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側沙灘,山崖前。
沈曼如、王胖子和石悅正在高聳的山崖前張望。
“昨天聽傑森說了,沙灘這一段,山崖的另一麵也是這樣垂直的,粗估石壁的厚度大約在三十多米,所以我們在想,將這裏鑿穿需要多久?”
沈曼如抱著胳膊,對石悅道。
石悅經過這麽長時間的休養,身材已不似剛來時那麽消瘦,麵容圓潤,粗胳膊粗腿,看起來非常結實幹練。
“曼如姐,不同石材的質地不太一樣,所以不太好估算,我想要不先鑿三兩天試試,看看能鑿多深,然後再估算工程量。
再就是即便估算出來也可能會有意外發生,比如鑿到一半發現裏麵的岩石與外麵不同。”
王胖子點點頭,“嗯也好,那就先鑿鑿試試吧,這山崖的石頭,看起來像石灰岩,也就是大理石,而且紋裂很多,質地並不堅硬,不然也不會被侵蝕得這麽嚴重。”
他們和詹姆斯、傑森討論的結果,除了造船之外,另一條路就是開辟陸上交通。
用船交流的速度畢竟還是太慢,他們還想采銅礦、拉攏新人過來,隻靠小船來回運輸是滿足不了要求的。
因此從長遠看,鑿石開路就成為唯一選擇。
沈曼如抿了抿嘴道:“這條隧道非常重要,對麵有銅礦要開采,還有很大可能有其它資源,僅僅依靠小船來往肯定不夠。石妹妹,要不這樣,我再給你派兩個人,你來安排,晝夜倒班,盡快將它鑿通。”
王胖子又補充道:“通道的寬度,至少要保證兩個人側著身能夠通過,先定在60厘米寬、1米8高,將來有需要再加寬。”
石悅拍著胸脯道:“好的胖子哥、曼如姐,我一定盡快將隧道鑿穿!”
……
三個月後。
2020年11月29日。
島東側,造船坊。
建造車間內,四周用圓木搭成的牆壁上,掛著大大小小數張圖紙,那些圖紙微微泛黃,質量偏粗糙,上麵用墨水畫著各種圖形,還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符號、數字。
車間中間,眾人圍著新造好的小船,用手不停地摩挲著。
小船通體刷了好幾遍桐油,散發出一股奇異的香氣。
船頭還係著一塊紅色布條,看起來十分喜慶。
船的側麵寫著一個單詞:“hope.(希望)”,這是船的名字,希望號。
今天是小船下水的日子。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手持一個陶瓶,將它往船頭一擲。
這是歐美流行的香檳砸船儀式,一般由船東的夫人親手操作。
這位女士是詹姆斯的女伴,姓秦,所以就由她上場了。
“呯!”
酒瓶碎裂一地,酒香四溢,眾人鼓起掌來。
旁邊的詹姆斯非常高興,與肖恩握了握手,“謝謝,這艘船真的很漂亮,你們的工作非常出色。”
老詹是懂船的,從船的造型上,他能看出來這是一套比較成熟的設計,做工也非常出色。
眾人祝賀寒暄了一番,就上來二十多個壯小夥,用幾根木棍和繩子將船抬起來,向外搬去。
他們還沒有修船塢,隻能用這種原始的方式下水,好在這裏離大海隻有幾十米遠,走了沒一會兒就將船搬到海水中了。
傑森幾人迫不及待地登到船上,後麵跟著另三個人,抬著櫓,將它遞給傑森,將櫓裝到船尾。
眾人檢查了一下船艙,沒有漏水,嚴絲合縫,傑森衝岸邊的肖恩豎起一個大拇指:“awesome!(厲害!)”
這條小船才5米長,沒有帆,隻能搖櫓,開不遠,沒有多少抗風浪的能力,基本隻能在島周邊一兩公裏內行駛,所以也不太可能傾覆。
肖恩唯一擔心的,就是船體的密封問題。
他們采用的傳統“撚縫”工藝,這也是第一次實踐,先用鈍鑿將細麻絲擠入板縫中填實,再用石灰混合桐油做成膩子,往縫隙裏填充,然後再填一層麻絲,再填一層膩子,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密封。
目前看還是比較成功的,不知道時間久了會怎樣,好在他們隻在近海活動,有問題開回來修也來得及。
他們還在岸邊修了一個簡單的碼頭,就是一條木製的平台,從岸邊延伸到水中,平台邊緣有幾根粗木樁,可以用來拴纜繩。
船隻回來後,可以停靠在碼頭旁邊,將纜繩係到木樁上。
看著傑森他們將船駛遠,眾人也各自散去。
沈曼如和王胖子則來到東側山崖之下,石悅等人正在忙活。
隻見崖壁底部此時已經出現了一個很深的隧道,裏麵隱約傳出叮當之聲,石悅和另兩人正在洞口收拾石塊。
看到沈曼如過來,石悅拍了拍手上的石粉,笑道:“曼如姐!你們怎麽過來了?”
“剛才在那邊看小船下水,順便過來看看你們。”沈曼如看著石悅道:“看你都瘦了,這幾個月辛苦了。”
聽她這麽說,石悅很高興,“瘦了好啊姐姐,我以前總是擔心發胖,現在這樣挺好的!”
“你們這邊進行得還順利麽?”王胖子趴在洞口往裏麵張望。
“順利,估計用不了兩個月就能打通。”石悅笑著回答。
前陣子她坐著傑森的木筏去過一次北邊,對石壁的厚度進行了粗略的測量,預計還有十多米就打通了。
“那太好了!”沈曼如很高興,“對了,小船下水之後,能空出一些人手,我再派兩個人給你,讓他們同步開始拓寬吧。”
洞的最裏麵隻能容一個人幹活,但是拓寬的話,是從洞口兩側往裏鑿,互不幹涉,可以一起搞。
洞口寬一些,大一些的運輸工具,比如小推車就可以過去了。
造船坊這邊,肖恩下一步的計劃是再多造兩艘與希望號同樣的小船,一是詹姆斯他們追加了兩艘的訂單;二是為了鞏固造船技術,培養更多木工,支撐將來建造更大的船隻。
這次不需要製作模型,試驗環節也能節省不少,會少走很多彎路,而且十來名木工都比較熟練了,還培養了幾名學徒工,他預計兩個月就能再造兩艘。
在此期間,肖恩和老劉就開始下一個型號的設計,下個型號他們打算造一艘10米多長的單桅帆船。
和希望號一樣,要先製作一個縮微模型……
晚上,吃過晚飯,六人坐在東廂房裏喝茶。
他們的東廂房是兩個月前蓋好的,現在成為他們議事、喝茶、休息、打牌的地方,也叫活動室。
這裏沒有盤炕,分了兩個大間,其中一間裏擺著一張大桌子,四米長三米寬,桌麵上固定了一個大型沙盤。
沈曼如、王胖子和石悅正在高聳的山崖前張望。
“昨天聽傑森說了,沙灘這一段,山崖的另一麵也是這樣垂直的,粗估石壁的厚度大約在三十多米,所以我們在想,將這裏鑿穿需要多久?”
沈曼如抱著胳膊,對石悅道。
石悅經過這麽長時間的休養,身材已不似剛來時那麽消瘦,麵容圓潤,粗胳膊粗腿,看起來非常結實幹練。
“曼如姐,不同石材的質地不太一樣,所以不太好估算,我想要不先鑿三兩天試試,看看能鑿多深,然後再估算工程量。
再就是即便估算出來也可能會有意外發生,比如鑿到一半發現裏麵的岩石與外麵不同。”
王胖子點點頭,“嗯也好,那就先鑿鑿試試吧,這山崖的石頭,看起來像石灰岩,也就是大理石,而且紋裂很多,質地並不堅硬,不然也不會被侵蝕得這麽嚴重。”
他們和詹姆斯、傑森討論的結果,除了造船之外,另一條路就是開辟陸上交通。
用船交流的速度畢竟還是太慢,他們還想采銅礦、拉攏新人過來,隻靠小船來回運輸是滿足不了要求的。
因此從長遠看,鑿石開路就成為唯一選擇。
沈曼如抿了抿嘴道:“這條隧道非常重要,對麵有銅礦要開采,還有很大可能有其它資源,僅僅依靠小船來往肯定不夠。石妹妹,要不這樣,我再給你派兩個人,你來安排,晝夜倒班,盡快將它鑿通。”
王胖子又補充道:“通道的寬度,至少要保證兩個人側著身能夠通過,先定在60厘米寬、1米8高,將來有需要再加寬。”
石悅拍著胸脯道:“好的胖子哥、曼如姐,我一定盡快將隧道鑿穿!”
……
三個月後。
2020年11月29日。
島東側,造船坊。
建造車間內,四周用圓木搭成的牆壁上,掛著大大小小數張圖紙,那些圖紙微微泛黃,質量偏粗糙,上麵用墨水畫著各種圖形,還標注著密密麻麻的符號、數字。
車間中間,眾人圍著新造好的小船,用手不停地摩挲著。
小船通體刷了好幾遍桐油,散發出一股奇異的香氣。
船頭還係著一塊紅色布條,看起來十分喜慶。
船的側麵寫著一個單詞:“hope.(希望)”,這是船的名字,希望號。
今天是小船下水的日子。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手持一個陶瓶,將它往船頭一擲。
這是歐美流行的香檳砸船儀式,一般由船東的夫人親手操作。
這位女士是詹姆斯的女伴,姓秦,所以就由她上場了。
“呯!”
酒瓶碎裂一地,酒香四溢,眾人鼓起掌來。
旁邊的詹姆斯非常高興,與肖恩握了握手,“謝謝,這艘船真的很漂亮,你們的工作非常出色。”
老詹是懂船的,從船的造型上,他能看出來這是一套比較成熟的設計,做工也非常出色。
眾人祝賀寒暄了一番,就上來二十多個壯小夥,用幾根木棍和繩子將船抬起來,向外搬去。
他們還沒有修船塢,隻能用這種原始的方式下水,好在這裏離大海隻有幾十米遠,走了沒一會兒就將船搬到海水中了。
傑森幾人迫不及待地登到船上,後麵跟著另三個人,抬著櫓,將它遞給傑森,將櫓裝到船尾。
眾人檢查了一下船艙,沒有漏水,嚴絲合縫,傑森衝岸邊的肖恩豎起一個大拇指:“awesome!(厲害!)”
這條小船才5米長,沒有帆,隻能搖櫓,開不遠,沒有多少抗風浪的能力,基本隻能在島周邊一兩公裏內行駛,所以也不太可能傾覆。
肖恩唯一擔心的,就是船體的密封問題。
他們采用的傳統“撚縫”工藝,這也是第一次實踐,先用鈍鑿將細麻絲擠入板縫中填實,再用石灰混合桐油做成膩子,往縫隙裏填充,然後再填一層麻絲,再填一層膩子,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密封。
目前看還是比較成功的,不知道時間久了會怎樣,好在他們隻在近海活動,有問題開回來修也來得及。
他們還在岸邊修了一個簡單的碼頭,就是一條木製的平台,從岸邊延伸到水中,平台邊緣有幾根粗木樁,可以用來拴纜繩。
船隻回來後,可以停靠在碼頭旁邊,將纜繩係到木樁上。
看著傑森他們將船駛遠,眾人也各自散去。
沈曼如和王胖子則來到東側山崖之下,石悅等人正在忙活。
隻見崖壁底部此時已經出現了一個很深的隧道,裏麵隱約傳出叮當之聲,石悅和另兩人正在洞口收拾石塊。
看到沈曼如過來,石悅拍了拍手上的石粉,笑道:“曼如姐!你們怎麽過來了?”
“剛才在那邊看小船下水,順便過來看看你們。”沈曼如看著石悅道:“看你都瘦了,這幾個月辛苦了。”
聽她這麽說,石悅很高興,“瘦了好啊姐姐,我以前總是擔心發胖,現在這樣挺好的!”
“你們這邊進行得還順利麽?”王胖子趴在洞口往裏麵張望。
“順利,估計用不了兩個月就能打通。”石悅笑著回答。
前陣子她坐著傑森的木筏去過一次北邊,對石壁的厚度進行了粗略的測量,預計還有十多米就打通了。
“那太好了!”沈曼如很高興,“對了,小船下水之後,能空出一些人手,我再派兩個人給你,讓他們同步開始拓寬吧。”
洞的最裏麵隻能容一個人幹活,但是拓寬的話,是從洞口兩側往裏鑿,互不幹涉,可以一起搞。
洞口寬一些,大一些的運輸工具,比如小推車就可以過去了。
造船坊這邊,肖恩下一步的計劃是再多造兩艘與希望號同樣的小船,一是詹姆斯他們追加了兩艘的訂單;二是為了鞏固造船技術,培養更多木工,支撐將來建造更大的船隻。
這次不需要製作模型,試驗環節也能節省不少,會少走很多彎路,而且十來名木工都比較熟練了,還培養了幾名學徒工,他預計兩個月就能再造兩艘。
在此期間,肖恩和老劉就開始下一個型號的設計,下個型號他們打算造一艘10米多長的單桅帆船。
和希望號一樣,要先製作一個縮微模型……
晚上,吃過晚飯,六人坐在東廂房裏喝茶。
他們的東廂房是兩個月前蓋好的,現在成為他們議事、喝茶、休息、打牌的地方,也叫活動室。
這裏沒有盤炕,分了兩個大間,其中一間裏擺著一張大桌子,四米長三米寬,桌麵上固定了一個大型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