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東三省後,倭寇在東北的主要城市、交通樞紐、戰略要點等地區大量駐軍,修建軍事工事、碉堡、要塞等防禦設施,以確保對占領區的牢固控製。在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周邊都修建了大量的軍事據點。


    鐵路對於軍事運輸和資源掠奪至關重要,倭寇迅速控製並加強了東北的鐵路係統,以便快速調動軍隊和運輸物資。同時,還修建了一些新的鐵路支線,將東北的各個地區更緊密地連接起來,便於其統治和管理。


    1931 年 9 月 18 日,倭寇關東軍蓄意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迅速淪陷。倭寇輕易地占領了東北的大片領土,這為偽滿洲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當時,國際社會對於倭寇的侵略行為反應不一。西方列強正忙於應對自身的經濟危機等問題,對倭寇的侵略行為采取了姑息或觀望的態度,這使得倭寇更加肆無忌憚地在東北進行殖民統治活動。同時,倭寇試圖通過建立偽滿洲國來製造一種“獨立國家”的假象,以逃避國際社會的指責和製裁。


    溥儀作為清朝的末代皇帝,一直懷有複辟帝製的幻想。倭寇利用了溥儀的這種心理,將他作為傀儡,扶持他成立偽滿洲國,以便更好地控製東北地區。


    九一八事變後,倭寇關東軍派人多次策動,一批漢奸、賣國賊先後粉墨登場。1931 年 9 月底,熙洽組織成立偽吉林省長官公署,宣布吉林省“獨立”;9 月 28 日,“遼寧省地方維持會”等偽組織發表“獨立”宣言;10 月 1 日,洮南鎮守使張海鵬宣布“獨立”;10 月 16 日,東邊道鎮守使於芷山發表“獨立”宣言;1932 年 1 月 1 日,張景惠發表黑龍江省“獨立”宣言,宣布就任偽黑龍江省省長。這些偽組織為倭寇拚湊偽滿洲國奠定了基礎。


    1932 年 2 月中旬,倭寇關東軍操縱的偽“東北行政委員會”成立,並發表宣言,宣布同南京國民政府脫離關係,東北完全“獨立”。


    為在國聯調查團到來之前造成“建國”的既成事實,倭寇帝國主義於 1932 年 3 月 1 日以偽滿洲國名義發表宣言,宣布“滿洲國”正式成立。3 月 9 日,溥儀正式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年號“大同”,定都“新京”。


    - 領土範圍包括現今中國除關東州(今旅順和大連)以外的東三省全境,以及蒙古東部。偽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製,不久後以溥儀為“元首”,初期稱號為“執政”,後來改稱“皇帝”。


    -偽滿洲國的“元首”是溥儀,但實際權力掌握在日本政府派駐的軍政人員手中。偽滿洲國政府設有行宮、國務參議院、議會、皇宮等機構,但這些都隻是表麵的形式,真正的決策和權力都由倭寇侵略者掌控。


    -倭寇在偽滿洲國的各級政府部門中安插了大量的倭寇官員,他們對偽滿洲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麵進行全麵的控製和管理。這些倭寇官員飛揚跋扈,隨意欺壓華夏人民,官員則完全成為了倭寇侵略者的附庸。


    -倭寇對東北的資源進行了瘋狂的掠奪。他們大量開采煤炭、鐵礦、森林等資源,並將這些資源運往倭寇國內,用於倭寇的工業生產和戰爭需求。鞍山的鐵礦、撫順的煤礦等都成為了倭寇重點掠奪的對象。


    -倭寇在東北建立了一些工業企業,但這些企業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滿足倭寇的侵略需求,而非為了東北的經濟發展。同時,倭寇對東北的農業也進行了嚴格的控製,強迫農民種植倭寇所需的農作物,導致東北的經濟結構嚴重畸形。


    - 1933 年 5 月,倭寇“滿鐵”在鞍山設立“昭和製鋼所”,並壟斷了東北的鋼鐵工礦企業。到 1935 年,鞍山鋼鐵廠的生鐵產量為 47 萬噸、鋼坯鋼材為 30 餘萬噸,其中超 80%被運往倭寇進行儲備軍用,為日軍的武器裝備生產提供了大量原料。本溪鋼鐵廠在當時也成為倭寇重點經營的鋼鐵工業基地之一,為倭寇的軍事工業提供了大量的鋼鐵資源。


    倭寇在侵占東北後大力發展煉油廠等相關產業。撫順煤礦是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大量煤炭資源被開采並運往倭寇本土或用於倭寇在東北的工業生產。


    為了加強對東北的統治,倭寇大量修建鐵路,用鐵路加強東北的連接,保證能夠更好的統治東北。為了鐵路能夠快速的修建,各種配套工廠也在東北開設。倭寇大量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除了經營鐵路運輸業務外,還在鐵路沿線建立了一係列附屬工廠,用於維修鐵路設備、製造鐵路相關零部件等,為倭寇對東北的鐵路運輸控製提供了支持。


    遼陽在當時被發展成為化學工業基地,生產一些基礎的化工產品,滿足倭寇在東北的工業和軍事需求。化學是倭寇軍工業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滿足侵略要求,倭寇開設了很多化工廠!


    九一八事變後被倭寇占領沈陽兵工廠。沈陽兵工廠原本是中國重要的兵工企業,被倭寇占領後,倭寇對其進行改造和利用,生產武器彈藥等軍需品。


    沈陽兵工廠由奉係軍閥張作霖於1921年建立,最初稱為奉天軍械廠。之後不斷擴建,1922年改為東三省兵工廠。到1928年擴建完成時,已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工廠建設過程中,不僅從國外采購大量先進機器設備,還聘請了日本等國的技師擔任設計指導。到1928年,工廠設有槍廠、槍彈廠、炮廠、炮彈廠等多個分廠,擁有各類機器設備8000多台,員工多人。沈陽兵工廠生產能力強大,年產步槍達6萬餘支,輕重機槍1000餘挺,火炮150門,迫擊炮1000門。在彈藥方麵,炮彈年產20餘萬發,迫擊炮彈約50萬發,子彈日產可達40萬發,其一年的產量基本能滿足10個師的裝備需求。


    生產的槍械主要有13年式7.92mm步槍、17年式6.5mm輕機槍和13年式7.92mm重機槍等。火炮方麵有遼造一四式75毫米山炮、遼造一三式75毫米野戰炮、遼造一四式77毫米野戰炮、遼造一四式100毫米榴彈炮、遼造一九式240毫米重型榴彈炮等。此外,還有迫擊炮等武器裝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團視角下最強裝備組裝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機有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機有瘦並收藏軍團視角下最強裝備組裝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