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 作者:韓石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北京大學來的朋友和我說,從前章士釗曾每月津貼現代評論社二千元,還有張嘉聽說也津貼不少。如此言不假,則西瀅與現代評論社諸公之為章士釗吶喊,捧場,當是天職。但要捧章士釗,何必說女學生可以叫局呢,這明白的是風馬牛。就是我,佩服你們——格外是魯迅先生和豈明先生的我,也不無疑義。可是豈明真會捏造事實嗎?!這又使我猶豫了。
川島自以為是事中人,無所不知,尤其是這樣一個可以顯示自己在語絲派裏地位的機會,怎肯輕易放過。信較長,前後都有許多話,主要是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閑話事件的餘波(4)
1叫局問題——我也聽說是陳源教授所說。在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午後六點的時節,北京什剎海會賢堂樓窗口張鳳舉先生和我說的,同時聽見這話的有一位是你的同宗。這一天正是現代評論第二十五期出版的一日,因為說道“流言”問題,張先生順便和我談起西瀅對於女師大學生的態度。這一點豈明先生已經在晨報副刊說明“不是現代評論社的別一位”說的,大概還是在指西瀅,或者因為“此公”在裝紳士,局外人看來神似曖昧。本來這種文句隻有豈明先生自己有些“刀鋒”脾氣才能看懂。
2津貼問題——據說現代評論社開辦時,確曾由章士釗經手弄到一千元,大概不是章士釗自己掏腰包的,來路我也不明。至於張嘉是否也津貼則我不得而知,大概金城銀行每月送點gg費是有的,張嘉是中國銀行的,你弄錯了。不過我也是耳食之言,兩千元倒是不止的。據說,章士釗經手一千元之外,國民黨亦曾津貼一千元,還有二百元是武昌某大學校長送的。那麽,1000+1000+200=2200。
這樣的話本來是為《語絲》張目的,不料周作人看了,還覺得不過癮,又給川島寫來信,在《語絲》六十九期刊出。前麵先說,那個“閑話……閑話”事件,自從徐誌摩高呼“帶住!”以後,他以為已經完結了,現在因為令友的懷疑又引起討論,這是出於他意表之外的。關於川島的答問,他有兩點要說明一下,因為都與他略有關係。他是這樣認為的:
一、關於“刀筆”的話。我聲明“不是現代評論社的別一位”說的,因為這是替陳源先生以外的人辨明,是由我負責說的,我始終沒有聽到關於他們諸位的流言。替陳源先生辨明的話,則是根據c君後來告訴我的話。我不能將陳源先生和別的各位同樣地代為聲明,所以分別言之,倘若以為這裏有陷害良善之意,則未免冤乎枉哉也。
二、語絲的gg。我做了那個gg之後,屢次聽人家非難,說有指斥現代評論的嫌疑。現代評論進款二千元的流言我也早已聽到,不過我也並不留意;這幹我屁事呢?用別人的錢的期刊天下多著哩,況且這是一種北京所多的“流言”。不過語絲之不用別人錢卻係事實,不妨拿來發表,不管人家用不用或用的多少。我的意思像那打拳的一樣,隻是吹吹自家的法螺,推銷堆在麵前的跌打損傷膏藥,並不是在罵人,這一點要請王君諒解。但是因為我是刑名事業的同鄉的緣故,我的文章裏都有陰險的暗示,以致得罪了人,那麽這也是沒法,將來或者隻好將gg改過。
畢竟是周作人,不管什麽時候,他的風度和理性,真是同樣的好極了。接下來說,你說我在裝紳士,這或者是對的。我絕不是紳士,但是有一種錢玄同式的“端午吃月餅,中秋吃粽子”的怪脾氣,有時候喜歡學學紳士,雖然不擺架子,卻想擺身份。日前讀《獨步病床錄》第二卷,有一節是這樣寫的:“不恥敵多,但須選為敵之人。如有卑鄙之敵,即此已是敗北,已是恥辱了。”這雖是老生常談,卻令我很是佩服。我寧願人家疑我是造陳源先生的流言,而不願再吵鬧下去。這是我所以做偽君子的緣故。落款時間是十五年三月一日。
應當說,周作人這種雖敗猶榮的樣子,還是令人敬重的。放在魯迅身上,連這樣護麵子的話,都不會說,什麽時候都是理直而氣壯。這或許是兄弟兩人最大的不同。
胡適來信調停(1)
這一段時間,胡適在外地,不在北京,但他一直關注北京的這場“閑話事件”。當時的胡適,聲望已經很高,他是有大誌的人,覺得要在中國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不管是陳西瀅、徐誌摩,還是周家兄弟,都是可借用之才。現在這樣劍拔弩張的,不利於將來的文學大業,有必要勸說一番,讓他們化幹戈為玉帛,團結起來,為共同的理想而奮鬥,不要在枝節問題上傷了和氣。他剛從南方回到天津,還沒有到北京,就在天津的裕中飯店裏,給魯迅、周作人、陳西瀅三人寫了一封信。
這是一封精心構思的信。他清楚,魯迅和周作人,都知道他和陳西瀅是好朋友,抬頭先將周氏兄弟放在前麵,將陳西瀅放在後麵。再就是,這三個人裏頭,魯迅是最不好說話的,便以剛剛看過的魯迅的《熱風》裏的話做引子。一開頭先說,昨天在天津旅館裏讀魯迅的《熱風》,在第三十三頁至三十四頁上讀到這樣一段:
所以我時常害怕,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川島自以為是事中人,無所不知,尤其是這樣一個可以顯示自己在語絲派裏地位的機會,怎肯輕易放過。信較長,前後都有許多話,主要是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閑話事件的餘波(4)
1叫局問題——我也聽說是陳源教授所說。在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午後六點的時節,北京什剎海會賢堂樓窗口張鳳舉先生和我說的,同時聽見這話的有一位是你的同宗。這一天正是現代評論第二十五期出版的一日,因為說道“流言”問題,張先生順便和我談起西瀅對於女師大學生的態度。這一點豈明先生已經在晨報副刊說明“不是現代評論社的別一位”說的,大概還是在指西瀅,或者因為“此公”在裝紳士,局外人看來神似曖昧。本來這種文句隻有豈明先生自己有些“刀鋒”脾氣才能看懂。
2津貼問題——據說現代評論社開辦時,確曾由章士釗經手弄到一千元,大概不是章士釗自己掏腰包的,來路我也不明。至於張嘉是否也津貼則我不得而知,大概金城銀行每月送點gg費是有的,張嘉是中國銀行的,你弄錯了。不過我也是耳食之言,兩千元倒是不止的。據說,章士釗經手一千元之外,國民黨亦曾津貼一千元,還有二百元是武昌某大學校長送的。那麽,1000+1000+200=2200。
這樣的話本來是為《語絲》張目的,不料周作人看了,還覺得不過癮,又給川島寫來信,在《語絲》六十九期刊出。前麵先說,那個“閑話……閑話”事件,自從徐誌摩高呼“帶住!”以後,他以為已經完結了,現在因為令友的懷疑又引起討論,這是出於他意表之外的。關於川島的答問,他有兩點要說明一下,因為都與他略有關係。他是這樣認為的:
一、關於“刀筆”的話。我聲明“不是現代評論社的別一位”說的,因為這是替陳源先生以外的人辨明,是由我負責說的,我始終沒有聽到關於他們諸位的流言。替陳源先生辨明的話,則是根據c君後來告訴我的話。我不能將陳源先生和別的各位同樣地代為聲明,所以分別言之,倘若以為這裏有陷害良善之意,則未免冤乎枉哉也。
二、語絲的gg。我做了那個gg之後,屢次聽人家非難,說有指斥現代評論的嫌疑。現代評論進款二千元的流言我也早已聽到,不過我也並不留意;這幹我屁事呢?用別人的錢的期刊天下多著哩,況且這是一種北京所多的“流言”。不過語絲之不用別人錢卻係事實,不妨拿來發表,不管人家用不用或用的多少。我的意思像那打拳的一樣,隻是吹吹自家的法螺,推銷堆在麵前的跌打損傷膏藥,並不是在罵人,這一點要請王君諒解。但是因為我是刑名事業的同鄉的緣故,我的文章裏都有陰險的暗示,以致得罪了人,那麽這也是沒法,將來或者隻好將gg改過。
畢竟是周作人,不管什麽時候,他的風度和理性,真是同樣的好極了。接下來說,你說我在裝紳士,這或者是對的。我絕不是紳士,但是有一種錢玄同式的“端午吃月餅,中秋吃粽子”的怪脾氣,有時候喜歡學學紳士,雖然不擺架子,卻想擺身份。日前讀《獨步病床錄》第二卷,有一節是這樣寫的:“不恥敵多,但須選為敵之人。如有卑鄙之敵,即此已是敗北,已是恥辱了。”這雖是老生常談,卻令我很是佩服。我寧願人家疑我是造陳源先生的流言,而不願再吵鬧下去。這是我所以做偽君子的緣故。落款時間是十五年三月一日。
應當說,周作人這種雖敗猶榮的樣子,還是令人敬重的。放在魯迅身上,連這樣護麵子的話,都不會說,什麽時候都是理直而氣壯。這或許是兄弟兩人最大的不同。
胡適來信調停(1)
這一段時間,胡適在外地,不在北京,但他一直關注北京的這場“閑話事件”。當時的胡適,聲望已經很高,他是有大誌的人,覺得要在中國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不管是陳西瀅、徐誌摩,還是周家兄弟,都是可借用之才。現在這樣劍拔弩張的,不利於將來的文學大業,有必要勸說一番,讓他們化幹戈為玉帛,團結起來,為共同的理想而奮鬥,不要在枝節問題上傷了和氣。他剛從南方回到天津,還沒有到北京,就在天津的裕中飯店裏,給魯迅、周作人、陳西瀅三人寫了一封信。
這是一封精心構思的信。他清楚,魯迅和周作人,都知道他和陳西瀅是好朋友,抬頭先將周氏兄弟放在前麵,將陳西瀅放在後麵。再就是,這三個人裏頭,魯迅是最不好說話的,便以剛剛看過的魯迅的《熱風》裏的話做引子。一開頭先說,昨天在天津旅館裏讀魯迅的《熱風》,在第三十三頁至三十四頁上讀到這樣一段:
所以我時常害怕,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