算出來的數字,卻不敢貿然前去舉報,生怕落進了上頭不知哪一位的手裏。在他看來,這些火槍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流出去,就說明必定有一個足夠大的人物遮掩著,須得萬事小心才可。
他又不願意匿名舉報,因為按照漢律,匿名舉報會不會受理是一回事,就算受理了確有其事,也沒有獎勵。他正是因為萬分確信,這才不願意放棄實名舉報會有的獎勵。想想看,涉及到火槍流動的贓款會有多少!更何況,若是查到性質惡劣,舉報人可是有功的。掙一個功勳多難啊!
初生牛犢不怕虎,他算盤打得響,也敢於冒風險,還真叫他給成功了。
舉報係統也可能有貓膩,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他是絕對放心的。不是別人,正是林瑜。
這話說得荒謬,但還真合該這人拿了這一份的功勞。這人長於數算,在京城數算愛好者的圈子當中很有幾個洋人。洋人的圈子更小了,馬庫斯·西塞羅作為一個混得最好的人可謂是鼎鼎有名,西人就這麽幾個,誰和他沒有幾次臉緣呢?就算搭不上什麽話,但是知道他出現在哪裏還是很容易的。
作為一個帝國國民、還是個不大不小的軍隊庫管,這個年輕人要和馬庫斯搭上線可容易得很。是以,這件事就這麽直接被捅到林瑜麵前去了。
當子鼠被林瑜喚過去的時候,幾乎是一臉茫然的,畢竟他現在管著已經算是洗白登岸的調查處。這個部門並不需要身為皇帝林瑜去特地吩咐什麽,有他自己的運行方式。
當聽到居然有火槍流出這樣要命的事情之後,子鼠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這是皇帝陛下給他的一樁大功勞,就是讓他親自出手的意思。
當然,更重要的,是給調查處立威。
子鼠風風火火地走了,果然沒過多久,一整條火槍走私的犯罪鏈條被子鼠連頭帶尾巴地全都給拎了出來,包括最末端的黑市銷貨處,一個都不少。
隻可惜,能在黑市賣火器的大多用得假名,最後追回來的火槍並不多。
那個讓人忌憚的好真不是什麽特別大的人物,隻是膽子足夠包天。不過那人沒有直接寫舉報信的舉動是正確的,子鼠回去的時候就先來了個本部門自查,發現專門負責拆信篩選的人已經被買通了。也不需要他們怎麽樣,隻需要將這些信給悄悄地扣下來銷毀就行了。
那些人估摸著還不敢真的對這些舉報人怎麽樣,買通拆信的也不過是做個報信兒的,好提前收拾手尾罷了。但是等時間長了、生意大了、膽兒也養肥了之後,恐怕就沒有這麽輕鬆了。
因著這一件事,禁槍的事情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說實在的,禁不禁槍都沒什麽大不了的。不像是後世的米國,帝國並沒有什麽軍火資本家來阻止禁槍政策的推行。隻不過,按照林瑜的考量來說,還是沒有必要反應過度。
至於會不會出現像米國那樣治安糟糕的情況,隻能說,其實還是人的問題。真要殺人放火的,不會以為自己手中沒有槍而不去幹。而帝國的國民絕對算得上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百姓了,說一句道德水準是最高的絕不是胡亂吹噓。
所以,林瑜並不擔心。
相反,現在這個時候,林瑜恨不能將這個國民的血氣都給喚起來,武器這個能給人帶來熱血的東西,還真的沒有必要禁了。遙想強漢當年,一漢當五胡。從弱宋開始,趙家得位不正就使勁厚待文人打壓武人,這個根子就開始慢慢長歪了。
現在的時代多好啊,正是重新樹立起民族血性的時刻。更何況,在外開疆拓土的百姓們也不能全靠著治安隊的保護。唯有他們自己拿起刀槍,表現出武力來,才會讓他人找到可乘之機。
林瑜從來都不覺得在外圈地是一個安全的行為,所以,環境也決定了百姓需要持槍。
甚至,他還計劃著在給中學的學生增加一門射擊的社團項目,讓這樣的競技項目成為一項傳統。這樣幾代下來,也就培養得差不多了。
說回正事,草原上的走私、尤其是第一次的軍火走私,在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被蘇木親自帶人給一鍋端了。所有參與的商人全都被打做叛國罪,就差被就地正法。不過,他們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隻不過多活幾天,等調查處來人,就能審查出這裏頭還有多少的彎彎繞繞了。
那幾個與其說是商人,更像是土匪的幾個漢子還真是將生死置之度外,就算被抓了,也照舊麵不改色,唯有邊緣的幾個小嘍囉嚇得給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知道的全倒騰了出來。
但是這些人能知道什麽,根本沒什麽新鮮的東西,分開關起來之後,就沒有人理會他們了。
幸好這時候的鐵軌已經向北鋪開了很長的一段距離,子鼠親自動身,來到北邊蘇木處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花多少的時間。
兩個熟人相遇也沒有多聊些時候,略略寒暄了幾句,就向著關押的這些人的牢房走去。
果然如蘇木所說,這些人嘴巴硬得很,看向子鼠的目光還帶著得意。
“本朝不興動刑,小小走私罪罷了,耐你爺爺我何?”
就聽子鼠冷笑一聲道:“誰告訴你們是走私罪了,分明是叛國罪,逮捕文書已經下了。也不知道你知不知曉,這犯了叛國罪的可是沒什麽權利,我這一番前來,可是帶著傢夥事的。”說著,便將自己手中的傢夥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