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翼沒什麽異議的點點頭,道:“那就這樣罷!”又咕噥,“真是個傻的,橫豎都雇了倭人了,叫他們去拚殺不就得了,還親自上陣。”


    田師爺語帶警告地壓低聲音道:“二少爺!”


    鄭翼知道自己失言,就算不以為然,但還是閉了嘴。父親將這個心腹派在自己身邊,他還想著收服這個人為幾用呢!有些話,就算不中聽,還是忍忍算了。


    子鼠得到了關鍵的消息,見這兩人各自回房休息。看了看已經打著哈欠摟著丫頭往床上鑽的鄭翼,聽了一會兒壁角,實在是沒什麽有用的。就一閃身扒在了田師爺的屋簷下,窗戶裏頭的油燈還亮著,一個伏案疾書的身影映在窗戶紙上。


    等了一會子,見燈熄滅,聽著呼吸聲已經睡熟了,子鼠這才悄悄地鑽進屋內。屋內的陳設很簡單,他也不看別的,聽著呼吸聲,直摸書桌。


    桌案上的書信就這麽擱著,還沒有封起來。他小心的一把捏住,閃身躲在屋內隱蔽之處。這才從層層袖袋之中掏出一個打磨地便於抓取的夜明珠來,夜明珠並不大,小小的光芒卻正好足夠經過特殊訓練的子鼠能看清楚信上的字跡,又不至於驚醒睡夢中的人。


    一目十行地將信讀完,子鼠收好夜明珠,將信件重新按原樣擺回桌案,這才小心地出了院落,一路疾行回了府衙。


    來到林瑜的院子裏,裏頭果然還亮著一根蠟燭,是還在等自己的意思。子鼠輕輕地扣了扣門,聽見裏頭一聲清醒的“進來”,這才推門進去。


    不帶任何自身偏向地將自己今晚聽到的看到的一一複述一遍,就聽裏頭大爺輕聲道:“這樣就行了,這幾天那邊不用再盯著了,休息去吧。”最重要的信息已經拿到,剩下的就是他的事情了。


    應了一聲,吹滅了蠟燭,子鼠隱沒在黑暗之中。


    田師爺寫得那一封信說明了一切,雖有有些用字還是很模糊,但是足夠林瑜看得出東番抗靖之心。不過他那一番淚灑紙麵卻叫林瑜難說,難道就因為這兩個子嗣不成器,就要前頭那麽多將士的性命白白丟去嗎?


    世襲製度的弊端就在於此,是以,林瑜才會覺得需要一個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他新建起來的社會的製度。


    他也並不欣賞西方的所謂三權分立,還有多黨製。黨派相爭的弊端太過明顯,不過,明末東林一黨獨大而導致的可怕後果也實在叫人引以為鑑。


    宋時長期採用,而明初使用過一段時間後來被廢的中書門下製度才是林瑜理想中的製度原型。樞密院、中書門下、都指揮使司、以及主管財政的三司,將軍政財權三分。當然,不能全盤照搬。最重要的立法權必須獨立,大理寺本就是管得刑名,改成法院的職責也不是什麽難事。


    略略想得有些遠了,林瑜將自己的思緒拉回來,現在說這些實在太早,也沒什麽資格,他隻當無聊之事給自己添一些樂趣。萬一真有這一日,還要按著實際情況來。


    還是先看著眼前吧!


    林瑜自己知道,姑蘇那邊不能永久地隱瞞下去,這要是換了一個敏銳一點又負責任的好官,他的莊子叫人發覺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這一回的倭寇之亂反而給他提了一個醒。之前,他隻當東番已經盡歸朝廷所屬,如今看來並不是如此。東番與朝廷之間彼此戒備的關係,反而給了林瑜暗度陳倉的機會。


    他並不覺得能將東番給吃下來,盡管他很想。畢竟在很早的時候,他就考慮過要在海外尋一塊島嶼。不需要太大,卻可以完全在他的控製之下,能夠叫他盡情的施展。對外可以扮成海寇,朝廷也管不到。


    隻是一直以來,在海域這一塊完全沒什麽涉及,就算是林瑜也不能憑空變出海島來安置自己的莊子。


    這一回,他還是擔了風險的。


    原本他是想著先去東番買海船,海圖這種東西是不可能有的。但是,林瑜本來也用不上買,他自己就有、甚至可以說他手裏的是這個世界上最詳細的海圖。


    對他來說,東番是一個合適的跳板。按照一開始的計劃,海船買回來,如果可以就從東番出發,向北行去。不過兩百公裏,就能抵達林瑜心目中的島嶼群。


    是的,他計劃中的海外據點,就是後世被稱為釣魚島的島嶼群,這時候這個島嶼還被叫做釣魚台,島嶼上是不是真的無人暫時不得而知。


    釣魚台就地理位置而言是非常要緊的軍事要塞,隻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多少人關注它這方麵的功用。


    它北望琉球、倭國,南看東番,向西就是大陸,本身資源也很豐富。附近還有著四個附屬島嶼,並不需要向主島一樣開發,住上多少人。隻要能駐守一到兩個小隊,與主島相互守望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很合適的地方。


    但是,林瑜也說不準這時候的釣魚台是不是真的無人,還是在東番的影響之下,或者,上麵幹脆就住著海盜。若是前者,少不得一頓扯皮,林瑜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大了。但若是後者的話,相對來講,事情反而變得簡單了。


    如今,出現在興化府的鄭翼一行人卻正是瞌睡送來的枕頭。


    有時候,就算是林瑜也會想,這一輩子的老天爺是不是太善待他了。他一步步走到如今,除了自身的實力,不得不說時運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原本姑蘇送來的這百二十個漢子並沒經歷過海戰,當然,陸戰也不曾有過。林瑜唯一能仰仗的,就是他們手裏的新式燧發槍,以及充足的彈藥。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漢子大多數都是姑蘇本地出身,都不暈船。也經過一定的水麵作戰的訓練,隻是少少幾次,聊做安慰。


    大海和內河的差距太大,並不是些許幾次訓練能彌補地過來。


    所以,隻要能和東番達成一定的同盟,他就能將這一次有可能的損失降到最小。


    再次之前,必須先確定一下如今釣魚台上的情況到底如何了,林瑜在腦海中的海域圖上那個島嶼群的位置劃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圈。


    第72章


    建寧府這一回的大比放榜氣氛不必從前。


    中了的固然狂喜,但是在大街小巷都議論著隔壁福寧州的倭寇之亂的時候, 就算是一大喜事也隻能躲在房間裏頭偷偷高興。


    特別是那些福寧州甚至於就是壽寧縣來的生員, 可謂是人心惶惶了。


    現在的讀書人五體不勤的多,像聶桓這樣日日聞雞起舞的已經是異類。也許是偶像效應, 在聽他說過他們的林知府數十年早起練武, 從未有一日懈怠之後, 這個院子裏的秀才舉子們也跟著聶桓開始鍛鍊起來。


    還別說, 一開始的確吃力, 過了一段日子之後, 不敢說身輕體健,至少那些個身板纖弱的書生臉上已經有了一些健康的紅潤來。


    用聶桓的話說,就算倭寇來襲, 最起碼能跑得過其他的書生了。


    “聶兄快別玩笑了。”其中體格最好的一個,拿過熱巾帕擦了擦滿是汗的頭臉脖子, 道,“區區倭寇, 怎麽能跑進建寧府來。”


    邊上的讀書人紛紛點頭,很是贊同的模樣, 隻是剛結束的他們實在是沒有餘力去反駁聶桓的嘲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拍個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拍個西瓜並收藏(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