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的精力都放在心學、理學之爭上,有心思、有能力管經濟的人變得越來少。海外源源不斷的財富,反倒成為了負累。在沿海,他耗費了大量軍費,卻導致地方豪族勢力的再度膨脹,官商勾結日益加劇。在內陸,文官、武將和豪族三家分肥都尚未扯清楚,這下又空降了宦官。急於想立穩腳跟的宦官,迫切采取各種手段,做出政績,穩固地位。可惜,他們太過貪婪,又太過急切,不敢直接對上地頭蛇,便向小民伸出魔爪。最後的結果就是,小民聯合告上刑部。如果不是對李越還有信任,他們恐怕就要直接起義了。


    直到這時,朱厚照才從憤怒中驚醒,底層的穩固是他最後的王牌,這點決計不能動搖。他的心中終於升起了畏懼,大船正駛向一片全新的海域,可掌舵的人卻已經打成了一鍋粥。隻要一有風浪,等待他們就是船毀人亡!


    是以,在聽到月池說,這全是他自己的選擇後,他已是忍無可忍。他道:“你為什麽要這麽做,我明明沒有負你!”


    月池攤手,她難掩譏誚:“可我會這麽做,正是因為太愛你了啊。”


    她在他唇邊落下一吻:“我正像你愛我一樣愛你,這下你可以依靠的,又隻有我了。你不是一直想這樣。”


    這是他逼走方氏和時氏,對她說的話,如今原封不動地被還了回來。朱厚照都被她氣笑了,他半晌方道:“你看看這天下,我不是正在如你所願嗎?”


    月池笑得眉眼彎彎:“這麽說,你這些日子,都是在討好我羅?”


    朱厚照已經徹底不要臉了:“怎樣,還看得舒心嗎?”


    月池終於忍不住放聲大笑:“我可不是你,你忘了,我有前世,我不缺親朋故舊,更不缺情人。這一套以情動人,我對你使,是一使一個準,可你對我用,就不夠看了。”


    這又觸到他的逆鱗了。她望著他此刻的神色,笑得流出了眼淚:“遙想當年大漠風沙,今日方有揚眉吐氣之感。”


    “現在就兩條路,要麽我們一起破罐子破摔,要麽就拿點實在的東西來。你知道的,你能倚仗放心的,也隻剩下我了。”


    第412章 縱有狂風拔地起


    換個皇帝或許會容易得多。


    朱厚照從來沒指望僅憑情分, 就能將李越拉回來。他待她的情意更深更真,可在宣府時,他還是選擇放手。而她的心本就硬如磐石, 就更加不會感情用事。他之所以帶她遊遍村落與街市, 就是要讓她親眼看看,隻有在他的治下, 她的政治理想才有成真之日。他不同於那些昏官庸官,他目光遠大,富有四海。隻要能穩固統治,他不介意繼續施舍,這才是他期盼能打動李越之物。可現下看來, 有人是要獅子大開口了。


    朱厚照一哂:“非是我吝嗇,隻是宗女放足, 已經引得物議沸騰。這樣,就以科考之製在京廣選女官,如何?”


    過去,他像對待刀劍一樣掌控她,可現在,他不得不像對待敵人一樣重視她。他們太了解彼此了。在危機關頭,他可以毫不猶豫替她擋劍, 可隻有利益才能逼他讓步至此。他落入她的圈套之中,他走向了一條收益巨大, 但動蕩不安的道路。他並不後悔,因為就算再來一百次,他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 但他絕對不會這樣急切。事已至此, 他隻能一麵穩定局麵, 一麵一條道走到黑。可他不能親自下場,他必須高居雲端,表麵上置身事外,這樣不論誰勝誰敗,都不會動搖他的統治,萬不得已時,他甚至還可以棄卒保帥。


    誰能來替他彈壓各方呢?擺在他麵前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劉瑾,一個是李越。一個是太監,一個是女人,法理上致命的性別缺陷,在此時卻成為最核心的選擇理由。一個是他身邊積年的老仆,既忠誠又貪婪,既野心勃勃又畏首畏尾。而另一個是他摯愛之人,既心軟又心狠,既能替他披荊斬棘,也能隨時倒戈一擊。


    按理說,宦官更易掌控,但宦官執政隻會讓士林的攻訐更加猛烈,等於火上澆油。而不論是身份、才智,人脈還是聲望,李越都要高明得多,也合適得多。這下,不論哪個層麵,她都是他的唯一了。


    朱厚照洞若觀火,如果他要用李越,就必須要像攻克敵軍一樣,攻破她的心房,就像她曾經對他所做的一樣。他得向一個女人讓步、低頭,但奇怪的是,好勝如他,卻不覺得羞恥。那畢竟是李越,強大的對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值得尊敬。


    正因如此,他提出了女官的選拔這個籌碼。他篤定月池無法拒絕,女官的任命一旦製度化、規範化、規模化,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這意味著,女官將正式走向前朝,走向正統。這不是她一直想要的嗎?女扮男裝始終是她不得已的選擇,她深受枷鎖桎梏,所以日思夜想期盼打破枷鎖。


    然而,月池又一次讓他吃驚了。她一怔之後,卻斷然拒絕。她道:“何須勞您費心呢,待時機合適時,我親筆寫就票擬不就好了?”


    執掌票擬,是要做內閣首輔。她不再需要施舍式的讓步,她已經可以自己做主。這個從江南小店裏走出來的女子,一步一步走到帝國的權力中心,終於將刀都架在他的脖頸上。


    朱厚照瞳孔微縮,禁不住拊掌大笑。他抱她坐在他的膝上,眼中藏著森然冷意:“你還知道,你是誰嗎?”


    月池含笑點頭:“未嚐有一日忘卻。”


    他們額頭相抵,他又問她:“你猜,要是後人知道真相,會如何評說我們?


    月池挑挑眉:“要不,我們在你的帝陵裏,也立一座無字碑?”


    千秋功過一抔土,古今都付笑談中。


    他終於又一次笑開了。她是被逼瘋的,可他的骨子裏一直都有這種瘋狂在,所以,他們才能走到今天。


    京中楊宅中,楊廷和正在練字。他所書的乃是楷書,字字皆鋒勢備全、雍容自如,恰如他為人一般端莊凝重,無一筆鬆懈,無一字不縝密。一篇書罷,他的額頭亦已沁出汗珠。


    在一旁研墨的黃夫人,忙替他擦汗。楊廷和笑道:“有勞夫人。”


    他扶著腰,顫顫巍巍地坐下。黃夫人禁不住埋怨:“都是快七十歲的人了,怎麽還不知道輕重,還當自己是年輕的時候麽。”


    楊廷和苦笑:“正因時日無多,所以才要力爭朝夕。”


    黃夫人替他捶肩的動作一頓,她半晌方道:“可爭了如何,不爭又如何?”


    楊廷和一愣,黃夫人按住他的肩膀:“當年父親將我許給你時,就對我說了,說你是個做大事的人,叫我恪守婦道,切莫叫你為兒女事憂心。這麽多年了,我一心操持家務,從不過問外頭的事。可是夫君,你到底已經不再年輕了……我們還有那麽多孩子、孫子……”


    她素來爽朗寬和,可今日卻忍不住哽咽。楊廷和轉過身,去替她拭淚。他溫言道:“今上做太子時,我便隨侍東宮,這麽多年,早已見慣風浪。你放心,不會有事的。”


    黃夫人道:“這麽多年了,連我都知道那位是何秉性,你還要以卵擊石嗎?”


    楊廷和默了默:“君臣之義,不可輕易割舍。”他的淩雲之誌,更不可輕易割舍。


    明明一切都在走向好的方向。韃靼稱臣,倭寇遠遁;紀綱具舉,朝野肅然;宗室外戚,循規蹈矩;巨賈豪強,低眉唯唯;金銀如山,良種濟世,黎民百姓,安居樂業。這本該是一個中興盛世!他們本可以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可這一切,都將毀於皇爺的貪婪。


    繼奪權、分權後,皇上甚至要生生拔去士林的喉舌,將他們變作隻知應聲的跟屁蟲。他要無法無天,唯我獨尊,連輿論和道德的桎梏都要一一除去。泥人尚且有三分土性,更何況是那些讀書人。衝突一觸即發,而身為內閣首輔的他,為了新政,為了穩定,既不能順從上意打壓同僚,又不能跟隨義士聯名上奏,就隻能夾在中間裏外不是人。壓力如山一樣砸在他的肩頭,幾乎要將這個單弱的老者壓垮。


    黃夫人道:“可你再這樣下去,也是無濟於事。你還指望李越能從中轉圜嗎?他如果能做到,早就做了,又何至於拖到今日。連他都束手無策,還有誰能力挽狂瀾?”


    楊廷和搖頭:“他不是無能為力,他隻是在等待時機。”


    黃夫人依舊滿腹疑慮,她還待再言,卻聽楊廷和驚喜道:“你看,玉蘭已經開了。”


    黃夫人抬眼望去,穠麗的花瓣已經微微舒展,如同一片紫霞。楊廷和意味深長道:“春天來了,一切都會變好。”


    今年的第一次例朝,很快在春光中拉開帷幕。萬歲於奉天殿升座,京中四品以上官員分班侍立,按部奏事。因著近日內外大事接連發生,例朝的氣氛已與過往大不相同。人人眼觀鼻、鼻觀心,緊抿的唇線透露出內心的焦灼。


    內閣的隊伍裏,依舊隻有四個人。次輔謝遷看向月池:“你近日有和希賢再談嗎?”希賢是劉健的字。


    月池搖頭:“談也無益。”


    謝遷道:“可這般僵持,也不是辦法。”他也是一個左右為難“媳婦”,事到如今隻能兩廂說和。


    月池隻是微笑:“您別急,辦法是急不來的,興許船到橋頭自然直呢。”


    什麽船到橋頭,這都要火燒眉毛了。謝遷還待再言,卻聽清脆的鞭響,皇上升座了。刹那間,文武官員齊齊跪下,本就十分肅穆的氣氛,此刻更是徹底凝固。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袍角,隻聽得一陣沉穩的腳步聲走上丹墀。按照慣例,本該是文武依次奏事,可緊接著響起的卻是劉瑾蒼老的聲音。


    他的聲音既嘶啞又粗糲,就像是從地底傳來一樣:“有旨意。”


    怎麽會一上來就頒旨。楊廷和平日雖以處變不驚自律,可此刻仍忍不住心如擂鼓。而這道聖旨中的內容,更是叫他瞠目。


    “……念楊廷和、劉健多年辛勞,特允還鄉之願……


    後麵的話,楊廷和已經聽不清了。他的太陽穴突突直跳,眼睜睜地看著那黃綾卷,落到他的手中,仿佛要把他的手心都燒出兩個洞。


    他終於還是跪了下去,深深叩頭:“天恩浩蕩,臣楊廷和顫栗謝恩!”


    一道旨意過後,楊廷和和劉健便從權力巔峰上驟然跌落,而李越則更進一步,取而代之。這變化來得太突然了,突然到人人張口結舌,仿佛失去了言語的能力。在死一般的寂靜中,楊廷和又一次看向了自己的得意門生。李越的眼中有同情,有憐憫,可獨獨沒有驚詫和愧疚。他隻是溫言道:“聽說巴蜀的桃花開得極好,您何不回去好好瞧瞧呢。”


    正德二十二年,年僅三十八歲的李越代楊廷和為內閣首輔,晉華蓋殿大學士。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官職,這樣升遷的速度,堪稱曠古絕今。保持中立的楊廷和被拉下馬,而一直支持心學的李越上位,皇帝已經天下展示出,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月池已是第四次送先生離開京都了。他們已是當世的佼佼者,初入這座古老的城池時,何嚐不是懷揣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宏願。可到頭來,他們都走向了黯然的歸途。


    白發蒼蒼的戴珊帶著三個殘疾的孫兒,步履蹣跚地歸鄉。他曾經剛正不阿,寧折不彎,可在信念一次次被摧毀後,也選擇放棄一切,安享田園。


    睿智明達的李東陽堅韌如鬆柏,哪怕是病入膏肓時,他還在為促成隨事考成而努力,可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看到他所期盼的朗朗乾坤。天子與臣子所求,本就截然不同。他明明看透這帝王心術,卻仍選擇為大明王朝吐絲作繭,至死方休。


    敦樸質直的閔珪是被她送走的。她要完成利益的交換,獲得升遷的機會,就不得不挪開這一個個“絆腳石”。她先摧毀他的堅持,再強行把他遣送回鄉。那時,她就應該意識到,這不會是她最後一次做這樣的事。


    這次,她做得更狠,她將她的兩個先生都攆回老家。劉健仍處於憤怒之中,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一心為國,為何會落得這麽一個下場,更不明白,朱厚照為何要一意孤行,自掘墳墓。他念著先帝的名字,不由老淚縱橫。


    而楊廷和則目不轉睛地看著月池,他到頭來隻問了一句話:“你坐上了這個位置,可你該如何收場呢?”


    隨著他們的貶斥,心學與理學的矛盾,君權與臣權的矛盾,都已經達到頂峰。這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麵。帝國正在被撕裂,隻有一方取得對另一方的絕對勝利,才能安穩下來,可難道還能把士林都殺光嗎?


    月池隻是道:“車到山前必有路。”


    既然不可能將士林全部迭新,那為什麽不反其道而行之,換個皇帝或許會容易得多,畢竟,現在宮中已有好幾位預備嗣子了。


    第413章 我亦乘風破萬裏


    一個新的銀礦和一個新的大洲!


    伴隨著財富的膨脹, 小小的鎮國府已盛不下朱厚照這尊大佛。自開關之日起,他就開始籌建園林。在月池去年生日前夕,這座名為“摩訶”的皇家園林終於在緊趕慢趕中完成了大半。


    “摩訶”一詞, 乃是梵文音譯, 內含三義,謂大、多、勝。此園既以“摩訶”為名, 當然非同凡響。摩訶園在原本的清漪園、靜暢園和擷秀園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擴建,占地極廣,盡攬四海勝景,既有金殿玉堂,又有幽軒短楹, 既有佛家寺院,又有西洋建築, 光是有名有姓的景致就有五十處之多。此時,正值春光爛漫,楊玉和劉瑾一行人乘船而來,隻見兩岸碧桃開得正豔,灼灼如焚,曉風拂過,落紅入水, 更顯水之清渟。


    然而,麵對如斯美景, 這些大權在握的能人卻無半分閑趣。錦衣衛指揮使楊玉與副指揮使張允皆是疲態盡顯,而執掌東廠的劉瑾,他變得更加矮小、佝僂。時間如刻刀一樣, 在他的臉上劃下越來越多的痕跡, 他的活力與生氣仿佛也從這些“傷口 ”中慢慢地流走。張文冕攙扶著他, 兩人一塊步履蹣跚地入龍舟來。


    他們接皇爺的旨意到此見駕,可待入了艙內,又隻見李越一人。她的麵前早已備好了各色茶點,一見他們就和顏悅色道:“快,請坐。”


    楊玉等人連拍馬屁的力氣都要沒了,隻推辭了幾下,就乖乖落座。他們見月池,是眉目清暎,神采毅然,而月池見他們卻是顏色憔悴,如喪考妣。她不由一笑:“是我的疏忽,苦了你們了。”


    她不說猶可,一說楊玉更想罵人了,你還有臉提!要不是你,怎麽可能變成這個樣子!


    要是沒有兩把刷子,他也不能在朱厚照身邊做那麽多年的狗腿子。早在得知皇爺有心正式變更道統,推心學、易理學時,楊玉就覺是否有些激進了。誰知,他還沒勸上兩句,劉瑾這個老王八蛋就開始鼓掌叫好。


    劉瑾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白銀的流入,技術的發展,既是莫大的機會,也是莫大的挑戰。如果朝廷不能把握馭富之權,掌握馭富之道,等來的隻會是地方坐大,豪強四起。皇爺憑借對馬六甲海峽的掌控,依靠發行銀幣和官營產業,徹底解決了財政困境,大大加強對民間的掌控。可陳腐的理學和死板的官製,卻在製約官營產業進一步發展。人人都隻想來分一杯羹,卻沒人來想怎麽將這棵搖錢樹,栽得更大更好。皇爺在此時發展心學,正是在掃除經濟發展的阻礙,乃是順大勢而為!英明神武至極!


    楊玉又不是傻子,劉瑾打的主意,他清楚得很。不就是想借著皇爺的東風,再狠賺一筆好處嗎?他當然也知道發展心學既是形勢所逼,也是利益所向,但他想得是能不能緩一緩,不是說事緩則圓嗎?皇爺一上來就打著“天子以天下為家”的旗號,把自己抬得這麽高,那些士大夫要是能甘心就有鬼了,這不得把天都鬧翻,還不如一點點地抬,一點點地試探他們的底線。


    劉瑾卻搖頭:“你未免太束手束腳了,一來多方轄製,誰敢輕舉妄動;二來縱有一二不忿之人,他們有文壇領袖,我們就沒有嗎?”


    三堂共治來製約,李越和王守仁來攻心,這才是皇爺所設想的平穩過度道統的辦法。可這個辦法,剛一出爐就遭受重創。王守仁和李越先後罷工,通過論辯擴大心學影響的主意,直接宣告破產。皇爺是不缺筆杆子,可聲名籍甚,無競一時的還真是不多。許多搖擺不定的文人,一看連李越和王守仁都偃旗息鼓了,更是直接倒向理學一方。如此一來,逼得皇爺隻能開始以勢壓人,以財攬人。


    這對宦官和錦衣衛來說,本該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他們的權柄得到空前的加強。地方上,鎮守中官橫空出世,再次加大對財源的把控,而在中央,錦衣衛開始四處巡視,羅織罪名,排除異己。被李越壓製了那麽多年,好不容易能揚眉吐氣一把,叫他們怎能不歡喜。


    楊玉當時還和張允一起笑李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以為沒她不行,就來拿喬。也不睜開眼睛看看,有再多的智計又如何,這就叫一力降十會!”


    那段時日,他們簡直走路都帶風。錦衣衛如風一樣在北京大街上馳騁,哪怕是六部的堂官都不敢與之爭馳。而鎮守中官終於作為地方建製紮根下去,正準備摩拳擦掌,大展拳腳。


    隻是,事態卻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樂觀。如果還是在閉關鎖國之時,高壓和控製手段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用。可如今海關已開,局勢不可避免受到外洋的牽動。僅憑東廠和錦衣衛,既無法真正穩定變化萬千的局麵,也無法徹底擊潰此起彼伏的反對力量。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從此拉開了序幕。


    今天拉這波人下獄,明天就有另一撥人彈劾他和他黨羽。今天打完了廷仗,午門外血肉橫飛,明天又有另一撥人跪在外麵請願。到最後,大九卿已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彈劾不成就要全部請辭。楊玉從滿懷鬥誌,到疲憊不堪,最後已是隱隱生畏。


    而地方的水,比中央還要渾。劉瑾從躊躇滿誌到心灰意冷。這樣遠的距離,如此複雜的勢力,這麽的短時間,他要把鎮守中官這根釘子紮下去,還要取得顯而易見的成就,這比登天還要難。可是他就像瘋了一樣,不顧張文冕的勸阻,一意孤行。他道:“我再也等不到這樣的好機會了……我已是七十四歲,我不能到了入土前,還是隻會趴在地上搖尾巴。”“……我要讓他們看看,他們做不成的事,我們非但能做,還比他們做得都要好!”執念像火一樣,在他的心頭灼燒,讓他手段越發激進。終於,鎮守中官在地方鬧出了大亂子。


    皇爺聞訊久久沒有言語。劉瑾那時仍不肯死心,他道:“隻是一點意外,求爺開恩,再給奴才一點兒時間,老奴必能給您辦得妥妥當當……”


    楊玉實在看不下去了,他跪在禦座前期期艾艾道:“爺,要不咱們先退一步,暫時讓他們得意幾天……”


    皇爺的眼底一片幽深,他微笑道:“退一步,怎麽退?拿你們的命去退?”


    皇權與臣權,內廷和外廷,爭到了這一步,都已是被架了上去,沒有各退一步,隻有不死不休。


    楊玉倒吸一口冷氣:“可這麽說,咱們隻能硬碰硬了?”他們是不怕硬碰硬,天底下誰能硬得過皇爺呢。可碰完之後裏裏外外那麽多事,又該怎麽收場?


    張文冕的聲音陡然響起:“草民鬥膽!”


    他不顧劉瑾的勸阻,抬起頭來。歲月匆匆不饒人,這個白麵書生也因連日的操勞,無心打理頭頂的霜白。他道:“敢問李閣老,近日還好嗎?”


    死一般的寂靜彌漫開來。皇爺扶額發笑:“她當然好,無事一身輕。”


    沒人敢說話。楊玉想說,事已至此,她還能怎麽樣。她要是肯幹事,之前早就出來了,何必等到今天,難不成您還要去求她不成。可話到嘴邊,他還是硬生生把話咽了下去。


    皇爺道:“罷了,快到年關了,都出去鬆快鬆快吧。”


    不久後,楊玉就得到了皇爺帶李越出京的消息。他和張允對視一眼,心裏都掀起驚濤駭浪。張允忍不住道:“楊哥,爺這是真要求她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極人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姽嫿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姽嫿娘並收藏貴極人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