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早就為造紙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此刻他正帶著摩根等人站在營地北側山坡上,這裏挖了一個大池子,裏麵充滿黃褐色的水,泡著一大堆竹子和亞麻。


    “胖子哥,這些是準備用來造紙的?”摩根捏著鼻子問,這個池子散發著不可描述的味道。


    “沒錯,味道不怎麽樣吧?這都泡了幾個月了。”


    王胖子指著池子,給他們講起了造紙的原理:“古法造紙工藝有好幾種,大至原理都是相同的,就是將植物纖維搗爛加水,再混入紙藥,令纖維懸浮在紙漿中,再用竹簾抄起一層紙漿,控水之後,懸浮的纖維便交錯堆疊在一起,再經過擠水、晾幹等工序,變成紙張。”


    摩根聽得連連點頭:“哦是這樣啊,胖子哥,聽起來似乎挺簡單呢。”


    “原理是不難,難的是操作。”


    王胖子抹了把汗,“可用來造紙的植物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有構樹皮、檀樹皮、桑樹皮、亞麻、黃麻、竹子等等。


    咱們島上正好有亞麻和竹子可以用,要先將它們去皮,將竹子破成細條,扔到池子裏倒上水和石灰,泡上幾個月。


    幸虧我未雨綢繆,老早就泡上了,不然還得等好久才能造紙,今天咱們先把這些泡好的竹子和亞麻撈上來,運到河裏洗一洗,再運到營地裏,放到鍋上,用草木灰的堿水蒸一天。”


    “蒸一天這麽久啊!”摩根感歎:“造點紙還真是不容易呢!”


    王胖子歎了口氣:“誰說不是呢!蒸完還要晾曬,然後再用石舀全搗爛,打成漿,再經過袋洗,再放紙藥。”


    “袋洗是啥意思?”摩根問。


    “呃,這個我也不太懂,就是將打爛的纖維團裝到布袋中,扔到水裏用棍子反複捅,我猜測是為了將過小的纖維和粉末洗出去,以免將來紙張掉粉。”


    “那紙藥是幹嘛的?”


    “紙藥一般是將一些植物的莖葉搗爛,取其粘液,混入紙漿中令其發粘,使纖維能穩定地懸浮在紙漿中,另外還有粘接纖維的作用,能提高紙張的韌性。”


    “哦,感覺有點像膠水呢,那我們用什麽植物提取紙藥呢?”摩根思索道。


    “沒錯,是有點這個意思,至於具體用哪種植物,據說有記載的有三十多種,比如獼猴桃藤蔓的汁液等,這個需要我們再找找,你們平時也多留意一下,有沒有什麽植物的葉子或藤蔓會流出粘液,我們就試試拿來當紙藥。”


    “好,我明白了胖子哥,那我們開始幹吧,來,大家別站著了,都上手吧!”


    ……


    木工坊。


    “那就這麽定了,咱這第一艘木船,就參考我國古代漕船的形製,整體是柳葉形,中間寬兩頭窄。


    這種漕船沒有龍骨,船底也不是那種排骨架的形式,而是平底,船底的木板橫向排列,船兩側的木板則是縱向排列。


    船艙裏橫向設置多道隔水艙板。”


    肖恩一邊給幾個木工講解,一邊用樹枝在地上畫草圖。


    之所以參考漕船的形製,是因為海東省博物館中陳列了一艘明代漕船的實物,該船於1956年在山東省梁山縣宋金河的支流中出土,被稱作“梁山古船”。


    海東大學曾組織參觀海東省博物館,該船保存得非常完整,全長21.8米,有兩根桅杆、13間艙室,滿載排水量30餘噸,在眾多展物中非常顯眼,肖恩和沈曼如、王胖子幾人對那艘船都有印象,肖恩記得尤其清楚。


    雖然漕船主要行駛於運河,並不一定適合海上航行,但有現成的例子可供參考,總比自己瞎琢磨強。


    所以,肖恩打算從第一艘船開始,就參考這艘漕船的結構造船。


    “那這船用什麽作動力?船槳?”一名木工問。


    5米長的小船一般不會用帆驅動,況且他們現在還沒有製作帆布的技術。


    “不用漿,用櫓。”肖恩回答。


    櫓是基於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船具,其外形有點像槳,但比槳長,小船一般安裝在船尾,大船也有在船兩側安裝的,其入水的一端叫櫓板,其橫截麵為弓形,櫓擺動時,櫓板前後兩麵會產生壓力差,形成推力。


    櫓的上端為圓杆,叫櫓柄,櫓柄會有一根繩子係在船上,為方便抓握,櫓柄一般會向上彎曲,使柄更接近水平。


    像杠杆一樣,櫓的安裝還需要有一個支點,一般在櫓的中間部位,會安裝一塊硬木,叫櫓臍。


    在船的尾部安裝一個頂部為圓球的鐵杆,叫“櫓人頭”,將櫓臍頂在櫓人頭上,櫓便有了支點。


    搖櫓時,一隻手抓住櫓柄,另一隻手抓住繩子,前後搖動。


    因為櫓的擺動可以連續劃水,所以效率比槳高很多,因此有“一櫓三槳”的說法。


    另外,櫓還兼具舵的作用,隻需歪向一邊搖,就可以在不降低推進力的前提下實現轉彎,而槳在轉彎時往往需要單側劃動,會損失一半動力。


    因為櫓的高效,我國古代木船上櫓的使用非常普通,一些大船還會安裝超大型的櫓,需要數人一起搖動。


    講完船和櫓,肖恩又和老劉討論起造船坊的建設。


    “木料倉庫一要防水防火,二要通風。”肖恩強調。


    “剛砍伐的樹木,木料中含水量很大,要先進行幹燥,而我們沒有人工幹燥的技術,隻能自然幹燥。


    自然幹燥需要將木料堆成木垛,而木垛的堆疊場所也是有講究的。


    現實中的木垛一般都是露天堆放,堆放的場所叫“板院”,垛的上方要有“頂蓋”來遮雨、遮陽,下方要有“垛基”,離地半米左右,以保證通風。


    但是島上經常來暴風雨,露天堆放的風險很大,所以肖恩考慮建造一個木料倉庫,要求下麵懸空、四麵透風,頂蓋結實,選址最好在高處,還要離海近。


    其實他已經在腦子裏選好了,東邊沙灘附近的樹林中,有一處小土坡,離海邊僅幾十米,四周植被稀疏,通風良好。


    就定在那裏。


    另外,木垛的堆疊還有一些規則。


    同一個木垛最好堆疊同一樹種、同一厚度的木材。


    各層之間要有墊木,以保證通風,長木料要有多處墊木,以防止變形。


    同層木料之間,橫向也要有間隔,且上下對齊,以形成垂直氣道。


    寬大的木垛中央幹燥緩慢,空隙的寬度應由兩邊向中央逐漸增大。


    ……


    ——


    本章知識點:


    1. 造紙


    2. 櫓


    3. 木料的自然幹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島六人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角大王72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角大王728並收藏荒島六人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