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會加更(搓手手)


    ——


    預收求收藏~


    主攻種田文《夫郎贅婿又在硬飯軟吃》一句話簡介:國醫聖手穿成盲眼小村醫後


    主攻年代文《滿級大佬重啟1990》一句話簡介:重生九零致富養家


    文案在專欄,歡迎戳戳!


    第117章


    龐知縣是進士出身,當年參加科舉時,最後的成績在二甲末流。


    詩文才學隻能說是合格,稱不上出彩。


    但閑暇時尤愛作詩,據說理想是致仕之後,編撰一本自己的詩集,流傳後世。


    因此在龐知縣神采飛揚地寫下足足四首的組詩後,嚴之默毫不意外。


    這大概就屬於質量不行,數量取勝。


    縣衙屬官們當即開始一通吹捧,其中以尤鵬山為最。


    嚴之默在一旁聽著尤鵬山把龐知縣這四首平平無奇的詩作,好一通引經據典的誇獎,心下冒出四個字:搵食不易。


    話雖如此,他並無瞧不上人家的意思,畢竟自己就是個白身童生。


    龐知縣知曉嚴之默詩才有限,倒是沒點名讓他品評。


    反而還對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表示嚴之默可以學習一番。


    嚴之默笑著接過墨痕未幹的紙張,看過後又恭恭敬敬放回去。


    該說不說的,有縣令作詩稱讚,還把石坎村的名字化入其中,可以想見,石坎村很快便會名聲大噪了。


    在龐知縣的見證下,路玉臨也依照契書的約定,將各類想要收購食材的收購價敲定。


    農產品的收購價都是依時而定,一年一變。


    辣椒作為調味料,質輕但價格最為昂貴,一兩便根據品質不同,可給到十文至二十文不等。


    其餘幾樣,價格也都定得公道。


    因各家種植都用的是嚴之默的種子,所以在嚴之默表示所有收成皆不可私自買賣後,各家均無異議。


    正常土豆的畝產在三千斤至五千斤之間,換算成這個時代常見的計量單位,便是大約三百石到五百石。


    這個產量最初說出來,根本就沒人信,畢竟小麥、稻子等,五六畝地也就隻能出二三十石糧食。


    現在你竟說一畝地就可以出幾百石,怕不是失心瘋了。


    但現在每一棵土豆植株下麵連著的一大串果實,結結實實打了當初在心底質疑嚴之默的人的臉。


    雖說各家耕地還是以糧食為主,種植土豆等各類新種子的麵積並不大,但粗略算一算,如意居也能收走上千石。


    畢竟收獲的蔬菜並非全部都要出售,還有一部分要留下來育種。


    土豆個頭大,分量足,壓秤,若說石坎村的村民們,本來對路玉臨這個大掌櫃的生意有多麽大,沒有概念的話,現在一聽,人家能把地裏收的菜全部買走,頓時震驚。


    這是開了多少家酒樓,才能把這麽多堆成山的菜都消耗掉?


    而路玉臨也毫不擔心這些蔬菜會因儲存不當而浪費,在此之前,嚴之默已經給他列出了各類蔬菜的儲存方法。


    比如土豆,嚴之默推薦路玉臨令各家酒樓采用沙土儲存法。


    簡單來說,就是把土豆稍微曬幹一點後,挖個坑把土豆埋了。


    這樣操作下來,保存半年都沒問題。


    而實際上,這麽多食材分派到各家酒樓後,根本用不了那麽久,擱置到發綠發芽的概率很低。


    當日傍晚,龐知縣興盡而歸,路玉臨也隨之返程。


    據說路玉臨還要在如意居,設宴請龐知縣吃飯。


    這些他們之間的交際,嚴之默無意探聽。


    而今石坎村的秋收已經定調,隻待收獲結束,交完糧稅,就可開展秋播。


    有了春播的經驗,相信石坎村接下來一年的收成,勢必更好。


    上回秋收的時候,嚴之默與姚灼名下還無田地。


    而這次,蔣元龍一家已經帶著一些從河對岸來的老鄉,在地裏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河對岸的那些北地流民,在上次龐知縣來“視察”過之後,已經都被合理安置。


    願意去地主家做雇農的,由縣衙派人領著去簽了契書,有願意留下開墾荒地換取入籍機會的,也被分到了種子和農具。


    因河對岸土地貧瘠,所以在縣衙分發的麥種、稻種之外,嚴之默還捐了一些土豆和玉米的種子。


    荒地開墾艱難,他們各家這一季隻種了至多兩三畝地。


    很快將秋收事宜料理完後,便紛紛到河對岸來,表示願意無償幫忙幹活。


    嚴之默知道他們是為了還種子的人情,故而沒有給他們付工錢,但會管午、晚兩頓飯。


    於是這幾日,都是家裏的漢子在地裏忙碌,妻子與夫郎們,就在田地旁直接搭灶做大鍋飯。


    在這麽多人的幫助下,十畝地很快全都收獲完畢。


    糧食堆滿穀倉,地窖裏也滿是新鮮蔬菜。


    與往年不同,今年秋收正式落幕的日子,村長從公中出錢,在村頭擺出流水席。


    這流水席,每一桌都是八大碗,且還包括土豆燉雞、水煮肉片、番茄炒蛋、涼拌萵苣。


    因村長知道,各家種出來的菜肯定都不舍得吃,所以特地拿了一些出來,做成菜讓眾人品嚐。


    至於玉米,也已被磨成了玉米麵,蒸成了金黃噴香的窩窩頭。


    按理說玉米麵也算是粗糧的一種,可是吃起來,卻比平日裏吃的粗麵窩頭好出太多。


    回味甚至甜絲絲的,孩子們也尤其喜歡。


    雖說路玉臨還沒派人來運走蔬菜順便結賬,衙門派的稅官也還沒來,可村民們都知道,今年不需要再為糧稅和人頭稅擔心了。


    大家都放鬆心情,敞開肚皮,痛痛快快地吃了一場。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感覺收成變好以後,整個村子的精神麵貌都不一樣了】


    【主播這算不算扶貧成功?】


    【上回那個王爺不是去搶皇位了?什麽時候搶到手,速速全國推廣種土豆!】


    次日,路玉臨就派自己得力的手下,領著一群人浩浩蕩蕩來村裏收購蔬菜。


    有夥計負責稱重、清點、裝入竹筐,搬運上車。


    也有賬房先生現場算賬、支取銀錢,當場錢貨兩訖。


    各家排著隊來售賣,完成交易便在賬冊上按一個手印。


    如此忙碌了整整五日,石坎村此次收獲的蔬菜,總算都被路氏拉走。


    村民們銀錢落袋,各個都是一副高興的模樣。


    這兩日鄰村屠戶家發現,石坎村這些人不曉得在哪裏發了財,接二連三地到自己這割肉吃。


    一整頭豬,竟然大部分都被這個村子的人買走了。


    直到有石坎村的人過來走親戚,他們才知,原來石坎村在縣老爺的安排下種了好幾樣沒見過的蔬菜,全都賣給了城裏的酒樓,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


    這件事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周遭各個村子都開始眼熱,紛紛打聽,哪裏才能買得到那些蔬菜的種子。


    不過此時若有知道內情的人在此處,便會告訴他們,縣衙已經在著手安排秋播時,進一步大範圍地推廣種植了。


    ……


    真正到了稅官與衙差下鄉的這一日,石坎村的眾人,明顯感受到了他們態度的不同。


    過去,這幫人來收稅都是趾高氣昂的,甚至主動索拿好處。


    而今年,起碼態度上都比起以前,客氣了許多。


    今年糧稅依舊是四成,還聽說許多靠近北邊的城市,已經開始征兵。


    似有一種山雨欲來之勢,隻是這些事情,都暫且影響不到此方天地。


    待糧食上繳結束,剩下的就是各家未來一年的嚼用。


    就在村民們剛剛從秋收結束後的空隙裏喘口氣,準備投入秋播大業中時,嚴之默也把精力放回了自家生意上。


    八月下旬,山上的漆樹已開始掛果,漸次成熟,而蠟園中,舉目望去,蠟花朵朵,仿佛皚皚白雪,輕落枝頭。


    有了之前的教訓,嚴之默今年打算擴大收購漆樹果的規模。


    他雇了一批人,在合陽府的每一個縣城,都設了一個收購點。


    收購點的人每日敲鑼打鼓,宣傳收購價格,這些消息便再由來縣城做工、賣東西的人們,穿到下麵的鄉鎮村落。


    至於采收蠟花的工作,也很快安排下去。


    因蠟園也有一半屬於西窗閣,戚燈曉與裴澈清楚嚴之默分身乏術,便主動將采蠟的這部分活計攬了過去。


    這采蠟是有講究的,譬如陰天更適合采收,晴天則適宜早晚完成。


    石坎村還是晴天居多,所以這項工作的推進,倒比嚴之默料想中的慢一些。


    等到第一批蠟花采下,則直接進入了兩家在鎮子上新建的工坊。


    蟲蠟的提取方法與漆樹蠟不太相同,主要分為熬蠟與蒸蠟兩種。


    熬蠟法,即為把蠟花放入布袋係緊後,丟入沸水中不斷熬煮,直至蠟花融化,倒出冷卻後,就是蠟塊。


    而蒸蠟法,則是將蠟花平鋪於國內,隔水蒸至融化。*


    工坊聘請了一位南方來的老師傅,早在蠟花采收前半個月,就令這位老師傅將工坊的雇工們培訓完畢。


    故而當原料到位後,源源不斷的白色蟲蠟,便開始不斷自工坊中產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一開,在線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菇菇弗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菇菇弗斯並收藏直播一開,在線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