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11-----------------------
楊杏佛的遺體大殮儀式。此後,他經常受到特務的盯梢。當時他每天上下班 要4次往返通過法國公園,尤其在晚上,比較荒涼。朋友們認為這樣危險太 大,勸韜奮暫時離開中國。7月中旬,他出國考察,開始了歷時兩年流亡生 涯。5個月後, 《生活》周刊被查封。 1933年8月7日,韜奮到達他球環考察的第一站義大利。10天後到瑞士, 再到巴黎。9月3日抵達倫敦。他在倫敦住了4個月,於 1934年2月回到巴 黎,然後經比利時、荷蘭到柏林。4月18日,他又回到倫敦。7月14日,他 乘船去蘇聯參觀訪問兩個月,於9月27日第三次回到倫敦。1935年5月11 日去美國,因為“《新生》事件”的發生於8月提前回國。 在兩年的流亡生活中,韜奮實地考察了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 的蘇聯。特別是在倫敦,他除了在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聽課外,他還花了 很多時間在著名的倫敦博物館圖書館,如饑似渴地攻讀馬列著作和其他進步 書刊。後來他把這些讀書筆記整理編譯成 《讀書偶譯》出版。 在忙碌的旅途中,韜奮仍不忘拿起筆去記錄各國的見聞,探索救國救民 的真理。他以通訊方式寫了大量文章在國內發表,這就是後來出版的三集《萍 蹤寄語》。第一集主要寫英國,第二集主要寫德國,第三集全部寫蘇聯,共 約37萬字。這些文章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旅途的所見所聞進行了深刻分 析,加上他的文筆優美生動,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這些作品教育了成千上 萬的中國青年,使他們了解了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出路。當然,韜奮自 己也因此開拓了視野,堅定了鬥誌。 在異國他鄉的韜奮,仍舊擺脫不了國民黨政府的幹擾迫害。就在他離開 上海後不久,國民黨特務在社會上造謠,胡說韜奮的出國費用是從援助馬占 山的製服款中 “剋扣”而來的。為了粉碎這種卑鄙的汙衊, 《生活》周刊社 把清點捐款的會計證明書和馬占山的親筆收據登報公布。 1934年8月,因為國民黨特務的盯梢,韜奮錯過了一次會見高爾基的機 會。當時蘇聯正在召開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韜奮恰好在莫斯科參觀,並帶 上了給高爾基的一件禮物。8月5日,在一所學校的花園裏,韜奮和旅居蘇 聯的中共黨員蕭三坐在長椅上剛說了幾句話,就見一個中國人湊到跟前,裝 模作樣的向蕭三 “請教”。韜奮認識此人,知道他是國民黨特務。這個特務 在他倆旁邊站了一會兒,才悄悄走開。韜奮趁機趕忙對蕭三說: “我很快就 回國去……在這裏說話,都有些不方便呢。”他邊說邊指著那個走不很遠的 特務。蕭三當即會意,隻是覺得韜奮不能參加全蘇作家代表會非常遺憾。韜 奮同樣感到十分可惜。他從包裏拿出一部厚厚的 《革命文豪高爾基》交給蕭 三說:請將我編的這本書轉交給高爾基先生。”蕭三接過一看,上麵已經用 英、中文題好了 “敬贈高爾基先生——鄒韜奮”。蕭三非常高興,認為在這 個時候,中國文化界的優秀代表給高爾基獻上這樣珍貴的禮物,是最合適不 過的了。這時候,那個盯梢的特務又走來了,他們隻好握手而別。 韜奮後來去倫敦、美國遊歷。他在美國考察期間,國內發生了“《新生》 事件”。原來,在韜奮出國約半年, 《生活》周刊被封約兩個月後,由杜重 遠、艾寒鬆主編的 《新生》出版了。《新生》周刊繼承和發揚了《生活》周 刊的光榮傳統,堅決主張抗日救國,反對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1935年5 月4日,《新生》周刊發表艾寒鬆用“易水”筆名寫的《閑話皇帝》一文。 第二天,上海日文報紙以頭條新聞宣稱 《新生》周刊“侮辱天皇”。接著, 日本浪人還在上海街頭遊行鬧事。日本侵略者以“妨礙邦交”為藉口,要求
----------------------- page 12-----------------------
國民黨政府查辦。國民黨政府竟然不顧自己的有關機構審查過 《閑話皇帝》 的事實,迫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淫威,竟然將《新生》主編杜重遠判處14個月 的徒刑,並勒令《新生》停刊。這還不夠,國民黨政府還特別頒布了所謂《敦 睦邦交令》,以討好日方。這就是轟動一時的 “《新生》事件”。 7月11日,韜奮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看到詳細描述“《新生》事件” 的發生及杜先生含冤入獄的報導, “初則為之驚愕,繼則為之神傷,珠淚奪 眶而出,恨不能立生雙翼飛至獄中,抱著杜先生向他極力安慰一番”。他立 即跑到電報局去打了一個電報慰問獄中的杜重遠,並決定馬上回國。 8月27日,韜奮乘船回到上海。“一到碼頭別的事都來不及聞問,第一 件事即將行李交與家人之外,火速乘一輛汽車奔往杜先生獄中去見他。剛踏 進他的門檻,已不勝其悲感,兩行熱淚往下直滾,話在喉裏都不大說得出來!” 然後,他又跑到生活書店,和闊別兩年多的同事歡聚。從此,他以嶄新的戰 鬥姿態和更加旺盛的熱情,積極投入爭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偉大鬥爭。 四、 《大眾生活》 1935年11月16日,韜奮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周刊。這實際上是恢 復先後被國民黨政府查封的 《生活》和《新生》,重新擎起抗日救亡的旗幟。 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發表了 “八一宣言”和關於華北問題的宣言。 《大眾 生活》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鮮明地提出 “團結抗日,民主自由”的 主張,有力地推進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韜奮在發刊詞中鄭重宣布 《大眾 生活》的三大目標為: “力求民族解放的實現,封建殘餘的剷除,個人主義 的克服”。這標誌著韜奮已經同資產階級思想徹底決裂,確立了共產主義世 界觀。 鑑於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被查封,一位讀者來信勸他在文字上要“慎 重”,希望 《大眾生活》不要“中途夭折”。韜奮一方麵感謝這位讀者的好 意,另一方麵坦率地表明了自己堅定的立場:“我們也和先生一樣地希望著, 不過當然還要以不投降黑暗勢力為條件,因為無條件的生存,同流合汙,助 桀為惡的生存,雖生猶死,乃至不如死。”《大眾生活》第1卷第4期在《大 眾信箱》專欄中表示,要 “在民族解放大眾解放的大目標之下,努力於‘一 部分’和 ‘一種’的工作”,“前赴後繼地向前邁進,決心幹到底,一息尚 存,決不罷休。” 韜奮在主辦 《大眾生活》時,力求發揚《生活》的優點,克服其缺點, 從內容到形式都做了許多改進。因此, 《大眾生活》的觀點更加鮮明正確, 編排更加生動活潑,文字更加通俗易懂,深受讀者歡迎。他們平均每天收到 讀者來信100封左右。曾有1個月收到來信1萬多封。韜奮是怎樣處理這些 信件的呢?他說: “我每天差不多要用全個半天來看信,”“有五六個同事 全天為著信件事幫我的忙,還有時來不及。”對此,他一點也不覺得麻煩, 反而說 “這是一件極有興味的工作”,要“用全付精神答覆”。編輯部做了 一個卡片箱,專門收藏廣大讀者的通訊處。韜奮曾描繪過他這段緊張的工作 歷程: “我的工作,我的經歷,我的思想,我的感觸好像正在緊接著開演的 電影,緊張得我透不過氣來!”但是,令韜奮和同事們感到快慰的是雜誌一 開始就銷了15萬份。 12月9日,在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運動。這場偉大的抗日救亡 運動,是在華北危在旦夕的時候,北平的愛國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 動的。消息傳到上海,韜奮和 《大眾生活》立即給以熱烈的聲援。從第1卷
楊杏佛的遺體大殮儀式。此後,他經常受到特務的盯梢。當時他每天上下班 要4次往返通過法國公園,尤其在晚上,比較荒涼。朋友們認為這樣危險太 大,勸韜奮暫時離開中國。7月中旬,他出國考察,開始了歷時兩年流亡生 涯。5個月後, 《生活》周刊被查封。 1933年8月7日,韜奮到達他球環考察的第一站義大利。10天後到瑞士, 再到巴黎。9月3日抵達倫敦。他在倫敦住了4個月,於 1934年2月回到巴 黎,然後經比利時、荷蘭到柏林。4月18日,他又回到倫敦。7月14日,他 乘船去蘇聯參觀訪問兩個月,於9月27日第三次回到倫敦。1935年5月11 日去美國,因為“《新生》事件”的發生於8月提前回國。 在兩年的流亡生活中,韜奮實地考察了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 的蘇聯。特別是在倫敦,他除了在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聽課外,他還花了 很多時間在著名的倫敦博物館圖書館,如饑似渴地攻讀馬列著作和其他進步 書刊。後來他把這些讀書筆記整理編譯成 《讀書偶譯》出版。 在忙碌的旅途中,韜奮仍不忘拿起筆去記錄各國的見聞,探索救國救民 的真理。他以通訊方式寫了大量文章在國內發表,這就是後來出版的三集《萍 蹤寄語》。第一集主要寫英國,第二集主要寫德國,第三集全部寫蘇聯,共 約37萬字。這些文章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旅途的所見所聞進行了深刻分 析,加上他的文筆優美生動,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這些作品教育了成千上 萬的中國青年,使他們了解了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出路。當然,韜奮自 己也因此開拓了視野,堅定了鬥誌。 在異國他鄉的韜奮,仍舊擺脫不了國民黨政府的幹擾迫害。就在他離開 上海後不久,國民黨特務在社會上造謠,胡說韜奮的出國費用是從援助馬占 山的製服款中 “剋扣”而來的。為了粉碎這種卑鄙的汙衊, 《生活》周刊社 把清點捐款的會計證明書和馬占山的親筆收據登報公布。 1934年8月,因為國民黨特務的盯梢,韜奮錯過了一次會見高爾基的機 會。當時蘇聯正在召開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韜奮恰好在莫斯科參觀,並帶 上了給高爾基的一件禮物。8月5日,在一所學校的花園裏,韜奮和旅居蘇 聯的中共黨員蕭三坐在長椅上剛說了幾句話,就見一個中國人湊到跟前,裝 模作樣的向蕭三 “請教”。韜奮認識此人,知道他是國民黨特務。這個特務 在他倆旁邊站了一會兒,才悄悄走開。韜奮趁機趕忙對蕭三說: “我很快就 回國去……在這裏說話,都有些不方便呢。”他邊說邊指著那個走不很遠的 特務。蕭三當即會意,隻是覺得韜奮不能參加全蘇作家代表會非常遺憾。韜 奮同樣感到十分可惜。他從包裏拿出一部厚厚的 《革命文豪高爾基》交給蕭 三說:請將我編的這本書轉交給高爾基先生。”蕭三接過一看,上麵已經用 英、中文題好了 “敬贈高爾基先生——鄒韜奮”。蕭三非常高興,認為在這 個時候,中國文化界的優秀代表給高爾基獻上這樣珍貴的禮物,是最合適不 過的了。這時候,那個盯梢的特務又走來了,他們隻好握手而別。 韜奮後來去倫敦、美國遊歷。他在美國考察期間,國內發生了“《新生》 事件”。原來,在韜奮出國約半年, 《生活》周刊被封約兩個月後,由杜重 遠、艾寒鬆主編的 《新生》出版了。《新生》周刊繼承和發揚了《生活》周 刊的光榮傳統,堅決主張抗日救國,反對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1935年5 月4日,《新生》周刊發表艾寒鬆用“易水”筆名寫的《閑話皇帝》一文。 第二天,上海日文報紙以頭條新聞宣稱 《新生》周刊“侮辱天皇”。接著, 日本浪人還在上海街頭遊行鬧事。日本侵略者以“妨礙邦交”為藉口,要求
----------------------- page 12-----------------------
國民黨政府查辦。國民黨政府竟然不顧自己的有關機構審查過 《閑話皇帝》 的事實,迫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淫威,竟然將《新生》主編杜重遠判處14個月 的徒刑,並勒令《新生》停刊。這還不夠,國民黨政府還特別頒布了所謂《敦 睦邦交令》,以討好日方。這就是轟動一時的 “《新生》事件”。 7月11日,韜奮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看到詳細描述“《新生》事件” 的發生及杜先生含冤入獄的報導, “初則為之驚愕,繼則為之神傷,珠淚奪 眶而出,恨不能立生雙翼飛至獄中,抱著杜先生向他極力安慰一番”。他立 即跑到電報局去打了一個電報慰問獄中的杜重遠,並決定馬上回國。 8月27日,韜奮乘船回到上海。“一到碼頭別的事都來不及聞問,第一 件事即將行李交與家人之外,火速乘一輛汽車奔往杜先生獄中去見他。剛踏 進他的門檻,已不勝其悲感,兩行熱淚往下直滾,話在喉裏都不大說得出來!” 然後,他又跑到生活書店,和闊別兩年多的同事歡聚。從此,他以嶄新的戰 鬥姿態和更加旺盛的熱情,積極投入爭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偉大鬥爭。 四、 《大眾生活》 1935年11月16日,韜奮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周刊。這實際上是恢 復先後被國民黨政府查封的 《生活》和《新生》,重新擎起抗日救亡的旗幟。 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發表了 “八一宣言”和關於華北問題的宣言。 《大眾 生活》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鮮明地提出 “團結抗日,民主自由”的 主張,有力地推進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韜奮在發刊詞中鄭重宣布 《大眾 生活》的三大目標為: “力求民族解放的實現,封建殘餘的剷除,個人主義 的克服”。這標誌著韜奮已經同資產階級思想徹底決裂,確立了共產主義世 界觀。 鑑於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被查封,一位讀者來信勸他在文字上要“慎 重”,希望 《大眾生活》不要“中途夭折”。韜奮一方麵感謝這位讀者的好 意,另一方麵坦率地表明了自己堅定的立場:“我們也和先生一樣地希望著, 不過當然還要以不投降黑暗勢力為條件,因為無條件的生存,同流合汙,助 桀為惡的生存,雖生猶死,乃至不如死。”《大眾生活》第1卷第4期在《大 眾信箱》專欄中表示,要 “在民族解放大眾解放的大目標之下,努力於‘一 部分’和 ‘一種’的工作”,“前赴後繼地向前邁進,決心幹到底,一息尚 存,決不罷休。” 韜奮在主辦 《大眾生活》時,力求發揚《生活》的優點,克服其缺點, 從內容到形式都做了許多改進。因此, 《大眾生活》的觀點更加鮮明正確, 編排更加生動活潑,文字更加通俗易懂,深受讀者歡迎。他們平均每天收到 讀者來信100封左右。曾有1個月收到來信1萬多封。韜奮是怎樣處理這些 信件的呢?他說: “我每天差不多要用全個半天來看信,”“有五六個同事 全天為著信件事幫我的忙,還有時來不及。”對此,他一點也不覺得麻煩, 反而說 “這是一件極有興味的工作”,要“用全付精神答覆”。編輯部做了 一個卡片箱,專門收藏廣大讀者的通訊處。韜奮曾描繪過他這段緊張的工作 歷程: “我的工作,我的經歷,我的思想,我的感觸好像正在緊接著開演的 電影,緊張得我透不過氣來!”但是,令韜奮和同事們感到快慰的是雜誌一 開始就銷了15萬份。 12月9日,在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運動。這場偉大的抗日救亡 運動,是在華北危在旦夕的時候,北平的愛國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 動的。消息傳到上海,韜奮和 《大眾生活》立即給以熱烈的聲援。從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