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叫山聽著張五爺的話,腦海中隱約出現了一幅幅畫麵
太極灣以北的莽莽群山間,一口口炭窯裏,火煙凶猛,日夜不息……
一捆捆的木炭,黑黑亮亮,渾渾全全,依序裝上平頭船,沿著虛水河,順流而漂,長蒿一點,疾馳如飛,兩岸青山黛峰,一閃而過……
平頭船在碾莊碼頭,或調轉船頭,逆流向西,直抵梁州。在枯水、冰封期,則改用馬車,一車車木炭沿官道而進……
雖說太極灣距離梁州城,稍稍遠了一些,但有虛水河,作為天然航道,大大降低運輸之成本,長遠來看,其實有大利可圖!
“行,那咱現在就出去轉轉?”陳叫山說,“順道咱去趟駐防軍府,見見王司令他們……”
陳叫山覺著,倘若真與張五爺做成了木炭買賣,萬家人必然眼紅嫉恨,如此,勢必對張五爺不利!因而,必須借助梁州駐防軍的勢力,掣肘住萬家,使之心有忌憚,不敢妄動……
臨出門前,陳叫山忽然問,“對了,張五爺,王司令那人,喜歡些什麽東西?我初次登門拜訪,不送點人情總不好……”
為了跟陳叫山一路走,顯得自己乖覺溫順些,張五爺特地換了一身青布長袍,聽見陳叫山這麽一問,便將胸脯拍得“嘭嘭”響,“這不算啥事,包在我身上!”
張五爺領著陳叫山、麵瓜、鵬天、大頭,以及自己手下兩位兄弟,先來到了“老奎福”泡饃館吃早飯。
此時,老奎福泡饃館的生意正好,食客眾多,一樓大堂裏,全部坐滿了人!
盡管如此,跑堂夥計脖子上搭著毛巾,正跑前跑後地忙乎,一眼瞥見張五爺進了店,仍忙笑臉招呼,“喲,張五爺,您來啦”
張五爺兩手叉在腰間,看著大堂裏滿滿當當的食客,眉頭一皺,正想發火說話,忽然意識到陳叫山在旁邊,也意識到自己的姿勢不妥,便改為兩手背於身後,以平平緩緩的語氣說,“怎麽,沒地方坐了?”
“張五爺說哪裏話?再沒有地方坐,也得給您張五爺留地方不是?”跑堂夥計將毛巾,從肩上取下,朝後一揮,“樓上雅間請”
眾人上了二樓雅間,遂即老奎福的張老板便進來了,衝張五爺拱手笑道,“本家爺,我剛在後廚忙乎哩,沒出來迎接,失禮失禮……”
聽見張老板這麽說,張五爺瞬間感覺自己又端起來了,挽了袖管,手剛揚起來,卻忽然停在了空中,側首看了下陳叫山,便緩緩放下胳膊,“我今兒跟陳叫山陳隊長來吃飯,你整點好的,後腿配羊蠍子,湯要純濃,鍋盔要脆……”
“哎喲,原來是陳叫山隊長,失禮失禮,慢待慢待……”張老板為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兀自說了笑話,“我說怎麽今兒一早,後院那棗樹上,喜鵲就叫個不停……原來是貴客登門啊!”
陳叫山便笑著說,“張老板一看便是喜慶人,喜慶人有財緣,這買賣做得紅火啊!”
“這都承蒙本家爺一直關照,嗯,一直關照……”
陳叫山在一旁看著張老板的模樣,聽他一口一個“本家爺”地叫,便覺著張五爺在這梁州城裏,的確還是地位非凡哩!
過了一陣,張老板派人送來了銅盆、熱水、洋胰子、幹淨的毛巾,以及熱乎乎的鍋盔饃,要陳叫山和張五爺他們,先洗淨了手,而後自己親自動手掰鍋盔饃,惟有自己親手來掰的鍋盔饃,泡在羊肉湯裏,吃起來才過癮、地道哩!
張五爺一邊掰鍋盔,一邊朝自己嘴裏丟了一塊,一嚼,便拍了桌子,衝收拾洗手水的夥計說,“今兒這鍋盔咋回事兒?糊弄我們呢……”
夥計嚇得不敢吭聲,隻好去喊張老板了……
陳叫山吃了一口鍋盔饃,便問張五爺,“這鍋盔挺好的啊,張五爺吃著不好?”
張五爺嘿嘿一笑,“陳隊長,你是厚道人啊……這鍋盔明顯是陳年芽麥麵,嚼口不筋道,還有這皮,也不脆嘛!”
張老板一進雅間,連連拱手賠罪,“實在對不住本家爺,對不住陳隊長,這青黃不接的當口,實在沒處弄好麵啊!樓下供的,都還是苞穀麵摻著賣的,沒法呀……”
陳叫山明白,在自己麵前,張五爺越要顯示自己在梁州城“吃得開”的身份,但畢竟也不可太過,便撕下一塊鍋盔,朝嘴裏一丟,邊嚼邊說,“張老板費心了,我吃著挺好,挺好的……”
張五爺見陳叫山都這麽說了,也不再扯麵粉的事兒,而說起了火候,“我說張老板,你那鏊裏是不是虛炭在烤鍋盔啊?你瞧瞧這皮色,脆麽?黃麽?”
陳叫山曉得張五爺這是在引木炭的話題呢,其實,人家老奎福的鍋盔,烘烤得這火候,已然不差了,張五爺分明是有意在雞蛋裏頭挑骨頭呢……
“本家爺,你真是好眼力,好嘴勁哩……”張老板說,“鬆坪炭窯場那幫子人,現在是蘿卜快了不洗泥,現在供的這炭,跟以往比,火勁差著哩,炭筋不韌,也不大耐火……就這,不提前給點定金,還排不上啊!”
張五爺兀自得意起來,覺著話題引到位了,便蹺著二郎腿,腳腕一抖一抖地說,“張老板,我要給你弄些木炭來,你要不要?”
“哎呀,那敢情好,敢情好哩!”張老板顯得興奮異常,“本家爺,你可別誑我啊,你要是真有木炭,你能送多少,我就要多少,一手錢一手貨……”
張五爺瞥了一眼陳叫山,又轉頭重新看向張老板,“我張五爺說話,向來是一口唾沫一個坑,啥時候誑過人?你也莫說大話,我就問你,就你老奎福的生意,一個月能用多少炭?”
張老板終究是生意人,兀自低下頭,手指頭在袖管裏點點捏捏,眼睫毛眨巴眨巴,似乎在盤算著,算計著,而後,方才猛一抬頭,“本家爺,咱不說大話,你手裏真要有好木炭,價錢公道,就我老奎福,一個月十擔炭,那就跟十八歲後生喝稀粥似的,吸溜吸溜就沒了……”
陳叫山聽到這裏,感覺木炭這買賣,基本可以坐實了,便說,“那成,張老板,明兒我就讓張五爺給你先送一擔炭來,你先燒著試試……”
...
太極灣以北的莽莽群山間,一口口炭窯裏,火煙凶猛,日夜不息……
一捆捆的木炭,黑黑亮亮,渾渾全全,依序裝上平頭船,沿著虛水河,順流而漂,長蒿一點,疾馳如飛,兩岸青山黛峰,一閃而過……
平頭船在碾莊碼頭,或調轉船頭,逆流向西,直抵梁州。在枯水、冰封期,則改用馬車,一車車木炭沿官道而進……
雖說太極灣距離梁州城,稍稍遠了一些,但有虛水河,作為天然航道,大大降低運輸之成本,長遠來看,其實有大利可圖!
“行,那咱現在就出去轉轉?”陳叫山說,“順道咱去趟駐防軍府,見見王司令他們……”
陳叫山覺著,倘若真與張五爺做成了木炭買賣,萬家人必然眼紅嫉恨,如此,勢必對張五爺不利!因而,必須借助梁州駐防軍的勢力,掣肘住萬家,使之心有忌憚,不敢妄動……
臨出門前,陳叫山忽然問,“對了,張五爺,王司令那人,喜歡些什麽東西?我初次登門拜訪,不送點人情總不好……”
為了跟陳叫山一路走,顯得自己乖覺溫順些,張五爺特地換了一身青布長袍,聽見陳叫山這麽一問,便將胸脯拍得“嘭嘭”響,“這不算啥事,包在我身上!”
張五爺領著陳叫山、麵瓜、鵬天、大頭,以及自己手下兩位兄弟,先來到了“老奎福”泡饃館吃早飯。
此時,老奎福泡饃館的生意正好,食客眾多,一樓大堂裏,全部坐滿了人!
盡管如此,跑堂夥計脖子上搭著毛巾,正跑前跑後地忙乎,一眼瞥見張五爺進了店,仍忙笑臉招呼,“喲,張五爺,您來啦”
張五爺兩手叉在腰間,看著大堂裏滿滿當當的食客,眉頭一皺,正想發火說話,忽然意識到陳叫山在旁邊,也意識到自己的姿勢不妥,便改為兩手背於身後,以平平緩緩的語氣說,“怎麽,沒地方坐了?”
“張五爺說哪裏話?再沒有地方坐,也得給您張五爺留地方不是?”跑堂夥計將毛巾,從肩上取下,朝後一揮,“樓上雅間請”
眾人上了二樓雅間,遂即老奎福的張老板便進來了,衝張五爺拱手笑道,“本家爺,我剛在後廚忙乎哩,沒出來迎接,失禮失禮……”
聽見張老板這麽說,張五爺瞬間感覺自己又端起來了,挽了袖管,手剛揚起來,卻忽然停在了空中,側首看了下陳叫山,便緩緩放下胳膊,“我今兒跟陳叫山陳隊長來吃飯,你整點好的,後腿配羊蠍子,湯要純濃,鍋盔要脆……”
“哎喲,原來是陳叫山隊長,失禮失禮,慢待慢待……”張老板為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兀自說了笑話,“我說怎麽今兒一早,後院那棗樹上,喜鵲就叫個不停……原來是貴客登門啊!”
陳叫山便笑著說,“張老板一看便是喜慶人,喜慶人有財緣,這買賣做得紅火啊!”
“這都承蒙本家爺一直關照,嗯,一直關照……”
陳叫山在一旁看著張老板的模樣,聽他一口一個“本家爺”地叫,便覺著張五爺在這梁州城裏,的確還是地位非凡哩!
過了一陣,張老板派人送來了銅盆、熱水、洋胰子、幹淨的毛巾,以及熱乎乎的鍋盔饃,要陳叫山和張五爺他們,先洗淨了手,而後自己親自動手掰鍋盔饃,惟有自己親手來掰的鍋盔饃,泡在羊肉湯裏,吃起來才過癮、地道哩!
張五爺一邊掰鍋盔,一邊朝自己嘴裏丟了一塊,一嚼,便拍了桌子,衝收拾洗手水的夥計說,“今兒這鍋盔咋回事兒?糊弄我們呢……”
夥計嚇得不敢吭聲,隻好去喊張老板了……
陳叫山吃了一口鍋盔饃,便問張五爺,“這鍋盔挺好的啊,張五爺吃著不好?”
張五爺嘿嘿一笑,“陳隊長,你是厚道人啊……這鍋盔明顯是陳年芽麥麵,嚼口不筋道,還有這皮,也不脆嘛!”
張老板一進雅間,連連拱手賠罪,“實在對不住本家爺,對不住陳隊長,這青黃不接的當口,實在沒處弄好麵啊!樓下供的,都還是苞穀麵摻著賣的,沒法呀……”
陳叫山明白,在自己麵前,張五爺越要顯示自己在梁州城“吃得開”的身份,但畢竟也不可太過,便撕下一塊鍋盔,朝嘴裏一丟,邊嚼邊說,“張老板費心了,我吃著挺好,挺好的……”
張五爺見陳叫山都這麽說了,也不再扯麵粉的事兒,而說起了火候,“我說張老板,你那鏊裏是不是虛炭在烤鍋盔啊?你瞧瞧這皮色,脆麽?黃麽?”
陳叫山曉得張五爺這是在引木炭的話題呢,其實,人家老奎福的鍋盔,烘烤得這火候,已然不差了,張五爺分明是有意在雞蛋裏頭挑骨頭呢……
“本家爺,你真是好眼力,好嘴勁哩……”張老板說,“鬆坪炭窯場那幫子人,現在是蘿卜快了不洗泥,現在供的這炭,跟以往比,火勁差著哩,炭筋不韌,也不大耐火……就這,不提前給點定金,還排不上啊!”
張五爺兀自得意起來,覺著話題引到位了,便蹺著二郎腿,腳腕一抖一抖地說,“張老板,我要給你弄些木炭來,你要不要?”
“哎呀,那敢情好,敢情好哩!”張老板顯得興奮異常,“本家爺,你可別誑我啊,你要是真有木炭,你能送多少,我就要多少,一手錢一手貨……”
張五爺瞥了一眼陳叫山,又轉頭重新看向張老板,“我張五爺說話,向來是一口唾沫一個坑,啥時候誑過人?你也莫說大話,我就問你,就你老奎福的生意,一個月能用多少炭?”
張老板終究是生意人,兀自低下頭,手指頭在袖管裏點點捏捏,眼睫毛眨巴眨巴,似乎在盤算著,算計著,而後,方才猛一抬頭,“本家爺,咱不說大話,你手裏真要有好木炭,價錢公道,就我老奎福,一個月十擔炭,那就跟十八歲後生喝稀粥似的,吸溜吸溜就沒了……”
陳叫山聽到這裏,感覺木炭這買賣,基本可以坐實了,便說,“那成,張老板,明兒我就讓張五爺給你先送一擔炭來,你先燒著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