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在鴻臚寺的大多都是一些年輕人,開國以來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像是管雲飛副手這樣的,在衙門裏頭都有換洗衣服、朝服等,忙的時候通宵達旦都是常事。但是,效果是顯著的,他們的功勳累計起來特別快。就比如說剛才的這個副手,看著年輕,實則已經是一個男爵。如今又主導辦了這樣一件大事,能升到子爵幾乎是板上釘釘。


    自然,鴻臚寺這樣的屬於特殊情況。真正升功勳快的地方還是在軍隊,尤其是北麵還在征戰中的蘇木副將帶領的隊伍。據說他本人的功勳已經達到了伯爵,沒準都有侯爵了。


    本朝的爵位製度看著簡單,超品王爵之下,唯有公侯伯子男五種,但是這每一級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升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爵位還分為世襲和流爵。流爵就是隻一代的爵位,這也占了有爵人士的大多數。而世襲的爵位也不是所謂的鐵帽子親王,都是要降爵而襲的。如果想不降爵,那麽襲爵之人就必須有足夠的功勳。這算是在根子上阻止了勛貴之後成了滿大街紈絝的情況。


    這一點就算是林如海的瑞親王帽子都不保險,但是黛玉已經有了建立皇家銀行的功績,不降爵成為女親王並不是很艱難。同樣的,封國建製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未來的國王們至少要做一個守成之君,得到一個‘平’的評價。若是荒淫無道,中央還是有這個權利將封國給收回去的。


    相當國王、而且當得好的人可多得是,帝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卻說,那些個孔家子弟在朝鮮日子漸漸地起來了,居然還給南孔的宗族寫信,名為關懷,實為炫耀。同樣是孔家人,彼此之間還能不知道麽?南孔是對朝廷服軟了,乖乖地讓幹什麽幹什麽,一切都按照漢律來。因此日子完全不能和以前比擬,連名下的土地都分給了各支,甚至有些子弟都出去經商了。


    而在朝鮮的北宗呢,在朝鮮皇帝的支持下,他們重新發跡,購置了大量的土地,除了不再國內,生活反而更上一層樓。他們當然要炫耀,當初北宗給南宗寫信,請他們南北呼應,共同照應,南宗拒絕了,反而勸他們遵守漢律。後來北宗盡數下獄,獄中給南宗求救,請為轉圜。南宗卻說,罪名已定,無可奈何也。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吃苦,從未有一點點的關懷,北宗心中怎麽可能沒有怨恨?


    南宗的孔家族長在接到信件之後,忍不住破口大罵:“蠢材、蠢材!”北宗本就是一隻殺給猴看的雞,自林瑜開發出了孔氏子弟新的使用方式之後,南宗的眾人各個安靜如雞,生怕鬧出一點點動靜叫皇帝陛下給看在而來眼裏。從而再來一手出外教化屬國國民,從此有家不得回。


    “他們還真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族長的小兒子年紀輕輕,本就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時候,也正是他一離勸說自己的父親,按照漢律來,當皇帝的必將網開一麵。南宗狗屁倒灶的事情本就沒有北宗來得多,又願意配合,皇帝未必不給麵子。果然,在按照漢律繳納了罰金之後,南宗的族人一個個安然無恙地出來了。隻是,南宗也因此而元氣大傷。一開始,眾人還頗有怨言,但是在看到了北宗的下場之後,原本的抱怨就變成了十足的慶幸。


    特別是南宗數代積攢下來的財貨十去七八之後,那麽大麵積的土地的稅收他們繳納不起,隻好將其分散,命各支子弟拿銀錢來購買。算是徹底分了下去,而不僅僅是做做樣子。


    因此,這南宗族長一家的聲望反而更高了一層。


    “從此不是華夏人,真真蠢啊,偏偏他還自以為是得意。”這買土地是要戶籍的,既然北宗的這些人在朝鮮買了土地,那麽他們的戶籍也就落在了朝鮮了,“外番之人想得一本國籍而不能,他們倒是放棄得幹淨、痛快!”接話的人是族長嫡親兄弟的獨養子,打小和族長小兒子好。他就著堂弟的手看著信件上的內容,不免翹起大拇指真心實意的嘲諷道。


    將手中的信件還回去,那小兒子笑著安慰自己的老父親道:“父親莫憂心,他們是蠢了,但是皇帝陛下從來不搞什麽連坐的,且牽連不到我們的身上。”


    “正式如此,大伯寬心便是。”那個年輕人笑嘻嘻地道。


    “不寬心還能如何。”當族長的沒好氣道,現在可不是以前了,是個讀書人就賣他們麵子,正式安靜蟄伏以待後代崛起的時候。之前的那一次風波,他最寬慰的就是保住了家族中的弟子,隻要人還在,以後不愁沒有前路。


    不過,當小兒子的顯然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和自己的堂兄對視了一眼,然後輕描淡寫地道:“父親,我和堂兄準備去參軍。”


    一石激起千層浪,做兒子的看著老父驚愕的目光,淡定地道:“而且已經報好名,並通過審查了。”


    聽到通過審查之後,那個老族長反而收起了驚容,慢慢地道:“通過了?”他心裏五味雜陳,他如何不能知道現在武人地位提高,想要封爵,加入軍隊是最快的途徑。但是一來他根深蒂固的文貴武賤你的觀念一時轉變不過來,二來,他也不覺得皇帝會允許他們加入軍隊之中。


    可現在,小兒子卻告訴他們審查通過了!可見,當皇帝的要麽心胸特別寬廣,要麽就是根本沒有將他們放在心上。老族長覺得,很有可能是後者。


    “是的。”兩個年輕人站在一起,點點頭。


    “既然軍隊的審查都能夠聽過,這就說明咱們還是能做官的。”老族長捋著思緒,緩了緩憋悶的胸口的,道,“我也敲過了,這兩年的科舉考試並沒有多難,你們好好學學應該能考上。”做官,哪怕是從微末小官開始做起,豈不是要比當兵要好的多?


    那小兒子就笑道:“父親一片愛子之心,隻是兒子主意已定。”


    他看得明白,這個時代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隻要敢打敢拚,遍地都是機會。皇帝設置了一個功勳封爵製度,肯定不是讓人坐在辦公室慢慢地積累那一點點的功勳,等到年老退休的時候,意思意思地封一個安慰性質的流爵男爵。


    這是在鼓勵軍功,鼓勵參軍。特別是林瑜在倭國來了一手僱傭倭國武士為軍,這段時間他可是都聽到好些要去參軍的聲音:不能叫皇帝陛下失望,覺得國內無人可用!


    這僱傭兵還沒建出來,各地徵兵處報名的人數就已經停下了下降的趨勢,開始逐漸上升。他曾經仔細研究過當朝的政策、包括還沒有立國之前的,藉此了解到現在的這一位皇帝陛下可從來都不是什麽隨便做決定的人,軍中流傳出來的運籌帷幄之名猶在耳邊。


    是以,他覺得,僱傭兵應該隻是其中的一環,而藉此刺激一波國內的參軍熱卻是皇帝的主要目的。


    至於為什麽要刺激國民參軍,隻有一個解釋,這一位長於征戰的皇帝陛下又要動兵了!


    所以,現在不參軍,不去掙功勳,還等什麽時候呢?


    且不說他這一番猜測探中了林瑜幾分的心思,至少這人敢相信自己的判斷並果斷地付出行動這一點,已經走在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前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拍個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拍個西瓜並收藏(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