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群臣朝賀完畢,趙珚賜食,行九賓散樂。九賓散樂分三回,第一回 為雜耍,雜耍技人作七盤舞、戴竿之戲;第二回鳴樂,女樂擊鼓、男樂排簫,另有一眾人撞鍾擊磬;第三回魚龍漫衍,即繩技。
霍棋立於趙珚身後,手握佩刀,密切關注行樂之人,雖然事先已逐一密查,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趙珚身側內侍,由霍棋親挑一隊禁衛軍所扮,此刻亦時時警惕。
沈潯端起酒觴,輕抿一口,悄然抬眼看向位於上座的女帝,隻見女帝神色鎮定,氣度非凡。沈潯一陣恍惚,女帝高高在上,俯瞰眾臣,這身姿模樣,竟和先帝……如此相像?明知可能會有危險,卻絲毫看不出任何慌亂,渾身散發著令人肅然的天子之氣。趙珚察覺沈潯目光,與她對視,唇角輕彎,眉目含笑,遂又朝她輕輕眨了眨眼,意欲寬慰,叫她莫要擔心。
殿內樂舞已至繩戲,繩戲最是精彩,就連赴宴臣子皆舉目相望,翹首以待。技人們以兩大絲繩繫於殿內兩柱間,相去數丈,隨後,兩倡女至,挪步立於絲繩。樂聲起,二女一麵對舞,一麵行於繩上,對麵道逢,切肩不清,又蹋局出身,藏形於鬥中。
其驚險之勢,引得眾人皆呼,一三品禮官甚至豁然起身,擊掌嚷道:「彩!」其餘臣子皆呼應擊掌,喝彩聲此起彼伏。沈潯麵色淡然,舉箸夾了一片冬葵放入口中,抬眸靜靜觀賞樂舞。
時至巳時,朝會完畢。霍棋暗自鬆了口氣,這才發覺握著佩劍的手竟滿是汗漬。沈潯率眾臣謝女帝恩賜,行禮時抬首望向立於女帝身後的霍棋,霍棋自是明曉沈潯目光飽含之意,對著她微微頷首。沈潯瞭然,遂拜別趙珚,離開宮殿。
今日正旦,按例臣子朝會後各自回府,與家人同享天倫。趙珚即便內心希望能與沈潯共度,卻終究沒有合適理由再行挽留。
正旦日間,臣子們亦會相互走動,往同僚府中遞賀歲名刺。名刺用竹簡所書,寫有賀歲人公職、籍貫、名姓及賀歲吉祥語。沈潯眾臣之首,位高權重,與女帝關係又異常密切,因此歷歲正旦,往尚書府遞名刺者不計其數。沈潯不喜交際,不欲應對這些繁文縟節,因此每歲正旦朝會完便徑直去往阿母宅中。此為沈潯習慣,滿朝皆知。然沈潯雖不在尚書府內,臣僚們依舊會至沈潯府上遞賀歲帖,尚書府執事設案,收下名刺,並代沈潯回贈賀歲禮一份,臣僚皆以獲得沈令君府上歲禮為榮。
沈潯步入殿外,見府中車馬已在宮道等候。尚書令平日用車,亦是軒車。沈潯素來不喜張揚,出行隻用兩馬並駕,馭馬者一人,為沈家家生子,車後跟隨四騎,乃隨行護衛。今日儀仗,一如往常。
沈潯走至車前,馭馬之人掀開帷簾,欲扶沈潯上車,沈潯略一思索,望向他,聲音清婉:「尚不知小郎名姓?」馭馬之人聞言,拱手一禮,回道:「鄙姓郭,名予。見過令君。」沈潯未言語,隻靜靜看他。郭予恍然,忙道:「鄙隨沈家主,姓沈,是為沈予。」沈潯微笑,道聲:「有勞。」遂向車後騎馬四人望去,四人皆抱拳,向沈潯微微頷首。
沈潯對郭予道:「吾往沈宅去,你可識得路?」
「令君放心,自是認得!」
沈潯頷首,在郭予攙扶下上了馬車。馬車緩緩駛出宮門,進了東市,行至玄武街尾,然後一拐,往城郊道駛去。溱國皇親權貴之宅皆位於帝京東市,沈府卻建在郊外,隻因沈潯阿母祁安郡主崔鴛樂於山水,不喜居於鬧市。
沈潯感受到馬車逐漸離開街市,越行越遠,周邊趨於寧靜。沈潯閉上雙目,廣袖下的手緩緩握起,在坐榻上輕輕敲擊。郭予亦開始心生警惕,時刻防備,但表麵卻不動聲色。他知方才沈潯問他名姓,是欲提醒他此刻身份乃沈家尋常馭馬人,切不可漏出端倪。
軒車又行至片刻,道路略有顛簸,路兩旁樹木叢生。突然,隻聽得「嗖」地一聲,郭予悶哼,隨即身形一晃,捂住胸口,跌下馬來。一枚暗箭直擊郭予胸口。郭予伏地,一麵痛苦掙紮,一麵朝車後四騎嚷道:「保護……保護令君!」遂再無動作,也無聲息。
四騎忙上前將軒車車廂圍住,抽出佩劍,目光探向兩邊叢林,欲尋得放箭之人藏身何處,這時,又是「嗖嗖」幾聲,數枚暗箭齊發,四護衛抬手,揮劍擋開箭矢,其中一人喝道:「躲在暗處放冷箭,小人所為!」話音剛落,隻見叢林中數道身影,飛躍而出,皆黑衣蒙麵。眾黑衣人與四護衛交手,頓時刀光劍影。
另有一人,似是頭目,未與護衛交戰,他步至馬車前,抬手揭開帷簾。沈潯抬頭,隻見眼前蒙麵人雙目如鷹,射出寒光。饒是沈潯平日沉穩自持,此刻心中也難免掠過一絲驚怕。她自小出身貴族,養尊處優,受人愛護,身為臣子也是居於廟堂運籌帷幄,雖才華橫溢威震朝堂,卻不似趙珚自小習武,可持劍縱馬,斬敵於沙場。這等惡人賊子,刀劍廝殺,嬌小纖弱的沈潯何曾親歷?
沈潯麵色微白,朱唇緊抿,廣袖下素手緊握,努力平復著心緒。蒙麵人冷笑一聲,道:「沈令君,果真名不虛傳,身處險境,還能鎮定自如。」沈潯深吸一口氣,平視蒙麵之人,冷聲道:「來者何須蒙麵?讓我家奴一招斃命,這了得箭術,軍中少有。不知,我說得可對?孫校尉?」
蒙麵人身形一頓,顯然未料到沈潯竟能一下看出他的身份。他隨即向一旁激戰眾人喝道:「走!」眾黑衣人聽令,忽的抬袖一揮,撒出諸多粉塵,沈潯護衛未及掩麵,吸入粉塵,紛紛軟身倒地。孫堯摘下蒙麵布條,對著沈潯陰笑,道聲「得罪!」,亦抬袖撒出粉塵,迷暈沈潯,繼而躍身上馬,駕著軒車疾馳而去。
霍棋立於趙珚身後,手握佩刀,密切關注行樂之人,雖然事先已逐一密查,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趙珚身側內侍,由霍棋親挑一隊禁衛軍所扮,此刻亦時時警惕。
沈潯端起酒觴,輕抿一口,悄然抬眼看向位於上座的女帝,隻見女帝神色鎮定,氣度非凡。沈潯一陣恍惚,女帝高高在上,俯瞰眾臣,這身姿模樣,竟和先帝……如此相像?明知可能會有危險,卻絲毫看不出任何慌亂,渾身散發著令人肅然的天子之氣。趙珚察覺沈潯目光,與她對視,唇角輕彎,眉目含笑,遂又朝她輕輕眨了眨眼,意欲寬慰,叫她莫要擔心。
殿內樂舞已至繩戲,繩戲最是精彩,就連赴宴臣子皆舉目相望,翹首以待。技人們以兩大絲繩繫於殿內兩柱間,相去數丈,隨後,兩倡女至,挪步立於絲繩。樂聲起,二女一麵對舞,一麵行於繩上,對麵道逢,切肩不清,又蹋局出身,藏形於鬥中。
其驚險之勢,引得眾人皆呼,一三品禮官甚至豁然起身,擊掌嚷道:「彩!」其餘臣子皆呼應擊掌,喝彩聲此起彼伏。沈潯麵色淡然,舉箸夾了一片冬葵放入口中,抬眸靜靜觀賞樂舞。
時至巳時,朝會完畢。霍棋暗自鬆了口氣,這才發覺握著佩劍的手竟滿是汗漬。沈潯率眾臣謝女帝恩賜,行禮時抬首望向立於女帝身後的霍棋,霍棋自是明曉沈潯目光飽含之意,對著她微微頷首。沈潯瞭然,遂拜別趙珚,離開宮殿。
今日正旦,按例臣子朝會後各自回府,與家人同享天倫。趙珚即便內心希望能與沈潯共度,卻終究沒有合適理由再行挽留。
正旦日間,臣子們亦會相互走動,往同僚府中遞賀歲名刺。名刺用竹簡所書,寫有賀歲人公職、籍貫、名姓及賀歲吉祥語。沈潯眾臣之首,位高權重,與女帝關係又異常密切,因此歷歲正旦,往尚書府遞名刺者不計其數。沈潯不喜交際,不欲應對這些繁文縟節,因此每歲正旦朝會完便徑直去往阿母宅中。此為沈潯習慣,滿朝皆知。然沈潯雖不在尚書府內,臣僚們依舊會至沈潯府上遞賀歲帖,尚書府執事設案,收下名刺,並代沈潯回贈賀歲禮一份,臣僚皆以獲得沈令君府上歲禮為榮。
沈潯步入殿外,見府中車馬已在宮道等候。尚書令平日用車,亦是軒車。沈潯素來不喜張揚,出行隻用兩馬並駕,馭馬者一人,為沈家家生子,車後跟隨四騎,乃隨行護衛。今日儀仗,一如往常。
沈潯走至車前,馭馬之人掀開帷簾,欲扶沈潯上車,沈潯略一思索,望向他,聲音清婉:「尚不知小郎名姓?」馭馬之人聞言,拱手一禮,回道:「鄙姓郭,名予。見過令君。」沈潯未言語,隻靜靜看他。郭予恍然,忙道:「鄙隨沈家主,姓沈,是為沈予。」沈潯微笑,道聲:「有勞。」遂向車後騎馬四人望去,四人皆抱拳,向沈潯微微頷首。
沈潯對郭予道:「吾往沈宅去,你可識得路?」
「令君放心,自是認得!」
沈潯頷首,在郭予攙扶下上了馬車。馬車緩緩駛出宮門,進了東市,行至玄武街尾,然後一拐,往城郊道駛去。溱國皇親權貴之宅皆位於帝京東市,沈府卻建在郊外,隻因沈潯阿母祁安郡主崔鴛樂於山水,不喜居於鬧市。
沈潯感受到馬車逐漸離開街市,越行越遠,周邊趨於寧靜。沈潯閉上雙目,廣袖下的手緩緩握起,在坐榻上輕輕敲擊。郭予亦開始心生警惕,時刻防備,但表麵卻不動聲色。他知方才沈潯問他名姓,是欲提醒他此刻身份乃沈家尋常馭馬人,切不可漏出端倪。
軒車又行至片刻,道路略有顛簸,路兩旁樹木叢生。突然,隻聽得「嗖」地一聲,郭予悶哼,隨即身形一晃,捂住胸口,跌下馬來。一枚暗箭直擊郭予胸口。郭予伏地,一麵痛苦掙紮,一麵朝車後四騎嚷道:「保護……保護令君!」遂再無動作,也無聲息。
四騎忙上前將軒車車廂圍住,抽出佩劍,目光探向兩邊叢林,欲尋得放箭之人藏身何處,這時,又是「嗖嗖」幾聲,數枚暗箭齊發,四護衛抬手,揮劍擋開箭矢,其中一人喝道:「躲在暗處放冷箭,小人所為!」話音剛落,隻見叢林中數道身影,飛躍而出,皆黑衣蒙麵。眾黑衣人與四護衛交手,頓時刀光劍影。
另有一人,似是頭目,未與護衛交戰,他步至馬車前,抬手揭開帷簾。沈潯抬頭,隻見眼前蒙麵人雙目如鷹,射出寒光。饒是沈潯平日沉穩自持,此刻心中也難免掠過一絲驚怕。她自小出身貴族,養尊處優,受人愛護,身為臣子也是居於廟堂運籌帷幄,雖才華橫溢威震朝堂,卻不似趙珚自小習武,可持劍縱馬,斬敵於沙場。這等惡人賊子,刀劍廝殺,嬌小纖弱的沈潯何曾親歷?
沈潯麵色微白,朱唇緊抿,廣袖下素手緊握,努力平復著心緒。蒙麵人冷笑一聲,道:「沈令君,果真名不虛傳,身處險境,還能鎮定自如。」沈潯深吸一口氣,平視蒙麵之人,冷聲道:「來者何須蒙麵?讓我家奴一招斃命,這了得箭術,軍中少有。不知,我說得可對?孫校尉?」
蒙麵人身形一頓,顯然未料到沈潯竟能一下看出他的身份。他隨即向一旁激戰眾人喝道:「走!」眾黑衣人聽令,忽的抬袖一揮,撒出諸多粉塵,沈潯護衛未及掩麵,吸入粉塵,紛紛軟身倒地。孫堯摘下蒙麵布條,對著沈潯陰笑,道聲「得罪!」,亦抬袖撒出粉塵,迷暈沈潯,繼而躍身上馬,駕著軒車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