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氣哼哼揮著大袖子離去。
羅紈之察覺四周的目光不約而同都落在了自己身上,頓時芒刺在背,好在她一直帶著幕籬,也幸好她不是常年居於安城的女郎,無人知曉她的身份。
陶公氣走後,她也不敢再待。
在秋籟居“得罪”了陶公,羅紈之第二日就沒再出門。
但是壞事傳千裏,宋家人都在議論昨日陶公遇到了一個刁潑狡獪的女郎,惹得他大失風度,就不知道是何許人。
羅紈之低頭喝茶,盼無人記起她每天出門的事,再聯想到她頭上。
如此又挨過一日,宋家門房送給羅紈之一張帖子,有人請她出門一敘。
羅紈之心頭怦怦直跳。
她在安城不認識什麽人,除了陶公之外便隻可能是謝九郎來找她“秋後算賬”。
打開帖子,裏麵一行飄逸灑脫的墨字,隻寫了一句話:申時秋籟居,盼女郎解惑。
果然是謝九郎。
除了他本人之外,還有誰會這麽在意這則不著邊的故事。
裏麵真真假假謝九郎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才會叫她過去問話。
有宋家女郎幫忙,羅紈之每次出去,羅二郎還當是被宋家人領著出去玩,從不過問,這一次羅紈之特意換了個款式不一樣的幕籬,以免惹人眼。
但是火眼金睛的堂倌還是一眼把她認出來,慇勤地請她上到二樓,幽靜偏僻的雅間。
雅間外一左一右立著兩個冷麵的護衛,莫名有點熟悉的感覺。
還沒細想,羅紈之已經跨進門。
“就是這女郎!”陶公像是個上當受騙的小孩,氣鼓鼓地指著她在告狀。
不過羅紈之目光僅僅落在他身上片刻就挪開了,因為他對麵還坐著一位年輕的郎君,隔著紗幕看不清眉眼輪廓,但依稀也能看出他姿容甚美。
“陶公莫急。”郎君聲音裏帶著笑,清潤溫柔,像是哄著孩子一樣,陶公氣哼哼地閉了嘴。
羅紈之上前先向陶公告罪。
這世道真是得罪什麽人都不要得罪這些性情古怪的名士,遠看一個個像是端莊大度的世外高人,近看全是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頑童。
“陶公見諒,小女羅九娘也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她把自己的身份全盤托出,就是為了將功補過,拿出誠意。
這次她再說的話就會慎重而慎重,不敢胡說八道了。
“羅家?我不曾與羅家有過來往。”旁邊謝九郎奇了。
羅紈之摘下帷帽,立在兩人麵前。
陶公看見她的臉頓時就睜圓眼睛,長長喟歎聲:“你這個滑頭滑腦的女郎居然生了張如花似玉的好皮囊!”
羅紈之眼睛轉向謝九郎,弱冠年華,長得標俊清徹,可怪得是居然比那個冒頂的要差上一些。
謝九郎忍俊不禁,對著羅紈之溫言細語:“抱歉,陶公他以往不常這樣,還是因為有愧於為我隱瞞行蹤的諾言,這才心急了些。”
名士們再恃才放狂、恣意張揚也是講究重諾的。
羅紈之眼眸悄然瞟向陶公。
陶公氣道:“是這女郎誆我!”
羅紈之認錯:“都是我的錯。”
陶公:“……”
謝九郎低頭極力掩笑。
羅紈之餘光看見謝九郎發亮的笑眼和微微彎起的笑唇,和“謝九郎”完全不一樣,他是發自內心在笑,但同樣的,他笑得很小心,就像是怕陶公和自己難堪。
她眨了眨眼,果然是赤子之心、溫潤如玉的謝家九郎。
謝九郎很快收拾好自己的笑臉,請羅紈之上前坐下,正色詢問:“羅娘子,你說的香梅可是我認識的那個香梅?”
羅紈之把幕籬放在身邊,在陶公怒目之下把事情真正的經過講了一遍,聽到有人冒名頂替自己時,謝九郎怔了怔,但是並沒有如羅紈之所料想中的惱怒,反倒是陶公頗為意外,嚷嚷了幾聲豈有此理。
謝九郎麵色奇異道:“女郎的意思是,香梅抱著孩子去見了那個‘謝九郎’?”
羅紈之覺察謝九郎不像是生氣,倒是有點坐立難安,她點了點頭,“不過他們說了什麽我不知道,香梅出來後神情很不對,立刻就走了……”
陶公看著謝九郎,眼睛骨碌碌轉。
謝九郎看了兩人,扶額苦笑道:“兩位別這樣看我,那孩子真不是我的。”
陶公又去看羅紈之。
羅紈之小聲道:“我隻是看見香梅獨身帶孩子,聯想到了這麽一個情況,沒有說是謝九郎拋棄了香梅……”
陶公立刻道:“狡獪!”
羅紈之被罵了幾次,臉皮也沒有起初那麽薄,理直氣壯道:“雖然香梅不是被謝九郎拋棄的,但是孩子總不是她一個人生的,總要有個負心漢為之負責。”
“你這女郎怎麽總是揪著這個問題,難道你也給人負心了?”
羅紈之張口:“我……”
她居然想到了那個假冒的“謝九郎”,下意識瞥了眼麵前的謝九郎。
謝九郎觸及她為難的目光,頓時心領神會,轉頭安撫好陶公,又對羅紈之解釋:“香梅的事情雖不是我造成但也有我一部分責任,我會妥善處理的,既知道這都是誤會,盼羅娘子與陶公再無嫌隙才好。”
羅紈之眼睛燦亮,難怪都說謝九郎是個真正溫潤善良的郎君,就這氣度和涵養已經讓她折服。
她笑著應聲,轉頭又正式給陶公陪個不是。
陶公看謝九郎都不計較,也不好再跟她一個小女郎置氣。
兩人算是前嫌盡釋。
羅紈之如願結識了真正的謝九郎,但直到她不得不回府的時間都一直沒有尋到機會和他單獨說幾句,陶公看她不順眼,為難她來著。
正當羅紈之發愁,隔日一張帖子又送到了她的手上。
字跡還是謝九郎的,他主動邀她再敘。
今日沒有陶公在旁,謝九郎也少了顧忌,把倒好的熱茶推到她手邊問:“羅娘子先前說被逼無奈,是遇到了什麽難處嗎?”
羅紈之沒料到謝九郎不但心善還如此心細,體察入微知道她一直有話想說。
“羅娘子是有事想托,才借了香梅的事吧?不妨直說,若我幫的上忙,願聞其詳。”謝九郎托著下顎,背對著天光,語氣無比溫柔。
有那麽一瞬羅紈之幾乎想要落淚。
原來真正的謝九郎是如此善解人意、好說話,壓根不用她白費那麽多功夫去哄。
她手指圈住茶杯,兩眼含淚,低頭道:“說來慚愧,家父不日要去建康做官,與貴府長者說好,要將我送給謝三郎做妾,實不相瞞,我配不上謝三郎,也不奢望能做高門妾,還請九郎能幫幫我。”
謝九郎重新打量了羅紈之。
這位羅娘子的確生得美,就是建康美人如雲,她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她居然不願意做謝三郎的身邊人,著實讓他吃驚。
“羅娘子不必妄自菲薄,我三兄並非高不可攀之人……”謝九郎也沒料到羅紈之來求他的是這樣的事,事關兄長,他哪敢多嘴。
羅紈之早知道此事不太容易讓人理解,出身高貴的謝家郎是很難想通還有女郎會不滿心歡喜地進謝家做妾,但事到如今,她沒有別的選擇,揚起美目,隻好道:“……是我心意已決,不願意如此。”
謝九郎遲疑片刻,才問:“女郎既然不願意,為何不跟羅家主說清楚?”
羅紈之咬住唇,默不出聲。
謝九郎看她神情萎靡,眼淚還掛在臉上,兩隻手都緊緊攥著茶杯,緊張又無措。
謝九郎長出一口氣,望著她無比同情道:“你在家中,必然過的很不容易吧。”
若不是在家中艱難,這樣難以啟口的事情何須她一個小女郎親自出門,費盡心機求到他麵前。
羅紈之沒忍住眼淚滑下臉頰。
謝九郎遞來幹淨的帕子,軟了心腸,柔聲安慰:“你放心吧,我盡量幫你。”
謝九郎雖口頭答應了她,羅紈之其實還是心裏沒底。
因為離著去建康還有半年的時間,她又怎知道謝九郎會不會把這件事給忘了。
就怪她那會光顧著感動,也沒有去打聽他究竟打算如何幫她。
這廂羅紈之正在後悔,不想謝九郎當真是個言而有信的君子,才過去兩日又送上了一張帖子請她到秋籟居吃茶,顯然是有事情要跟她講。
羅紈之欣然赴約。
堂倌已經輕車熟路,看見她出現就把人往二樓的雅間帶。
門外依然站著九郎那兩個冷麵護衛,她推門而入,謝九郎剛好就在前麵站著,他聽見動靜,側身回頭看向她,露出微笑:“羅娘子的事何必舍近求遠,正好,我把三兄請來了,你的心意他已經知曉——”
謝三郎居然也在安城?
羅紈之愣了下,目光從謝九郎讓出的地方望過去。
猝不及防,一張再熟悉不過的臉映入眼簾,幽暗的眸光睨向她,唇邊是似笑非笑的弧度。
羅紈之腦子轟的一下變成空白,臉頰耳尖卻燒得滾燙。
陰天多雲,昏暗的天光從窗紙透入,雅間裏點起蠟燭,兩邊的火光照映著神姿高徹的郎君巋然不動地坐在矮幾後。
羅紈之閉上眼又複睜開。
眼前的人沒有消失,反而笑得越發讓人心顫。
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還與謝九郎一塊,難道他一個冒牌貨都膽大包天騙到正主前麵來了?
可是,謝九郎管他叫“三兄”?
羅紈之幾乎在轉瞬間懷疑起謝九郎會不會也是另外一個騙子?
但是下一刻她又果斷否定了這個猜測。
陶公和庾七郎不同,陶公斷不可能幫騙子偽造身份。
而且,若“謝九郎”不是謝九郎,而是謝三郎,庾七郎會幫助他隱瞞身份,也就能夠說得通了。
如此,便隻有一個讓羅紈之遍體生寒的結論。
他非但不是騙子,反而是她避之不及的謝家三郎,謝昀?!
羅紈之察覺四周的目光不約而同都落在了自己身上,頓時芒刺在背,好在她一直帶著幕籬,也幸好她不是常年居於安城的女郎,無人知曉她的身份。
陶公氣走後,她也不敢再待。
在秋籟居“得罪”了陶公,羅紈之第二日就沒再出門。
但是壞事傳千裏,宋家人都在議論昨日陶公遇到了一個刁潑狡獪的女郎,惹得他大失風度,就不知道是何許人。
羅紈之低頭喝茶,盼無人記起她每天出門的事,再聯想到她頭上。
如此又挨過一日,宋家門房送給羅紈之一張帖子,有人請她出門一敘。
羅紈之心頭怦怦直跳。
她在安城不認識什麽人,除了陶公之外便隻可能是謝九郎來找她“秋後算賬”。
打開帖子,裏麵一行飄逸灑脫的墨字,隻寫了一句話:申時秋籟居,盼女郎解惑。
果然是謝九郎。
除了他本人之外,還有誰會這麽在意這則不著邊的故事。
裏麵真真假假謝九郎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才會叫她過去問話。
有宋家女郎幫忙,羅紈之每次出去,羅二郎還當是被宋家人領著出去玩,從不過問,這一次羅紈之特意換了個款式不一樣的幕籬,以免惹人眼。
但是火眼金睛的堂倌還是一眼把她認出來,慇勤地請她上到二樓,幽靜偏僻的雅間。
雅間外一左一右立著兩個冷麵的護衛,莫名有點熟悉的感覺。
還沒細想,羅紈之已經跨進門。
“就是這女郎!”陶公像是個上當受騙的小孩,氣鼓鼓地指著她在告狀。
不過羅紈之目光僅僅落在他身上片刻就挪開了,因為他對麵還坐著一位年輕的郎君,隔著紗幕看不清眉眼輪廓,但依稀也能看出他姿容甚美。
“陶公莫急。”郎君聲音裏帶著笑,清潤溫柔,像是哄著孩子一樣,陶公氣哼哼地閉了嘴。
羅紈之上前先向陶公告罪。
這世道真是得罪什麽人都不要得罪這些性情古怪的名士,遠看一個個像是端莊大度的世外高人,近看全是些讓人哭笑不得的頑童。
“陶公見諒,小女羅九娘也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她把自己的身份全盤托出,就是為了將功補過,拿出誠意。
這次她再說的話就會慎重而慎重,不敢胡說八道了。
“羅家?我不曾與羅家有過來往。”旁邊謝九郎奇了。
羅紈之摘下帷帽,立在兩人麵前。
陶公看見她的臉頓時就睜圓眼睛,長長喟歎聲:“你這個滑頭滑腦的女郎居然生了張如花似玉的好皮囊!”
羅紈之眼睛轉向謝九郎,弱冠年華,長得標俊清徹,可怪得是居然比那個冒頂的要差上一些。
謝九郎忍俊不禁,對著羅紈之溫言細語:“抱歉,陶公他以往不常這樣,還是因為有愧於為我隱瞞行蹤的諾言,這才心急了些。”
名士們再恃才放狂、恣意張揚也是講究重諾的。
羅紈之眼眸悄然瞟向陶公。
陶公氣道:“是這女郎誆我!”
羅紈之認錯:“都是我的錯。”
陶公:“……”
謝九郎低頭極力掩笑。
羅紈之餘光看見謝九郎發亮的笑眼和微微彎起的笑唇,和“謝九郎”完全不一樣,他是發自內心在笑,但同樣的,他笑得很小心,就像是怕陶公和自己難堪。
她眨了眨眼,果然是赤子之心、溫潤如玉的謝家九郎。
謝九郎很快收拾好自己的笑臉,請羅紈之上前坐下,正色詢問:“羅娘子,你說的香梅可是我認識的那個香梅?”
羅紈之把幕籬放在身邊,在陶公怒目之下把事情真正的經過講了一遍,聽到有人冒名頂替自己時,謝九郎怔了怔,但是並沒有如羅紈之所料想中的惱怒,反倒是陶公頗為意外,嚷嚷了幾聲豈有此理。
謝九郎麵色奇異道:“女郎的意思是,香梅抱著孩子去見了那個‘謝九郎’?”
羅紈之覺察謝九郎不像是生氣,倒是有點坐立難安,她點了點頭,“不過他們說了什麽我不知道,香梅出來後神情很不對,立刻就走了……”
陶公看著謝九郎,眼睛骨碌碌轉。
謝九郎看了兩人,扶額苦笑道:“兩位別這樣看我,那孩子真不是我的。”
陶公又去看羅紈之。
羅紈之小聲道:“我隻是看見香梅獨身帶孩子,聯想到了這麽一個情況,沒有說是謝九郎拋棄了香梅……”
陶公立刻道:“狡獪!”
羅紈之被罵了幾次,臉皮也沒有起初那麽薄,理直氣壯道:“雖然香梅不是被謝九郎拋棄的,但是孩子總不是她一個人生的,總要有個負心漢為之負責。”
“你這女郎怎麽總是揪著這個問題,難道你也給人負心了?”
羅紈之張口:“我……”
她居然想到了那個假冒的“謝九郎”,下意識瞥了眼麵前的謝九郎。
謝九郎觸及她為難的目光,頓時心領神會,轉頭安撫好陶公,又對羅紈之解釋:“香梅的事情雖不是我造成但也有我一部分責任,我會妥善處理的,既知道這都是誤會,盼羅娘子與陶公再無嫌隙才好。”
羅紈之眼睛燦亮,難怪都說謝九郎是個真正溫潤善良的郎君,就這氣度和涵養已經讓她折服。
她笑著應聲,轉頭又正式給陶公陪個不是。
陶公看謝九郎都不計較,也不好再跟她一個小女郎置氣。
兩人算是前嫌盡釋。
羅紈之如願結識了真正的謝九郎,但直到她不得不回府的時間都一直沒有尋到機會和他單獨說幾句,陶公看她不順眼,為難她來著。
正當羅紈之發愁,隔日一張帖子又送到了她的手上。
字跡還是謝九郎的,他主動邀她再敘。
今日沒有陶公在旁,謝九郎也少了顧忌,把倒好的熱茶推到她手邊問:“羅娘子先前說被逼無奈,是遇到了什麽難處嗎?”
羅紈之沒料到謝九郎不但心善還如此心細,體察入微知道她一直有話想說。
“羅娘子是有事想托,才借了香梅的事吧?不妨直說,若我幫的上忙,願聞其詳。”謝九郎托著下顎,背對著天光,語氣無比溫柔。
有那麽一瞬羅紈之幾乎想要落淚。
原來真正的謝九郎是如此善解人意、好說話,壓根不用她白費那麽多功夫去哄。
她手指圈住茶杯,兩眼含淚,低頭道:“說來慚愧,家父不日要去建康做官,與貴府長者說好,要將我送給謝三郎做妾,實不相瞞,我配不上謝三郎,也不奢望能做高門妾,還請九郎能幫幫我。”
謝九郎重新打量了羅紈之。
這位羅娘子的確生得美,就是建康美人如雲,她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她居然不願意做謝三郎的身邊人,著實讓他吃驚。
“羅娘子不必妄自菲薄,我三兄並非高不可攀之人……”謝九郎也沒料到羅紈之來求他的是這樣的事,事關兄長,他哪敢多嘴。
羅紈之早知道此事不太容易讓人理解,出身高貴的謝家郎是很難想通還有女郎會不滿心歡喜地進謝家做妾,但事到如今,她沒有別的選擇,揚起美目,隻好道:“……是我心意已決,不願意如此。”
謝九郎遲疑片刻,才問:“女郎既然不願意,為何不跟羅家主說清楚?”
羅紈之咬住唇,默不出聲。
謝九郎看她神情萎靡,眼淚還掛在臉上,兩隻手都緊緊攥著茶杯,緊張又無措。
謝九郎長出一口氣,望著她無比同情道:“你在家中,必然過的很不容易吧。”
若不是在家中艱難,這樣難以啟口的事情何須她一個小女郎親自出門,費盡心機求到他麵前。
羅紈之沒忍住眼淚滑下臉頰。
謝九郎遞來幹淨的帕子,軟了心腸,柔聲安慰:“你放心吧,我盡量幫你。”
謝九郎雖口頭答應了她,羅紈之其實還是心裏沒底。
因為離著去建康還有半年的時間,她又怎知道謝九郎會不會把這件事給忘了。
就怪她那會光顧著感動,也沒有去打聽他究竟打算如何幫她。
這廂羅紈之正在後悔,不想謝九郎當真是個言而有信的君子,才過去兩日又送上了一張帖子請她到秋籟居吃茶,顯然是有事情要跟她講。
羅紈之欣然赴約。
堂倌已經輕車熟路,看見她出現就把人往二樓的雅間帶。
門外依然站著九郎那兩個冷麵護衛,她推門而入,謝九郎剛好就在前麵站著,他聽見動靜,側身回頭看向她,露出微笑:“羅娘子的事何必舍近求遠,正好,我把三兄請來了,你的心意他已經知曉——”
謝三郎居然也在安城?
羅紈之愣了下,目光從謝九郎讓出的地方望過去。
猝不及防,一張再熟悉不過的臉映入眼簾,幽暗的眸光睨向她,唇邊是似笑非笑的弧度。
羅紈之腦子轟的一下變成空白,臉頰耳尖卻燒得滾燙。
陰天多雲,昏暗的天光從窗紙透入,雅間裏點起蠟燭,兩邊的火光照映著神姿高徹的郎君巋然不動地坐在矮幾後。
羅紈之閉上眼又複睜開。
眼前的人沒有消失,反而笑得越發讓人心顫。
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還與謝九郎一塊,難道他一個冒牌貨都膽大包天騙到正主前麵來了?
可是,謝九郎管他叫“三兄”?
羅紈之幾乎在轉瞬間懷疑起謝九郎會不會也是另外一個騙子?
但是下一刻她又果斷否定了這個猜測。
陶公和庾七郎不同,陶公斷不可能幫騙子偽造身份。
而且,若“謝九郎”不是謝九郎,而是謝三郎,庾七郎會幫助他隱瞞身份,也就能夠說得通了。
如此,便隻有一個讓羅紈之遍體生寒的結論。
他非但不是騙子,反而是她避之不及的謝家三郎,謝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