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綜同人)鋼筋鐵骨菟絲花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千裏氐人出身,後涼官職模仿沿襲漢化,他的下屬幕僚本該稱他為太守,可將軍二字在他們族中有不可比擬的地位,遂沿用此舊稱。
石千裏苦笑一聲,“坐不住啊。”
自當年淝水之戰過後,北方四分五裂,短短數年,北魏、代國、後涼、西秦、後燕、南涼、南燕、西涼……粉墨登場,又悉數退場,這些隻算了大勢力。至於後涼西麵的西域諸國,占一城而稱王稱國,玉門關陽關以西,樓蘭、婼羌、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抒彌、於闐……南北兩道,大小六十一國。這麽複雜的形勢,以致中原人統一以“西域諸國”稱呼。
如此頻繁更迭的朝代王權,以致安穩發展數十年的益州獨樹一幟,令人嚮往。吳王殿下王惜王憐花也是個怪人,明明已經占據了益、梁、司、豫、兗、青、徐、江、冀、幽、平、並、雍、涼、秦、荊十七州,大本營益州更是人人嚮往的極樂之地,可他偏偏在刺史這個位置上行做了幾十年。若不是朝廷看他實在勢大,特特加封了吳王,以做賞賜安撫,如今還隻能以刺史稱呼他呢!刺史州牧,這麽多州郡大權集於一身,他牧哪一州?
如今天下共有二十州,吳王已經占據十七州,隻給名義上的朝廷留下可憐兮兮的揚州,保住建康作為都城最後的尊嚴,與春秋戰國之時,周天子那可憐的都城顧影相憐。且揚州很多地方受不受朝廷節製還是兩說呢。
交州、廣州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可誰不知那裏道教橫行,朝廷派遣的官員若不信五鬥米道,性命都保不住了。不說了,不說了,那等蠻荒何地,若非走投無路,誰會去那裏呢?五鬥米教起義不成,被壓得龜縮蠻荒,豈有龍興之相?
現在,吳王的招撫使團進一步把版圖拓展到西域、北疆,除了南方偏遠之地負隅頑抗的天師道,天下哪裏還有人敢明目張膽與之作對?
可吳王怪癖實在多,天下傳言紛紛,石千裏也碼不準啊。有人猜測吳王不想受封,是為了不做晉朝之臣,迴避君臣名分;也有人說他是因沒有子嗣而心灰意冷;更有甚者說他乃是在家的居士,發願侍奉佛祖,不婚不嗣。最後一種說法是佛門傳出的,當然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亂說話,當即被查出發配詹州,連如今的佛門領袖光鑒大師沒救下。
吳王什麽都好,就是專寵王妃。唉,王妃也是賢德愛民之人,閨閣時就傳出偌大名聲,怎就不知為吳王納妃妾生子?偏偏,兩人都是當世之俊傑,簡直讓人不知如何評價。
當然,這兩位尊貴人也不是誰都能評價的。
傳言太多太多了,石千裏快把地毯磨禿了才等到使臣到來。
“中郎將張朝見過石太守。”張朝手持王杖櫛節,一聲武官朝服,闊步進入正廳。
石千裏先對著櫛節行禮,又與張朝相互執意,“貴使上座,貴使千裏而來,一路辛苦,還請用茶。”
張朝把櫛節遞給身邊侍衛,舉杯致意。張朝淡定喝茶,品味著這後涼太守特意為他準備的清茶。其實並不好喝,清茶要用鮮嫩茶葉炒製,這北地茶磚得用奶茶煮了,放些金貴糖塊進去才好吃,若不然鹹口也別具風味。可惜在張掖,不論糖還是鹽都是金貴物品,張朝知道石太守不知怎樣辛苦才打聽到他們喝清茶,也是示好之意,就不挑剔了。
放下發黴的陳茶,張朝對石太守友好微笑。
“我王有意與西域諸國通商,想在張掖開闢一據點,方便商賈堆放貨物,還請石太守行個方便。”張朝開門見山。
石千裏心中微鬆,不是為之前商隊被沙匪洗劫的事情問罪就好。吳王極重視治下臣民百姓,之前有百姓在吐穀渾被殺,吳王可是千裏迢迢派兵征討。幾個普通百姓而已,可吳王卻說出“治下百姓,皆吾子民”的話來,執意對抗強敵,為幾個祖上八輩都是貧農的窮苦人討公道。
這次吳王治下商隊被匈奴人洗劫,石千裏得知之後立刻派軍殺了賊匪,留下證據,以期平息吳王怒氣,不至於把張掖全城拖累進去。
心思急轉,麵上石千裏卻非常穩得住,笑問:“貴地商隊要多大的地方堆積貨物呢?”
“不大,不大,分山丹一縣就好。”
石千裏差點按捺不住表情,開什麽玩笑,張掖一共就兩個縣,治所所在之地張掖,匈奴名之日勒,另一個就是山丹。開口就要了一半,分明是想要吞下他們啊!被人吞併石千裏不怕,他本就有擇良主投效的意思,可不能這麽白給啊!
石千裏笑道:“吳王殿下旨意,本不該推辭。可張掖貧寒之地,風沙漫天,外有沙匪出沒。山丹一破舊縣城,恐不能擔此重任。”
張朝大手一揮,“無妨!駐軍就是。”
石千裏更是噎得說不出話來,在幕僚的提示下,石千裏勉強維持住風度,說要考慮,請使者下先去休息。
“將軍,不能再擺架子了,得主動投效才行啊!”幕僚如此勸慰。
住到客院中,一直擺著上/國威風的張朝也撤了高傲嘴臉,對眾人道:“那石千裏乃是後涼皇後族人,若是能拿下他,西域諸國也該望風而降。我做了惡人,等兩天若是他還沒反應,阿方你去交朋友。”
“中郎將放心,咱們所到之處,諸部族小國皆望風而降,哪兒有堅持得久的?”一位官員奉承道。
石千裏苦笑一聲,“坐不住啊。”
自當年淝水之戰過後,北方四分五裂,短短數年,北魏、代國、後涼、西秦、後燕、南涼、南燕、西涼……粉墨登場,又悉數退場,這些隻算了大勢力。至於後涼西麵的西域諸國,占一城而稱王稱國,玉門關陽關以西,樓蘭、婼羌、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抒彌、於闐……南北兩道,大小六十一國。這麽複雜的形勢,以致中原人統一以“西域諸國”稱呼。
如此頻繁更迭的朝代王權,以致安穩發展數十年的益州獨樹一幟,令人嚮往。吳王殿下王惜王憐花也是個怪人,明明已經占據了益、梁、司、豫、兗、青、徐、江、冀、幽、平、並、雍、涼、秦、荊十七州,大本營益州更是人人嚮往的極樂之地,可他偏偏在刺史這個位置上行做了幾十年。若不是朝廷看他實在勢大,特特加封了吳王,以做賞賜安撫,如今還隻能以刺史稱呼他呢!刺史州牧,這麽多州郡大權集於一身,他牧哪一州?
如今天下共有二十州,吳王已經占據十七州,隻給名義上的朝廷留下可憐兮兮的揚州,保住建康作為都城最後的尊嚴,與春秋戰國之時,周天子那可憐的都城顧影相憐。且揚州很多地方受不受朝廷節製還是兩說呢。
交州、廣州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可誰不知那裏道教橫行,朝廷派遣的官員若不信五鬥米道,性命都保不住了。不說了,不說了,那等蠻荒何地,若非走投無路,誰會去那裏呢?五鬥米教起義不成,被壓得龜縮蠻荒,豈有龍興之相?
現在,吳王的招撫使團進一步把版圖拓展到西域、北疆,除了南方偏遠之地負隅頑抗的天師道,天下哪裏還有人敢明目張膽與之作對?
可吳王怪癖實在多,天下傳言紛紛,石千裏也碼不準啊。有人猜測吳王不想受封,是為了不做晉朝之臣,迴避君臣名分;也有人說他是因沒有子嗣而心灰意冷;更有甚者說他乃是在家的居士,發願侍奉佛祖,不婚不嗣。最後一種說法是佛門傳出的,當然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亂說話,當即被查出發配詹州,連如今的佛門領袖光鑒大師沒救下。
吳王什麽都好,就是專寵王妃。唉,王妃也是賢德愛民之人,閨閣時就傳出偌大名聲,怎就不知為吳王納妃妾生子?偏偏,兩人都是當世之俊傑,簡直讓人不知如何評價。
當然,這兩位尊貴人也不是誰都能評價的。
傳言太多太多了,石千裏快把地毯磨禿了才等到使臣到來。
“中郎將張朝見過石太守。”張朝手持王杖櫛節,一聲武官朝服,闊步進入正廳。
石千裏先對著櫛節行禮,又與張朝相互執意,“貴使上座,貴使千裏而來,一路辛苦,還請用茶。”
張朝把櫛節遞給身邊侍衛,舉杯致意。張朝淡定喝茶,品味著這後涼太守特意為他準備的清茶。其實並不好喝,清茶要用鮮嫩茶葉炒製,這北地茶磚得用奶茶煮了,放些金貴糖塊進去才好吃,若不然鹹口也別具風味。可惜在張掖,不論糖還是鹽都是金貴物品,張朝知道石太守不知怎樣辛苦才打聽到他們喝清茶,也是示好之意,就不挑剔了。
放下發黴的陳茶,張朝對石太守友好微笑。
“我王有意與西域諸國通商,想在張掖開闢一據點,方便商賈堆放貨物,還請石太守行個方便。”張朝開門見山。
石千裏心中微鬆,不是為之前商隊被沙匪洗劫的事情問罪就好。吳王極重視治下臣民百姓,之前有百姓在吐穀渾被殺,吳王可是千裏迢迢派兵征討。幾個普通百姓而已,可吳王卻說出“治下百姓,皆吾子民”的話來,執意對抗強敵,為幾個祖上八輩都是貧農的窮苦人討公道。
這次吳王治下商隊被匈奴人洗劫,石千裏得知之後立刻派軍殺了賊匪,留下證據,以期平息吳王怒氣,不至於把張掖全城拖累進去。
心思急轉,麵上石千裏卻非常穩得住,笑問:“貴地商隊要多大的地方堆積貨物呢?”
“不大,不大,分山丹一縣就好。”
石千裏差點按捺不住表情,開什麽玩笑,張掖一共就兩個縣,治所所在之地張掖,匈奴名之日勒,另一個就是山丹。開口就要了一半,分明是想要吞下他們啊!被人吞併石千裏不怕,他本就有擇良主投效的意思,可不能這麽白給啊!
石千裏笑道:“吳王殿下旨意,本不該推辭。可張掖貧寒之地,風沙漫天,外有沙匪出沒。山丹一破舊縣城,恐不能擔此重任。”
張朝大手一揮,“無妨!駐軍就是。”
石千裏更是噎得說不出話來,在幕僚的提示下,石千裏勉強維持住風度,說要考慮,請使者下先去休息。
“將軍,不能再擺架子了,得主動投效才行啊!”幕僚如此勸慰。
住到客院中,一直擺著上/國威風的張朝也撤了高傲嘴臉,對眾人道:“那石千裏乃是後涼皇後族人,若是能拿下他,西域諸國也該望風而降。我做了惡人,等兩天若是他還沒反應,阿方你去交朋友。”
“中郎將放心,咱們所到之處,諸部族小國皆望風而降,哪兒有堅持得久的?”一位官員奉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