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並不是探測器,而是真正的眼睛,微觀領域的眼睛。”


    一句不甚堅定的話語響起,再一次拉住所有人注意。


    原本回過身不看她,或已經低下頭的人,都再次回頭或抬頭看向她,有些好奇。


    前排一眾大佬眉宇微動,或輕輕頷首,或掃了蘇教授一眼,與之目光接觸,心道:真有東西啊?


    蘇教授無聲地咳嗽,把到嘴邊的話語壓住。


    “小蘇……同學請講。”


    總工程師開口,本想讓場麵正式一點,請她到前麵來。


    可一張口,才意識到蘇想還沒畢業呢,嚴格來講,還是個本科生。


    本科生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鄭重其事發言,著實滑稽。


    蘇想整理著腦中想法,隻覺得思路越來越清晰,


    同時又深感懵逼,如此絕妙的主意,真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運行中的等離子體我們無法觀察,因此才出現許多困難,如磁場模型畸變、氚原子無法自持、渦流的產生,等等當時不可查的問題,導致反應終止。”


    “我們隻能事後去試著推測出了什麽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想解決辦法,重新試驗。”


    “一次次試錯中,研究進展緩慢。”


    說著說著,蘇想語調提高,已然理清思緒,言語間充斥某種自信,下巴微揚,道: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看不到等離子體的緣故,所以我們需要一雙眼睛去看,一雙微觀世界的眼睛,進入到等離子體中,找出問題所在。”


    說到這裏,前排某幾位大佬饒有興趣的神色,已然轉為嚴肅,或深沉的思考。


    而其他更多的人,還在思索微觀世界的眼睛,這句話的含義。


    “什麽是微觀世界的眼睛?”


    有人在蘇想停頓的間隙立刻發問。


    蘇想看向他,解釋道:


    “這雙眼睛,科學界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理論模型都相對成熟。”


    眾人聽了更懵逼。


    而部分人則恍然大悟,並露出一副我怎麽就沒想到的表情,然後是疑慮,又搖頭。


    一直以來,前沿科學領域,尤其對於微觀世界的探索,都在使用的眼睛其實就是微觀粒子本身。


    對於一個未知的目標,常規的方法難以研究,那麽可以試著往其中發射一枚微觀粒子,通過這枚粒子與研究目標本身粒子發生碰撞的效果、參數,分析出目標物理特性。


    比如大名鼎鼎的粒子對撞實驗,其實就是觀察粒子相互碰撞的表現和各種參數,人類以此研究微觀世界。


    所以,蘇想說相關的理論模型相對成熟。


    但是微觀粒子可多了。


    “你覺得哪一雙眼睛合適。”


    一位坐在前排,核物理研究的院士開口。


    這位諸多成果加身,地位超然,此刻開口詢問,讓原本蠢蠢欲動的一些人按捺住表達欲望。


    蘇想抿了抿唇,她臉頰通紅,不是羞澀,而是激動。


    自己正在幹什麽啊?


    她也像是精神分裂,一邊緊張,一邊鎮定自若,道:


    “我覺得是氦原子,準確說氦三原子最合適。”


    “的確,氦原子有四個粒子重量,而氦三隻有三個,跟氫原子最為接近。”


    這位大佬輕輕頷首,讚同了蘇想的觀點。


    一位連本科都還沒讀完的年輕人,跟一位德高望重,頂著諸多切切實實名譽的院士討論學術問題,還得到了後者讚同。


    讓許多人震撼,感覺這世界不真實。


    另外一些人則用震驚目光看向蘇想,他們真正理解了這個想法的天才之處。


    首先,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跟大多數工作不同,試驗機會相當寶貴。


    在蜃景降臨前的世界,每一次試驗,都要花掉海量經費與資源,工程師們壓力非常大,以至於全世界都是50年後再50年,沒人能說什麽時候可以成功。


    所有人小心翼翼,走在自己都不太確定能成功的道路上。


    故而等離子體研究,都是盡量精簡,力求反應發生時,等離子體流的純淨,不受到幹擾。


    思維定勢之下,還沒人想到往其中主動參加雜質這種想法。


    即使是有,那也是離經叛道,老一輩科研者不允許冒險。


    但是,妙就妙在,這個雜質還真可以丟!


    一枚氦三原子,由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組成,隻比重氫元素多了一個質子的重量。


    和氚重量差不多,構成正好相反。


    氦三原子加入到等離子體流中,與氘氚發生碰撞,人類隻需收集碰撞數據,就能分析出等離子體當時構成。


    比如某一時刻,氚元素無法自持,反應即將終止,那麽人類就可以調整燃料配比,讓該時段氚元素增加,維持反應繼續發生。


    而更妙的地方在於,氦三本身十分穩定,發生聚變的環境遠比氘氚苛刻的多。


    也就是,氦三不參與反應,幫助人類收集完數據,還能順利離開等離子體流,把幹擾降到最低!


    隻是短短幾秒,想通其中關節的人,已經難忍交流欲望,會場響起嗡嗡討論聲。


    其中多少感慨,自不必說。


    這個方法簡直顛覆了此前大家在可控核聚變上的許多死板研究方向。


    真的就是額外的一雙眼睛呐!


    “年輕人腦子就是快啊,哈哈,我們這些老家夥就想不到如此絕妙的主意。”


    老院士十分感慨地說道,望向蘇教授。


    這話看起來好像有點酸溜溜,實質語氣溫和,全是欣慰。


    蘇教授繃著嘴角,矜持地笑笑。


    受到鼓勵與稱讚的蘇想,自信心膨脹,一時間思維無比靈活。


    就在眾人討論她這個絕妙主意時,老院士發現她似乎還有話想說,清了清嗓子,壓住滿場嘈雜,更加溫和地問:


    “小蘇還有什麽想法要分享嗎?”


    他連同學兩字都取消了,已然認可其智慧與才學,前麵加個‘小’字,僅是對晚輩的稱呼。


    一時間,又是全部目光集中到蘇想身上。


    蘇想臉蛋紅彤彤,說道:


    “我們還可以設計一套數學模型出來,讓一台超算負責處理收集到的數據,並讓整套裝置時時調整,以維持反應持續進行。”


    這一次,更多人沉默,深思,最後愣住,眼睛瞪大。


    安靜持續了好幾分鍾!


    就連老院士等一眾人,也都驚詫。


    略一思考,他們理解了蘇想的奇思妙想。


    剛才說了,往等離子體流中加入氦三這顆眼睛,有助於工程師分析問題。


    這是個好想法,好工具,絕對大大推進研究進度。


    但不算顛覆性的想法,大家隻是驚歎。


    而蘇想現在給出的想法,則是建立一套數學模型,並將氦三之眼收集的數據,交由超算處理,然後實時演算,及時處理各種問題並調控。


    比如,渦流的產生。


    當根據氦三之眼收集的數據計算得知,等離子體流正在產生渦流,那麽超算自動反應,調整電流輸入,改變磁場,消除渦流,阻止更多渦流產生。


    又比如氚元素自持問題,當發現等離子體流中氚原子數量降低至臨界線,超算分析得知,立刻調整燃料配比,以產生更多氚原子,維持反應進行。


    如此一來,整套裝置就成了幾乎無需人工幹預的自動化設備,自己解決自身問題。


    媽的!絕了!


    這是許多人,在這一刻的心聲。


    看向蘇想的眼光徹底改變,不是個初出茅廬的小菜鳥,而是一位真大佬。


    當然,計算機領域工程師,數學家,擅長數學的人等,興奮之餘,慢慢變了臉色。


    非常難看。


    首先是理論模型和數學模型的建立,說起來簡單,幾句話的事情。


    但真正做起來需要大量實驗數據支撐。


    粒子碰撞機啟動一次,收集的數據通常需要幾周,甚至數年分析!


    氦三粒子每一次碰撞,產生的數據同樣是海量的,


    收集數據,時時演算,對數學模型,超算壓力巨大!


    當然,計算問題交給超算,單就是理論模型建立,絕對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與原本老路崎嶇程度相差仿佛的路線。


    從一眾大佬臉色就能看出。


    怎麽說呢,想法絕妙,就是太超前了。


    一眾老家夥們震撼的同時,第一感覺就是做不到。


    太難了。


    但是相比於老路的縫縫補補,前途未卜,這條新路吸引力無疑巨大。


    好在,現在是蜃景降臨後的世界。


    有更多的資源可供浪費。


    加入超算實時演算,就類似於開卡車時,卡車出了問題,司機(超算)有著洞察之眼,立刻發現病灶。


    並指揮數位有著閃電俠一般速度的修理工,飛速消除病灶,調整參數。


    在卡車失去動力靜止前,發動機再次啟動!


    嗡嗡嗡……


    所有人都在討論可行性。


    蘇想全程暈暈乎乎,她的知識儲備,工作經驗,隻能提供一閃而逝的靈感。


    在座很多人都沒處理相關數據的經驗。


    但要是剛才那一眾官員晚一點走,這會兒絕對跳腳,尖聲阻止。


    並對蘇想怒目而視。


    你們知道超算運行一次需要多少電力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嬈的蒲公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嬈的蒲公英並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