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自從他打算重審東墟命案布局種種計劃,篤定爭取唐維這位強有力的外援,又託了錦衣衛的人從中相助,唐維剛剛踏入汾陽地界蘭庭就收到了消息,哪裏還需要監視嚴景喻。
見無論是官員任命又或一州刑案甚至連夏稅等事,趙州尊對其長子都是毫無隱瞞允其在旁佐助,足見對於嫡長子的器重和寄望,嚴景喻又度蘭庭的言行舉止,雖說年歲尚未及冠並久富盛名,但絲毫沒有驕橫自傲孟浪浮躁,溫文爾雅又不失果決。
難怪此子齠齔之齡,竟然就能獲皇上俊才之贊。
嚴景喻忍不住問道:「大郎君此時仍在汾陽,應當會錯過今秋鄉試了,未知原本的計劃是何時進舉?」
「不敢瞞大宗師,待佐助家父審清東墟命案後,學生便會趕返京都,應當能夠趕上今秋鄉試。」
這也未免太趕了吧!
但嚴景喻驚異之餘又不無惋惜,像這樣的俊才傑出,怎麽就不寄讀汾州州學呢?否則他們之間也算有了師生的名份,日後趙逕勿倘若能夠狀元及第獨占鰲頭,也能為他這大宗師添光加彩,洗一洗自己同進士出身的遺憾。
惋惜歸惋惜,對於蘭庭的建議嚴景喻卻沒有絲毫猶豫便慨然應允,他原本就擔心遭到「推諉」的誹議而打算說服好友唐維出麵,務必要把東墟命案留在汾陽覆審,且一旦唐維參與覆審,他也能及時知獲案情,根據情形作出應對,越能擔保不會因為這突生的事件受到牽連。
當然,在蘭庭和華霄霽的麵前,嚴景喻依然是發表了一番義正辭嚴的見解,什麽要若胡端枉法誹謗生員,他身為學政絕不讓座下弟子蒙冤雲雲,他是要以汾州學政的名義,向巡按禦史唐維舉告胡端有枉法之嫌!
------------
第109章 無法退卻
做為一地的巡按禦史,赴按臨之地,原本便應審錄罪囚吊刷案卷,論來其實不需蘭庭使計利用嚴景喻遊說,唐維也應當過問在汾陽掀發輿情風波的這起命案。可「應當」不等同「必需」,相比「巡視倉庫」「查算錢糧」這類有關國庫征需的事務,刑案訴訟已經越來越不為巡按所關注了,尤其是當案件還關係到朝堂上兩大閣老之間的黨爭時,就算以剛正不阿為操守的禦史言官,實則上難免會產生退避保身的想法。
蘭庭拿不準唐維會否迎難而上,因此需要用上幾分機心。
「而今關於汾陽的輿情,我也遣人出去探聽了一圈,雖說市井之中仍有謠言指向蔣氏和華霄霽通姦,但汾陽竟有不少鄉紳世族都在懷疑胡端確然枉法,仿佛是說不久之前,趙州尊的家眷召開宴集,相邀薛門等等女眷赴會,席上胡端的娘子就因心虛,對州衙家眷語出不敬大放厥詞,不僅被沈夫人驅逐離席,也為薛夫人明言日後不相往來,若說這些女眷之間的交往不能作為依據,那麽昨日吳小郎可是親自在我麵前道明了真相,總不至於他明知母親串通姦夫害殺了生父,竟然還會相求另一姦夫為母親脫罪吧?」
「嚴兄的意思,是要讓維參與覆審此案?」唐維果然有幾分為難:「弟初來乍到,尚不清晰汾州一地實情,雖說審錄罪囚本該巡按職責範圍,就怕牽涉太深耽誤征賦之事,這些年河南、湖北等些州縣相繼發生災患,賑米賑藥使國庫鬧下不少虧空,又不說邊關還不那麽太平,弄不好就要用兵,哪裏都需用錢,內閣及戶部幾位大人可都盯著賦收呢。」
「要是尋常案件不問也罷,隻如今此案卻引發了輿情關注,且還關係到胡端究竟是否枉法,要此人真犯枉法貪贓的罪行,竟然還想串通學官隨意革除生員的學籍,毀了華生的仕途,這也算有違科舉取士的國本,弟作為巡按禦史,若不聞不問,又如何體現代天子巡狩、舉劾尤專的職能?依兄看來,弟初按臨至汾陽便遇關礙要案,隻要公正審決便能贏獲黜邪崇正之譽。弟雖才幹,然此機遇也確難逢恰呀。」
見唐維似乎仍在猶豫,嚴景喻提醒道:「要若州尊執意推諉,弟便是決意主持公允怕也諸多阻滯,如此才會因為刑審訴訟之事耽延賦政,不過現下是趙州尊要為百姓出頭,追究胡端枉法之罪,弟不過是在旁佐阻,朝堂上自有趙州尊與胡黨鬥法,弟隻需審明案情即可。」
這才真正的說服了唐維,可不是這個道理?
像他們這樣的言官禦史,歷來便視剛正不阿、鐵麵無私為誌譽,有的人甚至不惜開罪權貴高官,豁出性命也要博得這樣的讚詞,當然,唐維的誌向並不在此,所以當聞蔣氏疑被冤屈,他首先考慮的仍然是這樁刑案值不值得他過問。
這不是說唐維也是個贓官,實在他的出身和根基決定了他沒有和權貴黨奸鬥爭的基礎,他是個惜命的人,也很愛惜十年苦讀才走上的仕途。
故而遇事就難免在取捨權衡間猶豫。
但他當然知道如果能夠爭取剛正不阿的誌譽,對於將來的前程是怎樣的基石,畢竟現今已經不同於先帝時期,官聲政績又重新顯得重要了。如果僅他一人和胡端、施良行、袁閣老這樣的巨黨作對,那無疑就是自毀前程,不符合唐維心目中的收益,除非腦子被馬蹄踩了,他才可能犯渾發瘋。
可現在畢竟不是他孤身作戰,是趙州尊在打先鋒,而趙州尊身後也是有許閣老支持的!
這樣一來,就很有了勝算,唐維入仕多年當然也明白一直明哲保身不可能會有幸運從天而降的道理,該站位時要站位,承擔一定的風險,才會收穫更大的利益。
見無論是官員任命又或一州刑案甚至連夏稅等事,趙州尊對其長子都是毫無隱瞞允其在旁佐助,足見對於嫡長子的器重和寄望,嚴景喻又度蘭庭的言行舉止,雖說年歲尚未及冠並久富盛名,但絲毫沒有驕橫自傲孟浪浮躁,溫文爾雅又不失果決。
難怪此子齠齔之齡,竟然就能獲皇上俊才之贊。
嚴景喻忍不住問道:「大郎君此時仍在汾陽,應當會錯過今秋鄉試了,未知原本的計劃是何時進舉?」
「不敢瞞大宗師,待佐助家父審清東墟命案後,學生便會趕返京都,應當能夠趕上今秋鄉試。」
這也未免太趕了吧!
但嚴景喻驚異之餘又不無惋惜,像這樣的俊才傑出,怎麽就不寄讀汾州州學呢?否則他們之間也算有了師生的名份,日後趙逕勿倘若能夠狀元及第獨占鰲頭,也能為他這大宗師添光加彩,洗一洗自己同進士出身的遺憾。
惋惜歸惋惜,對於蘭庭的建議嚴景喻卻沒有絲毫猶豫便慨然應允,他原本就擔心遭到「推諉」的誹議而打算說服好友唐維出麵,務必要把東墟命案留在汾陽覆審,且一旦唐維參與覆審,他也能及時知獲案情,根據情形作出應對,越能擔保不會因為這突生的事件受到牽連。
當然,在蘭庭和華霄霽的麵前,嚴景喻依然是發表了一番義正辭嚴的見解,什麽要若胡端枉法誹謗生員,他身為學政絕不讓座下弟子蒙冤雲雲,他是要以汾州學政的名義,向巡按禦史唐維舉告胡端有枉法之嫌!
------------
第109章 無法退卻
做為一地的巡按禦史,赴按臨之地,原本便應審錄罪囚吊刷案卷,論來其實不需蘭庭使計利用嚴景喻遊說,唐維也應當過問在汾陽掀發輿情風波的這起命案。可「應當」不等同「必需」,相比「巡視倉庫」「查算錢糧」這類有關國庫征需的事務,刑案訴訟已經越來越不為巡按所關注了,尤其是當案件還關係到朝堂上兩大閣老之間的黨爭時,就算以剛正不阿為操守的禦史言官,實則上難免會產生退避保身的想法。
蘭庭拿不準唐維會否迎難而上,因此需要用上幾分機心。
「而今關於汾陽的輿情,我也遣人出去探聽了一圈,雖說市井之中仍有謠言指向蔣氏和華霄霽通姦,但汾陽竟有不少鄉紳世族都在懷疑胡端確然枉法,仿佛是說不久之前,趙州尊的家眷召開宴集,相邀薛門等等女眷赴會,席上胡端的娘子就因心虛,對州衙家眷語出不敬大放厥詞,不僅被沈夫人驅逐離席,也為薛夫人明言日後不相往來,若說這些女眷之間的交往不能作為依據,那麽昨日吳小郎可是親自在我麵前道明了真相,總不至於他明知母親串通姦夫害殺了生父,竟然還會相求另一姦夫為母親脫罪吧?」
「嚴兄的意思,是要讓維參與覆審此案?」唐維果然有幾分為難:「弟初來乍到,尚不清晰汾州一地實情,雖說審錄罪囚本該巡按職責範圍,就怕牽涉太深耽誤征賦之事,這些年河南、湖北等些州縣相繼發生災患,賑米賑藥使國庫鬧下不少虧空,又不說邊關還不那麽太平,弄不好就要用兵,哪裏都需用錢,內閣及戶部幾位大人可都盯著賦收呢。」
「要是尋常案件不問也罷,隻如今此案卻引發了輿情關注,且還關係到胡端究竟是否枉法,要此人真犯枉法貪贓的罪行,竟然還想串通學官隨意革除生員的學籍,毀了華生的仕途,這也算有違科舉取士的國本,弟作為巡按禦史,若不聞不問,又如何體現代天子巡狩、舉劾尤專的職能?依兄看來,弟初按臨至汾陽便遇關礙要案,隻要公正審決便能贏獲黜邪崇正之譽。弟雖才幹,然此機遇也確難逢恰呀。」
見唐維似乎仍在猶豫,嚴景喻提醒道:「要若州尊執意推諉,弟便是決意主持公允怕也諸多阻滯,如此才會因為刑審訴訟之事耽延賦政,不過現下是趙州尊要為百姓出頭,追究胡端枉法之罪,弟不過是在旁佐阻,朝堂上自有趙州尊與胡黨鬥法,弟隻需審明案情即可。」
這才真正的說服了唐維,可不是這個道理?
像他們這樣的言官禦史,歷來便視剛正不阿、鐵麵無私為誌譽,有的人甚至不惜開罪權貴高官,豁出性命也要博得這樣的讚詞,當然,唐維的誌向並不在此,所以當聞蔣氏疑被冤屈,他首先考慮的仍然是這樁刑案值不值得他過問。
這不是說唐維也是個贓官,實在他的出身和根基決定了他沒有和權貴黨奸鬥爭的基礎,他是個惜命的人,也很愛惜十年苦讀才走上的仕途。
故而遇事就難免在取捨權衡間猶豫。
但他當然知道如果能夠爭取剛正不阿的誌譽,對於將來的前程是怎樣的基石,畢竟現今已經不同於先帝時期,官聲政績又重新顯得重要了。如果僅他一人和胡端、施良行、袁閣老這樣的巨黨作對,那無疑就是自毀前程,不符合唐維心目中的收益,除非腦子被馬蹄踩了,他才可能犯渾發瘋。
可現在畢竟不是他孤身作戰,是趙州尊在打先鋒,而趙州尊身後也是有許閣老支持的!
這樣一來,就很有了勝算,唐維入仕多年當然也明白一直明哲保身不可能會有幸運從天而降的道理,該站位時要站位,承擔一定的風險,才會收穫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