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奶奶作為宗家的長孫媳,雖因輩份低不好多話,自也要表明態度,她輕輕拉了拉春歸,略帶著些焦急與勸慰,隻用這「善意」的行動提醒——你一個失怙無靠的孤女,多大能耐和整個宗族對抗?沈夫人可是高門貴婦,眼睛還看不清這點子利害?好好的順坡下驢,才不至於死路一條。
春歸會意,也開了口,但當然沒有領會這番「善意」。
「上回劉嬤嬤當眾詆毀阿娘,兒豈能縱容刁仆侮母,於是當眾辯解,今日當著伯祖母及眾位伯母嬸娘麵前,兒也隻能再次申辯,自從先父亡逝,諸如過繼嗣子等事,阿娘何曾忤逆宗長族老商決?唯有一件,便是阿娘不肯聽從宗長宗婦之意,將兒送於那鄭三爺為外室賤妾,故而當嗣兄因追/債逃亡,阿娘也不肯妥協,寧願典賣家財償債,逼於無奈下,才不得不帶著兒寄居在外,如此決斷,正是因為維護門楣清譽。阿娘與兒寄居之處,乃清遠裏紀夫人內宅,關於此事,紀夫人也修書向宗家說明,然,宗長宗婦聽信刁仆挑唆,竟咬定阿娘清白不保,當視為出婦,如此冤屈,兒不敢不為亡母申訴,所以才求知州及夫人主持公道。」
劉氏被先後點名,又急又怒,她本是顧老太太的陪房,在宗家一眾僕婦中歷來最有臉麵,還沒人膽敢如此當麵挑釁,原本就沒多少為奴為婢的自覺,當即便火冒三丈,焰高八尺:「大姑娘口口聲聲說老奴詆毀挑唆,這可是血口噴人,老奴無非是代老太太對你施以教誨,你心裏積恨,才顛倒是非。」
沈夫人早已把嘴張開,聽劉氏這話,竟「噗嗤」笑了出來。
------------
第9章 內外發難
也不怪得知州夫人失態,她是真沒見過像劉氏這樣愚蠢的僕婦,當著這多人的麵,為了自辯,公然把責任推給主母,這僕婦還是親僕婦不?
卻沒想到,顧老太太竟一點不覺劉氏的話有絲毫不妥,一味叫囂道:「就算李氏與你,寄居紀夫人家中,就算清白了?寡婦門前多是非,更不說紀夫人家中還有成年子弟,保不住……」
這話沒完,沈夫人就立起了眉毛來:「老太太好大膽子,紀夫人也是你能隨口詆毀的?老太太莫非不知,紀夫人可是先帝禦口彰崇的節烈貞婦,要若紀夫人門前還多是非,這世上還有幾家內宅幹淨?」
她扯著光宗帝這麵虎旗,直接噎住了顧老太太,登即便占上風,沈夫人當然要繼續擴大勝勢:「我原本聽顧大姑娘一番委屈,還暗暗懷疑,想你汾陽顧氏,雖近些年來,族人子弟並沒幾個能成大器,好歹也算官宦世族,耕讀傳家的門第,怎麽做得出為那些點利益,逼迫孀婦弱女的劣行,如今一番耳聞目睹,倒不得不信了。」
見年紀差她一大截的沈夫人,臉上明晃晃的譏鄙輕篾,顧老太太的怒火,那叫一個一發不可收拾,想忍都忍不住,更何況本就不想忍:「知州夫人這是打定主意要針對汾陽顧氏了?」
顧大太太這時倒還有理智,忙轉圜道:「夫人可不要誤解……」
「誤解?」沈夫人一挑眉頭:「我且問你們,是否要脅李娘子將大姑娘送給鄭三為外室?」
「這……」顧大太太語塞。
「這怎麽能算要脅!」顧老太太怒道:「李氏翁姑、丈夫均已亡故,她女兒的婚事,族中長輩怎能不操心?鄭三爺乃榮國公府嫡子,這門姻緣半點不虧她家大女,本是好心好意,要為濟滄一房的女兒謀份安穩,卻不想被反咬一口!」
「恕我孤陋寡聞,可從沒聽說過給人當外室賤妾,竟然也算安穩,莫說你顧氏乃官宦世家,就說平民農戶,但凡日子過得去,也不想讓女兒給人做沒名沒份的外室。」
顧大太太又忙解釋道:「夫人有所不知,鄭三爺原本也不是想隻納外室,隻不過三爺的正室乃宗室縣主,雖說並不反對鄭三爺納妾,卻有言在先,不喜妾室在眼前兒,故而鄭三爺才想納一房外室,倒也並非無名無份,隻不過安置在外,連榮國公及夫人,也都認可的。」
「不管你們怎麽認為,依照律法,婚姻之事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大姑娘父祖亡故了,那時她還有母親在上,族人隻能提議,沒有李娘子認可,顧大姑娘的姻緣也不能由爾等安排,更何況一再相逼。」
見沈夫人竟一點不肯退讓,顧大太太也急了:「我們哪裏敢逼迫呢?也就是提說一句,滄大嬸子既不認同,也就罷了。」
「這麽說來,鄭三在眾目睽睽之下,竟公然想要強擄顧大姑娘,這是他仗勢欺人,和汾陽顧氏宗家無幹了?」
顧大太太想要點頭,卻又猛然省悟不對!她這頭一點,那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榮國公府承擔?那麽這件事無論發展成什麽樣,顧家可都落不著好。
沈夫人的水杏眼把啞口無聲的眾人掃了一圈兒,也便見好就收:「有一些事,原該知州老爺處斷,我作為女眷,也無權追究,今日主要的來意,還是想替顧大姑娘說合說合,這孩子孝順,雖受了那多委屈,也沒想著要把宗家諸位尊長如何,隻是她的阿娘既已亡故,她做女兒的,當然不能眼看亡母不能入土為安,還被抵毀為出婦,名節不保。」
但顧老太太見沈夫人這態度一軟,還以為她是外強中幹,並不敢往死裏得罪榮國公府,堪堪低了一些的氣焰又再蹭蹭上漲,冷笑道:「李氏已經被族老定為出婦,咱們這些女眷,便是答應,也算不得準,正如夫人所言,有多少事,女眷可做不得主,老身隻能應承,今日夫人這番意思,會向外子轉告。」
春歸會意,也開了口,但當然沒有領會這番「善意」。
「上回劉嬤嬤當眾詆毀阿娘,兒豈能縱容刁仆侮母,於是當眾辯解,今日當著伯祖母及眾位伯母嬸娘麵前,兒也隻能再次申辯,自從先父亡逝,諸如過繼嗣子等事,阿娘何曾忤逆宗長族老商決?唯有一件,便是阿娘不肯聽從宗長宗婦之意,將兒送於那鄭三爺為外室賤妾,故而當嗣兄因追/債逃亡,阿娘也不肯妥協,寧願典賣家財償債,逼於無奈下,才不得不帶著兒寄居在外,如此決斷,正是因為維護門楣清譽。阿娘與兒寄居之處,乃清遠裏紀夫人內宅,關於此事,紀夫人也修書向宗家說明,然,宗長宗婦聽信刁仆挑唆,竟咬定阿娘清白不保,當視為出婦,如此冤屈,兒不敢不為亡母申訴,所以才求知州及夫人主持公道。」
劉氏被先後點名,又急又怒,她本是顧老太太的陪房,在宗家一眾僕婦中歷來最有臉麵,還沒人膽敢如此當麵挑釁,原本就沒多少為奴為婢的自覺,當即便火冒三丈,焰高八尺:「大姑娘口口聲聲說老奴詆毀挑唆,這可是血口噴人,老奴無非是代老太太對你施以教誨,你心裏積恨,才顛倒是非。」
沈夫人早已把嘴張開,聽劉氏這話,竟「噗嗤」笑了出來。
------------
第9章 內外發難
也不怪得知州夫人失態,她是真沒見過像劉氏這樣愚蠢的僕婦,當著這多人的麵,為了自辯,公然把責任推給主母,這僕婦還是親僕婦不?
卻沒想到,顧老太太竟一點不覺劉氏的話有絲毫不妥,一味叫囂道:「就算李氏與你,寄居紀夫人家中,就算清白了?寡婦門前多是非,更不說紀夫人家中還有成年子弟,保不住……」
這話沒完,沈夫人就立起了眉毛來:「老太太好大膽子,紀夫人也是你能隨口詆毀的?老太太莫非不知,紀夫人可是先帝禦口彰崇的節烈貞婦,要若紀夫人門前還多是非,這世上還有幾家內宅幹淨?」
她扯著光宗帝這麵虎旗,直接噎住了顧老太太,登即便占上風,沈夫人當然要繼續擴大勝勢:「我原本聽顧大姑娘一番委屈,還暗暗懷疑,想你汾陽顧氏,雖近些年來,族人子弟並沒幾個能成大器,好歹也算官宦世族,耕讀傳家的門第,怎麽做得出為那些點利益,逼迫孀婦弱女的劣行,如今一番耳聞目睹,倒不得不信了。」
見年紀差她一大截的沈夫人,臉上明晃晃的譏鄙輕篾,顧老太太的怒火,那叫一個一發不可收拾,想忍都忍不住,更何況本就不想忍:「知州夫人這是打定主意要針對汾陽顧氏了?」
顧大太太這時倒還有理智,忙轉圜道:「夫人可不要誤解……」
「誤解?」沈夫人一挑眉頭:「我且問你們,是否要脅李娘子將大姑娘送給鄭三為外室?」
「這……」顧大太太語塞。
「這怎麽能算要脅!」顧老太太怒道:「李氏翁姑、丈夫均已亡故,她女兒的婚事,族中長輩怎能不操心?鄭三爺乃榮國公府嫡子,這門姻緣半點不虧她家大女,本是好心好意,要為濟滄一房的女兒謀份安穩,卻不想被反咬一口!」
「恕我孤陋寡聞,可從沒聽說過給人當外室賤妾,竟然也算安穩,莫說你顧氏乃官宦世家,就說平民農戶,但凡日子過得去,也不想讓女兒給人做沒名沒份的外室。」
顧大太太又忙解釋道:「夫人有所不知,鄭三爺原本也不是想隻納外室,隻不過三爺的正室乃宗室縣主,雖說並不反對鄭三爺納妾,卻有言在先,不喜妾室在眼前兒,故而鄭三爺才想納一房外室,倒也並非無名無份,隻不過安置在外,連榮國公及夫人,也都認可的。」
「不管你們怎麽認為,依照律法,婚姻之事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算大姑娘父祖亡故了,那時她還有母親在上,族人隻能提議,沒有李娘子認可,顧大姑娘的姻緣也不能由爾等安排,更何況一再相逼。」
見沈夫人竟一點不肯退讓,顧大太太也急了:「我們哪裏敢逼迫呢?也就是提說一句,滄大嬸子既不認同,也就罷了。」
「這麽說來,鄭三在眾目睽睽之下,竟公然想要強擄顧大姑娘,這是他仗勢欺人,和汾陽顧氏宗家無幹了?」
顧大太太想要點頭,卻又猛然省悟不對!她這頭一點,那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榮國公府承擔?那麽這件事無論發展成什麽樣,顧家可都落不著好。
沈夫人的水杏眼把啞口無聲的眾人掃了一圈兒,也便見好就收:「有一些事,原該知州老爺處斷,我作為女眷,也無權追究,今日主要的來意,還是想替顧大姑娘說合說合,這孩子孝順,雖受了那多委屈,也沒想著要把宗家諸位尊長如何,隻是她的阿娘既已亡故,她做女兒的,當然不能眼看亡母不能入土為安,還被抵毀為出婦,名節不保。」
但顧老太太見沈夫人這態度一軟,還以為她是外強中幹,並不敢往死裏得罪榮國公府,堪堪低了一些的氣焰又再蹭蹭上漲,冷笑道:「李氏已經被族老定為出婦,咱們這些女眷,便是答應,也算不得準,正如夫人所言,有多少事,女眷可做不得主,老身隻能應承,今日夫人這番意思,會向外子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