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京城礬樓,張恪倒也稍稍提了幾個小意見。這家礬樓,其實也是從幾幢酒樓客棧改造過來的,隻不過參考了青龍城那家礬樓的裝飾風格,才會讓人猛一看,覺得與青龍城那一家極為的相像。雖然也因地製宜地做了些小改動,但基本上承襲了青龍城那一家的特色,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倆地方,絕對是係出同門的。若是去過南方那一家的客人,到了這裏後,想必會感覺到很親切的。


    唐芯倒是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自青龍城一行,意外結識了高芝後,唐芯倒是對其欽佩有加的。看到大名鼎鼎的礬樓,居然是高芝一個女孩子在管著的,這給了唐芯很大的觸動。也讓其第一次有了:女孩子也可以做一番事業的的想法。另外,像許合子,比她也大不了幾歲的,卻是領導著一個劇團,而且做出了很了不得的成績。這些優秀的女孩子,給了她榜樣的示範作用,也讓她開始重新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於是,在青龍城的時候,幾個女孩子經過一番商議,便定下了將礬樓的生意拓展到京城來的計劃。而唐芯作為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士,且還是唐龍宗師最寵愛的孫女,便接下了在京城裏再造一座礬樓的任務。回京之後,她便開始著手此事,手頭上有資金有資源,背後又有不俗背景,相關工作開展得倒是很快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弄得有模有樣了。等過兩天高芝等人上京後,再略微準備一下,京城礬樓應該很快就可以開張了。想想都令人興奮啊,唐芯對這一切自然是大為興奮和滿意的。


    張恪可沒功夫看她在這兒得意忘形的,出口問道:“你這裏一切都很順利啊,那你今天把我叫來,所為何事啊?”他可不信,今天特意找他來,就隻是為了參觀一下的,而且連周薇都出動了,顯然是別有所圖的。


    見被他看穿了,唐芯倒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道:“哦,是這樣的。我和薇兒想過了,開業的時候了,本來是想著要演《竇娥冤》的,我也知道那必定是會一炮而紅,迅速擴大影響的。可是,這部劇實在太悲了點兒,不太符合開業的氣氛,因此想讓你幫忙另想一個喜慶一點的故事來演。”


    張恪聞言,倒是頗為認可這個想法的。隻是這丫頭,直接說就好了,非要拉上薇兒幹嘛?薇兒又沒有看過《竇娥冤》,哪知道合不合適的?隻是,張恪也沒有直接戳穿她,而是認真的想了想後,便爽快的點頭答應了下來。都是朋友,能幫忙的自然還是要幫一下的。更何況,薇兒也是股東,自己怎麽可能拒絕了?咦?想到這兒,張恪不免瞧了瞧唐芯:嗬,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不過,還真的是難以拒絕啊!


    回到家後,張恪思考了一陣後,決定將《女駙馬》這部劇搬上舞台。想要一炮而紅,那首先必須得吸引眼球,這部劇光是這個劇名,就已經讓人忍不住的想看了。而且這同樣是大女主的劇情設定,適合給許合子發揮,又是個大團圓結局,也符合唐芯的要求。雖然重生之前看過這部劇,但太具體的情節倒是記不太全了。好在之前《竇娥冤》的時候,他們的合作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了。因此張恪隻需要將故事的主線結構寫出來,其他的音樂創作,細節完善等自然由許鶴大師來操刀製作。張恪盡可能的將能回憶得起來的段落寫下來,例如在另一世裏國人耳熟能詳的那個唱段: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啊。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禦街前。人人誇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哇罩嬋娟。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


    像這一段,張恪可以說是從小聽到大的,寫下這一段時,他差點兒跟著記憶中的那個旋律哼唱出來,可見印象之深。將這個故事,人物關係,矛盾衝突等交待清楚後,剩下的就要等許鶴他們上來後,再進行二度創作了。相信有了《竇娥冤》的成功經驗,如今要給《女附馬》作改編,應該會更駕輕就熟的。


    翌日一早,在入宮途中,張恪繞道周府,進去將那些手稿交給了周薇,讓她轉交給唐芯。周薇倒是沒有想到,張恪這麽快就拿出了故事藍本。一看標題《女附馬》,便勾起了她極大的興趣,不由分說,便細看起來。其實,這不過是個故事框架,還需要進行細節上的完善,若要達到搬上舞台的要求,還需要進行填詞編曲等等。不過,僅僅是這個藍本,就已經讓周薇對於馮素珍這個人物形象,產生了莫名的喜愛之情了。一個堅守愛情,聰明,善良,勇敢,美麗的女孩子,誰會不喜歡呢?


    另一邊,張恪走進皇宮,照例放下傾城,讓她自行去公主那裏後,便坐下來忙自己的事情了。臨近午時,皇帝派人來傳喚張恪去禦書房見駕。張恪匆匆趕到禦書房,裏麵除了皇帝外,還有老師周勃,郭守敬,汪直及許久未見的陳慶之大元帥。待張恪大禮參拜後,皇帝首先笑著開口道:“張愛卿,蘇沐愛卿昨日上疏朝廷,他派人去南方赤龍城進行玉米試種的事兒,如今看來,即將大獲成功了。”


    張恪聞言大喜,興奮地道:“哦?這麽快嗎?不是才去了兩個多月嗎?怎麽這麽快就有消息了?”


    周勃笑著接口道:“倒是還沒到收成的時候,應該還要二十多天吧。不過,根據蘇全的報告,那些試種的玉米,長勢喜人,豐收那是一定的呢。他們此次帶去了大約五百斤玉米種子,試種了一百畝地,每畝地產糧預估為五百斤,這還是保守估計的。這畝產量幾乎等於是大米和小麥相加起來的了,實在不可思議啊。”


    張恪雖然對此有了預估,但當這事兒有了準信後,還是難免興奮的。無論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都沒有什麽事情會比吃飽飯更重要。作為一個農耕文明,“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甚至直達骨髓裏。中國人甚至連跟人打招呼,都是一句:你吃了嗎?由此可見,人們是有多麽的重視“吃”這件事情的。


    正高興時,郭守敬接口道:“依老臣看來,蘇全他們為了試種成功,應該是特意選了些好的地方種植,才會有這麽高的產量的。不過,不管怎樣,這個玉米,都必須盡快去推廣種植的,此乃天降神物啊。”


    周勃道:"要全麵推廣,目前來看,恐怕還會受限於種子數量不夠。另外,種植技術的推廣教授,也需要時間和人員投入。依微臣看來,我們應該先拿出一部分種子到各個地方去小範圍試種,觀察記錄在各種地貌下的種植效果和產量。但大部分還是要留在南方讓蘇全盡量鋪開來種植。那裏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又有了成功的經驗,可以盡可能多,盡可能快的將產量提上去。待到來年時,我們才會有足夠多的種子,在更多的地方進行推廣種植。”


    皇帝高興的道:“周愛卿,考慮的周詳,就這麽辦。此事事關重大,周愛卿,後續的工作,還是由你和蘇沐繼續配合,一定要幫朕盯牢一點,有什麽需要都要直接,快速的跟朕報告,不可有所疏忽大意。”


    “臣遵旨。”


    “嗯。另外,你讓那個蘇全找兩個懂種玉米的,另外再帶些種子,盡快來京,然後讓陳愛卿安排一下,到北方去試種看看。若是,此物也能在北方種植成功,那可是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陳愛卿,雖然這是農事,但到時候,你還是要對此事多多上心的,其中關竅,想來你能明白吧?”


    陳慶之自然是明白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北方一向是人朝軍事戰略的重中之重,而解決糧食補給的問題,那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因此,若是能在北方多種植成功一種高產的農作物,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啊!陳慶之連忙躬身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族長的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河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河小子並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