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他們輪流看著陶爐燒陶。


    早上沈曼如幫秀蘭檢查了一下,看她恢複得差不多了,就幫她把體內的陶器取了出來。


    取出的那一刻,秀蘭長舒一口氣,仿佛是封印被解開一般,低吼一聲:“啊……!總算解放了!哈哈哈!”


    沈曼如叮囑道:“注意這兩天還是不能劇烈活動,也不能去找王胖子,聽見沒?”


    去找王胖子,當然是指另一種劇烈活動。


    秀蘭顯然聽懂了,嘟著嘴道:“哦……知道了。”


    早飯吃完,兩爐陶器基本都到時間了,他們開爐取出陶器。


    除了幾個壇子、罐子、砂鍋,還有幾個磨刀石、碗、坩堝等小件兒。


    大部分都燒成了,少數罐子有裂縫,有的在靠上的位置,能湊合用,實在不行的,隻能當垃圾桶。


    有了容器,李金庫立即繼續做醃肉、臘肉。


    將之前醃的肉裝到壇子裏,一層肉一層鹽,碼到接近壇口,然後倒上燒開過的涼水,放塊石頭壓住,再把壇蓋蓋住,用草繩連壇帶蓋一起捆住。


    臘肉則要複雜一些,之前隻是用炒熱的鹽裹住,還沒有熏製。


    正常需要醃幾天後再熏,但是因為他們這裏太熱,擔心肉會變壞。


    所以李金庫決定熏一下再繼續醃,他直接將肉放到爐灶的加熱層裏,下麵點小火蓋上濕草濕柴,熏了1小時,然後再裹上鹽碼到壇子裏,再醃幾天就可以掛起來晾了。


    當前的重點還是要打鐵,尤其是武器。


    長槍的槍頭昨天已經打好了。


    按之前的計劃,他們要給王胖子打一把天罡刀,給白雷雷打一把短刀,再給沈曼如打一些箭頭。


    一說到箭頭,王胖子這才想起來,他們還沒有給沈曼如做弓。


    他一邊和肖恩兩人打鐵,一邊叫來沈曼如,和她商量做弓的事。


    “你對弓箭的製作,知道多少?”王胖子問。


    沈曼如一邊幫他們拉風箱,一邊說道:“小時候練射箭,對弓箭的基本結構、發力原理肯定是要學習的。


    另外,對於弓箭發展的曆史、傳統弓的種類、大致製作流程、材料,也有了解。


    這些知識,教練都給我們講過。當時我們的俱樂部裏,也收藏、陳列了一些傳統弓箭。


    我練箭那幾年,我爸爸業餘時間也癡迷弓箭,有幾次還帶我去拜會一些製作弓箭的名家,參觀過他們的工坊。”


    王胖子點點頭:“你了解這個就好辦了,我以前也看過視頻教程,到時我們可以一起研究。


    這傳統弓製作需要的材料、工具比較多,眼下我們還做不了,但是可以先準備材料。主要是一些竹、木材料需要陰幹,必須早點準備。


    其中弓胎可以用竹片,而弓梢、弓把找幾塊硬木就可以,就是這弓弦沒有想好。”


    沈曼如想了想道:“上次咱們從沉船上找到的那捆纜繩,應該還有吧?把它拆成細股,應該可以當弓弦用。”


    王胖子恍然,船用纜繩最講究抗拉、抗衝擊、耐磨損,用來做弓弦是最好不過的了!


    沈曼如又說:“另外,做弓還需要用膠,一般用魚鰾熬的膠最好,其它動物皮熬的也行,用來粘接弓的各個部分。”


    “對對!”王胖子道:“我讓金庫留下豬皮也有這個意思,可以用來熬膠。”


    旁邊的肖恩聞言也插話:“那就多熬些,木工也離不開膠。”


    傳統木工需要用膠的地方很多。


    “沒問題,那豬皮又厚又硬,估計一小塊就能熬不少膠。”王胖子答應著:“一會兒我和金庫說一下,以後咱吃的魚,魚鰾都留著熬膠,這樣就不愁沒有膠水用了。”


    沈曼如繼續道:“還有,上次你讓金庫把野豬的筋留下來,也是為了做弓用吧?傳統弓一般都是用牛的背筋,用膠粘在弓臂外側、也就是弓背上,增強弓的拉力。”


    王胖子一拍腦袋:“哦對!你不說我都忘了,前天弄回來的,我刮幹淨晾起來了,等幹透就可以用。”


    沈曼如想了想道:“那其實就差水牛角了,傳統弓一般要在弓腹上貼牛角片,這個目前沒有,實在不行可以先用竹片代替。”


    這荒島上有水牛的機率也太低了,王胖子也不抱什麽希望,“嗯,這個實在是沒辦法了。”


    肖恩一邊打鐵一邊說道:“那弓胎和弓梢的加工,都離不開木工工具。比如鋸子、刨子這兩樣我們還沒有,得抓緊做了。


    上午咱們先打兩根鋸條,下午我就做刨子和鋸子,把昨天打的刨刃裝上。”


    王胖子問道:“鋸子,你打算按傳統的框鋸來做?”


    肖恩點點頭:“沒錯,框鋸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正適合咱們的情況。”


    李金庫忙完他的活也走過來幫忙,他們三個一合計,決定一起打鋸條。


    他們從廢鐵中找到一根鐵棍,將鐵棍燒紅,截成半米長的一段,再將其一點一點燒紅、打扁,變成鐵條。


    這樣打出來的鐵條,邊緣是參差不齊的,他們再次燒紅,又修整了一遍,然後用磨刀石將一邊磨平。


    再將兩頭分別燒紅,用釘子衝兩個圓孔,一根鋸條就大體成形了。


    然後就是開鋸齒,這個過程比較費力,他們把鐵條燒紅後,用鑿子抵在邊緣鑿鋸齒,燒紅一段鑿一段。


    每鑿幾個齒,鐵條就會向一側漸漸彎曲,需要趁著鐵紅及時修正回來,再鑿下一段。


    三人用了半個多小時才鑿好一根鋸條。


    鋸齒鑿好後,還有個步驟叫“掰料”,就是把鋸齒向左右兩邊掰開。


    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鋸條可以分為順鋸和截鋸,這兩種鋸條掰料的手法也不同。


    順著木頭紋理的方向切割,一般用順鋸,其鋸齒的排列是“左中右中、左中右中”。


    而垂直於木頭紋理方向的切割,一般用截鋸,其鋸齒的排列就是左右交替,沒有居中的。


    當然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的,不是太講究的話怎麽掰都行。


    肖恩打算將來每種鋸都做一把,這第一根鋸條先按截鋸的規則進行掰料。


    他找了一小塊鐵板,燒紅後用鑿子在上麵鑿一個缺口,缺口的寬度正好與鋸條的厚度相當。


    他用這塊小鐵板當作“掰料器”,將缺口卡在第一個鋸齒上,用力一掰,鋸齒就偏向左。


    然後將第二個齒掰向右,將第三齒掰向左,依次類推。


    而王胖子和李金庫正汗流浹背的打第二根鋸條。


    這時白雷雷和秀蘭也走了過來,她們剛把另一批陶器擺進陶爐,重新點了起來,然後又劈了一些木柴。


    三女每人守著一個爐灶,一邊擠壓風箱,一邊看三男打鐵。


    上午他們一共打好了兩根鋸條、兩把短刀刀片,和一把天罡刀的刀片。


    三把刀的打製步驟都類似,先將鐵板燒紅,用鑿子抵上去敲擊,裁出一個帶把的刀片的形狀。


    刀把的部分比刀身窄一半,上麵打三四個孔,方便後期裝木柄。


    然後再將刀身燒紅,敲掉毛刺,把刀刃處打得略薄些,方便開刃。


    最後將刀刃部分進行淬火。


    他們還給每把刀都打了護手,就是橢圓形的一塊鐵板,燒紅後中間鑿一個扁孔,使刀把能穿過即可。


    刀片打成就先放一邊,更多的工作在於後期的打磨、裝柄、開刃。


    按沈曼如的意見,等弓製作出來再匹配箭頭、箭杆,現在先不著急做箭頭。


    他們就又打了一些小物件,如椎子、小刀,和一把鐵匠用的鐵鉗。


    鐵鉗是李金庫要求打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現在用的鐵夾子,是王胖子之前臨時打的,實在是太湊合,不好用。


    鐵夾子的結構其實是一個費力杠杆,支點在尾部,手上用十分力,傳到尖端隻剩兩分,一不留神就夾不住了。


    鐵鉗是鐵匠必備工具之一,打鐵時用來夾持鐵件。這種鐵鉗一般至少一尺多長,把手長、鉗口短,是一個省力杠杆,便於發力。


    打製鐵鉗最難的部分在於中間的連接處。


    找兩根鐵棍,先將連接處都打扁,打成一個類似之字型。


    然後把兩根打扁的部位疊在一起,中間衝一個孔,在孔中間穿一根燒紅的鐵銷子,再用鐵錘把銷子兩頭敲扁。


    將鉗子的頭部燒紅,打出一個弧度,確保咬合緊密,鐵鉗就打好了。


    有了鐵鉗加持,他們再打其它工具效率就高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島六人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角大王72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角大王728並收藏荒島六人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