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不信,這麽厲害的話說出來,依小沈氏淺薄無知的性子還能無動於衷,又就算這顧氏性子比她婆母謹慎智謀些,到底年輕,又能隱忍到幾時?隻要她們氣急敗壞辱斥客人,這場宴會便是不歡而散,趙門女眷也必定會落下乘,在汾陽世家名流,落下俗鄙的名聲。
「娘子一再稱風雅,妾身卻不敢稱懂,隻是早年曾經讀了一篇小品,想在這時將文中描述說與眾位貴客評賞。」春歸卻仍是心平氣和,又這回應仿佛有些跑題,讓人拿不準她葫蘆裏賣什麽藥,連薛夫人都好奇不已,也就不急著替她圓場了,隻作洗耳恭聽。
便聽春歸又道:「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的人。」
她說到這裏就停頓片刻,目光把眾人都看了一圈兒,真是賣足了關子才繼續:「有的人乘樓船鳴簫鼓,燈紅酒綠傳杯換盞聲色相亂,這叫名為看月卻其實不看;有的人亦樓亦船,攜童男少女擁坐露台,說說笑笑左顧右盼,這叫身在月下卻其實不看;與名妓閑僧淺斟低唱,歌聲樂曲不絕於耳的,是自己看月也希望別人看自己如何看月;至於不舟不車,不衫不履,酒足飯飽後呼朋引類擠進人群,裝著酒醉唱無腔小曲的,可就是月亮也看,看月亮的也看,不看月亮的也看,等於什麽都沒看的了。」
這文字本就有趣,春歸說得又生動,除了費氏之外,在座中人竟都聽得津津有味,見春歸又再停頓,丁氏都忍不住開口摧促了:「阿顧莫淘氣,跟著往下說。」
春歸莞爾:「不過這四種人,卻都不妨看他一看。」
「可看是因為真實。閑漢湊熱鬧,富賈講排場,名門閨秀鶯鶯燕燕,落第舉子假醋酸文,原本就是世間百態。既然這七月半的西湖已經成了戲台,那又何妨看之?」
「待四種看月之人,漸稀漸薄,散盡之時。又有些人,趁斷橋石階初涼,月出皎潔如鏡,湖中再無喧囂,才從樹影下港灣裏,將一葉扁舟盪出,邀明月好友同坐,烹茶煮酒開懷暢飲,至東方既白,方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
已是把小品所寫的情境用自己的話說完,春歸又總結:「妾身閱完筆者這段文字,是極感慨筆者乃曠達之人。」
薛夫人便舉酒:「確然,阿顧倒是給我等薦了一篇佳文,雖不能與筆者謀麵,也可借沈夫人的好酒,與在座之客,共敬此位高士的曠達雅量。」
見眾人舉杯,費氏雖心中鬱怒,也不好尋釁,不過她把杯子放下後,仍然沒有放過春歸:「顧娘子用這段閑書,把諸位的關注引開,卻也不說究竟是真覺得戲曲風雅,還是有意用這等俗事消遣我等。」
春歸隻把笑吟吟的一張臉沖向費氏,卻一聲不再言語。
費氏挑眉:「娘子這般高慢,不應不回我的問話,這是何意?」
薛夫人實在是忍不住了,她也輕輕一笑:「費娘子是真沒聽明白阿顧所說的小品呢,她已經回應了你。」
------------
第98章 古音實事
?別說費氏沒聽明白春歸的「回應」,在座多數也都隻是聽了個熱鬧,覺得有趣而已,這其中就包括了沈夫人,她甚至都沒忍住心中的訝異,直接問了出口:「我最聽不懂這些彎彎繞繞的說法,庭哥媳婦剛才說那段小品,我隻覺描述的場景熱鬧,眾生百態又確然有趣,更多的也就不知曉了,庭哥媳婦快快解釋來給我聽。」
春歸:……
這種拐著彎子損人的話讓她解釋來聽?
好在薛夫人是真被春歸精心準備的一餐肴饌取悅了,再一次幫她圓場:「小品前文說的是幾樣人西湖賞月,卻都不是為了賞月,那筆者的意思,分明是認可最後一樣人才能稱為賞月,又確具清夢甚愜、香氣拍人的雅趣,不過呢,筆者卻並沒譏刺前頭四樣人,甚至還覺得四樣人很是可看,既富眾生百態的真實,又何論雅俗呢?所以我和阿顧才稱筆者曠達,倒教我等俗常自省,是否附庸風雅,故作姿態來博他人稱讚風雅。」
自省的其實不是「我等」,而該費氏「你等」,口口聲聲以風雅自詡,諷刺他人淺俗,也不想想自己就如那等「自己看月也希望別人看自己看月的人」,明明虛榮人一個,可別汙了高士雅客這四個字。
見費氏的臉色已經十分難看,薛夫人卻仍勸誡:「費娘子的話原也不錯,戲唱確然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我等現下,又何嚐是在大雅之堂呢?喝著鮮甜的果酒,聽著曲唱清腔,這是俗趣,正該聚會飲樂時的消遣,至於稍後的亙古之音,卻也未必就關風雅,又或許是以俗襯雅,論是怎的,讓我們都覺期待呢,客隨主便,費娘子還是稍安勿躁的好。」
到此再不和費氏言談,薛夫人先問春歸討要戲文來看,她一邊看著的時候,就有一個妙齡女子到了花榭裏,又說是戲唱,實則那女子並沒有裝扮,隻是用崑腔,把幾段戲文唱出。
薛夫人隻聽那伶人的唱腔宛轉悠揚,手眼身步也極專致,先便微微頷首。
又說來其實薛夫人雖然素好琴棋書畫,以及花木香茗一類的閑雅之事,但對於雅俗共賞的戲曲她也從不排斥,不過更加偏好唱腔柔美,戲文典雅的崑曲。就連費氏,她也並不是當真就對戲唱嗤之以鼻避之千裏,甚至於她那位名士外祖父也是愛聽崑曲的,隻不過當沈夫人聽戲,在費氏看來就是粗俗,尤其是在雅集上請伶人來唱戲,這難道還不能稱為庸鄙?
「娘子一再稱風雅,妾身卻不敢稱懂,隻是早年曾經讀了一篇小品,想在這時將文中描述說與眾位貴客評賞。」春歸卻仍是心平氣和,又這回應仿佛有些跑題,讓人拿不準她葫蘆裏賣什麽藥,連薛夫人都好奇不已,也就不急著替她圓場了,隻作洗耳恭聽。
便聽春歸又道:「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的人。」
她說到這裏就停頓片刻,目光把眾人都看了一圈兒,真是賣足了關子才繼續:「有的人乘樓船鳴簫鼓,燈紅酒綠傳杯換盞聲色相亂,這叫名為看月卻其實不看;有的人亦樓亦船,攜童男少女擁坐露台,說說笑笑左顧右盼,這叫身在月下卻其實不看;與名妓閑僧淺斟低唱,歌聲樂曲不絕於耳的,是自己看月也希望別人看自己如何看月;至於不舟不車,不衫不履,酒足飯飽後呼朋引類擠進人群,裝著酒醉唱無腔小曲的,可就是月亮也看,看月亮的也看,不看月亮的也看,等於什麽都沒看的了。」
這文字本就有趣,春歸說得又生動,除了費氏之外,在座中人竟都聽得津津有味,見春歸又再停頓,丁氏都忍不住開口摧促了:「阿顧莫淘氣,跟著往下說。」
春歸莞爾:「不過這四種人,卻都不妨看他一看。」
「可看是因為真實。閑漢湊熱鬧,富賈講排場,名門閨秀鶯鶯燕燕,落第舉子假醋酸文,原本就是世間百態。既然這七月半的西湖已經成了戲台,那又何妨看之?」
「待四種看月之人,漸稀漸薄,散盡之時。又有些人,趁斷橋石階初涼,月出皎潔如鏡,湖中再無喧囂,才從樹影下港灣裏,將一葉扁舟盪出,邀明月好友同坐,烹茶煮酒開懷暢飲,至東方既白,方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
已是把小品所寫的情境用自己的話說完,春歸又總結:「妾身閱完筆者這段文字,是極感慨筆者乃曠達之人。」
薛夫人便舉酒:「確然,阿顧倒是給我等薦了一篇佳文,雖不能與筆者謀麵,也可借沈夫人的好酒,與在座之客,共敬此位高士的曠達雅量。」
見眾人舉杯,費氏雖心中鬱怒,也不好尋釁,不過她把杯子放下後,仍然沒有放過春歸:「顧娘子用這段閑書,把諸位的關注引開,卻也不說究竟是真覺得戲曲風雅,還是有意用這等俗事消遣我等。」
春歸隻把笑吟吟的一張臉沖向費氏,卻一聲不再言語。
費氏挑眉:「娘子這般高慢,不應不回我的問話,這是何意?」
薛夫人實在是忍不住了,她也輕輕一笑:「費娘子是真沒聽明白阿顧所說的小品呢,她已經回應了你。」
------------
第98章 古音實事
?別說費氏沒聽明白春歸的「回應」,在座多數也都隻是聽了個熱鬧,覺得有趣而已,這其中就包括了沈夫人,她甚至都沒忍住心中的訝異,直接問了出口:「我最聽不懂這些彎彎繞繞的說法,庭哥媳婦剛才說那段小品,我隻覺描述的場景熱鬧,眾生百態又確然有趣,更多的也就不知曉了,庭哥媳婦快快解釋來給我聽。」
春歸:……
這種拐著彎子損人的話讓她解釋來聽?
好在薛夫人是真被春歸精心準備的一餐肴饌取悅了,再一次幫她圓場:「小品前文說的是幾樣人西湖賞月,卻都不是為了賞月,那筆者的意思,分明是認可最後一樣人才能稱為賞月,又確具清夢甚愜、香氣拍人的雅趣,不過呢,筆者卻並沒譏刺前頭四樣人,甚至還覺得四樣人很是可看,既富眾生百態的真實,又何論雅俗呢?所以我和阿顧才稱筆者曠達,倒教我等俗常自省,是否附庸風雅,故作姿態來博他人稱讚風雅。」
自省的其實不是「我等」,而該費氏「你等」,口口聲聲以風雅自詡,諷刺他人淺俗,也不想想自己就如那等「自己看月也希望別人看自己看月的人」,明明虛榮人一個,可別汙了高士雅客這四個字。
見費氏的臉色已經十分難看,薛夫人卻仍勸誡:「費娘子的話原也不錯,戲唱確然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我等現下,又何嚐是在大雅之堂呢?喝著鮮甜的果酒,聽著曲唱清腔,這是俗趣,正該聚會飲樂時的消遣,至於稍後的亙古之音,卻也未必就關風雅,又或許是以俗襯雅,論是怎的,讓我們都覺期待呢,客隨主便,費娘子還是稍安勿躁的好。」
到此再不和費氏言談,薛夫人先問春歸討要戲文來看,她一邊看著的時候,就有一個妙齡女子到了花榭裏,又說是戲唱,實則那女子並沒有裝扮,隻是用崑腔,把幾段戲文唱出。
薛夫人隻聽那伶人的唱腔宛轉悠揚,手眼身步也極專致,先便微微頷首。
又說來其實薛夫人雖然素好琴棋書畫,以及花木香茗一類的閑雅之事,但對於雅俗共賞的戲曲她也從不排斥,不過更加偏好唱腔柔美,戲文典雅的崑曲。就連費氏,她也並不是當真就對戲唱嗤之以鼻避之千裏,甚至於她那位名士外祖父也是愛聽崑曲的,隻不過當沈夫人聽戲,在費氏看來就是粗俗,尤其是在雅集上請伶人來唱戲,這難道還不能稱為庸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