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廬山上下來又休息了一夜,一大早鄭蕁賴在床上根本不想起來,爬山可真是一個體力活!
鄭蕁,“係統,我們接下來去哪裏玩呢?井岡山還是景德鎮?對了那個客家圍屋我也想去看耶~”
係統無語,之前是誰說的這個省份存在感不高,感覺玩不了幾天的,你這下是玩到不想走了吧?
係統,“宿主,雖說景德鎮的現代化燒瓷工藝已經很成熟了,但瓷器這東西畢竟是從你們老祖宗那傳下來的呢~”
鄭蕁想想也是,不過也不能視而不見啊,好歹得叫老祖宗知道知道我們現代的水平,於是她叫係統整理了一下景德鎮的資料,又給老祖宗們每人送了一套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嘿,齊活
見宿主排除了一個選項,小係統繼續再接再厲,“宿主,客家圍屋的資料你看過嗎?統子我感覺它的曆史有點“幹癟”了呢,特意去看的性價比好像不高?”
鄭蕁聞言回憶了一下自己對圍屋的認識,嘶,這個適合在高鐵或飛機上給老祖宗打發時間時講講,那也就不去了
看了看時間,又摸了摸自己餓的有些難受的肚子,鄭蕁決定起床了,“係統,那就去井岡山?”
係統將光幕打開叫鄭蕁挑選衣服,同時回答她的話,“可以啊,而且你特殊時期的先輩們已經在北京開完會了,他們也決定回井岡山看看哩”
鄭蕁這下更有精神了,“這樣嗎?那挺好的,我叫小周買票”
…
高鐵上
鄭蕁見老祖宗們精神頭還不錯,便叫係統開啟了光幕,老祖宗們見狀也紛紛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想看看鄭蕁又準備鬧什麽幺蛾子
鄭蕁,“老祖宗,請允許我為你們介紹一下當地的一種特色民居,客家圍屋!
它又稱土樓、圍龍屋等,是集祠、家、堡於一體,具有鮮明防衛特征的封閉式客家民居
其起源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客家先民因戰亂、饑荒等從中原地區南遷,為與原住民區分,自稱為“客家人”。他們多選取山地丘陵地區居住,為抵禦不同氏族征地奪利、野獸侵襲和匪患,建立起圍合式建築,即客家圍屋
代表建築有贛南客家圍屋,閩西客家圍屋和粵東北客家圍屋
贛南客家圍屋初建於明末清初,分布在全南、龍南等地。目前贛南圍屋有500餘座,外形主要以方形為主,為軸對稱結構。代表建築有龍南燕翼圍、關西新圍
閩西客家圍屋以土樓為主,多為圓形或方形,造型龐大,結構獨特。如永定土樓中的振成樓,被稱為“土樓王子”,按八卦理念設計建造,內通廊式結構,有許多精美的木雕、壁畫
粵東北客家圍屋主要有圍龍屋、四角樓等形式。圍龍屋整體布局呈大圓形,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房舍建築,中間為祠堂。如梅州的棣華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圍龍屋”
見老祖宗看著視頻都不說話,鄭蕁不知道他們是沒反應過來自己的意思還是怎麽回事
於是撓撓頭繼續道,“這個,老祖宗們,雖說客家是漢族的一個民係,並非獨立的民族,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介紹一下給你們認識的
客家人的先民是從中原地區遷移而來,秦朝時始皇老祖宗派兵平定嶺南,秦朝的將士戌卒及官吏和他們的家屬成為嶺南地區最早的客家人
曆史上客家人共大規模發生過六次南遷,第一次東晉“五胡亂華”,當時中原戰火紛飛,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在中原混戰。為躲避戰亂,中原漢人首次大規模南遷,目的地主要是湖北、江西、福建等地
第二次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黃巢起義爆發,中原再陷動蕩。大量中原漢人南遷,路線更廣,除江西、福建,還去往廣東北部和東部
第三次兩宋時期,遼、金、蒙古等北方政權侵擾,北宋“靖康之變”後,南宋受軍事威脅,戰亂不斷。中原漢人再次大規模南遷,範圍擴大到廣西、湖南等地
第四次明末清初,明朝腐敗致農民起義頻發,清朝崛起並南下統一全國。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人為避戰亂,向廣東中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以及台灣遷徙
第五次清朝鹹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政府鎮壓導致廣東東部和北部的客家人受戰爭影響,大規模南遷。他們遷往廣東南部、海南以及海外等地
第六次近代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西方列強侵略。客家人為尋出路,進行大規模遷徙,方向多元化,既向國內經濟發達地區,也大量遷往海外
現如今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台灣等省份,國外廣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國等地。
那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些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戰爭不斷,長期混戰致社會失序,百姓生命安全難保障,除此之外土地兼並嚴重,賦稅沉重,農民失去土地還背負高額稅賦!
…
這些問題老祖宗你們反思哦,對了,封建王朝三百年必亡的結論你們知道吧?”
老祖宗們…
這小妮子是忍不住對他們露出屠刀了?不過也是,經受了現代社會這麽久的衝擊了,哪個老封建老古董回去還願意對著什麽帝王卑躬屈膝?
接受良好的始皇帝十分淡定,反正他的秦朝的“封建體係”根本就沒建立起來,換種製度而已,無所謂啦,他老嬴家不管怎麽樣都會上史書,受萬民敬仰的!
胤礽這個最後封建王朝代表也很淡定,他和那群糟心兄弟根本就沒稱帝,反帝反封建管他們什麽事?隻是見那六次南遷有三次跟他們老愛家扯上了或多或少的關係
於是胤礽開口找補道,“咳咳,客家人南遷還是產生了多方麵積極影響的
南遷前中國人口分布不均,客家人南遷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使人口分布更均衡。南遷中,他們與當地原住民、其他南遷漢族族群在經濟、文化上深度交流,推動了民族融合哩!這樣才使得曆代王朝一般都以防禦北患為主
另外在農業上,客家人帶來先進技術與多樣農作物品種,推動南方農業進步,水稻產量質量提升,經濟作物種植也得到發展。手工業方麵,他們利用當地資源發展陶瓷、木雕等產業,在商業領域,客家人開設店鋪、參與長途販運,促進南北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帶動南方城鎮與服務業發展
客家人南遷傳播中原文化,客家方言保留古漢語特色,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影響其觀念,傳統節日與藝術形式也在南方傳承,嗯,最後怎麽說呢,雖然客家人是應戰亂等原因被迫南遷的,但是沒有他們,你們現代中國的版圖都未必是這樣…”
鄭蕁暗戳戳懟我?南遷是有很多積極意義,但客家先民所受的苦難不可忽視!這更不是他們遭罪的理由!
但鄭蕁也知道繼續跟這些人吵也毫無意義,因為他們不是當時在位的掌權者!後輩無能罵祖宗的事她可幹不出來!於是鄭蕁將一係列資料發給他們,就默默到一邊生悶氣去了
在場的老祖宗見她這種反應,對視一眼無奈笑了笑,得,他們還是去教訓後輩,順便反思自己發布的政策是不是有問題,以至於影響了後輩的判斷吧~
當然南遷一事也是要進行的,胤礽說的積極影響也沒錯,就是他們得想個更溫和的法子叫這些人自願南遷
鄭蕁,“係統,我們接下來去哪裏玩呢?井岡山還是景德鎮?對了那個客家圍屋我也想去看耶~”
係統無語,之前是誰說的這個省份存在感不高,感覺玩不了幾天的,你這下是玩到不想走了吧?
係統,“宿主,雖說景德鎮的現代化燒瓷工藝已經很成熟了,但瓷器這東西畢竟是從你們老祖宗那傳下來的呢~”
鄭蕁想想也是,不過也不能視而不見啊,好歹得叫老祖宗知道知道我們現代的水平,於是她叫係統整理了一下景德鎮的資料,又給老祖宗們每人送了一套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嘿,齊活
見宿主排除了一個選項,小係統繼續再接再厲,“宿主,客家圍屋的資料你看過嗎?統子我感覺它的曆史有點“幹癟”了呢,特意去看的性價比好像不高?”
鄭蕁聞言回憶了一下自己對圍屋的認識,嘶,這個適合在高鐵或飛機上給老祖宗打發時間時講講,那也就不去了
看了看時間,又摸了摸自己餓的有些難受的肚子,鄭蕁決定起床了,“係統,那就去井岡山?”
係統將光幕打開叫鄭蕁挑選衣服,同時回答她的話,“可以啊,而且你特殊時期的先輩們已經在北京開完會了,他們也決定回井岡山看看哩”
鄭蕁這下更有精神了,“這樣嗎?那挺好的,我叫小周買票”
…
高鐵上
鄭蕁見老祖宗們精神頭還不錯,便叫係統開啟了光幕,老祖宗們見狀也紛紛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想看看鄭蕁又準備鬧什麽幺蛾子
鄭蕁,“老祖宗,請允許我為你們介紹一下當地的一種特色民居,客家圍屋!
它又稱土樓、圍龍屋等,是集祠、家、堡於一體,具有鮮明防衛特征的封閉式客家民居
其起源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客家先民因戰亂、饑荒等從中原地區南遷,為與原住民區分,自稱為“客家人”。他們多選取山地丘陵地區居住,為抵禦不同氏族征地奪利、野獸侵襲和匪患,建立起圍合式建築,即客家圍屋
代表建築有贛南客家圍屋,閩西客家圍屋和粵東北客家圍屋
贛南客家圍屋初建於明末清初,分布在全南、龍南等地。目前贛南圍屋有500餘座,外形主要以方形為主,為軸對稱結構。代表建築有龍南燕翼圍、關西新圍
閩西客家圍屋以土樓為主,多為圓形或方形,造型龐大,結構獨特。如永定土樓中的振成樓,被稱為“土樓王子”,按八卦理念設計建造,內通廊式結構,有許多精美的木雕、壁畫
粵東北客家圍屋主要有圍龍屋、四角樓等形式。圍龍屋整體布局呈大圓形,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房舍建築,中間為祠堂。如梅州的棣華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圍龍屋”
見老祖宗看著視頻都不說話,鄭蕁不知道他們是沒反應過來自己的意思還是怎麽回事
於是撓撓頭繼續道,“這個,老祖宗們,雖說客家是漢族的一個民係,並非獨立的民族,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介紹一下給你們認識的
客家人的先民是從中原地區遷移而來,秦朝時始皇老祖宗派兵平定嶺南,秦朝的將士戌卒及官吏和他們的家屬成為嶺南地區最早的客家人
曆史上客家人共大規模發生過六次南遷,第一次東晉“五胡亂華”,當時中原戰火紛飛,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在中原混戰。為躲避戰亂,中原漢人首次大規模南遷,目的地主要是湖北、江西、福建等地
第二次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黃巢起義爆發,中原再陷動蕩。大量中原漢人南遷,路線更廣,除江西、福建,還去往廣東北部和東部
第三次兩宋時期,遼、金、蒙古等北方政權侵擾,北宋“靖康之變”後,南宋受軍事威脅,戰亂不斷。中原漢人再次大規模南遷,範圍擴大到廣西、湖南等地
第四次明末清初,明朝腐敗致農民起義頻發,清朝崛起並南下統一全國。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人為避戰亂,向廣東中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以及台灣遷徙
第五次清朝鹹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政府鎮壓導致廣東東部和北部的客家人受戰爭影響,大規模南遷。他們遷往廣東南部、海南以及海外等地
第六次近代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西方列強侵略。客家人為尋出路,進行大規模遷徙,方向多元化,既向國內經濟發達地區,也大量遷往海外
現如今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台灣等省份,國外廣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國等地。
那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些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戰爭不斷,長期混戰致社會失序,百姓生命安全難保障,除此之外土地兼並嚴重,賦稅沉重,農民失去土地還背負高額稅賦!
…
這些問題老祖宗你們反思哦,對了,封建王朝三百年必亡的結論你們知道吧?”
老祖宗們…
這小妮子是忍不住對他們露出屠刀了?不過也是,經受了現代社會這麽久的衝擊了,哪個老封建老古董回去還願意對著什麽帝王卑躬屈膝?
接受良好的始皇帝十分淡定,反正他的秦朝的“封建體係”根本就沒建立起來,換種製度而已,無所謂啦,他老嬴家不管怎麽樣都會上史書,受萬民敬仰的!
胤礽這個最後封建王朝代表也很淡定,他和那群糟心兄弟根本就沒稱帝,反帝反封建管他們什麽事?隻是見那六次南遷有三次跟他們老愛家扯上了或多或少的關係
於是胤礽開口找補道,“咳咳,客家人南遷還是產生了多方麵積極影響的
南遷前中國人口分布不均,客家人南遷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使人口分布更均衡。南遷中,他們與當地原住民、其他南遷漢族族群在經濟、文化上深度交流,推動了民族融合哩!這樣才使得曆代王朝一般都以防禦北患為主
另外在農業上,客家人帶來先進技術與多樣農作物品種,推動南方農業進步,水稻產量質量提升,經濟作物種植也得到發展。手工業方麵,他們利用當地資源發展陶瓷、木雕等產業,在商業領域,客家人開設店鋪、參與長途販運,促進南北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帶動南方城鎮與服務業發展
客家人南遷傳播中原文化,客家方言保留古漢語特色,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影響其觀念,傳統節日與藝術形式也在南方傳承,嗯,最後怎麽說呢,雖然客家人是應戰亂等原因被迫南遷的,但是沒有他們,你們現代中國的版圖都未必是這樣…”
鄭蕁暗戳戳懟我?南遷是有很多積極意義,但客家先民所受的苦難不可忽視!這更不是他們遭罪的理由!
但鄭蕁也知道繼續跟這些人吵也毫無意義,因為他們不是當時在位的掌權者!後輩無能罵祖宗的事她可幹不出來!於是鄭蕁將一係列資料發給他們,就默默到一邊生悶氣去了
在場的老祖宗見她這種反應,對視一眼無奈笑了笑,得,他們還是去教訓後輩,順便反思自己發布的政策是不是有問題,以至於影響了後輩的判斷吧~
當然南遷一事也是要進行的,胤礽說的積極影響也沒錯,就是他們得想個更溫和的法子叫這些人自願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