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人間煉獄
“將軍,你派人把我和宋光蘭給帶出來,還給我們倆一個合法的身份,對我們確實有再造之恩,所以我王征絕對是出心盡力為將軍謀劃,請將軍屏退除錢讚畫和光蘭以外的人等,在下有事想說。”
王征說道。
張鹿安這個人有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特別識勸:
“千裏,帶親兵守在帳外,任何人不得接近大帳。”
“屬下遵令。”
金千裏立刻退出了帳外,然後帶著親兵司的人馬,將整個軍帳圍了起來,嚴禁閑雜人等靠近。
王征見此,才張口說道:
“將軍,在說出解決之道前,請允許在下說一下,這八年流放生涯裏的一些思考。
隻有身在涼州衛,才能與最底層的老百姓接觸,才明白我等之前的所作所為是多麽的幼稚可笑和茫然無知。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如今的大明,特別是我們倆生活的陝西,簡直就是處在人間的煉獄之中啊。
眾所周知陝西一地,地處邊塞,曆來出強兵強將,僅僅陝西一省,軍鎮(總兵級)便設置有延綏鎮、陝西鎮、寧夏鎮、固原鎮和臨洮鎮,有時固原和陝西重合,單設一鎮,有時又分設兩鎮;副戎(副總兵)設置有西安、潼關、鳳翔、鞏昌、榆林五處,剩下的副將更是五花八門,數量太多,更別提參將、遊擊、都司、守備之類,如果加上陝西行都司旗下的衛所指揮、千總、百戶,那數量更是非常龐大。
先不說普通士兵,光是養下這麽多的將領,就要花費多少民脂民膏?
營兵因為經常調動,到處打仗,可能還不方便,但是地方戍守的衛所,則是把霸占軍戶田畝之能事做到了極致。就拿我等最熟悉的涼州衛來說,至少九成以上的良田全部被將領霸占,很多軍戶不得不變成佃戶,受著將領、官府的雙重壓迫,徘徊在死亡的邊緣。
你想如果義軍打來了,他們能作戰嗎?
即使作戰的話,他們的矛頭會指向誰?”
麵對王征發出的靈魂拷問,張鹿安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示意王征繼續說下去。
“再來說說民戶方麵,太祖開國之初,整個陝西有五位藩王:秦王、肅王、慶王、岷王和安王,後來成祖時期,設立在平涼府的安王,因無後而國除。但是天啟年,在漢中之地又新增加了瑞親王。陝西之地還是有五位親王,在整個大明是絕無僅有的。
在大明立國之初,或許影響不大,但是如今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光秦王一脈就發展有上萬人了!其他更別提慶王、岷王和肅王了,瑞王雖然屬於後來者,但是直接被皇家分封了200萬畝良田,光是咱們陝西一地就承擔了一半以上的良田配額。
這些親王,名下的良田按照田畝大小和區位,設置不同的莊頭進行管理,比如錢林飛這樣的人,隻是那些王爺麾下的幾百個莊頭之一,可能王爺自己都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那些親王和旁係郡王、輔國將軍、奉國將軍、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等等,占山占水,巧取豪奪已經成為了習慣……”
“王參謀,不能如此誹謗皇家貴胄……”
錢澄之嗬斥道,打斷了王征的說話。
“錢讚畫,在下絕無誹謗之意,隻是就事論事,將自己的觀察和調查情況說出來而已。”
“王參謀繼續說,錢讚畫,你也不要動不動上綱上線,咱們隻是在內部討論,又不出去說,相信天是不會塌下來的。”
張鹿安鼓勵王征繼續說下去。
“第三點因為陝西地處邊地,常年以來多有戰亂不斷,因此軍費很多,朝廷方麵對於陝西一地的賦稅征收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朝廷賦稅、藩王欺壓和特權階級的殘酷剝削,是陝西底層老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就像已故盧廉使曾經調查後上報的奏疏中所說一樣,‘富者極其富……貧者極其貧。貧者日益貧,富者日益富,大約貧民之髓供富民實吸之。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職此之由’。
可見盧廉使看的非常準確,可是就是這麽一個文武全才,卻死於非命,死於朝廷傾軋,死於友軍的見死不救。怎麽不令人寒心呢?”
王征說的痛心疾首,仿佛也在哀歎自己的命運不公。
“想不到王參謀身在陝西一隅之地,竟然熟知這天下之事,真是難得啊。”
張鹿安讚賞道。
“將軍謬讚,王某曾經研究過我朝王驥德的名篇《韓夫人題紅記之花陰私祝》,其中裏麵有一句名言是這麽說的:‘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我們隻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王征說道。
“王驥德?”張鹿安充滿了疑問。
“王驥德是戲劇名家,但是人已經在天啟三年過世了。其實將軍,戲劇的宣傳作用很大,很多時候行軍打仗或者安民安定人心,一個非常優質的戲劇就能夠好過千軍萬馬帶來的威懾力。”
宋光蘭在一邊為張鹿安介紹道。
“宋參謀,還識得戲劇創作呢?我們安慶府也有一個大家,叫阮大铖。”
張鹿安聽到此處是非常感興趣的,他非常注重宣傳的作用,與王征和宋光蘭的意見高度一致。
“阮集之有大才,可惜心術不正,在士林當中名聲太臭,可惜了。”
錢澄之插話說道,作為桐城下樅陽人,對於自己這個同鄉,他對阮大铖的認識比任何人都更加全麵。
“跑題了,跑題了,我們還是回到西北事情上麵來。”張鹿安笑著說道。
“是,將軍。就像剛才王參謀所言,西北地區的百姓猶如生活在煉獄之中。你們知道嗎?陝西地區持續性旱情已經持續兩年多,一路過來,大家也都看大了,本地的草木都已被曬得枯焦,田裏的莊稼除了王莊良田外,其他地方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收成的,災荒就這樣產生了。
前幾個月八九月份的時候,百姓因無糧可吃而爭著去山上采摘蓬草充饑,這種蓬草本不是糧食,吃起來很苦澀,難以下咽,大家是迫不得已才吃蓬草來多活一點時間。而到了十月份以後,山上的蓬草也沒了,饑餓的百姓開始剝起樹皮、挖草根來吃,樹皮和草根自然是很難吃的,災民們隻是為了多活一段時間才硬著頭皮吃的。到了如今年終之時,萬物肅殺,哪裏還有什麽樹皮和草根?老百姓們隻能待在家裏,活活餓死哇。
包括我倆在內,如果不是將軍心好,把我倆救出來,恐怕我倆根本熬不過這個冬日。”
宋光蘭在一旁補充道。
(本章完)
“將軍,你派人把我和宋光蘭給帶出來,還給我們倆一個合法的身份,對我們確實有再造之恩,所以我王征絕對是出心盡力為將軍謀劃,請將軍屏退除錢讚畫和光蘭以外的人等,在下有事想說。”
王征說道。
張鹿安這個人有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特別識勸:
“千裏,帶親兵守在帳外,任何人不得接近大帳。”
“屬下遵令。”
金千裏立刻退出了帳外,然後帶著親兵司的人馬,將整個軍帳圍了起來,嚴禁閑雜人等靠近。
王征見此,才張口說道:
“將軍,在說出解決之道前,請允許在下說一下,這八年流放生涯裏的一些思考。
隻有身在涼州衛,才能與最底層的老百姓接觸,才明白我等之前的所作所為是多麽的幼稚可笑和茫然無知。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如今的大明,特別是我們倆生活的陝西,簡直就是處在人間的煉獄之中啊。
眾所周知陝西一地,地處邊塞,曆來出強兵強將,僅僅陝西一省,軍鎮(總兵級)便設置有延綏鎮、陝西鎮、寧夏鎮、固原鎮和臨洮鎮,有時固原和陝西重合,單設一鎮,有時又分設兩鎮;副戎(副總兵)設置有西安、潼關、鳳翔、鞏昌、榆林五處,剩下的副將更是五花八門,數量太多,更別提參將、遊擊、都司、守備之類,如果加上陝西行都司旗下的衛所指揮、千總、百戶,那數量更是非常龐大。
先不說普通士兵,光是養下這麽多的將領,就要花費多少民脂民膏?
營兵因為經常調動,到處打仗,可能還不方便,但是地方戍守的衛所,則是把霸占軍戶田畝之能事做到了極致。就拿我等最熟悉的涼州衛來說,至少九成以上的良田全部被將領霸占,很多軍戶不得不變成佃戶,受著將領、官府的雙重壓迫,徘徊在死亡的邊緣。
你想如果義軍打來了,他們能作戰嗎?
即使作戰的話,他們的矛頭會指向誰?”
麵對王征發出的靈魂拷問,張鹿安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示意王征繼續說下去。
“再來說說民戶方麵,太祖開國之初,整個陝西有五位藩王:秦王、肅王、慶王、岷王和安王,後來成祖時期,設立在平涼府的安王,因無後而國除。但是天啟年,在漢中之地又新增加了瑞親王。陝西之地還是有五位親王,在整個大明是絕無僅有的。
在大明立國之初,或許影響不大,但是如今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光秦王一脈就發展有上萬人了!其他更別提慶王、岷王和肅王了,瑞王雖然屬於後來者,但是直接被皇家分封了200萬畝良田,光是咱們陝西一地就承擔了一半以上的良田配額。
這些親王,名下的良田按照田畝大小和區位,設置不同的莊頭進行管理,比如錢林飛這樣的人,隻是那些王爺麾下的幾百個莊頭之一,可能王爺自己都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那些親王和旁係郡王、輔國將軍、奉國將軍、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等等,占山占水,巧取豪奪已經成為了習慣……”
“王參謀,不能如此誹謗皇家貴胄……”
錢澄之嗬斥道,打斷了王征的說話。
“錢讚畫,在下絕無誹謗之意,隻是就事論事,將自己的觀察和調查情況說出來而已。”
“王參謀繼續說,錢讚畫,你也不要動不動上綱上線,咱們隻是在內部討論,又不出去說,相信天是不會塌下來的。”
張鹿安鼓勵王征繼續說下去。
“第三點因為陝西地處邊地,常年以來多有戰亂不斷,因此軍費很多,朝廷方麵對於陝西一地的賦稅征收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朝廷賦稅、藩王欺壓和特權階級的殘酷剝削,是陝西底層老百姓頭上的三座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就像已故盧廉使曾經調查後上報的奏疏中所說一樣,‘富者極其富……貧者極其貧。貧者日益貧,富者日益富,大約貧民之髓供富民實吸之。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職此之由’。
可見盧廉使看的非常準確,可是就是這麽一個文武全才,卻死於非命,死於朝廷傾軋,死於友軍的見死不救。怎麽不令人寒心呢?”
王征說的痛心疾首,仿佛也在哀歎自己的命運不公。
“想不到王參謀身在陝西一隅之地,竟然熟知這天下之事,真是難得啊。”
張鹿安讚賞道。
“將軍謬讚,王某曾經研究過我朝王驥德的名篇《韓夫人題紅記之花陰私祝》,其中裏麵有一句名言是這麽說的:‘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我們隻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王征說道。
“王驥德?”張鹿安充滿了疑問。
“王驥德是戲劇名家,但是人已經在天啟三年過世了。其實將軍,戲劇的宣傳作用很大,很多時候行軍打仗或者安民安定人心,一個非常優質的戲劇就能夠好過千軍萬馬帶來的威懾力。”
宋光蘭在一邊為張鹿安介紹道。
“宋參謀,還識得戲劇創作呢?我們安慶府也有一個大家,叫阮大铖。”
張鹿安聽到此處是非常感興趣的,他非常注重宣傳的作用,與王征和宋光蘭的意見高度一致。
“阮集之有大才,可惜心術不正,在士林當中名聲太臭,可惜了。”
錢澄之插話說道,作為桐城下樅陽人,對於自己這個同鄉,他對阮大铖的認識比任何人都更加全麵。
“跑題了,跑題了,我們還是回到西北事情上麵來。”張鹿安笑著說道。
“是,將軍。就像剛才王參謀所言,西北地區的百姓猶如生活在煉獄之中。你們知道嗎?陝西地區持續性旱情已經持續兩年多,一路過來,大家也都看大了,本地的草木都已被曬得枯焦,田裏的莊稼除了王莊良田外,其他地方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收成的,災荒就這樣產生了。
前幾個月八九月份的時候,百姓因無糧可吃而爭著去山上采摘蓬草充饑,這種蓬草本不是糧食,吃起來很苦澀,難以下咽,大家是迫不得已才吃蓬草來多活一點時間。而到了十月份以後,山上的蓬草也沒了,饑餓的百姓開始剝起樹皮、挖草根來吃,樹皮和草根自然是很難吃的,災民們隻是為了多活一段時間才硬著頭皮吃的。到了如今年終之時,萬物肅殺,哪裏還有什麽樹皮和草根?老百姓們隻能待在家裏,活活餓死哇。
包括我倆在內,如果不是將軍心好,把我倆救出來,恐怕我倆根本熬不過這個冬日。”
宋光蘭在一旁補充道。
(本章完)