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珚偷偷眯眼,望向沈潯窈窕背影,楊柳細腰,步履輕盈。心道:「阿潯,今宵好夢。」
沈潯回到偏殿,並未就寢。她跽坐案前,就著麵前那盞雁魚銅燈,取出絹帛,思忖片刻,提筆疾書。
須臾,宮人來稟:「令君,郎中令至,在殿外候見。」沈潯並不驚訝,道:「引郎中令從偏門進殿,切莫驚擾陛下。」
「諾!」
霍棋進殿,對沈潯施了一禮。沈潯頷首,向他望去,目光帶著探尋。
霍棋會意,稟道:「一切已按令君囑咐,布置妥當。」
沈潯沉靜麵龐,露出一抹微笑,應道:「如此,有勞。」說罷,取了方才親筆書寫的絹帛,起身遞於霍棋,「絹帛文書是我親筆所寫,請郎中令妥善保存,危急時,速令親信秘呈沈府。」
「令君……」霍棋聽言,心頭一滯,他自知沈潯說的「危急時」是何意,麵帶憂色地看著沈潯。
沈潯見狀輕輕一笑,寬慰道:「郎中令莫憂。」
霍棋小心接過絹帛,忍不住問道:「令君,非得這樣做嗎?」
沈潯立於案前,沉吟道:「吾明敵暗,處處防守隻能限於被動。自豫王上疏,我,一直在思索對策,一麵布防一麵欲弄清豫王究竟如何謀劃。現下,他們竟不惜利用邊境百姓與朝廷博弈,著實可恨!無論邊境告急是假是真,我等隻能被迫受賊人牽製,陷於迷霧,我,無法再忍!」沈潯說完頓了頓,握拳捶於案台,繼續道:「我曾想,正旦朝會,行九賓散樂,或許豫王會命人暗中混入行樂人群,伺機行刺。然,我始終想不明白的是,既謀行刺,為何先行上疏坦言無詔入京,朝廷得奏,必心生警惕嚴加防範,入宮之人定遭嚴密排查不說,陛下周邊也必然安置警衛……」
「令君……」
沈潯走近雁魚銅燈,挑了挑燭火,燈影搖曳,映照在沈潯臉龐,沈潯麵色肅然,對著霍棋,冷聲道:「是以,不破,不立!」
眼見霍棋還欲開口言些什麽,沈潯擺手:「我意已決,不論接下去事態如何,我隻願郎中令務必確保一事。」
「令君請說。」
「我要你,一定護得陛下周全,萬不可讓陛下損傷分毫。先帝與陛下皆是明君,胸懷壯誌,仁心愛民。陛下在,江山存。大溱江山絕不可落於賊人手裏。」
霍棋聞言,知曉此話分量,忙俯身跪地,以軍人之態鄭重行禮,道:「棋,有幸追隨先帝,又得先帝囑託護佑陛下。即使自己粉身脆骨,也定會護得陛下周全。」
沈潯動容,俯下身去,親自扶起霍棋,目光閃爍,麵色柔和,緩緩道:「潯,代先帝,謝謝你。」
翌日,趙珚醒來,模糊視線,隱約見到榻前坐了一人,正靜靜看她。待看清那人的模樣,趙珚一個激靈:「太傅!」
「陛下好眠。」沈潯聲音輕柔。
見到沈潯已更衣,著官袍,戴進賢冠。趙珚忙問:「幾時了?」然後向沈潯身後的宮人道:「怎的都不喚朕?」
「是臣,令他們莫要喚醒陛下。」 沈潯說著,伸手探向女帝額麵,「陛下可還頭疼?」
趙珚得了一夜好眠,已無痛意,對著沈潯笑道:「不疼了,朕這就起身。」
秦氏領著宮人為趙珚洗漱、寬衣。沈潯在外室等候,待趙珚前來,將食案上冒著熱氣,裝有棗糕的玉盤往女帝跟前推了推,道:「臣令禦膳坊做來,陛下先用一些。」趙珚微微驚訝:「一會入朝要與臣子飲酒享食,何須食棗糕?」
沈潯道:「太醫囑咐,晨時還需用湯藥,湯藥不宜空腹喝,陛下且食些棗糕填腹。」
趙珚心裏一暖,心道阿潯真真心細。於是取了一枚棗糕,咬了一口,轉而向沈潯道:「太傅也用些。」
沈潯笑道:「臣不餓。」
說話間,秦氏將熬好的湯藥端來。女帝見之皺眉:「太醫開的藥,苦極。」
沈潯莞爾:「良藥苦口。」說罷起身,親自從秦氏手中取過盛著湯藥的玉盞,遞於女帝唇邊。
趙珚瞧著沈潯神色,見她麵色略有蒼白,眉眼下隱隱一圈黑,關切道:「太傅昨夜未曾好眠?」
沈潯微彎唇角:「謝陛下掛心,臣無礙。」
趙珚接過玉盞,皺著眉一口氣喝下,取過秦氏遞來的帕巾一麵擦唇一麵道:「好苦!」
忽的,隻覺鼻下一股香甜,趙珚低眉,見沈潯正拈了一顆蜜漬梅子,遞於她唇邊:「喏,給陛下甜嘴。」
趙珚開懷,啟唇將梅子咬入口中。見沈潯手執一小巧絹帛錦囊,裏頭還裝有數顆梅子。於是探過身去,對沈潯道:「太傅,再給朕一顆。」沈潯卻將錦囊納入袖中,轉過身去,悠悠道:「陛下,該上朝了。」
趙珚:……
作者有話要說:
趙珚:不嫁何撩?
沈潯:梅子好吃。
趙珚:……《漢武內傳》裏說,昔時漢武帝見西王母,王母謂帝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朕叫人弄來做蜜漬梅子可好?
沈潯:梅子好吃。
趙珚:……
第13章 誘敵
正旦朝會,甚為隆重。二千石以上臣子,入殿舉觴,以尚書令沈潯為首,齊呼:「陛下長樂無極!」趙珚目光隻在沈潯身上,望著她端莊舉止,從宮人托著的漆木盤內執起酒觴;望著她引領群臣,緩步走至禦案前,祝她長樂無極;望著她舉起酒觴,抬袖掩唇,將皇宮特釀的椒柏汁一飲而盡。趙珚亦飲盡觴內酒汁,雙目含笑,心裏道了聲:「阿潯,新歲安康,長樂未央。」
沈潯回到偏殿,並未就寢。她跽坐案前,就著麵前那盞雁魚銅燈,取出絹帛,思忖片刻,提筆疾書。
須臾,宮人來稟:「令君,郎中令至,在殿外候見。」沈潯並不驚訝,道:「引郎中令從偏門進殿,切莫驚擾陛下。」
「諾!」
霍棋進殿,對沈潯施了一禮。沈潯頷首,向他望去,目光帶著探尋。
霍棋會意,稟道:「一切已按令君囑咐,布置妥當。」
沈潯沉靜麵龐,露出一抹微笑,應道:「如此,有勞。」說罷,取了方才親筆書寫的絹帛,起身遞於霍棋,「絹帛文書是我親筆所寫,請郎中令妥善保存,危急時,速令親信秘呈沈府。」
「令君……」霍棋聽言,心頭一滯,他自知沈潯說的「危急時」是何意,麵帶憂色地看著沈潯。
沈潯見狀輕輕一笑,寬慰道:「郎中令莫憂。」
霍棋小心接過絹帛,忍不住問道:「令君,非得這樣做嗎?」
沈潯立於案前,沉吟道:「吾明敵暗,處處防守隻能限於被動。自豫王上疏,我,一直在思索對策,一麵布防一麵欲弄清豫王究竟如何謀劃。現下,他們竟不惜利用邊境百姓與朝廷博弈,著實可恨!無論邊境告急是假是真,我等隻能被迫受賊人牽製,陷於迷霧,我,無法再忍!」沈潯說完頓了頓,握拳捶於案台,繼續道:「我曾想,正旦朝會,行九賓散樂,或許豫王會命人暗中混入行樂人群,伺機行刺。然,我始終想不明白的是,既謀行刺,為何先行上疏坦言無詔入京,朝廷得奏,必心生警惕嚴加防範,入宮之人定遭嚴密排查不說,陛下周邊也必然安置警衛……」
「令君……」
沈潯走近雁魚銅燈,挑了挑燭火,燈影搖曳,映照在沈潯臉龐,沈潯麵色肅然,對著霍棋,冷聲道:「是以,不破,不立!」
眼見霍棋還欲開口言些什麽,沈潯擺手:「我意已決,不論接下去事態如何,我隻願郎中令務必確保一事。」
「令君請說。」
「我要你,一定護得陛下周全,萬不可讓陛下損傷分毫。先帝與陛下皆是明君,胸懷壯誌,仁心愛民。陛下在,江山存。大溱江山絕不可落於賊人手裏。」
霍棋聞言,知曉此話分量,忙俯身跪地,以軍人之態鄭重行禮,道:「棋,有幸追隨先帝,又得先帝囑託護佑陛下。即使自己粉身脆骨,也定會護得陛下周全。」
沈潯動容,俯下身去,親自扶起霍棋,目光閃爍,麵色柔和,緩緩道:「潯,代先帝,謝謝你。」
翌日,趙珚醒來,模糊視線,隱約見到榻前坐了一人,正靜靜看她。待看清那人的模樣,趙珚一個激靈:「太傅!」
「陛下好眠。」沈潯聲音輕柔。
見到沈潯已更衣,著官袍,戴進賢冠。趙珚忙問:「幾時了?」然後向沈潯身後的宮人道:「怎的都不喚朕?」
「是臣,令他們莫要喚醒陛下。」 沈潯說著,伸手探向女帝額麵,「陛下可還頭疼?」
趙珚得了一夜好眠,已無痛意,對著沈潯笑道:「不疼了,朕這就起身。」
秦氏領著宮人為趙珚洗漱、寬衣。沈潯在外室等候,待趙珚前來,將食案上冒著熱氣,裝有棗糕的玉盤往女帝跟前推了推,道:「臣令禦膳坊做來,陛下先用一些。」趙珚微微驚訝:「一會入朝要與臣子飲酒享食,何須食棗糕?」
沈潯道:「太醫囑咐,晨時還需用湯藥,湯藥不宜空腹喝,陛下且食些棗糕填腹。」
趙珚心裏一暖,心道阿潯真真心細。於是取了一枚棗糕,咬了一口,轉而向沈潯道:「太傅也用些。」
沈潯笑道:「臣不餓。」
說話間,秦氏將熬好的湯藥端來。女帝見之皺眉:「太醫開的藥,苦極。」
沈潯莞爾:「良藥苦口。」說罷起身,親自從秦氏手中取過盛著湯藥的玉盞,遞於女帝唇邊。
趙珚瞧著沈潯神色,見她麵色略有蒼白,眉眼下隱隱一圈黑,關切道:「太傅昨夜未曾好眠?」
沈潯微彎唇角:「謝陛下掛心,臣無礙。」
趙珚接過玉盞,皺著眉一口氣喝下,取過秦氏遞來的帕巾一麵擦唇一麵道:「好苦!」
忽的,隻覺鼻下一股香甜,趙珚低眉,見沈潯正拈了一顆蜜漬梅子,遞於她唇邊:「喏,給陛下甜嘴。」
趙珚開懷,啟唇將梅子咬入口中。見沈潯手執一小巧絹帛錦囊,裏頭還裝有數顆梅子。於是探過身去,對沈潯道:「太傅,再給朕一顆。」沈潯卻將錦囊納入袖中,轉過身去,悠悠道:「陛下,該上朝了。」
趙珚:……
作者有話要說:
趙珚:不嫁何撩?
沈潯:梅子好吃。
趙珚:……《漢武內傳》裏說,昔時漢武帝見西王母,王母謂帝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朕叫人弄來做蜜漬梅子可好?
沈潯:梅子好吃。
趙珚:……
第13章 誘敵
正旦朝會,甚為隆重。二千石以上臣子,入殿舉觴,以尚書令沈潯為首,齊呼:「陛下長樂無極!」趙珚目光隻在沈潯身上,望著她端莊舉止,從宮人托著的漆木盤內執起酒觴;望著她引領群臣,緩步走至禦案前,祝她長樂無極;望著她舉起酒觴,抬袖掩唇,將皇宮特釀的椒柏汁一飲而盡。趙珚亦飲盡觴內酒汁,雙目含笑,心裏道了聲:「阿潯,新歲安康,長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