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更是說得陶嘯深連連頷首。
但蘭庭忽而挑起眉梢,平靜的眼底隨之透出果毅決斷之色:「但皇上是一國之君,且自來的抱負便是中興盛世,倫常親情之外,江山社稷方為首重!太孫好比君國之病瘡,如今已積惡膿,剜除雖痛入骨髓,放任不治更會傷及性命!
陶君試想,連太子妃這生母如今亦為太孫利用,太孫可還會念祖孫之情?有朝一日克承大統,必定不會繼承皇上中興盛世之誌,更且不說太孫身邊的奸徒,也勢必不容太孫登位,陶君是瞞不住的,就算陶君隱瞞子虛庵一事,皇上也會從他人之口聽聞太孫此等不臣不子的言行,屆時陶君一片苦心白廢不提,更會被皇上追究失職之罪。」
蘭庭的這一提醒讓陶嘯深悚然驚心。
是的,如今的錦衣衛和東廠可都不是團結一心,高得
宜這廠公屬下,就有不少派係暗中聽令於幾位皇子,子虛庵的事哪裏是他和高得宜密不聲張就能隱瞞得住?這可不同於呂鑒案供,畢竟那是呂鑒捏造意圖謗害太子妃及太孫,就算皇上知聞,追究下來他一句「不實之供」就能解釋,皇上不至於怪罪他隱瞞不報失職之罪。
「陶某再次謝過逕勿的提點。」陶嘯深起身禮謝。
蘭庭從茶樓步出之時,天上的陰雲堆積得越發厚重了,一陣北風卷過,有飛雪好似亂絮,他看了看石青色的衣肩上沾染那幾點銀霜,不用手指拈除,隻抬頭望了望暗沉的天穹。
未知新歲過後,再一年春回九州,籠罩在中原大地上的陰霾是否能真正散袪。
他沒有回太師府。
就算如今不用在翰林院值宿,但蘭庭卻自願在館院案牘勞形,隻因春歸雖經慈慶宮一場險變後,依然還得在禁內「小住」,蘭庭不能相陪左右,可若在翰林院,自覺距離春歸更加接近些。
也不知他家「睚眥必報」的娘子,是否已讓惠妃娘娘食不知味、臥不安寢?
時間回到一日之前,長樂宮裏。
翹首期盼著春歸死訊傳來的寶姑娘顧不得天氣陰冷,抱著個手爐在十多個宮人的擁護下直在宮門處徘徊,卻眼睜睜的瞧見一頂宮轎停在門外,宮裝女婢上前,打起轎簾摻扶著她的「死敵」落轎,寶姑娘險些沒將手爐給捏碎了。
但她還是聽見了身後的一個宮人小聲嘀咕。
「顧宜人怎能直接乘轎至長樂宮門前?」
寶姑娘於是立著眉毛怒斥:「顧氏你好大的膽!公然藐視宮規!」
春歸笑盈盈的不搭腔,扶她落轎的宮人——沈皇後的心腹也即郭媽媽的女兒英芝,抬起眼瞼把寶姑娘掃視一番,自是認得這位貴女是安陸侯府的千金,但也當然不會像長樂宮的宮人般做小伏低,抬著下巴回應道:「顧宜人可在長樂宮前落轎乃皇後娘娘恩許,怎是藐視宮規?」
也不和寶姑娘更多理論,扶著春歸入長樂宮有如入無人之境。
------------
第429章 宜人進擊
冬日寒涼,閑來無事,惠妃也正和龔氏圍著熏籠喝茶磕瓜子兒,掐算著時間估摸著春歸的死訊就快傳來,哪裏料到門口的心腹入內稟報的消息卻是——
顧宜人至,且坤寧宮的郭宮令陪隨而至。
惠妃與龔氏麵麵相覷,各自陰沉了心情。
但臉上還是能夠維持笑容的,相比氣急敗壞的寶姑娘要「正常」得多。
一番禮見不必贅述,郭英芝推辭賜座,直立立的佇在當場,也不避諱慈慶宮中一場險變。
這件發生在內廷的罪事雖未經過朝堂公審,也無必要詔告朝堂,然則既是險些大動幹戈,且還因為鬧出高皎一條人命處死了不少宮人,轉而太子妃又被送進南台子虛庵「靜養」,瞞得密不透風是不能夠的,也大無瞞得密不透風的必要,因為不管是弘復帝還是沈皇後,可都樂見太孫「忠孝兩全」「痛改前非」的良行廣為人知。
但關於來龍去脈種種細節,郭英芝也無必要在此時詳細敘述就是了,她隻平平淡淡的說道:「皇後娘娘因著顧宜人今日在慈慶宮受到一場驚嚇,特例恩許顧宜人乘轎直至長樂宮前,且令奴婢隨侍,一來是免再有節外生枝,再則也有幾句話叮囑惠妃。」
郭英芝既是說明代傳皇後口令,惠妃及龔氏盡都起立持禮恭敬聆聽。
「顧宜人雖為惠妃召請入宮,然亦合太後、皇後娘娘心意,故而顧宜人雖住長樂宮中,但可隨時前往慈寧宮坤仁宮與太後、皇後娘娘敘話,不受先請待詔的宮規限製,惠妃也謹記不可拘束限製。」
惠妃眼皮跳了又跳,但也隻好恭敬應喏。
郭英芝把話帶到便準備告辭,轉身之時卻正好瞧見寶姑娘也氣喘籲籲跟了進來,瞪著一雙眼恨視著她——這實在是郭宮令誤解了,其實寶姑娘恨視的人是跟在她身後準備送出一程的春歸。
因為誤解,郭英芝便又轉過身來:「江姑娘因受皇上恩允入宮,奴婢本不該多言,然則奴婢早前聽江姑娘對顧宜人態度言辭均有冒犯,就不得不提醒惠妃一句了,禁內不比宮外,更加不是安陸侯府,顧宜人既有誥命,且年長於江姑娘,江姑娘如此言行,既是以卑犯尊,又為以幼犯長,惠妃若不加以教誨,那隻能請皇後娘娘懲誡了。」
鑑於沈皇後江惠妃之間的水火不容,郭宮令往常並不會涉足長樂宮,而惠妃明知她在內廷還遠遠不能夠隻手遮天為所欲為,更何況她的侄女?為免寶姑娘在內廷受到氣辱,也從不領著侄女走出長樂宮的宮門,怎知這回郭英芝竟然會因為代傳口令前來長樂宮,當麵施辱?!
但蘭庭忽而挑起眉梢,平靜的眼底隨之透出果毅決斷之色:「但皇上是一國之君,且自來的抱負便是中興盛世,倫常親情之外,江山社稷方為首重!太孫好比君國之病瘡,如今已積惡膿,剜除雖痛入骨髓,放任不治更會傷及性命!
陶君試想,連太子妃這生母如今亦為太孫利用,太孫可還會念祖孫之情?有朝一日克承大統,必定不會繼承皇上中興盛世之誌,更且不說太孫身邊的奸徒,也勢必不容太孫登位,陶君是瞞不住的,就算陶君隱瞞子虛庵一事,皇上也會從他人之口聽聞太孫此等不臣不子的言行,屆時陶君一片苦心白廢不提,更會被皇上追究失職之罪。」
蘭庭的這一提醒讓陶嘯深悚然驚心。
是的,如今的錦衣衛和東廠可都不是團結一心,高得
宜這廠公屬下,就有不少派係暗中聽令於幾位皇子,子虛庵的事哪裏是他和高得宜密不聲張就能隱瞞得住?這可不同於呂鑒案供,畢竟那是呂鑒捏造意圖謗害太子妃及太孫,就算皇上知聞,追究下來他一句「不實之供」就能解釋,皇上不至於怪罪他隱瞞不報失職之罪。
「陶某再次謝過逕勿的提點。」陶嘯深起身禮謝。
蘭庭從茶樓步出之時,天上的陰雲堆積得越發厚重了,一陣北風卷過,有飛雪好似亂絮,他看了看石青色的衣肩上沾染那幾點銀霜,不用手指拈除,隻抬頭望了望暗沉的天穹。
未知新歲過後,再一年春回九州,籠罩在中原大地上的陰霾是否能真正散袪。
他沒有回太師府。
就算如今不用在翰林院值宿,但蘭庭卻自願在館院案牘勞形,隻因春歸雖經慈慶宮一場險變後,依然還得在禁內「小住」,蘭庭不能相陪左右,可若在翰林院,自覺距離春歸更加接近些。
也不知他家「睚眥必報」的娘子,是否已讓惠妃娘娘食不知味、臥不安寢?
時間回到一日之前,長樂宮裏。
翹首期盼著春歸死訊傳來的寶姑娘顧不得天氣陰冷,抱著個手爐在十多個宮人的擁護下直在宮門處徘徊,卻眼睜睜的瞧見一頂宮轎停在門外,宮裝女婢上前,打起轎簾摻扶著她的「死敵」落轎,寶姑娘險些沒將手爐給捏碎了。
但她還是聽見了身後的一個宮人小聲嘀咕。
「顧宜人怎能直接乘轎至長樂宮門前?」
寶姑娘於是立著眉毛怒斥:「顧氏你好大的膽!公然藐視宮規!」
春歸笑盈盈的不搭腔,扶她落轎的宮人——沈皇後的心腹也即郭媽媽的女兒英芝,抬起眼瞼把寶姑娘掃視一番,自是認得這位貴女是安陸侯府的千金,但也當然不會像長樂宮的宮人般做小伏低,抬著下巴回應道:「顧宜人可在長樂宮前落轎乃皇後娘娘恩許,怎是藐視宮規?」
也不和寶姑娘更多理論,扶著春歸入長樂宮有如入無人之境。
------------
第429章 宜人進擊
冬日寒涼,閑來無事,惠妃也正和龔氏圍著熏籠喝茶磕瓜子兒,掐算著時間估摸著春歸的死訊就快傳來,哪裏料到門口的心腹入內稟報的消息卻是——
顧宜人至,且坤寧宮的郭宮令陪隨而至。
惠妃與龔氏麵麵相覷,各自陰沉了心情。
但臉上還是能夠維持笑容的,相比氣急敗壞的寶姑娘要「正常」得多。
一番禮見不必贅述,郭英芝推辭賜座,直立立的佇在當場,也不避諱慈慶宮中一場險變。
這件發生在內廷的罪事雖未經過朝堂公審,也無必要詔告朝堂,然則既是險些大動幹戈,且還因為鬧出高皎一條人命處死了不少宮人,轉而太子妃又被送進南台子虛庵「靜養」,瞞得密不透風是不能夠的,也大無瞞得密不透風的必要,因為不管是弘復帝還是沈皇後,可都樂見太孫「忠孝兩全」「痛改前非」的良行廣為人知。
但關於來龍去脈種種細節,郭英芝也無必要在此時詳細敘述就是了,她隻平平淡淡的說道:「皇後娘娘因著顧宜人今日在慈慶宮受到一場驚嚇,特例恩許顧宜人乘轎直至長樂宮前,且令奴婢隨侍,一來是免再有節外生枝,再則也有幾句話叮囑惠妃。」
郭英芝既是說明代傳皇後口令,惠妃及龔氏盡都起立持禮恭敬聆聽。
「顧宜人雖為惠妃召請入宮,然亦合太後、皇後娘娘心意,故而顧宜人雖住長樂宮中,但可隨時前往慈寧宮坤仁宮與太後、皇後娘娘敘話,不受先請待詔的宮規限製,惠妃也謹記不可拘束限製。」
惠妃眼皮跳了又跳,但也隻好恭敬應喏。
郭英芝把話帶到便準備告辭,轉身之時卻正好瞧見寶姑娘也氣喘籲籲跟了進來,瞪著一雙眼恨視著她——這實在是郭宮令誤解了,其實寶姑娘恨視的人是跟在她身後準備送出一程的春歸。
因為誤解,郭英芝便又轉過身來:「江姑娘因受皇上恩允入宮,奴婢本不該多言,然則奴婢早前聽江姑娘對顧宜人態度言辭均有冒犯,就不得不提醒惠妃一句了,禁內不比宮外,更加不是安陸侯府,顧宜人既有誥命,且年長於江姑娘,江姑娘如此言行,既是以卑犯尊,又為以幼犯長,惠妃若不加以教誨,那隻能請皇後娘娘懲誡了。」
鑑於沈皇後江惠妃之間的水火不容,郭宮令往常並不會涉足長樂宮,而惠妃明知她在內廷還遠遠不能夠隻手遮天為所欲為,更何況她的侄女?為免寶姑娘在內廷受到氣辱,也從不領著侄女走出長樂宮的宮門,怎知這回郭英芝竟然會因為代傳口令前來長樂宮,當麵施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