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綜同人)鋼筋鐵骨菟絲花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住口,我等做使節的最忌傲慢輕敵,諸部望風而降,難道是你我才幹過人嗎?不過是畏懼殿下罷了。我們來是招撫的,不是來宣戰的,不要與妄自尊大。當地人平台起衝突,壞了大事,我可不饒。”這話由剛才一臉傲慢的張朝說出來,對比強烈,意味十足啊。
“當年盧釗老尚書出使北燕,為慕容氏所怠慢,難道我等的才幹強過老大人不成?不過是前輩們人忍辱負重、埋頭苦幹,才有咱們今日揚眉吐氣。都記著些,咱們也是過過苦日子的,別一朝登天,就忘了過去。”張朝中氣十足給底下人訓話,看他們都收斂驕傲之氣,才揮手叫散了。
晚上,張朝這個正使自然早早歇下,其他人奉命該睡覺睡覺,該交朋友的,自然喝酒去了。
石千裏的心腹幕僚帶了好久宴請方輝,“方大人年少有為,必是中郎將心腹吧?”
“嘿嘿,你怎麽知道?”
“今日中郎將可隻把櫛節交給大人代持啊。”
“那是自然,我早年就跟著我家正使大人,當年益州晉興守城的時候,我就是城頭上一小兵。”
“原來大人參與過當年晉興守城戰啊!失敬失敬!”心腹又敬了一杯酒,滿臉驚嘆欽佩,“大人快與我等講講當年戰事,中郎將是否也參與了當年守城?”
“當然!那時候我才十三四歲,也是上城頭殺敵的!”方輝借著酒意講起當年舊事,這是他的光榮。“你不知道吧,當年郗王妃就是見我家正使衣衫單薄,才痛哭流淚,做出了羽絨衣。”
幕僚嘖嘖讚嘆,“早聽聞郗王妃愛民之舉,沒想到耳熟能詳的故事裏居然是中郎將啊。”
“嘿嘿,還是咱們殿下愛民如子!”
“方大人啊,在下也對吳王殿下欽慕已久,有心投效,可這心裏實在不踏實,我可是匈奴人啊!”幕僚試探問道。
“匈奴人怎麽了?咱們殿下信奉佛家所說眾生平等,國內什麽人沒有?氐人、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殿下雖是漢族高門,可對咱們這些胡人可都是一視同仁的!”
“我觀大人眉高目深,難道也是胡人?”
“當然,我母親是羌人,父親是漢人。我說老弟,看在咱們一見如故的份兒上,我跟你說個秘密——咱們殿下私底下說過,混血兒更聰明!噓!別說是我說的,是兄弟我才告訴你!”
“當年胡人殺入中原,屠殺漢民,難道吳王殿下就不介意?”
“那都哪年的老黃曆了?又不是我殺的,就算當初有羌人,作亂的貴胄也被殿下殺了,和我一個牧民的孩子有啥關係?”
“方兄弟說的是,我官小位卑,投效倒沒什麽,可我家太守總是顧慮重重啊!”
“顧慮個啥!咱們國內胡人擔任首領的不勝枚舉,知道木日達大將軍不?羌人,右驍騎將軍,武官裏的頭頭。慕容翰,鮮卑人,還是王族血脈呢,如今宿衛宮廷,深得殿下信重。咱們殿下唯才是舉,從不把人當奴隸。你若去了中原,讓你兒子也去學堂,等到了年紀就去考科舉,憑本事博一個出身。唉,也怪我沒趕上好時候,我要是當年也能進學堂,說不定也能得一柄定疆劍,留作傳家寶呢!”方輝大口喝著北地烈酒,不一會兒就醉到桌子底下去了。
幕僚把方輝送回房間,回來就見石千裏一臉焦急等待著。
“將軍,我試探過了,是真喝醉了酒後吐真言。吳王殿下治下最是公平,不分胡漢,隻看本事。隻要有真本事,就算是降臣降將也有一席之地呢!”幕僚笑道:“那方輝說了,吳王信奉佛家,最是慈悲為懷。”
“可我聽說吳王前幾年貶斥了一大批佛教徒,強令還俗不聽,直接拉去服徭役做苦力,死了好些人。”
“將軍,佛家還有怒目金剛呢!那些假僧人不事生產、占據農田做寺田,呼奴喚婢的,哪裏是出家人。中原的出家人和咱們這裏的出家人可不一樣,像光鑒大師那樣的高僧,恪守五戒才是德行。想來佛祖也用不著人間的金銀綢緞,那些收斂的錢財隻能是假和尚享受,被拉去做苦力不冤枉。”
石千裏幽幽嘆息,“吳王殿下什麽都好,就是沒有子嗣讓人放心不下。”
“將軍放心,聽他們說,出使之前已經在商量立世子了。吳王雖無親子,可這些年收養了好幾個孩子,漢人、胡人都有,正經子嗣待遇。”
“那就再看看吧。這亂世,若能投效一位公正嚴明、寬宏慈悲的主上,誰不願意呢?”
——————————————
成都府。
大殿之上,王憐花正在宣布:“王豐,孤之長子,屢有素功,天意所屬,當為世子。”
殿內為之一靜,誰也沒想到吳王真的當庭宣布了世子人選。雖然這些年吳王一直沒有子嗣,但前兩年宮中有宮女試探,吳王是有反應的,雖然那宮女被殺,背後之人也貶官遠謫。可正常人,誰不想擁有自己的血脈呢?
眾人又想起當初還是在這個大殿上,吳王連斬十一人,放言:“非王妃所出,如何能算孤之血脈!”有這話在,誰還敢來觸黴頭。
“當年盧釗老尚書出使北燕,為慕容氏所怠慢,難道我等的才幹強過老大人不成?不過是前輩們人忍辱負重、埋頭苦幹,才有咱們今日揚眉吐氣。都記著些,咱們也是過過苦日子的,別一朝登天,就忘了過去。”張朝中氣十足給底下人訓話,看他們都收斂驕傲之氣,才揮手叫散了。
晚上,張朝這個正使自然早早歇下,其他人奉命該睡覺睡覺,該交朋友的,自然喝酒去了。
石千裏的心腹幕僚帶了好久宴請方輝,“方大人年少有為,必是中郎將心腹吧?”
“嘿嘿,你怎麽知道?”
“今日中郎將可隻把櫛節交給大人代持啊。”
“那是自然,我早年就跟著我家正使大人,當年益州晉興守城的時候,我就是城頭上一小兵。”
“原來大人參與過當年晉興守城戰啊!失敬失敬!”心腹又敬了一杯酒,滿臉驚嘆欽佩,“大人快與我等講講當年戰事,中郎將是否也參與了當年守城?”
“當然!那時候我才十三四歲,也是上城頭殺敵的!”方輝借著酒意講起當年舊事,這是他的光榮。“你不知道吧,當年郗王妃就是見我家正使衣衫單薄,才痛哭流淚,做出了羽絨衣。”
幕僚嘖嘖讚嘆,“早聽聞郗王妃愛民之舉,沒想到耳熟能詳的故事裏居然是中郎將啊。”
“嘿嘿,還是咱們殿下愛民如子!”
“方大人啊,在下也對吳王殿下欽慕已久,有心投效,可這心裏實在不踏實,我可是匈奴人啊!”幕僚試探問道。
“匈奴人怎麽了?咱們殿下信奉佛家所說眾生平等,國內什麽人沒有?氐人、羌人、匈奴人、鮮卑人,殿下雖是漢族高門,可對咱們這些胡人可都是一視同仁的!”
“我觀大人眉高目深,難道也是胡人?”
“當然,我母親是羌人,父親是漢人。我說老弟,看在咱們一見如故的份兒上,我跟你說個秘密——咱們殿下私底下說過,混血兒更聰明!噓!別說是我說的,是兄弟我才告訴你!”
“當年胡人殺入中原,屠殺漢民,難道吳王殿下就不介意?”
“那都哪年的老黃曆了?又不是我殺的,就算當初有羌人,作亂的貴胄也被殿下殺了,和我一個牧民的孩子有啥關係?”
“方兄弟說的是,我官小位卑,投效倒沒什麽,可我家太守總是顧慮重重啊!”
“顧慮個啥!咱們國內胡人擔任首領的不勝枚舉,知道木日達大將軍不?羌人,右驍騎將軍,武官裏的頭頭。慕容翰,鮮卑人,還是王族血脈呢,如今宿衛宮廷,深得殿下信重。咱們殿下唯才是舉,從不把人當奴隸。你若去了中原,讓你兒子也去學堂,等到了年紀就去考科舉,憑本事博一個出身。唉,也怪我沒趕上好時候,我要是當年也能進學堂,說不定也能得一柄定疆劍,留作傳家寶呢!”方輝大口喝著北地烈酒,不一會兒就醉到桌子底下去了。
幕僚把方輝送回房間,回來就見石千裏一臉焦急等待著。
“將軍,我試探過了,是真喝醉了酒後吐真言。吳王殿下治下最是公平,不分胡漢,隻看本事。隻要有真本事,就算是降臣降將也有一席之地呢!”幕僚笑道:“那方輝說了,吳王信奉佛家,最是慈悲為懷。”
“可我聽說吳王前幾年貶斥了一大批佛教徒,強令還俗不聽,直接拉去服徭役做苦力,死了好些人。”
“將軍,佛家還有怒目金剛呢!那些假僧人不事生產、占據農田做寺田,呼奴喚婢的,哪裏是出家人。中原的出家人和咱們這裏的出家人可不一樣,像光鑒大師那樣的高僧,恪守五戒才是德行。想來佛祖也用不著人間的金銀綢緞,那些收斂的錢財隻能是假和尚享受,被拉去做苦力不冤枉。”
石千裏幽幽嘆息,“吳王殿下什麽都好,就是沒有子嗣讓人放心不下。”
“將軍放心,聽他們說,出使之前已經在商量立世子了。吳王雖無親子,可這些年收養了好幾個孩子,漢人、胡人都有,正經子嗣待遇。”
“那就再看看吧。這亂世,若能投效一位公正嚴明、寬宏慈悲的主上,誰不願意呢?”
——————————————
成都府。
大殿之上,王憐花正在宣布:“王豐,孤之長子,屢有素功,天意所屬,當為世子。”
殿內為之一靜,誰也沒想到吳王真的當庭宣布了世子人選。雖然這些年吳王一直沒有子嗣,但前兩年宮中有宮女試探,吳王是有反應的,雖然那宮女被殺,背後之人也貶官遠謫。可正常人,誰不想擁有自己的血脈呢?
眾人又想起當初還是在這個大殿上,吳王連斬十一人,放言:“非王妃所出,如何能算孤之血脈!”有這話在,誰還敢來觸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