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汙名
古穿今,滿級綠茶卷爆娛樂圈 作者:煙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守在眾生塔十年?
明歌見他麵容淒苦沉鬱,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風家護衛,身子發顫地扶著桌案,感到刺骨的寒意。
十年,風三都出現了,他卻沒有出現。
秋慕白沒有說謊,他真的死了,死了十年,死在陰冷潮濕的地宮。
明歌看向他,聲音嘶啞:“風三,你慢慢說,從頭開始說。”
風三低下頭,眼睛通紅,從哪裏開始說起,那要從前朝陛下在紫宸殿自戕,秋慕白滅大夏朝,登基為帝開始說起。
如今一切的罪魁禍首就在此地,他卻不能為郎君報仇,甚至還要阻止女娘為郎君報仇,何其荒謬。
“高祖陛下登基以後,大肆屠殺百年的世家大族,扶持小世家上位,風家就在陛下的獵殺名單裏,家主早就收到郎君的信件,舉家遷往了金陵。
所以盛京城破的時候,風家在金陵,並沒有經曆那場改朝換代的黑暗一夜。”
隻是風家搬遷到金陵太過倉促,很多產業沒有來得及處理,秋慕白登基以後,扶持的小世家就漸漸吞食掉風家在北方的產業,查抄的查抄,吞食的吞食,九洲第一世家風家隻能龜縮在祖籍金陵。
“家主說,若是平平安安也算是萬幸,不過是散盡了家財,隻是高祖陛下登基以後,重啟世家令,所有前去赴宴的世家家主皆命喪盛京,二公子也死在盛京,陛下還派重兵一直守在金陵,盯著風家,郎君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金陵。”
“幾月?”
“一月下旬,正月初十。”
明歌眼眸微潮濕,正月初十,那就是日夜兼程趕回金陵。
“郎君回到風家,隻歇了一日,陛下的鐵甲衛第二日就到了。隨後我便隨郎君入盛京,進了皇城。”風三憤恨地看向高祖陛下,握緊掌中的劍,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曾問郎君,為何不反?為何要任新帝宰割?新帝登基,大肆屠殺,朝堂不穩,人心惶惶,無論是論德行、清名還是實力,郎君都有一戰之力。
那時郎君隻笑了笑,說,九洲已安定,何故要反,以他一人之死能止帝王殺戮之心,便是他的功德修行。
後來郎君深陷囹圄,生死彌留之際,才與我說起天道陣一事,他在陣中看到了推演的九洲未來,大夏朝羸弱,高祖陛下能短短數月就能推翻大夏,結束戰火,若是他選擇起勢,戰火勢必要延續數年,娘子和大月國都會被卷入中洲的戰亂中,命喪中洲。
到時候百姓妻離子散,九洲破碎不堪,這是郎君不願看到的未來,就算他日後成為千古一帝,也不過是踩著鮮血和白骨鑄就的孤獨帝王,所以郎君隻身入盛京,談了一場隻有他和高祖陛下知道的交易。”
風三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帶著一絲追憶的悲痛和釋然。
十年了。他以前不理解郎君,覺得郎君敗就敗在有悲憫之心,不如秋慕白狠辣決斷,不如他有野心有魄力,後來,這十年,他孤獨守在這座眾生塔前,看著日升月落,漸漸理解了郎君的道。
他隻能看到自己的悲歡,郎君看到的是這片蒼穹之下的悲歡。
眾生塔內,一片沉寂,雪越下越大,秋慕白的頭疾也越來越嚴重,雙眼通紅,狀若瘋癲,明歌起身,給他紮了數針,看著他昏死過去,低低問道:“你最後一次見他,是什麽時候?”
風三跪在地上,淚如雨下,哽咽道:“五月裏,高祖陛下一直將郎君囚禁在紫宸殿,廢去了郎君全身修為,抽去了他半身血,讓郎君成為了廢人。
女娘入盛京九洲皆知,我偷偷潛入帝宮,靠著風家秘法,找到郎君,那日夜裏,郎君得知女娘為他入宮,在紫宸殿割掌自戕,血流而死。
郎君說,唯有他死了,女娘才能得自由。
郎君叮囑我,不要將他的死訊告知您,這樣,您就以為他還活著,還有一個念想。若是有一日您忘了他,有了新的生活,便讓我帶著他的骨灰回南疆葬下,若是您一直沒有忘記他,待您百年,我再將骨灰交給您,與您合葬。”
風三扶在地上,渾身發抖地從袖籠裏取出一盒小小的白瓷瓦罐。
那隻是市井上最尋常的白瓷罐,小小一隻,裝的卻是那個世家第一郎君短暫如流星的一生。
明歌雙眼刺痛,背過身去,克製著洶湧的淚水,哽咽道:“是我入宮那一日嗎?”
“是。”
明歌眼眸赤紅,臉頰生疼,低低笑道:“他讀書讀傻了,不想我知道他的死訊,那我如何不受製於人?若我百年以後身死,如何與他合葬?十年,十年,騙了我十年,為何不一直騙下去?”
風三嘴唇都咬出了血來,磕頭道:“郎君臨去時,有交代,若是女娘猜出一切,要殺高祖陛下,便讓屬下以實情告知。
郎君是自願赴死的,與高祖陛下無關。女娘切莫因為殺一人,毀累世功德,那郎君真的死不瞑目。”
明歌仰起臉,看著飄落進來的雪花,死不瞑目,那她也死不瞑目。阿娘從未告訴過她,中洲曆練是這樣艱難的事情,沾惹紅塵是這樣的痛苦。
那人用死在她心尖刻下了血淋淋的三個字:風眠洲。讓她這輩子都困在這困頓中,無法掙脫。
“知道了。”明歌臉色灰敗,朝著他擺了擺手,“把他留下,你去吧,這世上再無風眠洲,也無風家,風三,你也該恢複本名,過你自己的人生。”
風三將那白瓷罐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啞聲道:“女娘日後有何打算?”
明歌抱起地上的白瓷罐,蒼涼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她摩挲著這冰冷刺骨的瓷罐,麵無表情地進內室,等再出來時,手持燭火,燭火跌落在地上,燒起帷幔和書籍,第三十三層塔瞬間就陷入了火中。
一直不敢吱聲的蕭繚臉色驟變,下意識地去扶秋慕白。
風三看著火燒起這座困住了女娘十年的眾生塔,眼底閃過一絲的暢快之意。
“走吧,從此以後,世上再無眾生塔。”明歌看著竄起的火光,轉身決絕地離開眾生塔。
冬日的第一場雪覆蓋了整座盛京城,大雪紛飛之夜,矗立在大相國寺隔壁的眾生塔走水,火光燒紅了半邊天。
大火燒了整整一夜,火勢太大,眾人搶救不及,眼睜睜地看著那座象征神力的高塔燒成了廢墟,城防軍、鐵甲衛、府衙兵圍的水泄不通,據說帝王也親至,發瘋一樣地想要救火中的夢山道人,結果夢山道人和眾生塔一起燒成了灰燼。
這一夜,成為盛京最難捱的一夜,史書都不知如何下筆。
也是從這一夜開始,九洲開始流傳,這是神罰。漸漸的,九洲各地開始流傳,高祖陛下自登基以來推行的所有新政,皆出自“道和”一書,這是世家第一郎君風眠洲自“雅書”之後的新作,裏麵不僅有風郎君的治國之道,還有道家真義,乃是實實在在的天書、奇書和遺書。
高祖陛下不過是竊取了風家郎君治國新政的卑劣帝王,帝王德行有虧,一時之間,九洲熱議。
“聽說眾生塔倒,那場火燒了整整一夜,火光衝天,整個盛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沒錯,說是神罰也不為過,還有人專門以此作畫,被炒作成了名家名畫。”
“真是吃人血饅頭。”
“這世道本就是如此,沒看到高高在上的那位也是吃的人血饅頭嗎?可憐了夢山道人和風家郎君。”
“聽說風家郎君早在十年前就死在了帝宮,風家唯一活著的大公子也出家剃度了,世事無常,誰能想到竟是如此下場?”
“最最可惜的還是風家郎君和孟山道人,我還依稀記得,十多年前,那一對是何等的光彩奪目,可惜了,一個死在了帝宮,一個死在了眾生塔。”
“噓,這話可不興說,如今這事上麵忌諱著呢,若是大家有心,就去金陵城郊的寺廟多燒一炷香,為風郎君和夢山道人捐一盞長明燈,聽說風家大公子就在那裏修行。”
茶樓酒肆裏,茶客們說著眼睛都濕潤了,不能祭拜,隻能去寺廟燒香捐一盞長明燈了。
“金陵城郊的寺廟已經擠的水泄不通了,都是去祭拜的文人和百姓。”
“我聽說江南府有風郎君所著書的手抄本?”
“雅書一直都是天下文人大儒的珍藏,但是風郎君後來寫的這本道和晦澀難懂,被佛道儒三家奉為天書,尋常人根本就看不懂,不過裏麵有一卷是對新政的闡述,通俗易懂,文武百官人手抄了一本。”
“風郎君不愧是九洲第一世家子,往後百年內估計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奇才了。該青史留名。”
“此事禦史台的奏疏都上了不下百封,陛下一直沒點頭,不過點頭是早晚的事情,就連蕭國公都帶頭請願,要追封風家郎君和夢山道人?”
“可惜呀,可惜,好端端的怎麽就生出了一場大火呢?”
眾人無比惋惜。
金陵城外,寺廟的鍾聲遠遠傳來,香客絡繹不絕地前去上香,官道上,謝景煥一行人輕車便服,自泉城一路而來。
“家主,前麵就是落葉亭。”
謝景煥看著不遠處的金陵城,以及落葉亭,心情激蕩,快馬一步上前,遠遠的就見青山枯樹中的落葉亭。
如今正是萬物凋零的寒冬,山也禿了,樹也禿了,這落葉亭也沒有了落葉,隻有一道熟悉的身影站立在寒風中。
“明歌。”謝景煥下馬,看著周身都隱在披風兜帽裏的明歌,悲喜交加。十年了,沒有想到他們還有再見的一日。
明歌取下兜帽,看著越發沉穩英俊的謝氏家主,淡淡頷首:“十年未見,故人依舊。”
謝景煥上前,握著她瘦的可怕的手腕,微微心驚:“我收到你的消息,便快馬加鞭地趕來了。”
眾生塔倒塌,大火燒了一夜,這樣的大事天下震驚,都說夢山道人和眾生塔一起殉道了,以示天降神罰,斥責帝王德行有虧,他得知消息之後,日夜兼程北上,趕往盛京,到了錢塘時正好收到了明歌的傳訊,所以改道來了金陵。
“都說你死在了眾生塔,我就知道,若非詐死,秋慕白怎會放你出盛京。”謝景煥內心隱隱激動歡喜,“明歌,你隨我回泉城吧,師父師娘一直在等你,還有小草也來了,但是她有了身孕,和她夫君一起,腳程比我慢了兩日,還未到。”
明歌靜靜地看著他,十年,她在塔中待的太久,沒有想到小草都成親,有了身孕。
“誰?”
“謝家主,是我。”風三從一邊現出身形,守在落葉亭外。
謝景煥微驚,認出他是風眠洲最心腹的下屬,他竟然未死?
“這是?”謝景煥隱隱猜出眾生塔起火一事另有蹊蹺,看向明歌,驚道,“眾生塔的火是你放的,天降神罰的事情是你傳出去的?風眠洲的清譽也是你恢複的?還有那本道和不會是你寫的吧?”
那本被九洲奉為天書的《道和》,內容何其晦澀難懂,他費勁心思弄到手抄本之後,給師父看過,當時師父就說這本書並非是風眠洲所著,除了對新政的闡述,這本書更多講述的是道家理念,他和師父一致認為有可能是明歌所著。
“是女娘的手段。”隱身在一邊的風三忍不住說道,眼底含著激動的淚水,那夜女娘燒了眾生塔之後,直奔皇陵地宮而去,他跟在後麵看著女娘找遍地宮,隨後南下,緊接著九洲就有了天降神罰的傳言,再然後就是《道和》問世,不足一個月就傳遍九洲,威震朝野,滿朝文武、名家大儒誰不是人手一本手抄本,就這樣,郎君終於沉冤得雪,從高祖陛下手中奪回了原本屬於他的清譽和政績。
高祖陛下德行有虧,天降神罰,眾生塔倒,這些都是他千古帝業上洗不掉的汙點,將世代被後人詬病。
風三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這才是女娘的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奪回了一切。郎君雖死,九洲都將銘記其大義,流芳百世。
明歌見他麵容淒苦沉鬱,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風家護衛,身子發顫地扶著桌案,感到刺骨的寒意。
十年,風三都出現了,他卻沒有出現。
秋慕白沒有說謊,他真的死了,死了十年,死在陰冷潮濕的地宮。
明歌看向他,聲音嘶啞:“風三,你慢慢說,從頭開始說。”
風三低下頭,眼睛通紅,從哪裏開始說起,那要從前朝陛下在紫宸殿自戕,秋慕白滅大夏朝,登基為帝開始說起。
如今一切的罪魁禍首就在此地,他卻不能為郎君報仇,甚至還要阻止女娘為郎君報仇,何其荒謬。
“高祖陛下登基以後,大肆屠殺百年的世家大族,扶持小世家上位,風家就在陛下的獵殺名單裏,家主早就收到郎君的信件,舉家遷往了金陵。
所以盛京城破的時候,風家在金陵,並沒有經曆那場改朝換代的黑暗一夜。”
隻是風家搬遷到金陵太過倉促,很多產業沒有來得及處理,秋慕白登基以後,扶持的小世家就漸漸吞食掉風家在北方的產業,查抄的查抄,吞食的吞食,九洲第一世家風家隻能龜縮在祖籍金陵。
“家主說,若是平平安安也算是萬幸,不過是散盡了家財,隻是高祖陛下登基以後,重啟世家令,所有前去赴宴的世家家主皆命喪盛京,二公子也死在盛京,陛下還派重兵一直守在金陵,盯著風家,郎君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金陵。”
“幾月?”
“一月下旬,正月初十。”
明歌眼眸微潮濕,正月初十,那就是日夜兼程趕回金陵。
“郎君回到風家,隻歇了一日,陛下的鐵甲衛第二日就到了。隨後我便隨郎君入盛京,進了皇城。”風三憤恨地看向高祖陛下,握緊掌中的劍,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曾問郎君,為何不反?為何要任新帝宰割?新帝登基,大肆屠殺,朝堂不穩,人心惶惶,無論是論德行、清名還是實力,郎君都有一戰之力。
那時郎君隻笑了笑,說,九洲已安定,何故要反,以他一人之死能止帝王殺戮之心,便是他的功德修行。
後來郎君深陷囹圄,生死彌留之際,才與我說起天道陣一事,他在陣中看到了推演的九洲未來,大夏朝羸弱,高祖陛下能短短數月就能推翻大夏,結束戰火,若是他選擇起勢,戰火勢必要延續數年,娘子和大月國都會被卷入中洲的戰亂中,命喪中洲。
到時候百姓妻離子散,九洲破碎不堪,這是郎君不願看到的未來,就算他日後成為千古一帝,也不過是踩著鮮血和白骨鑄就的孤獨帝王,所以郎君隻身入盛京,談了一場隻有他和高祖陛下知道的交易。”
風三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帶著一絲追憶的悲痛和釋然。
十年了。他以前不理解郎君,覺得郎君敗就敗在有悲憫之心,不如秋慕白狠辣決斷,不如他有野心有魄力,後來,這十年,他孤獨守在這座眾生塔前,看著日升月落,漸漸理解了郎君的道。
他隻能看到自己的悲歡,郎君看到的是這片蒼穹之下的悲歡。
眾生塔內,一片沉寂,雪越下越大,秋慕白的頭疾也越來越嚴重,雙眼通紅,狀若瘋癲,明歌起身,給他紮了數針,看著他昏死過去,低低問道:“你最後一次見他,是什麽時候?”
風三跪在地上,淚如雨下,哽咽道:“五月裏,高祖陛下一直將郎君囚禁在紫宸殿,廢去了郎君全身修為,抽去了他半身血,讓郎君成為了廢人。
女娘入盛京九洲皆知,我偷偷潛入帝宮,靠著風家秘法,找到郎君,那日夜裏,郎君得知女娘為他入宮,在紫宸殿割掌自戕,血流而死。
郎君說,唯有他死了,女娘才能得自由。
郎君叮囑我,不要將他的死訊告知您,這樣,您就以為他還活著,還有一個念想。若是有一日您忘了他,有了新的生活,便讓我帶著他的骨灰回南疆葬下,若是您一直沒有忘記他,待您百年,我再將骨灰交給您,與您合葬。”
風三扶在地上,渾身發抖地從袖籠裏取出一盒小小的白瓷瓦罐。
那隻是市井上最尋常的白瓷罐,小小一隻,裝的卻是那個世家第一郎君短暫如流星的一生。
明歌雙眼刺痛,背過身去,克製著洶湧的淚水,哽咽道:“是我入宮那一日嗎?”
“是。”
明歌眼眸赤紅,臉頰生疼,低低笑道:“他讀書讀傻了,不想我知道他的死訊,那我如何不受製於人?若我百年以後身死,如何與他合葬?十年,十年,騙了我十年,為何不一直騙下去?”
風三嘴唇都咬出了血來,磕頭道:“郎君臨去時,有交代,若是女娘猜出一切,要殺高祖陛下,便讓屬下以實情告知。
郎君是自願赴死的,與高祖陛下無關。女娘切莫因為殺一人,毀累世功德,那郎君真的死不瞑目。”
明歌仰起臉,看著飄落進來的雪花,死不瞑目,那她也死不瞑目。阿娘從未告訴過她,中洲曆練是這樣艱難的事情,沾惹紅塵是這樣的痛苦。
那人用死在她心尖刻下了血淋淋的三個字:風眠洲。讓她這輩子都困在這困頓中,無法掙脫。
“知道了。”明歌臉色灰敗,朝著他擺了擺手,“把他留下,你去吧,這世上再無風眠洲,也無風家,風三,你也該恢複本名,過你自己的人生。”
風三將那白瓷罐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啞聲道:“女娘日後有何打算?”
明歌抱起地上的白瓷罐,蒼涼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她摩挲著這冰冷刺骨的瓷罐,麵無表情地進內室,等再出來時,手持燭火,燭火跌落在地上,燒起帷幔和書籍,第三十三層塔瞬間就陷入了火中。
一直不敢吱聲的蕭繚臉色驟變,下意識地去扶秋慕白。
風三看著火燒起這座困住了女娘十年的眾生塔,眼底閃過一絲的暢快之意。
“走吧,從此以後,世上再無眾生塔。”明歌看著竄起的火光,轉身決絕地離開眾生塔。
冬日的第一場雪覆蓋了整座盛京城,大雪紛飛之夜,矗立在大相國寺隔壁的眾生塔走水,火光燒紅了半邊天。
大火燒了整整一夜,火勢太大,眾人搶救不及,眼睜睜地看著那座象征神力的高塔燒成了廢墟,城防軍、鐵甲衛、府衙兵圍的水泄不通,據說帝王也親至,發瘋一樣地想要救火中的夢山道人,結果夢山道人和眾生塔一起燒成了灰燼。
這一夜,成為盛京最難捱的一夜,史書都不知如何下筆。
也是從這一夜開始,九洲開始流傳,這是神罰。漸漸的,九洲各地開始流傳,高祖陛下自登基以來推行的所有新政,皆出自“道和”一書,這是世家第一郎君風眠洲自“雅書”之後的新作,裏麵不僅有風郎君的治國之道,還有道家真義,乃是實實在在的天書、奇書和遺書。
高祖陛下不過是竊取了風家郎君治國新政的卑劣帝王,帝王德行有虧,一時之間,九洲熱議。
“聽說眾生塔倒,那場火燒了整整一夜,火光衝天,整個盛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沒錯,說是神罰也不為過,還有人專門以此作畫,被炒作成了名家名畫。”
“真是吃人血饅頭。”
“這世道本就是如此,沒看到高高在上的那位也是吃的人血饅頭嗎?可憐了夢山道人和風家郎君。”
“聽說風家郎君早在十年前就死在了帝宮,風家唯一活著的大公子也出家剃度了,世事無常,誰能想到竟是如此下場?”
“最最可惜的還是風家郎君和孟山道人,我還依稀記得,十多年前,那一對是何等的光彩奪目,可惜了,一個死在了帝宮,一個死在了眾生塔。”
“噓,這話可不興說,如今這事上麵忌諱著呢,若是大家有心,就去金陵城郊的寺廟多燒一炷香,為風郎君和夢山道人捐一盞長明燈,聽說風家大公子就在那裏修行。”
茶樓酒肆裏,茶客們說著眼睛都濕潤了,不能祭拜,隻能去寺廟燒香捐一盞長明燈了。
“金陵城郊的寺廟已經擠的水泄不通了,都是去祭拜的文人和百姓。”
“我聽說江南府有風郎君所著書的手抄本?”
“雅書一直都是天下文人大儒的珍藏,但是風郎君後來寫的這本道和晦澀難懂,被佛道儒三家奉為天書,尋常人根本就看不懂,不過裏麵有一卷是對新政的闡述,通俗易懂,文武百官人手抄了一本。”
“風郎君不愧是九洲第一世家子,往後百年內估計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奇才了。該青史留名。”
“此事禦史台的奏疏都上了不下百封,陛下一直沒點頭,不過點頭是早晚的事情,就連蕭國公都帶頭請願,要追封風家郎君和夢山道人?”
“可惜呀,可惜,好端端的怎麽就生出了一場大火呢?”
眾人無比惋惜。
金陵城外,寺廟的鍾聲遠遠傳來,香客絡繹不絕地前去上香,官道上,謝景煥一行人輕車便服,自泉城一路而來。
“家主,前麵就是落葉亭。”
謝景煥看著不遠處的金陵城,以及落葉亭,心情激蕩,快馬一步上前,遠遠的就見青山枯樹中的落葉亭。
如今正是萬物凋零的寒冬,山也禿了,樹也禿了,這落葉亭也沒有了落葉,隻有一道熟悉的身影站立在寒風中。
“明歌。”謝景煥下馬,看著周身都隱在披風兜帽裏的明歌,悲喜交加。十年了,沒有想到他們還有再見的一日。
明歌取下兜帽,看著越發沉穩英俊的謝氏家主,淡淡頷首:“十年未見,故人依舊。”
謝景煥上前,握著她瘦的可怕的手腕,微微心驚:“我收到你的消息,便快馬加鞭地趕來了。”
眾生塔倒塌,大火燒了一夜,這樣的大事天下震驚,都說夢山道人和眾生塔一起殉道了,以示天降神罰,斥責帝王德行有虧,他得知消息之後,日夜兼程北上,趕往盛京,到了錢塘時正好收到了明歌的傳訊,所以改道來了金陵。
“都說你死在了眾生塔,我就知道,若非詐死,秋慕白怎會放你出盛京。”謝景煥內心隱隱激動歡喜,“明歌,你隨我回泉城吧,師父師娘一直在等你,還有小草也來了,但是她有了身孕,和她夫君一起,腳程比我慢了兩日,還未到。”
明歌靜靜地看著他,十年,她在塔中待的太久,沒有想到小草都成親,有了身孕。
“誰?”
“謝家主,是我。”風三從一邊現出身形,守在落葉亭外。
謝景煥微驚,認出他是風眠洲最心腹的下屬,他竟然未死?
“這是?”謝景煥隱隱猜出眾生塔起火一事另有蹊蹺,看向明歌,驚道,“眾生塔的火是你放的,天降神罰的事情是你傳出去的?風眠洲的清譽也是你恢複的?還有那本道和不會是你寫的吧?”
那本被九洲奉為天書的《道和》,內容何其晦澀難懂,他費勁心思弄到手抄本之後,給師父看過,當時師父就說這本書並非是風眠洲所著,除了對新政的闡述,這本書更多講述的是道家理念,他和師父一致認為有可能是明歌所著。
“是女娘的手段。”隱身在一邊的風三忍不住說道,眼底含著激動的淚水,那夜女娘燒了眾生塔之後,直奔皇陵地宮而去,他跟在後麵看著女娘找遍地宮,隨後南下,緊接著九洲就有了天降神罰的傳言,再然後就是《道和》問世,不足一個月就傳遍九洲,威震朝野,滿朝文武、名家大儒誰不是人手一本手抄本,就這樣,郎君終於沉冤得雪,從高祖陛下手中奪回了原本屬於他的清譽和政績。
高祖陛下德行有虧,天降神罰,眾生塔倒,這些都是他千古帝業上洗不掉的汙點,將世代被後人詬病。
風三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這才是女娘的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奪回了一切。郎君雖死,九洲都將銘記其大義,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