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得到練習簡
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恭喜兄長。”秦長青作揖表示祝賀。
閬看了看四周,突然壓低了聲音:“秦兄弟,我看到你之前回答官員問題,表現得十分優秀,想必你的學問一定不錯。能否與我商量一件事?”
“何事?”秦長青立即警覺起來。
他知道閬過於熱情,肯定有所圖謀。
閬低聲說:
“可否將你的練習書寫簡和我的調換一下?我那練習簡上還有剩餘三四片,如果和你交換的話,我可以再給你半枚秦半兩錢。”
閬這是真心想要得到練習簡。
聽到這裏,秦長青愣住了。
就這些?
他原以為閬要說出什麽事情。
結果竟是如此。
見到秦長青沒有回應,閬顯得有些著急。
“一枚!”
“頂多給你一枚錢!”
“再多了我真的拿不出來。”
“兄弟你也是讀書人,應當明白學習的艱辛。”
“我根本不想學字,隻需要記得自己的名字就好了,但父親非要讓我學習寫字。從小習武的我哪會這些,已經浪費了許多習字簡,到現在還沒有練好。”
“你知道習字簡有多貴吧?”
“學室一個月隻給我們提供十幾份,那根本不夠用。可是識字必須通過不斷練習,否則根本學不會。”
“請你幫忙一下吧。”
秦長青忍不住笑了笑,他明白了閬為何說這些話。他在前麵提到了他祖父在‘上計’考核中獲勝的事,顯然是希望借助這層關係讓秦長青願意與他交易。然而,閬終究是個年輕人,無法穩住情緒。
當見到秦長青久久不答,他誤以為心思已被看出,於是全盤托出自己所麵臨的問題。
閬可能想不到秦長青長期生活在山林中,並未想到這方麵的複雜因素。此刻,他終於理解了 ** 。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
“我久未入世,忘了世界本就是複雜莫測的。熙熙攘攘的人們大多為了利益而奮鬥。”
“我其實才是個特殊案例。”
他默默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同時說道:
“這筆交易我願意做。”
“但我們要訂立契約。”
別契券是用來保證交易的憑證!
在秦朝時期,進行任何交易都需要立契券。
所謂的“契券”,是一塊寫有合同內容的竹簡。上麵有不同的齒痕標記,以區別不同的信息。買賣成交後,在簡牘上寫下合同內容,雙方各執一半。日後若有糾紛或錯誤出現,可以用此作為證據,解決爭議。
這契券是具備法律效力的!
法律規定,在一定時間內不可遺失此憑證。若契約遺失,則稱為“亡券害身”,當事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看到秦長青同意,閬大喜過望,立刻大聲呼喊:“各位,請見證,我與秦長青即將簽訂一份契約。”
說完,他拉過來一名名叫奮的瘦猴子似的青年。他對秦長青說:“他是奮,他的父親負責管理城中市集。讓他為我們立約,你應該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同意,我們放學後可以在他的麵前簽字。”
“不必麻煩,這樣就可以了。”秦長青表示。
他能感覺到閬的真誠,但他沒想到閬會如此認真,不但讓其他學友見證,還讓經驗豐富的奮起草契券,這讓他刮目相看。盡管琅確實有些小心思,卻沒有惡意。
實際上,他也不需要太多的書寫簡。
待契約撰寫完畢並大聲讀了三遍確認無誤後,奮將契約分為兩邊遞給兩人。
直到此時。
秦長青才真切感受到了秦國律法的嚴密細致。
天下蒼生,生活日常中的所有細節無不在這法律的籠罩之下。
法律嚴密細致到每一個方麵!
契券到手後,閬鬆了一口氣。
回到了座位,他將自己的練習簡交給秦長青後說道,“秦史子,這次交易確實讓你吃虧了。書寫簡以往市價僅三錢,近日城裏價格上漲,目前售價五錢。我不是有意讓你吃虧。”
“實在是……家中實在
“我的父親今年才升爵成為大夫,過去一直都是按‘不更’爵領取俸祿。家中本來就沒有什麽積蓄,全家搬遷到鹹陽時又花了不少錢。我實在是沒辦法,才會想到這個辦法。”
“還請秦長青不要責怪我。”
秦長青淡淡地說道:
“我已經看穿了你的心思。”
“我也曾接受過私塾教育,很清楚在這期間會有很多花銷。因此,我能夠理解你的所作所為。但正如令史所說,日後我們要當官為吏,你現在可以展現精明,但在官場中,官吏不能有任何偏差。當官的時候,我真懷疑你是否能堅持下去。”
“我確實想過直接拒絕你。”
閬皺眉問道:“那為什麽最後還是答應了呢?”
秦長青笑道:
“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謀求私利,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學問更精深。我們在學校就是要掌握治國安邦的道理。”
“然而,什麽是官吏的本質呢?”
“百姓的生存之依托啊!”
“同樣身為官員的學生,如果我們連自己問題都不能解決,怎能去解決普天下人民的困境呢?”
閬臉一紅,漲紅的臉頰時紅時白,最後向秦長青鞠了一躬道:
“兄弟,我服你。”
“在學校裏,口若懸河的人不止你一個,但你讓我感到羞愧無比,這是目前唯一的例外。我不再讓你占什麽便宜了。如果以後有什麽人給你找麻煩,我會站出來幫你,我在這方麵沒其他能力,但在打架這方麵絕對很有一套。”
聽後。
秦長青臉上肌肉抽搐。
哎!
算是白說那麽多感慨了吧。
閬雖然在學校待了一段時間,但仍保留了許多鄉間的風氣,依然帶著一絲土氣。
然而,這才是秦國人民的真實麵目。
正是因為契書這件事情。
秦長青和閬之間也因此結下了一份友誼。
不久,
外麵響起了鑼聲。
上課時間到了。
令史再次回到了課堂中。
眼前的依然是那塊大木板,但原先上麵寫的“灋”“罰”“法”三個大字,在休息時已經被臨時記錄員擦掉。
此時的木板上一個字都沒有。
令史冷漠地說:
“這次課我們會教授《語書》上的文字。”
“我知道你們中大多數人並不喜歡當文職官,而是心向戰場,在戰鬥中獲得榮耀,並希望通過戰鬥提升自己的職位與榮譽,你們可能有些人認為寫字隻是為了簽名罷了,並不值得學!”
“真是這樣的嗎?”
“並不是!”
“即便是武職人員也要具備書寫能力。”
“你們可能以為識會寫幾個字就已經夠用了,但是你們究竟能識別並書寫多少字?”
“你們大概也隻能認識幾百字。”
“那麽天底下有多少字你們知曉麽?而現今全國統一,當你們帶軍之時必然會遇到五湖四海的士兵們。”
“有來自秦地的,也有來自於趙國、衛國等地的;你們識字受過訓練,但許多士卒沒有。他們告訴你的他們的名字,你能確保每次都正確記起來嗎?”
“統一前,六國之間的字與讀音各異,但據勘定局統計,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常用字增長到了1350字,至一統時已有約餘種。統一天下後的數年裏,勘定局整合諸國文字並加以融合,共增加了餘種新的字。”
“總的漢字已累計到多種。”
“秦字結構繁冗而其他國家文字簡單易懂,統合文字必然帶來複雜與簡單的不平衡。因此一統天下後,始皇命勘定局對秦字做出簡化改革。”
“這就是小篆誕生的原因。”
“即便如此努力地進行文字簡並化的工作,秦文仍有近兩萬個字。”
“你們不去學習書寫這些文字?怎麽能應對名字千奇百怪的軍人們,又如何處理文書案宗呢?如果沒有經過學習識字訓練,就算給你一本孫子兵法你們中有誰真正通篇讀懂了?有誰又能領會書中奧秘?”
“秦之吏不懂文字識讀與書寫?”
“難道不怕為天下人所譏諷笑話!”
令史冷冷地看著每一個人,在他注視下,沒有人敢直視他眼睛。
秦長青端坐在那裏,同樣感覺到壓力。
令史的話並非毫無根據,秦朝的詞匯量實在龐大,無論文官還是武將,日常工作都圍繞人口登記展開。
例如,
文官涉及登記戶籍與征稅收支;
武官包括召集士兵、問罪審訊等任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近90%秦國官員的職業都以人口管理
“我會先念,你們跟在我後麵念,待到能流暢念完,再將這些字謄寫在習字簡上,等到所有人都記住後,我會再逐一解釋這些字的意義。”
話音剛落,令史枯便開始大聲領讀。
秦長青亦緊隨其後。
不過,他不僅跟讀,還不時翻開習字簡,把這些字一一記下,同時標注上讀音。由於此時的秦國尚未使用後世那樣的拚音係統,隻能通過標注讀音的方法學習漢字。
這種方法,實際上奠定了後來人們所謂的‘認半字認偏旁’的基礎。
課堂中頓時響起了讀書聲。
待史子們紛紛將新學的詞組記錄在習字簡後,令史枯開始了每日必修課程——說文解字。對已略通文墨的秦長青來說,這樣的課顯得輕鬆許多,
閬看了看四周,突然壓低了聲音:“秦兄弟,我看到你之前回答官員問題,表現得十分優秀,想必你的學問一定不錯。能否與我商量一件事?”
“何事?”秦長青立即警覺起來。
他知道閬過於熱情,肯定有所圖謀。
閬低聲說:
“可否將你的練習書寫簡和我的調換一下?我那練習簡上還有剩餘三四片,如果和你交換的話,我可以再給你半枚秦半兩錢。”
閬這是真心想要得到練習簡。
聽到這裏,秦長青愣住了。
就這些?
他原以為閬要說出什麽事情。
結果竟是如此。
見到秦長青沒有回應,閬顯得有些著急。
“一枚!”
“頂多給你一枚錢!”
“再多了我真的拿不出來。”
“兄弟你也是讀書人,應當明白學習的艱辛。”
“我根本不想學字,隻需要記得自己的名字就好了,但父親非要讓我學習寫字。從小習武的我哪會這些,已經浪費了許多習字簡,到現在還沒有練好。”
“你知道習字簡有多貴吧?”
“學室一個月隻給我們提供十幾份,那根本不夠用。可是識字必須通過不斷練習,否則根本學不會。”
“請你幫忙一下吧。”
秦長青忍不住笑了笑,他明白了閬為何說這些話。他在前麵提到了他祖父在‘上計’考核中獲勝的事,顯然是希望借助這層關係讓秦長青願意與他交易。然而,閬終究是個年輕人,無法穩住情緒。
當見到秦長青久久不答,他誤以為心思已被看出,於是全盤托出自己所麵臨的問題。
閬可能想不到秦長青長期生活在山林中,並未想到這方麵的複雜因素。此刻,他終於理解了 ** 。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
“我久未入世,忘了世界本就是複雜莫測的。熙熙攘攘的人們大多為了利益而奮鬥。”
“我其實才是個特殊案例。”
他默默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同時說道:
“這筆交易我願意做。”
“但我們要訂立契約。”
別契券是用來保證交易的憑證!
在秦朝時期,進行任何交易都需要立契券。
所謂的“契券”,是一塊寫有合同內容的竹簡。上麵有不同的齒痕標記,以區別不同的信息。買賣成交後,在簡牘上寫下合同內容,雙方各執一半。日後若有糾紛或錯誤出現,可以用此作為證據,解決爭議。
這契券是具備法律效力的!
法律規定,在一定時間內不可遺失此憑證。若契約遺失,則稱為“亡券害身”,當事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看到秦長青同意,閬大喜過望,立刻大聲呼喊:“各位,請見證,我與秦長青即將簽訂一份契約。”
說完,他拉過來一名名叫奮的瘦猴子似的青年。他對秦長青說:“他是奮,他的父親負責管理城中市集。讓他為我們立約,你應該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同意,我們放學後可以在他的麵前簽字。”
“不必麻煩,這樣就可以了。”秦長青表示。
他能感覺到閬的真誠,但他沒想到閬會如此認真,不但讓其他學友見證,還讓經驗豐富的奮起草契券,這讓他刮目相看。盡管琅確實有些小心思,卻沒有惡意。
實際上,他也不需要太多的書寫簡。
待契約撰寫完畢並大聲讀了三遍確認無誤後,奮將契約分為兩邊遞給兩人。
直到此時。
秦長青才真切感受到了秦國律法的嚴密細致。
天下蒼生,生活日常中的所有細節無不在這法律的籠罩之下。
法律嚴密細致到每一個方麵!
契券到手後,閬鬆了一口氣。
回到了座位,他將自己的練習簡交給秦長青後說道,“秦史子,這次交易確實讓你吃虧了。書寫簡以往市價僅三錢,近日城裏價格上漲,目前售價五錢。我不是有意讓你吃虧。”
“實在是……家中實在
“我的父親今年才升爵成為大夫,過去一直都是按‘不更’爵領取俸祿。家中本來就沒有什麽積蓄,全家搬遷到鹹陽時又花了不少錢。我實在是沒辦法,才會想到這個辦法。”
“還請秦長青不要責怪我。”
秦長青淡淡地說道:
“我已經看穿了你的心思。”
“我也曾接受過私塾教育,很清楚在這期間會有很多花銷。因此,我能夠理解你的所作所為。但正如令史所說,日後我們要當官為吏,你現在可以展現精明,但在官場中,官吏不能有任何偏差。當官的時候,我真懷疑你是否能堅持下去。”
“我確實想過直接拒絕你。”
閬皺眉問道:“那為什麽最後還是答應了呢?”
秦長青笑道:
“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謀求私利,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學問更精深。我們在學校就是要掌握治國安邦的道理。”
“然而,什麽是官吏的本質呢?”
“百姓的生存之依托啊!”
“同樣身為官員的學生,如果我們連自己問題都不能解決,怎能去解決普天下人民的困境呢?”
閬臉一紅,漲紅的臉頰時紅時白,最後向秦長青鞠了一躬道:
“兄弟,我服你。”
“在學校裏,口若懸河的人不止你一個,但你讓我感到羞愧無比,這是目前唯一的例外。我不再讓你占什麽便宜了。如果以後有什麽人給你找麻煩,我會站出來幫你,我在這方麵沒其他能力,但在打架這方麵絕對很有一套。”
聽後。
秦長青臉上肌肉抽搐。
哎!
算是白說那麽多感慨了吧。
閬雖然在學校待了一段時間,但仍保留了許多鄉間的風氣,依然帶著一絲土氣。
然而,這才是秦國人民的真實麵目。
正是因為契書這件事情。
秦長青和閬之間也因此結下了一份友誼。
不久,
外麵響起了鑼聲。
上課時間到了。
令史再次回到了課堂中。
眼前的依然是那塊大木板,但原先上麵寫的“灋”“罰”“法”三個大字,在休息時已經被臨時記錄員擦掉。
此時的木板上一個字都沒有。
令史冷漠地說:
“這次課我們會教授《語書》上的文字。”
“我知道你們中大多數人並不喜歡當文職官,而是心向戰場,在戰鬥中獲得榮耀,並希望通過戰鬥提升自己的職位與榮譽,你們可能有些人認為寫字隻是為了簽名罷了,並不值得學!”
“真是這樣的嗎?”
“並不是!”
“即便是武職人員也要具備書寫能力。”
“你們可能以為識會寫幾個字就已經夠用了,但是你們究竟能識別並書寫多少字?”
“你們大概也隻能認識幾百字。”
“那麽天底下有多少字你們知曉麽?而現今全國統一,當你們帶軍之時必然會遇到五湖四海的士兵們。”
“有來自秦地的,也有來自於趙國、衛國等地的;你們識字受過訓練,但許多士卒沒有。他們告訴你的他們的名字,你能確保每次都正確記起來嗎?”
“統一前,六國之間的字與讀音各異,但據勘定局統計,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常用字增長到了1350字,至一統時已有約餘種。統一天下後的數年裏,勘定局整合諸國文字並加以融合,共增加了餘種新的字。”
“總的漢字已累計到多種。”
“秦字結構繁冗而其他國家文字簡單易懂,統合文字必然帶來複雜與簡單的不平衡。因此一統天下後,始皇命勘定局對秦字做出簡化改革。”
“這就是小篆誕生的原因。”
“即便如此努力地進行文字簡並化的工作,秦文仍有近兩萬個字。”
“你們不去學習書寫這些文字?怎麽能應對名字千奇百怪的軍人們,又如何處理文書案宗呢?如果沒有經過學習識字訓練,就算給你一本孫子兵法你們中有誰真正通篇讀懂了?有誰又能領會書中奧秘?”
“秦之吏不懂文字識讀與書寫?”
“難道不怕為天下人所譏諷笑話!”
令史冷冷地看著每一個人,在他注視下,沒有人敢直視他眼睛。
秦長青端坐在那裏,同樣感覺到壓力。
令史的話並非毫無根據,秦朝的詞匯量實在龐大,無論文官還是武將,日常工作都圍繞人口登記展開。
例如,
文官涉及登記戶籍與征稅收支;
武官包括召集士兵、問罪審訊等任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近90%秦國官員的職業都以人口管理
“我會先念,你們跟在我後麵念,待到能流暢念完,再將這些字謄寫在習字簡上,等到所有人都記住後,我會再逐一解釋這些字的意義。”
話音剛落,令史枯便開始大聲領讀。
秦長青亦緊隨其後。
不過,他不僅跟讀,還不時翻開習字簡,把這些字一一記下,同時標注上讀音。由於此時的秦國尚未使用後世那樣的拚音係統,隻能通過標注讀音的方法學習漢字。
這種方法,實際上奠定了後來人們所謂的‘認半字認偏旁’的基礎。
課堂中頓時響起了讀書聲。
待史子們紛紛將新學的詞組記錄在習字簡後,令史枯開始了每日必修課程——說文解字。對已略通文墨的秦長青來說,這樣的課顯得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