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惠妃又驚又怒,如果她的親眷從此不能再入禁內,且為慈寧宮以太後
之名頒敕,就算將來諍兒登基可以廢除此條禁令,但仍不能杜絕物議安陸侯府曾經受此罪責。
但王太後的下馬威還不僅此而已:「且在我看來,惠妃如此慣縱侄女,更何況十哥兒?我會向皇上說明,為防十哥兒也被惠妃縱得如此跋扈無禮,該另擇賢良妃嬪負責教管十哥兒了。」
「娘娘,妾身知罪。」惠妃的冷汗遍布脊樑,方才意識到現下她還沒能夠執掌六宮,弘復帝更加沒有龍馭歸天,如果王太後堅持要將她今日的言行捅去皇帝跟前,皇帝勢必不會違拗嫡母的決斷,她再是怎麽撒嬌,也保不住諍兒會認他人為母!
在此情形下,惠妃也隻能「捨棄」侄女了,先是厲喝一聲「三娘跪下」,又再率先以額搶地:「妾身知罪,望娘娘念及妾身乃一心護庇本家侄女,以致神智昏亂,出言頂撞娘娘之罪妾身不敢求恕,隻求娘娘念在諍哥兒還小,收回成命,勿讓妾身與諍哥兒骨肉相離。」
王太後其實也無意當真幹涉十皇子的教養,要知如今天家已成手足闔牆之勢,隻要十皇子離了長樂宮,便是讓敬妃教養,雖王太後信得過敬妃絕不至於加害龍嗣,但保不住萬選侍、莊嬪等等加害十皇子用以陷謗敬妃,十皇子當然還是養在長樂宮裏更加安全,至於德行……
橫豎十皇子如今還未開智,是個懵懂小兒,到十皇子開智知事時,這場儲位之爭應當已經塵埃落定了,屆時惠妃即便還活著,也休想染指皇子的教養。
於是便接受了惠妃的「悔悟」,但提點還是需要的:「長輩愛惜晚輩雖為倫常之情,但需防適度而切記不可寵縱無度,否則晚輩後生恃仗寵縱而為所欲為豈不荒唐?要說這世上至尊至貴便是天子君帝,可就算九五至尊不也一樣要依從仁禮法則,不能夠恣意妄為?一國之君還常有怫心之事呢,這世上又哪有人能夠使所有人都臣服膝下言聽計從的?江三娘不通事理有此想法也就罷了,若惠妃竟也有這樣的妄圖,可就太過荒唐了。」
寶姑娘瞠目結舌地盯著她家不可一世的姑母,被聖德太後教訓得一聲不敢吭。
------------
第433章 並非胡鬧
惠妃姑侄二人驚驚惶惶的來如喪考妣的走,王太後倒是立時笑了好一陣兒,指著春歸說道:「剛才聽你講江三娘鬧出的那些事體,我且以為你心裏窩著火難保有誇大不實之處,哪知見過了那丫頭,才曉得果然愚狂得厲害,老婆子這回可真算長眼了,還沒見哪家勛貴能把這麽大的姑娘寵得如此不識體統的,就這樣江琛還想指望著他這孫女聯姻權貴,哪家門第能夠消受這麽個『金枝玉葉』,這怕不是要結親是該結仇了吧。」
春歸忙討好道:「小婦人就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情,為了讓惠妃姑侄也嚐嚐食不知味臥不安寢的憋屈,連累娘娘受氣了。」
太後連連擺手:「我可沒被氣著,倒是因這一場笑話把昨日慈慶宮惹的一肚子鬱火都克化了,倒是小顧應向阿蕭賠不是,她接下來的這段時日可得廢心了,可若是不嚐試著盡力把江三娘扳正吧,又不符合她那一根筋的性情。」
蕭宮令也道:「既是娘娘囑咐了老奴對江三娘嚴加教管,老奴理當用心糾正江三娘的謬劣,卻也不是盡為了為難她的。」
「小顧聽著了?你原本是想出氣,結果反而讓對頭受益,我看那江三娘倘若真能聽得進去阿蕭的一二教誨,日後還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春歸便作出一番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神態,更把太後逗得「噗嗤」一笑,拉過她近前戳兩指頭:「你啊,江三娘都對你喊打喊殺了,這回入宮,可一門心思等著看你不得善終呢,你說是睚眥必報,想出來的法子卻也不傷她的毫髮,至多也便是讓她氣上幾日,若還算有救,能夠聽得進去道理,反而免了日後的禍難,我看你非但不是睚眥必報,甚至還揣著婦人之仁。」
「臣婦心中明白娘娘一貫寬慈,便是氣恨惠妃不擇手段,哪裏至於為難江三娘這麽個晚輩呢?也就至多是稍給她些教訓,最要緊的是警告惠妃,莫仗著幾分小聰明還敢胡作非為。」春歸也不堅持自己就是副睚眥必報的心腸,笑容十分燦爛:「再者雖說從長遠看,得蕭宮令的教誨對江三娘是有益無害,不過她可是被寵壞了的性情,一時之間又哪會心服呢?氣怒是難免的,更別提惠妃一邊要安撫侄女,一邊還要憂懼娘娘的追究,接下來可會焦頭爛額不得安寧了,況怕也抽不出空來算計臣婦。」
「不要大意。」王太後收斂了幾分笑容:「我從前看惠妃隻覺她矯揉造作,表麵一套背後一套世故虛偽,卻沒想到她竟是這般的心機毒辣,且骨子裏還自傲得很,我看今日這場下馬威作用有限,別說震懾她打消心裏的貪婪,況怕都不能夠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愚狂,還當慈慶宮一事是你饒幸脫身,指不定立時就想出別的陰謀詭計。」
便又叮囑蕭宮令:「你這回既然名正言順去了長樂宮,可別光顧著教誨江家那丫頭,多用幾分心在小顧身上,若是察知不妙,務必立時知會慈寧宮。」
春歸與蕭宮令一個道謝一個道喏,陪著王太後又寒喧了一陣兒
,一同去到長樂宮,蕭宮令自是去履行她的職責不提,春歸卻被惠妃「請去」了寢殿。
之名頒敕,就算將來諍兒登基可以廢除此條禁令,但仍不能杜絕物議安陸侯府曾經受此罪責。
但王太後的下馬威還不僅此而已:「且在我看來,惠妃如此慣縱侄女,更何況十哥兒?我會向皇上說明,為防十哥兒也被惠妃縱得如此跋扈無禮,該另擇賢良妃嬪負責教管十哥兒了。」
「娘娘,妾身知罪。」惠妃的冷汗遍布脊樑,方才意識到現下她還沒能夠執掌六宮,弘復帝更加沒有龍馭歸天,如果王太後堅持要將她今日的言行捅去皇帝跟前,皇帝勢必不會違拗嫡母的決斷,她再是怎麽撒嬌,也保不住諍兒會認他人為母!
在此情形下,惠妃也隻能「捨棄」侄女了,先是厲喝一聲「三娘跪下」,又再率先以額搶地:「妾身知罪,望娘娘念及妾身乃一心護庇本家侄女,以致神智昏亂,出言頂撞娘娘之罪妾身不敢求恕,隻求娘娘念在諍哥兒還小,收回成命,勿讓妾身與諍哥兒骨肉相離。」
王太後其實也無意當真幹涉十皇子的教養,要知如今天家已成手足闔牆之勢,隻要十皇子離了長樂宮,便是讓敬妃教養,雖王太後信得過敬妃絕不至於加害龍嗣,但保不住萬選侍、莊嬪等等加害十皇子用以陷謗敬妃,十皇子當然還是養在長樂宮裏更加安全,至於德行……
橫豎十皇子如今還未開智,是個懵懂小兒,到十皇子開智知事時,這場儲位之爭應當已經塵埃落定了,屆時惠妃即便還活著,也休想染指皇子的教養。
於是便接受了惠妃的「悔悟」,但提點還是需要的:「長輩愛惜晚輩雖為倫常之情,但需防適度而切記不可寵縱無度,否則晚輩後生恃仗寵縱而為所欲為豈不荒唐?要說這世上至尊至貴便是天子君帝,可就算九五至尊不也一樣要依從仁禮法則,不能夠恣意妄為?一國之君還常有怫心之事呢,這世上又哪有人能夠使所有人都臣服膝下言聽計從的?江三娘不通事理有此想法也就罷了,若惠妃竟也有這樣的妄圖,可就太過荒唐了。」
寶姑娘瞠目結舌地盯著她家不可一世的姑母,被聖德太後教訓得一聲不敢吭。
------------
第433章 並非胡鬧
惠妃姑侄二人驚驚惶惶的來如喪考妣的走,王太後倒是立時笑了好一陣兒,指著春歸說道:「剛才聽你講江三娘鬧出的那些事體,我且以為你心裏窩著火難保有誇大不實之處,哪知見過了那丫頭,才曉得果然愚狂得厲害,老婆子這回可真算長眼了,還沒見哪家勛貴能把這麽大的姑娘寵得如此不識體統的,就這樣江琛還想指望著他這孫女聯姻權貴,哪家門第能夠消受這麽個『金枝玉葉』,這怕不是要結親是該結仇了吧。」
春歸忙討好道:「小婦人就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情,為了讓惠妃姑侄也嚐嚐食不知味臥不安寢的憋屈,連累娘娘受氣了。」
太後連連擺手:「我可沒被氣著,倒是因這一場笑話把昨日慈慶宮惹的一肚子鬱火都克化了,倒是小顧應向阿蕭賠不是,她接下來的這段時日可得廢心了,可若是不嚐試著盡力把江三娘扳正吧,又不符合她那一根筋的性情。」
蕭宮令也道:「既是娘娘囑咐了老奴對江三娘嚴加教管,老奴理當用心糾正江三娘的謬劣,卻也不是盡為了為難她的。」
「小顧聽著了?你原本是想出氣,結果反而讓對頭受益,我看那江三娘倘若真能聽得進去阿蕭的一二教誨,日後還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春歸便作出一番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神態,更把太後逗得「噗嗤」一笑,拉過她近前戳兩指頭:「你啊,江三娘都對你喊打喊殺了,這回入宮,可一門心思等著看你不得善終呢,你說是睚眥必報,想出來的法子卻也不傷她的毫髮,至多也便是讓她氣上幾日,若還算有救,能夠聽得進去道理,反而免了日後的禍難,我看你非但不是睚眥必報,甚至還揣著婦人之仁。」
「臣婦心中明白娘娘一貫寬慈,便是氣恨惠妃不擇手段,哪裏至於為難江三娘這麽個晚輩呢?也就至多是稍給她些教訓,最要緊的是警告惠妃,莫仗著幾分小聰明還敢胡作非為。」春歸也不堅持自己就是副睚眥必報的心腸,笑容十分燦爛:「再者雖說從長遠看,得蕭宮令的教誨對江三娘是有益無害,不過她可是被寵壞了的性情,一時之間又哪會心服呢?氣怒是難免的,更別提惠妃一邊要安撫侄女,一邊還要憂懼娘娘的追究,接下來可會焦頭爛額不得安寧了,況怕也抽不出空來算計臣婦。」
「不要大意。」王太後收斂了幾分笑容:「我從前看惠妃隻覺她矯揉造作,表麵一套背後一套世故虛偽,卻沒想到她竟是這般的心機毒辣,且骨子裏還自傲得很,我看今日這場下馬威作用有限,別說震懾她打消心裏的貪婪,況怕都不能夠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愚狂,還當慈慶宮一事是你饒幸脫身,指不定立時就想出別的陰謀詭計。」
便又叮囑蕭宮令:「你這回既然名正言順去了長樂宮,可別光顧著教誨江家那丫頭,多用幾分心在小顧身上,若是察知不妙,務必立時知會慈寧宮。」
春歸與蕭宮令一個道謝一個道喏,陪著王太後又寒喧了一陣兒
,一同去到長樂宮,蕭宮令自是去履行她的職責不提,春歸卻被惠妃「請去」了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