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盡情享受人間極樂的時候,一場針對大秦的陰謀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楚魏、魏趙、楚趙正在積極接洽,韓國也是態度曖昧。


    唯有燕國,現在在尋找名將,準備複仇!


    燕王喜表示,現在別跟寡人談什麽攻秦,除非趙國把寡人的城池還回來。


    自從繼位,十幾年啦!被你們趙國欺負個沒完了,這次真的忍無可忍了。


    與其找自己的原因,不如指責他人,燕王喜就是這種人。


    至於趙國這邊,趙悼襄王已經徹底不將燕國放在眼裏了,事實已經證明了,燕國不過是跳梁小醜,寡人處理小小的燕國,不過是隨手的事罷了。


    現在他最憂慮的是李牧的事,在捧殺的風吹了一段時間後,現在憂慮的話也開始在趙悼襄王的耳邊響起。


    主要是李牧的態度也很讓趙悼襄王憂慮,整個邯鄲風吹成這樣,李牧竟然一點反應也沒有,這是不是默認他有這種想法?


    還是這陣風就是他放出來試探的?


    李牧真想入主中樞?他想幹嘛?


    趙悼襄王想著去年李牧見死不救,抗命不從的事情,又想想李牧如今的軍中勢力,已經幾天睡不好了。


    人的本性就是這樣,尤其是君主,你的功勞寡人未必記住,但是你的不好,一定記得清楚,而且是越來越清楚。


    這件事倒還真怪不得李牧,邯鄲城中流傳的風聲風雨,在李牧看來都是事實啊!


    去年我掃滅諸多蠻夷,使北疆二十年無憂;馬不停蹄南下抗魏,解大趙之危;又馬不停蹄北上擊燕,得城池十餘座,今年更是領兵拿下燕國三十餘城,還得了大批軍需和糧草,大大緩解了國內災荒,毫不謙虛的說,三十年內趙國也沒任何人的軍功大過我了。


    我都在雁門吹風吃沙十幾年了,現在立下不世之功,雁門短期內也絕無蠻夷之患,也該讓我回歸朝堂了,不說相國,起碼大將軍的位子也該讓我坐一坐嘛。


    北疆雖然也可以,但是在中樞朝堂才能更好發揮我的能力嘛。


    對邯鄲的風聲李牧還心中暗喜,想不到我李牧多年不在中樞,竟然還是有這麽多有識之士記得我,還想著讓我來拜相封將,天底下還是明眼人多啊,謝謝啊!


    也是因為如此,李牧沒有製止這股不知從哪裏傳出來的謠言,更沒有上疏辯解,反而信心滿滿,滿腔期待的等待大王的任命。


    真不知道大王會怎麽樣犒勞我的功勞,到底是拜相,還是封將呢?不會給我封君吧?!


    李牧甚至都不知道跑關係,就這麽期待著。


    此時趙悼襄王秘密召集了自己的核心團隊,郭開、建信君、武襄君三人。


    三人到了以後便問道:“諸卿,你們對現在外界關於李牧的謠言怎麽看?”


    說完便不動聲色的看著幾人。


    在場幾人都是人精,哪裏不明白,一句話兩個關鍵詞,大王早已經擺明了態度,況且此事關乎個人根本利益,嗯、還有信譽。


    幾人自然知道該怎麽做。


    況且該怎麽做,幾人早就通過氣了。


    建信君率先開口:“大王,李將軍戰功赫赫,豈可不賞,而李將軍更是當世名將,有他坐鎮邯鄲,大趙無憂矣。”


    建信君笑道:“這一點,李將軍坐鎮北疆十幾年,將北疆打理的鐵板一塊,堅不可摧,已經充分證明了李將軍不隻是會領兵打仗,即便理政安民也是輕而易舉,大王,大趙有李牧將軍,實乃大趙之幸,大王之幸啊。”


    “若李將軍願意,臣願退位讓賢,請李將軍為右相。”


    趙悼襄王眉頭沒忍住皺了皺,什麽叫李將軍願意?


    趙悼襄王不置可否,眼光看向武襄君樂乘,武襄君樂乘也是誇讚道:“李將軍戰功赫赫,其能十倍於臣,近兩年之戰威震諸國,有李將軍坐鎮大趙,臣甘居其下聽其調遣。”


    “不過、”


    說到這裏,樂乘猶豫不好開口,趙悼襄王催促道:“卿有何不可言之事,諸卿皆寡人心腹,但說無妨。”


    樂乘歎息一聲:“那臣就說了,李將軍之能自然是無可指摘的,但是李將軍久居北疆,北疆民風彪悍,李將軍麾下皆虎狼兵卒,除了他無人可以懾服軍心,若是李將軍坐鎮邯鄲,不知北疆大軍該如何是好?”


    “若無人看管,必然是要出亂子,若是一同駐紮邯鄲,也是多有不合。”


    “這是個問題啊。”


    趙悼襄王點了點頭,看向郭開,郭開緊皺著眉頭:“相國大人和武襄君所言甚是,但是臣有一事頗為憂慮。”


    趙悼襄王急忙問道:“卿有何慮?”


    郭開道:“臣無意指摘李將軍品格,但是臣還聽聞了一條謠言,實在不敢大意,臣聽聞最近邯鄲城中謠言是李將軍派人散布的,若此事為真,那真不知李將軍是有何意。”


    “而且臣對李將軍的所作所為一直頗有疑慮。”


    “昔年先王委任李將軍坐鎮北疆,整個北疆官吏都由其任免,大小軍政之權皆由李將軍一手把握,結果數年寸功未立,匈奴來去自如,不受損傷,於是越發勢大。”


    “先王當年便要求李將軍出軍,但是李將軍依舊如故,後來召其回朝,另派他人鎮守北疆,卻是大亂,北疆軍民皆不聽號令,先王無奈,隻得再派李將軍。”


    “但是李將軍卻如秦國白起一般自稱患病,堅決不出,強求先王許其北疆軍政大權,並且一應對敵之策皆任其施為,先王寬厚,允了李將軍。”


    “然後李將軍還是如故,與匈奴互不相犯,直到去年,大王召李將軍回援,對王令竟然還是視若無睹,隻派了幾千人支援。”


    “說是對敵匈奴,在北疆卻是節節敗退,說是誘敵深入,但是若非秦國派兵援助,戰況實在堪憂。”


    “燕國不過弱國,大趙曆來攻燕皆無不勝,隻要沒有他國插手,燕國對於大趙不過是予取予求。”


    “可李將軍卻借此功勞,暗中散布謠言,這實在令人不得不為之憂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吃就吃牛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吃就吃牛肉並收藏秦時明月之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